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最后确实选了李显,但这不是因为什么李显是她的亲儿子。而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令她不得不选择李显。虽然武则天后期耽于享乐,但是前期她发展科举,打击门阀。还是有挺多政绩的。” “武则开始享乐以后,她手下那两男宠就开始作威作福了。污杀忠臣、大肆扬。这也导致了后来神龙政变的发生。武则天的皇位又通过禅让的方式回到了李家人手里。” “提起李显可能有很多朋友不熟,但是他侄子你们一定熟。李显的侄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李隆基。说到李显呢他也算是,蛮倒霉的。这辈子当了两次皇帝,结果被自己老婆女儿联手给毒死了。” “李显这人呢,他其实也有点拎不清。他一开始被武则天给废了就是因为他想大肆宠信韦氏,加封他的岳父。这才被武则天从皇位上面撸了下去,结果他这次回来了,还是不吸取教训。一门心思的铺在韦氏上。” “发动神龙政变帮助他夺位的功臣啦,原本武则天遗留下来的朝臣啦,他根本不管的。铁了心要捧韦氏,他甚至不止捧韦氏,武氏他也不敢得罪。只是李显的皇帝生涯委实短暂了些。” “两次登临帝位加在一起,也就不到六年时间。李显原本是有太子人选的。他的儿子李重润,只可惜。李重润让武则天给杀了。而李显和韦皇后又只有这么一个儿子。” “这就导致了要选太子的话只能从庶子里面选。李显选中了李重俊。只是对李重俊来说,当太子真不是什么好事。韦后看不上他,安乐公主更看不上他。” “韦后看不惯李重俊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李重俊不是她亲生的。第二,她也想效仿武则天。但很显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武则天。安了公主就更直接了,她也想当女皇。所有被封了太子的李重俊,就是她的拦路虎。” “安乐公主动不动就对李重俊非打即骂,或是严格侮辱。看得出来安乐这小姑娘还蛮认真的,她是铁了心想要当皇太女的。李重俊在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两人眼皮子底下活得如履薄冰。” “他他堂堂一个太子,被安乐公主当成奴才一样吆五喝六的使唤就算了。而韦皇后甚至还和武三思搞起来私通。只不过韦皇后最终也没能如愿,她和安乐公主联手将李显弄死之后,最终被李隆基登上了这个位置。” “有关李显是否是被韦后毒死的这个件事上,《资治通鉴》和《唐书》都是这么记载的。但又有多方面的细节证明李显的死似乎和韦后他们没有关系。韦后毒杀李显只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他们政变找的一个借口。” [这段时间也很乱。] [哎,李隆基,他要是早死二十年就好了。] [可惜了,安乐都能争一争,太平公主怎么不争一下。] [你又知道太平公主没争过了,遇上李隆基这种不干人事的侄子,争也没用。] [确实,上官婉儿墓都被人挖了。] [太平公主的墓也被挖了。] “而认为史书记载不实点还有一个角度。李显对他女儿安乐公主那可以说是宠上天了。安了公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夸张到什么地步呢?李显甚至可以把空白的圣旨先把印给盖了,然后再给安乐公主。” “安乐公主想填什么内容都行。很显然,李显在世的话,对安乐公主他们来说利大于弊。李显死后,韦后扶了个幼子上位,想效仿武则天李重俊这时候已经渣都不剩了。” “很快,韦氏就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给推翻了。这就是唐隆政变。李隆基这人呢,他自己想当皇帝,但是他还要打着他爹的旗号。因为他爹李旦之前当过皇帝。” “把韦氏推翻以后,李隆基就拥立他爹当皇帝了。不过他爹这皇帝也没当太久。没过多久又禅位给了李隆基。而且李隆基这人真是狠角色啊。他一上位,直接就把之前还合作愉快的太平公主干死了。” “不过抛开这些不谈,李隆基的前半生也是非常的优秀,不把安史之乱算进来的话,他也能和李世民掰掰手腕子吧。开元盛世也算是唐朝史上比较浓墨重彩的一笔了,只可惜,他这人和安史之乱锁死了。压根就抛不开。”
