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他是齐国宰相田婴众多子嗣的其中之一。田婴去世后田文继承了他的爵位,就是孟尝君。” “田文手下门客上千,能人异士数不胜数。齐闵王派田文出使秦国。秦昭王很高兴,他早就听说田文贤能,并且邀请过他。这下终于来了,马上就要封他当宰相。被手下的臣子阻拦了。臣子说田文是齐国人,哪怕是当宰相。想必心里还是向着齐国,不会为秦国真心做事。” “秦昭王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把田文囚禁起来准备杀了。田文得知消息后就想办法脱身。他和张仪用的法子有点相同,都是靠君主的爱妾吹枕边风得以脱身。” “田文被放了以后马不停蹄的往齐国逃。果然,没多久秦昭王就后悔了,派人追杀田文,但田文还是逃脱了。” “而且田文这人,你别看他对宾客很好的样子,他其实很记仇。他路过赵国,平原君把他当座上宾。但是因为赵国的百姓笑他太矮小。他就直接杀了几百个人,毁掉了一整个县。” “回到齐国以后,他始终记恨秦国,于是策划了三国伐秦。不过这场讨伐最终没有实施,他最终只是举三国之力施压秦昭王要求他释放楚怀王。” “没过两年楚怀王找到机会逃走,他逃到赵国,赵国怕得罪秦国,不让他入境。他想改道去魏国,但中途被捉拿,再次回到了咸阳。回到咸阳没多久楚怀王就病逝了。” “楚怀王逝去后,秦国归还了他的尸体。这时候是秦昭王十一年。项羽的谋士范增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等到秦昭王十四年的时候,韩国和魏国举兵来犯,这就是著名的伊阙之战。秦昭王委任白起为将,大破韩魏二十四万联军。战后韩魏两国割地求和。” “其实这时候秦昭王就试图称帝。他自封西帝,尊齐闵王为东帝。但齐闵王自去帝号,反而联合其他人一起伐秦。不得已,秦昭王也只能取消帝号恢复称王。” “去帝号后,秦国大将蒙武攻下齐国九座城池。蒙武就是蒙恬蒙毅哥俩的爹,熟吧?而占领这九座城只是一个开始。没过多久,秦联合赵、韩、魏、燕五国伐齐。” “伐齐完毕后秦国转头直接打到了魏国首都。这里发生了一个大家语文课本上的典故。完璧归赵,大家应该小学都学过的吧。” “秦王像赵国索要和氏璧,声称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蔺相如带和氏璧使秦,发现秦并不打算履行诺言,凭借自身智慧带着宝玉全身而退。实在不知道你去翻翻小学语文书。” “之后秦国就一直在打仗,不是打这里,就是打那里。关键是他们还战无不胜。” “提到秦国的战争,我们一定会想起一个人,就是白起,有关白起,一直有一个他活埋四十万人的谣言,这个谣言的出处就是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的时候,赵国派出的主将是廉颇。廉颇大家也熟吧,负荆请罪。不熟的自己去翻小学语文课本。” “廉颇守得很好,双方僵持不下,秦国就偷偷散布谣言,说廉颇很一般,赵括才厉害。赵惠文王果然中计,用赵括替代廉颇。秦国趁虚而入将赵军围困。粮草被断,最终赵国四十万大军尽数死于白起之手。白起自此也被称为人屠。” “主播为什么说是谣言呢,首先,我不是在给白起洗白说他没有杀人,人肯定是他杀的。我说谣言指得是说他活埋了四十万大军,这么多人,想要活埋根本是不现实的。” “坑杀的坑,指的是古代军队作战完毕后堆京观,并不是挖坑的意思。但是说到堆京观,这个东西就比较残忍了,堆京观指的是胜者将战败者的尸体堆积成墙。形成小山的样子,用来炫耀自己战绩的同时震慑敌人。” “堆京观这一手段极其残忍且不尊重逝者。” “后面的司马懿也干过堆京观这种事情,而且是先屠城后堆京观,白起杀俘,司马懿屠城,都是相当心狠手辣的主。” “况且司马懿屠杀的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十五岁以上的男子被他通通杀光。” 「打仗就是会死人啊。说这些。」 「不死人叫什么打仗啊,你不如来家家酒得了。」 「主播小小的身躯大大的圣母。」 “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我好像也没有说他们两个作为将领是不合格的吧。我只是在说他们对待战败者尸体的处理方式手段残忍而已,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有人觉得堆京观是对的吧,那可真是撒旦背上纹个你啊。” 「阴阳小楚重出江湖。」 「别跟主播嘴,你真不一定嘴得过主播。」 「确实,但凡有点嘴得过的都被主播一张飞机票送走咯。」 「确实打仗就会死人,只是白起手里死的人特别多而已。」 “白起此人可谓是军事奇才。一生东征西战立下赫赫战功,是秦统一六国不可磨灭的功臣。但是好像武将真的都不会勾心斗角,这里刻板印象一下。” “但白起最终确实没有落得好的下场。” — 1.《史记》:孟尝君过赵,赵平原君客之。赵人闻孟尝君贤,出观之,皆笑曰:“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孟尝君闻之,怒。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 2.《晋书 宣帝纪》:文懿攻南围突出,帝纵兵击败之,斩于梁水之上星坠之所。既入城,立两标以别新旧焉。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以为京观。 有关京观最早的记载可追溯至春秋时期楚庄王
