刚才她是看到这位穿的绫罗绸缎的夫人从马车上下来的,一下马车,粥棚的管事的,就立即谄媚的跑过来。 她隔着人群透过缝隙,看的真真的,看看眼前这位夫人穿的衣裳,冰纹绫她有幸在娘家堂妹家里见到一小块,是给大户人家的奶奶绣花剩下的一小块。 冰纹绫一般是大户人家夏日衣裳的主要布料,听说穿冰纹绫浑身凉丝丝的,大户人家都喜欢用冰纹绫做夏衫。 只是冰纹绫出产少,用得起的大户人家也不多。 堂妹也就是因为机缘巧合给一位大户人家的奶奶绣花,才有幸接触过,最后还剩下那么一小块的边角料。 既然是大户人家中的大户人家,她来求她帮帮自家,应该不会小气吧,不会为几两几十两的银子,当着所有人的面拒绝自己吧。 清秀妇人算盘打的好,打的精,只是她没有想到昭君不是个滥好人,也不是个太在乎名声的人。 名声都想要,名声又分很多种,但是要看为了有些不必要的名声,是否让自己不痛快。 她不会让自己为陌生人不痛快。 韩大家的拖来一把椅子,昭君趁势坐下,就那么瞧着地上还跪着的清秀妇人,抬头看了眼韩大家的。 韩大家的点头,弯腰扶住?清秀妇人,“好了,有什么事起来再说。我家夫人刚来,你们家的事情。 夫人什么都不知道,不管怎么说,也得让我们夫人知道你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事情该怎么解决不是,可不能就凭着你的一两句话,就瞎帮忙不是?” 韩大家的如今接触的大半都是别府的夫人太太奶奶,眼界宽广了,嘴皮子比以前更利索。 对付眼前的清秀妇人,小菜一碟。 不少看到清秀妇人出来的吃瓜群众,还有柯家人也一是一脸希冀的望着清秀妇人。 昭君眼睛多利,一眼就看到跪在地上的五人,两大人三孩子,有两男孩,一女孩,跪在地上的男人怀里还抱着一个看身形四五岁的小姑娘。 病怏怏的,脑袋耷拉着,看着不太好。 “春竹。”昭君唤了一声贴身丫鬟。 “嗳,来了。”春竹反应很快,立马转过头来,来到昭君身边。“夫人有何吩咐?” “你看那边,一直被抱着小姑娘,带着秦老去瞧瞧,到底个什么情况。先瞧瞧,如果病情不紧急,先别急着处置。 先回来禀报。” “是,奴婢这就去。”春竹小跑着去不远处秦老的药铺。 诊棚已经撤了,京城因为发现的早,瘟疫已经控制住,基本治愈。 秦老的铺子就在城内靠近城墙的地方,是离粥棚最近的地方。 很快的,春竹带着秦老大夫以及小药童,一路小跑着过来。 这边,昭君已经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事情很简单,一大家子,老头老太太一共有五个儿子。从靠近西北边缘的一个小村子逃荒而来。 一路辛苦与村里的人好不容易到了京城,可老四家里的小闺女出事了(至于怎么出事的,没有说。),磕到了头。 昭君的方向是看不清楚小姑娘的头部,也就没有发现小姑娘的被包着的头。 出事的老四一家肯定不得宠,在家中没有地位。看看那老爷子老太太心枯的,对跪着的老四一家一点怜悯之心都没有。 跑过来跪着的清秀妇人是这家的大儿媳。一看就是心眼子比筛子还多的人,眼珠子骨碌乱瞟。 秦老给小姑娘检查完毕,写了一张长长的诊断与方子,递给春竹,“春竹姑娘,你瞧瞧。” 春竹是识字的,伯府的丫鬟小厮都要学习识简单的字。 春竹拿着处方在昭君耳边说了几句。 昭君明白了,对着已经坐在不远处的清秀妇人说道,“朱氏,我知道了情况,但不是什么滥好人。 不是有人撞过来求救就帮手,要想我帮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要不,灾民都瞧着,都蜂蛹而来求帮忙,我就是万贯家财也帮不过来。” 清秀妇人垂下眼睑,紧张的搓手,想说什么,可又欲言又止的可怜样,让所有人都看的心揪。 远处清秀妇人的相公走了过来,一身读书人才会穿的旧青衫,背挺的直直的,行了一个揖礼,“夫人,我家娘子无状,冲撞了您,我代她给您赔不是。 还希望您原谅则个儿,我家四弟就是普通乡下人,也没有贵重物品。家中侄女磕到头,可一路逃荒的路途上,家中积蓄早就花光。 如今实在是没有银钱给小侄女治伤,拙荆实在是没有办法又心疼小侄女才冲撞贵人您,求您看在她爱惜侄女的份上,能原谅她。” 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话里藏针。听听,说的多好。话里好几层意思,让周围观望的人都频频点头,还议论纷纷:
【不错,做伯娘的做到这份上,也是不错滴】 【这年头都不容易,逃荒的,能有几个钱】 【逃荒的能保住命就不错了】 【是呀,但愿这位贵人能帮助这家人】 昭君:…… 被蒙蔽的人们啊,不知道有些人私下是多阴险的人。比如眼前的这位中年书生夫妻。 听青衫书生说完话,昭君含笑站起来,然后眼睛直视着颤颤巍巍的站起来的清秀妇人,“你们夫妇真是不错。 很会为他人着想,既然如此,怎么不去劝你们爹娘拿出藏起来的银钱给小侄女治伤。却来找我这样一个外人。 怎么想用外面的这些人压迫我,让你们既不用花银钱又可以做好人,落下你四弟一家的人情还能得个仁义的美名是吗?” 昭君好笑的看了这对夫妻一眼,然后走到一身邋遢的老爷子老太太面前。 瞅瞅他们,再瞅瞅被男子抱着小姑娘,然后问到,“你们家谁能做主?” 一直摸着一根红酸木材料做的烟杆的老爷子,在儿女儿孙们面前强悍的他,此时干裂满是死皮的嘴唇微微抖动着,结结巴巴的说,“夫人,我能做主。” 他是个窝里横,在满是贵人的京城,哪敢嚣张,胆子小的很。他们到达京城已是第二日。 眼巴前的粥棚,昨日就一直在这里施粥,听早就逃难过来的其他人说,这家的粥棚从最开始到现在一直在施粥。 每天两次施粥,从未间断过。以前还有诊棚,后来瘟疫发生以后,才撤。 如今在靠近京城城门外的十里亭有大夫们给灾民们检测身体,有瘟疫的可不能走到城门口。 每个人都要隔离,一点点症状都要在十里亭那边盖的隔离棚住上十天半月。
☆、第21章 红楼惊梦(21)
邋遢老头知道眼前的妇人是贵人,是京城中真正的贵人。估计他们老家的县令夫人都见不到这样的贵人。 他吓的浑身发抖,眼皮子都不敢乱瞟,耷拉着眼皮子,从蹲着吓的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好,既然你能做主。我就说说救你孙女需要些什么药材。 然后你再想想是你们自个儿花银钱治伤还是让你四儿子一家六口卖身给我,再治伤。想好了告诉我,告诉我粥棚的任何一个人都行。 再有,你们二老有藏好的银子。别把他人当傻子,特别是一直给你们一大家子卖命使劲干活的四儿子一家当傻子。 让你家大儿子夫妇别在京城抖机灵,他们那点小机灵就是个笑话。 别指望自己心枯还要逼迫别人。” 昭君的声音不轻不重,但周围的很多人都听的真真的。 好些人也不是傻子,一听就明白了。是呀,到底有没有银子,跪在地上的人可有老爷子的亲儿子,他还能不晓得。真没有银子,跪着求不是浪费时间吗? 老实人又不代表是傻子,心里会没有一本账。 一路逃荒,能花什么银子,即使有也不敢花啊。在场的很多人,大部分都是逃荒出来的人。 路上是个什么情形,都晓得啊。 团伙打劫的普通百姓,山上的土匪,以及一些丧了良心的地痞等等,全都有。 好在越是靠近京城,越是没有干旱。 有些人还在路上碰上了下大雨。 他们不信能供得起老书生(青衫书生)的人家,会没有积蓄,会真的一点心眼儿也没有,会花光银钱。 不少吃瓜群众的眼神像灯塔一样亮的发光,在这家人的身上扫视来扫视去。 那眼神不只是亮,还带着嘲讽。赤.裸.裸.的嘲讽还伴随着言语上的攻击,让这家人都低垂着脑袋不敢抬头挺胸。 邋遢老头也受不了,让大儿子看了长长的处方以后。知晓老四家的小闺女治伤需要花多少银钱以后,老头立即找到春竹说道。 “姑娘,麻烦您告诉夫人,老四一家卖身治伤,我愿意先分家,老四一家再卖身给六丫治伤。” 其实老头想说,一个丫头片子治什么治,死了就死了。可大儿子是读书人,不能有负面影响,不能让老大的名声扫地。让人家说老大薄情,连亲兄弟亲侄女都不管。眼前的贵人刚才一番挖心的话,已经连累了老大。 家里的希望就是老大,他不能让家里改换门庭的希望,有诟病的地方。 要不老四一家老四两口子都是勤劳的老牛,还有老四家的另外三个孩子,能在家做农活做家务了,卖身出去,家里少了两个劳力,还有三个半劳力多不划算。 他心中心痛也没有办法,只能忍痛挖心的答应下来。 “好,是个明白人。” 之后的事情昭君不会再管,都是春竹在管。 立即,春竹让秦老帮忙治伤,小药童早就跑了一趟,已经让药铺中做了准备。得到春竹的话以后,又跑回去一趟,让药铺煎药。 现场分家,钱老四一家被分家,啥也没有分到,净身出户。能带走的就是自己的两身破衣裳。 分家契书,一式多份,秦老也是见证人之一,也有一份。衙门现场办公,也有一份。 钱老四一家自卖自身,很快的被车夫张七带去药铺暂时歇息。 先给小姑娘治伤,再借秦老家的药铺后院,洗漱一番打整他们的个人卫生。 换上一身新衣裳,是昭君让春竹现买的两身粗布衣裳。 旧衣裳烧了,头发里有虱子,秦老药铺有卖药虱子的药,洗好头发一直用布包着头发。 接连用三次,头上保管不会有活着虱子。 在外面住几日,治好虱子再进府。伯府的下人都是如此,只要有虱子的都是这样。 翌日 钱家受伤的小姑娘醒来,睁开眼睛,傻傻的迷茫的半天。 整个人的状态都不对,一直晕晕沉沉到下午,好似才缓过来。 之后在进府前的最后一天,才接受现实。 穿越,她从一个人吃人,丧尸吃人的末日世界,穿越到一个未知的古代文明。她高兴的要疯了,真的,她还带着金手指穿越而来。 虽然这里的人不开化,还是皇权统治时代,可安全啊。没有丧尸 ,没有变异的植物,没有丧尸化的动物,没有时刻想要你死的不明人士。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59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