第75章 一连串的信息,雨打芭蕉一样。 把李世民给打懵了。 观音婢没能一直陪着他、疼爱的长子试图谋逆、稚奴死后皇权落到了女子手中…… 信息量太大,李世民CPU都差点烧了。 至于他之前期待的后世对他的评价 。 他已经提不起一丁点的兴趣了。 李世民愣在原地苦苦思索。 难道真的是他不会养孩子吗? 可是承乾他现在很好啊! 又聪慧又仁爱。 李世民怎么也不敢相信。 他们父子两最后会走到离心离德的地步。 想着想着,李世民眼眶就有点红红的了。 长孙无忌和扬州也没有新的消息。 一桩桩一件件 。 李世民不由得悲从中来。 默默的坐在原地流眼泪。 长孙皇后寻来的时候,李世民已经把胸口的衣服都哭湿了。 “陛下。”长孙皇后担忧的握住李世民的手。 虽然她也很担心下落不明的哥哥。 但眼下还是李世民更为紧要。 长孙皇后没来还好,她一来,李世民就想到观音婢陪不了自己今年了。 眼泪掉的更凶了。 长孙皇后用手帕轻柔的拭去李世民的眼泪。 “陛下莫要哭了,仔细眼睛。” “观音婢。”李世民眼睛红红的,“朕希望你能永远陪着朕。” “会的。”长孙皇后很温柔的看着李世民,“妾会一直陪着陛下的。” 李世民没应声。 长孙皇后就这么静静的陪着李世民。 过了许久,李世民终于收拾好了自己的情绪。 眼下他还有许多事要做,没有时间在这伤春悲秋。 长孙皇后见李世民收拾好了情绪,便悄悄退场了。 - 武则天正靠在龙椅上假寐。 张易之手法轻柔的为武则天按摩。 以太平公主为首的皇室成员们和以狄仁杰为首的臣子们各自站在大殿的一端。 正好,她们在商议太子人选。 武则天听完天幕,睁开眼垂眸看着乌泱泱一片站在殿内的人。 李显不在。 此刻李显正远在千里之外的房州。 但李旦 在。 武则天的眸光一扫,他就战战兢兢的跪了下来。 但武则天并没有打算问责他的意思。 她只看了李旦一眼,就将目光移开了。 “诸位爱卿已商议许久,可有结论了?”武则天淡淡的问。 狄仁杰上前出列一步。 “启禀陛下,臣等认为。太子殿下的人选应在李显、李旦两位殿下中择出。武承嗣、武三思身为陛下子侄,如何能与陛下亲子相较。” “诸位爱卿的看法可与狄卿相同?” 满堂寂静。 竟没有一个人出声反对。 武则天笑了。 “哈哈,哈哈哈。都是朕的好臣子啊!狄卿言之有理。只是,朕还有一亲子,狄卿怎么不提呢?” 武则天此言并不是询问狄仁杰,没等狄仁杰回话。武则天继续说:“太平也是朕之亲子。依朕之见,这太子的位子,不若让太平来坐一坐。” 武则天话音刚落,就有朝臣激烈的出声反对。 “陛下!不可啊!” “有何不可?” “自古以来,从未有女子之身荣登太子之位。还望陛下三思!” “自古以来,也不曾有女子黄袍加身。可现在,朕不就站在你眼前?” 那臣子被武则天一噎。 干脆直接跪地开始磕头,磕得砰砰作响、声声泣血。 “还请陛下三思!” 武则天没搭理他,转头看向狄仁杰。 “狄卿,莫非也觉得不可?” 狄仁杰只沉默的站着。 “太平既是朕的亲子,又是李氏血脉。狄卿的要求太平都满足。怎么?狄卿还是不满意么?” “陛下。”狄仁杰终于开口,“还请三思。” 武则天冷笑一声。 好一个三思。 “朕乏了,今日便到此为止。” 殿内的人乌泱泱的退去,武则天把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留了下来。 身后的张易之也想留下来一同旁听,被武则天凌厉的眼神给喝退了。 武则天长出一口气。 从天幕的三言两语中,武则天窥见了自己的未来。 她自认对李显不薄。 没想到李显居然会逼她禅位。 若是天幕不曾言说一切。 过些时日,说不定她真的会将太子之位传给李显。 只是李显那个不成器的东西,若不是没得选,她也不想选李显。 想起方才在殿上,自己只不过随便扫了一眼,李旦就颤颤巍巍跪在地上。 一个比一个不成器。 武则天决定不去想那两个糟心的儿子。 她看向太平公主。 “太平,你可属意朕的位子?” 太平公主连忙跪下,“臣不敢。” 武则天起身将太平公主拉起。 “此刻朕并不是以一个皇帝的身份在问你,而是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在问你。想,还是不想?” 太平公主眸光闪烁了两下,随机坚定的回答了武则天。 “母亲,女儿想。” 武则天赞许的拍了拍太平公主的肩膀。 不愧是她武曌的女儿! “婉儿,你以为呢?” “陛下的意志即是臣的意志。臣愿为陛下鞍前马后,实现陛下所想的一切。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武则天很满意上官婉儿的态度。 三人商议完毕后,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走了。 武则天静静的坐在龙椅上。 她最近总是会不合时宜的想起李治。 哪怕只有片刻。 -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并肩走在屋檐下。 “婉儿,其实我不想要那个位置。”太平公主边走边和上官婉儿聊天。 “殿下何出此言?” “等着坐那个位置的人那么多,怎么看都轮不到我吧。” “可陛下属意殿下。” “我知道母亲是为我好,可是……” “殿下。”上官婉儿打断太平公主,她看着太平公主的眼睛,“殿下真的不想吗?” 太平公主迟疑了。 “我也不是不想。”她的声音慢慢的小了下去,“我只是觉得,如果母亲送我坐上了那个位置,她会很辛苦吧。她现在已经很辛苦了。我不想她再为了我……” 上官婉儿笑了,“殿下很体恤陛下。” 太平公主努努嘴,“这话我就和你说说而已,不许告诉母亲。”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0 首页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8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