第11章 秦的发展史 “我们来简单的回顾一下白起的一生。战国四大名将都知道是哪四个吧,白起、廉颇、王翦、李牧。这么一看秦国四个占了两。” “秦国当时实行的是军功制,这种制度下刚好特别适合白起这种军事型人才发光发热。前面讲到过伊阙之战,白起歼灭魏韩二十四万联军,一战成名。” “战后白起直接升任大良造,在打伊阙之战之前,白起还只是一个左庶长。左庶长在商鞅变法后地位远不如前。没变法之前庶长手里都是有实权的,职爵一体,特别是左庶长。当时秦国总共设有三种庶长,只有左庶长,能被平民担任。” “但是变法以后左庶长就只是一个军功爵位了,算是比较中间的那种军功爵位吧,秦国十七档爵位,左庶长是第十档。伊阙之战打完以后就不一样了,白起直接一跃升任大良造。朋友们,这可是大良造,大良造在秦国爵位里面是第十七档。别人说官升三级,白起这是连升七级。” “而且当时商鞅定的军功爵版本就只有十七档。打一次胜仗小官升一级大官升三级。咱白哥直接翻倍升七级!这个爵位排行是越往后越厉害,不是越往前越厉害。官升大良造,咱白哥当时的爵位已经登顶了。” “伊阙之战白哥赢得这么漂亮,秦昭王一看,这不就是大大的人才吗,速速给爷东征西战!此后咱白哥就一直在打仗的路上啊,打完韩魏打赵国,打完赵国打楚国,谁看了不说一声劳模?” “不过咱得说,虽然战争就是会死人,但是咱白哥那是真不手软啊,有人他是真杀,打伊阙的时候杀了二十四万,打赵国的时候又杀三万。完事打楚国的时候,又引水淹死十多万。” “打楚国这场就是鄢郢之战。鄢城是楚国一处很重要的战略要地,是楚国都城郢的别都。鄢城守卫着郢城,鄢城一旦失守那都城基本上就是一个门户大开长驱直入了。楚国就豁出去了,死守鄢城,那白哥都一路打到这了,不把鄢城拿下他能甘心吗?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咱白哥就想了一法子。虽然说打起仗来不讲究手段这些,但是白哥还是有点心狠手辣在身上的,这法子他有点损呢。他在鄢城西边引西山长谷水改道入渠。直接淹死城内数十万军民。鄢城不攻自破。这条渠现在也改名叫白起渠了。” “这寻常人谁能想着引水淹城啊?咱白哥就能想到,要不说是军事奇才呢。鄢城告破,这都城不就岌岌可危了嘛。但是咱白哥就不往都城去呢,他先去了西南那边,把西陵拿了,试图让郢城形成一个孤岛的状态。然后没过多久,郢都就没了。” “白哥攻破郢都那天,把人家祖宗的墓都给烧了,在这里主播其实是觉得这种做法有些欠妥,你不论是威慑也要还是打击人家士气军心也好,你换个别的法子啊?这一把火下去,先不说你这样是不是真的能打击到别人,就单说那些什么历史遗迹和文化传承,就这么一把火烧了。这里点名批评另外一个爱放火的项羽。” 「你别批评,你批评项羽我批评你。」 「来了来了,之前还说客观评价现在还批评上了。」 「主播项羽都批评那主播咋不批评批评胡亥。」 「项羽之前还有个爱烧书的老祖宗呢,主播一起批了呗。」 “火烧咸阳宫烧了三个月。这肯定是有夸张成分的。但是项羽他肯定是放了火,把咸阳宫里储存的典籍付之一炬。我知道我一提项羽放火肯定会有人说始皇焚书坑儒。知道你很急,但你真的先别急。” “秦始皇杀的那四百多人到底是骗了他的方士还是骂他的儒生,这一点还有待论证。另外他焚的书,在咸阳宫里都是有备份的。在有备份的前提下,他焚书也只是为了搞统一,这个行为在我这里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如果白起和项羽在放火之前也搞了备份,那我今天也不会提他们两个,好吧。特别是项羽,不搞备份还把别人备份给烧了。别说要是秦始皇不焚书有没有那个备份都无所谓。” “在那个局面下,统一是必然过程。你现在学个英语都要死要活,那一个朝代里面学七种,你不是要累死啦?别给我扣帽子,我不是你口中的什么无脑吹,他晚年昏聩是他晚年昏聩。但是他的政绩是不争的事实。” 「破案了,主播是嬴政吹。」 「那楼上是嬴政黑。」 「主播有话好好说,直播间没人跟你吵架。」 “别说到了他那个位置统一是必然的,为什么在他前面的35任,都没有完成统一?前面是没有厉害的国君吗?我不否认秦律严苛,他是一个暴君。但是封建社会下基本上是不会有很幸福的百姓。” “孟姜女哭长城这个事也和嬴政沾不上边。你可以说他过于急功近利,但是他修长城修直道修灵渠这些大工程是迟早都要干的事情。我不否认他晚年大修阿房宫和皇陵的举动很不体恤民情,这确实是他晚年昏庸的一个体现。”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修长城就是为了抵御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的前身就是一直和秦国打仗的西戎,他的后代就是匈奴。秦朝灭亡后汉朝和匈奴打了多少场谁还记得?汉唐明宋边境是不是屡屡被进犯?是,汉朝打的是匈奴,唐朝打的是契丹。明朝打的是鞑靼宋朝打的是女真。但是朋友们,他们都是游牧民族。”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0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