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唯将军视民如子拯救苍生,今天下初定,末将请将军登基称帝以正朝纲。 词儿不错,就是不太合适。 真要让那家伙在大庭广众之下来这么一出,好好的禅位也能变成篡位。 汉室气数已尽,但有些事情非得他们这些汉室旧臣来做才行。 吕布:…… 吕大将军很生气,然后嘟嘟囔囔的走远了。 没关系,劝进轮不到他,禅位大典那天前头开路还有机会。 他的新甲已经准备妥当,赤兔也洗刷干净养足了精神,就等九月初六那天迎头开路了。 张辽:…… 孙策:…… 曹昂:…… 开路也是个抢手活儿,一群武将最终还是没能逃得过打破头的下场。 荀晔刚开始紧张的一个人干五个人的活儿,紧张着紧张着慢慢就调理好了,没有人真正做好过准备,紧张点儿才更有感觉。 “一个人干五个人的活儿”中的四位阿飘陛下:…… 他们怀疑臭小子根本不紧张,就是找借口好让他们干活。 算了,看在就剩最后几天的份儿上,原谅他。 猪猪陛下兴奋了那么多天,只剩最后几天了终于开始惆怅,“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崽,满招损谦受益,不要骄傲自满,要谦虚。” 荀牛牛乖乖受教,“爹,我虚。” 阿飘陛下们:…… 多说个“谦”字能怎样? 始皇陛下也难得话多,“从今以后这天下是你的天下,你可以按照你自己的想法来改变它。身为帝王,你需要乾纲独断,但要注意不要被虚假的繁华蒙蔽双眼。从今往后不会再有那么多人说你是错的,所以你必须更加注意分辨是非。” 荀牛牛小鸡啄米般点头,“遵命,我非。” 李世民啧了一声,“小子,这话可不能乱说。” 当皇帝得有个好运气,不能上赶着说自己非。 赵匡胤撑着脸,“相处了那么久,还怪舍不得的。” 荀晔吸吸鼻子,站起身来右手握拳,目光坚定,“我志愿加入千古一帝大家庭,拥护帝王纲领,遵循帝王章程,履行帝王义务,执行千古一帝大家庭的决定,严守千古一帝大家庭的纪律,保守千古一帝大家庭的秘密。对百姓忠诚,积极工作,为百姓吃饱穿暖奋斗终生,随时准备为百姓牺牲一切,永不背叛千古一帝大家庭。”【1】 他也不知道他能做到什么地步,也不知道陛下们离开之后他是变好还是变坏,他只能保证他会竭尽全力去做他认为正确的事情。 海晏河清,国泰民安,老有所依,幼有所育。 牛牛想要!牛牛得到!牛牛能行! 阿飘陛下们:…… 刚刚攒起来的那点儿伤感,被臭小子一通坚定的誓词弄的一点儿不剩。 “千古一帝没有大家庭。” “千古一帝也没有秘密。” “不需要你牺牲一切。” “也没有什么可供你背叛。” 荀晔叹气,“爹,你们才是真正的气氛杀手。” 好歹配合一下呢? …… 河内郡,临近两郡界碑,一队人马在官道旁安营扎寨。 已经进入九月,沿途的农田早已收割完毕,入眼只能看到农夫在抢抓农时翻整土地。 公孙瓒抹了把额头的汗,好好一个杀伐果断的将军,愣是学会了忍着脾气求爷爷告奶奶,“初六就是禅位大典,这都初二了,祖宗咱能不能着急一下?” 戏志才掩面轻咳,走一步晃三晃,好像下一刻就能吐血而亡,“焕这身子不争气,将军实在着急可先行一步。” “前头就是京城,一路上都磨蹭过来了,老子至于现在把你扔下吗?”公孙瓒啧了一声,“都说了多少遍了老子不会捣乱,就你不放心,都这个时候了老子疯了才会和荀明光争皇位?” 别说他本来就没敢往改朝换代上面想,就是他敢想,本事配不上野心也没用。 他连幽州的内政都搞不来,大汉十三州都交给他那是大汉的劫数。今年交给他一个破破烂烂的大汉,明年还给天下人一个更破更烂的大汉。 他又不是刘表,他有自知之明。 幽州的内政尽数由戏先生掌控,比刘虞在幽州的时候攥的还紧,军需马匹粮草的调度都得他发话才行,压根就没留造反作乱的机会好不好? 天子的禅位诏书七月末送到蓟县,他们从蓟县到京城走了足足一个月! 苍天啊,就算信不过他也不用这么卡着时间到吧? 幽州很偏很远他知道,但是他平时快马来去如风,按照他的速度从蓟县到中原只需要三五天。 他们那地方所有人都皮糙肉厚,身体不好根本长不大,他活了那么多年其实是第一次和这种风一吹就倒的文弱书生打交道。 打不得骂不得,干什么都得温声细气的讲道理,差点没把他给憋死。 人不可貌相,他们戏先生看上去风一吹就倒实际上能撑的很,如果不把心眼儿都使在他身上就更好了,这打不敢打骂还骂不过的日子真的不是人过的。 还好他机智能自我排解,受不了的时候就想想军中新换的盔甲武器以及堆满稻谷的粮仓,去粮仓转两圈就感觉又能忍了。 其他事情就算了,但是新帝的登基大典真的不能等啊! 戏志才拢拢外袍,虽有些憔悴但依旧坐的端正,“焕自颍川至幽州,路上花了两个月。” 公孙瓒:…… “对不住。”
第180章 天命所归牛 * 秋韵渐浓。 城外的树叶已经染上些许赤色, 清晨天边紫气尚未散去,路边的草叶上凝着薄薄的霜。 受禅台建在城外的风水宝地上,据说那儿落过凤凰走过麒麟, 最适合当做王朝更替的见证之地。 荀晔不知道洛阳附近什么时候落过凤凰,也不知道是几百年前出现过麒麟,反正太史令是这么说的, 民间也是这么传的。 阿飘陛下们对这些传言的反应出奇的一致:不知道, 没见过, 也许有过吧。 鉴于这个小世界除了他们四个以外没有别的不科学的生物, 所谓落过凤凰走过麒麟应该是编的, 甚至可能在禅位大典之后还会多一个出现神龙的传言。 龙凤麒麟齐全, 那地方就更祥瑞了。 九月初六,万事俱备。 提前一个多月发布禅位诏书足够让天南海北的人都赶到京城,现场除了汉臣还有南匈奴、乌桓、鲜卑、羌人等各族单于首领前来朝贺。 巍巍皇城历经风雨,城门外旌旗猎猎, 禁军将士昂首立于道旁,戟杖之后则是早早便等在城外的司隶百姓。 亲眼见证皇位更迭是他们皇城附近百姓独有的特权, 倒不是不让其他地方的百姓来, 而是山高路远别地儿的人想来也赶不过来。 这可是禅位,上一次禅位还是两百年前,人一辈子能有几个两百年? 几辈子才能见到一次的大场面,说什么也不能错过。 上一个受禅的王莽是什么情况他们不知道,但是他们知道他们这位即将受禅的陛下是个爱民如子的好陛下。 能干农活、能改良农具、还被认作是神农再世的能是什么坏人?肯定是大大的好人。 如果王莽能让他们每亩地种出来的粮食都变多他们也夸王莽, 但是他们没见过王莽, 他们眼前的再世神农只有即将登基的新陛下一个人, 自然要把所有的赞美之词都留给陛下。 旭日东升,天下安澜。 吉时选在辰时, 也就是后世的七点到九点。 这个时间点可以让参加受禅大典的所有人都安安生生吃过早饭再去,但是除了荀晔没有一个人能沉得下心吃饭。 行吧,一顿不吃饿不坏,等大典结束这群人知道饿了再吃饭也不迟。 牛牛陛下咽下最后一口饼子,“阿父,您真的不吃?” 荀悦摇头,“吃不下。” 牛牛陛下喝下最后一碗汤,“陛下,您也不吃?” 小皇帝也吃不下,他不光吃不下,还见不得他们家小将军这时候还在吃,“龙袍的尺寸不好改,将军待会儿穿不下衣裳该如何是好?” 唉,愁。 荀晔无奈,这一个个的都忧心忡忡,显得他这个能吃能喝的很不合群。 和紧张到吃不下饭的荀悦等人相比,四位阿飘陛下就淡定多了。 禅位大典结束就是他们离开的时候,这个任务开始时跌宕起伏,好在他们家傻小子努力又能干,愣是把之前故障的那些年的进度给赶上了。 如此上进懂事又优秀的孩子不好找,他们会舍不得太正常了。 四位阿飘怕被屋里的紧张气氛传染,一个接一个的飘到外面享受清晨的阳光。 神棍们还算有本事,选出来的良辰吉日非常合适,至少这天气看上去是个好兆头。 城外禁军执戟而立,城中亦有金甲兵沿途布防。 他们陛下身边多的是猛将,不怕有人趁机刺杀,就怕百姓太过激动不小心冲撞了队伍。 从皇宫到城门再到受禅台的路上都有全副武装的精兵在,百官身着朝服立于宫门外等待,不知何处传出阵阵钟声,随后便是宫门打开。 为首的吕大将军英武神俊,赤兔身姿矫健步伐轻盈,长长的雉鸡翎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紧随其后的是两队年轻将领组成的仪仗队,整整齐齐皆是银甲白马,据说灵感来源于公孙瓒的白马义从。 其实是小年轻们都想冲在最前面,但是他们又打不过吕布,于是把仪仗队的活儿给抢了。 昔年光武帝有云台二十八将,他们收拾收拾也能组个XX二十八将,让他们当仪仗队保证不丢人。 再然后,才是新帝的銮驾。 人群中不知道谁喊了一声“万岁”,之后便是声震九霄的欢呼。 荀晔握紧拳头,此情此景很难不让人生出起身挥手喊“同志们辛苦了”的冲动。 其实他更想和前面那些家伙一样骑马出城,大好的日子得和他们家踏雪乌骓同乐。可惜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最终还是挑了六匹老婆共同来拉车辇。 整整齐齐很壮观,各有千秋也很壮观,天子銮驾就要与众不同。 所有人:…… 这花里胡哨的爱好也不知道是随了谁。 新朝定为木德,东方为木,色青,所以龙袍的整体配色也是青色。 虽然《礼记》中有“天子着青衣”的记载,但是荀晔只见过黑色红色黄色的龙袍,还真没见过青色的龙袍长什么样。 刚开始他觉得龙袍用青色当主色不好看,不过等到新龙袍做出来就乖乖的闭上了嘴巴,深青色黑色红色和各种云纹龙纹搭配出来竟然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58 首页 上一页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