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翁回来没有?”萧幼清急匆匆的下车,萧显荣天还未亮便去了刑部,出来接的人是萧云泽。 “三娘怎么回来了,昨日的事我听爹爹说了,妹夫他没事吧?” 萧幼清便皱起了眉头。 “翁翁还没回呢,刚刚的马蹄声我还以为是翁翁回来了,没想到是三娘你。”萧云泽又看着一旁的水漏,“看着时辰,翁翁也应该快到了,正好开国公府的桃符还没写,今夜赶巧除夕,三娘的字又好看,等翁翁回来,明年的桃符也还由你与翁翁一同写吧。” “都什么时候了!”萧幼清斥道,冷冷看着兄长。 萧云泽不慌不忙的坐下,耸了耸肩不以为然道:“我知道,但凡宗亲被关押到宗正寺,都不会是什么容易解决的事。”知道事态紧急的人仍旧神色轻松道:“但翁翁回来就不一样了,别忘了,大宋的江山,是谁家打下来的!” “住口!” “我说的不对吗?”萧云泽也沉下脸,“陛下疑心这个疑心那个,分了萧家的兵权不说,还把翁翁派到那西南苦寒之地,想当初太宗在世时,都要敬翁翁三分。” 说话间,府外传来一阵蹄踏的声响,声听后没多久,门口的厮儿就跑入内通传。 “家主回来了!” 大门口,隆德开国公萧怀德跳下马,将头盔取下扔给了身侧的厮儿。 “速去取我的公服来!” “是。” 萧幼清便急匆匆的赶到东院,刚入院便急切的追问着刚从房间出来的女使,“翁翁呢?” “回姑娘,在更衣。” 除夕夜就在今日,过了除夕楚王若还未从宗正寺出来,就真的失去了出班外廷的机会。 萧幼清跨入房中,隔着屏风。 “翁翁知道楚王被陛下关进了宗正寺吗?”与祖父有一年未见,就连她出嫁那日,萧怀德也没有回来,只是寄了家书。 如今祖父才刚归家,萧幼清与之说的第一话却并不是问候。 “在驿站歇脚的时候你二叔就已经传了信给我,否则老夫这把老骨头又如何会连夜奔回来呢,不过…边将归京,我一会儿还得去见陛下。” 萧怀德脱下盔甲换上紫色的公服,正了正帕头从屏风后走出,准备出门,瞧了一眼身着命妇服的孙女后只是从旁而过,并未多言,此举,略显凉薄。 萧幼清转身哽塞道:“求翁翁救救楚王。” 随即,身后传来跪地以及哀求之声,令萧怀德一惊,止步回身看着萧幼清,睁着双目颤道:“二十一年,你与你母亲一样,固执的不肯低头,也从未对任何人说过一个求字。” 萧怀德冷冷的站定,负手俯视,极为冷漠道:“他是国家亲王,自有宗正寺来管,我不过是个外姓臣子,又如何能插手,他是官家的亲骨肉,即便关入宗正寺,也不会把他怎么样,现在磨一磨性子也好。”
萧幼清磕下头,“那不是磨性子,宗正寺意味什么,翁翁不会不知道!” 萧幼清为萧家的幼女,自幼受宠,萧怀德不忍,走上前将她扶起,很是无奈的长叹了一口气,“就算你不求我,凭他是我们萧家看中的楚王,我也会救他的。” “她是孙儿的夫君!” 萧怀德楞住,白眉微动,看着孙女红润的双眸,伸手捋顺了她额前凌乱的发梢,慈爱道:“他娶了你,不亏。”随后转身离去。 文德殿内,赵王满心欢喜的收起皇帝御笔亲书的纸桃符,“爹爹,儿还想求一副。” “哦,我怎么不知道,我家三郎的潜邸有两扇大门?” “不是的爹爹,儿这副…”卫允盛似乎有些难以开口,“是替六郎求的。” 皇帝和善的脸瞬间冷了下来,“朕怎么不知道,你与楚王也走的近了?” “爹爹…陛下,楚王是臣的手足,臣日后的妻族也是楚王的母族,这除夕夜,家家书桃符促膝欢聚守岁,六郎他一个人呆在宗正寺,臣这个做哥哥的如何能够忍心,弟弟受苦却视而不见?” 说完,赵王走到皇帝的案桌前跪下,“臣不怕陛下责罚,儿只怕,爹爹与六哥会因此伤了父子之情。” 皇帝阴沉着脸,摩挲着搁在椅子上的手,“你先下去吧,此事,不许再提,也不许对外人言。” “爹爹!”卫允盛抬起头。 “下去吧。” 赵王只得皱着眉点头,“是。” “还有!”皇帝复叫住赵王,抬头凝道:“你出廷之事,再缓缓吧。” 皇帝此言,令赵王大惊,“爹爹…” 天子不怒自威,“退下!” 赵王走后,文德殿的偏殿空空荡荡,旁侧只有一个老宦臣,皇帝按着自己的额头,沙哑的唤道:“赵家哥哥。” 赵慈走近,“小人在。” “朕这个皇帝,太难了…太难了。” “陛下文治武功,稳定了内政,又开疆扩土,其政绩是远超太宗。” “可是朕的儿子一个个都想争这个位子,而朕的臣子,都在奉承,巴结他们,你说,大郎为什么要离间我跟六郎呢,六郎是个老实的孩子,可也是个倔孩子。” “陛下觉得…是太子殿下所为吗?”赵慈看着皇帝道。 “朕…不希望是他,可朕不希望又有什么用呢,他已经是储君了,朕给了他中书,让他坐稳了这个太子之位,他还有什么不满?” “陛下既然知道六王是冤枉的,为什么…” “朕和太子一样,不希望他出廷,也不希望萧家扶持他,可是…” “你不要拦我!” “陈侍郎莫要冲动,这事急躁不得,得好好说才行。” “我到要看看,这天下到底还有没有王法了。” 一个小黄门匆匆跑入内通报,“陛下,吕内翰与陈侍郎求见,陈侍郎他…” “让我进去,我要找陛下问个明白!” 皇帝扶额坐正,“让他们进来。” “臣,请圣躬安。”吕维见陈煜入了殿也依旧不改那怒脸,遂行礼的时候拉了拉他的衣袖,小声道:“御前注意礼节。” 陈煜冷看其一眼,甩手,直直朝前逼问皇帝,“陛下,楚王他到底所犯何罪,当庭杖责还不够,竟还要在这岁除之日关押至宗正寺?”除夕夜,士庶之家都会围炉团坐在一起守岁。 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皆如此,无论多忙碌,都会赶回家,这也是一年之中家人最为团圆的时候。 “若陛下给不出一个合情的理由,那么臣,就算是丢了这顶帽子,也要替楚王讨一个公道!” 皇帝坐在座位上,低头拉着脸,闷声道:“卿,朕的家事,你也要管吗?” 陈煜走近一步,挺直腰杆,“家国天下事,敢问陛下,是何家事需要将人关进宗正寺,打个半死?” 皇帝压制住怒火,声音低沉,“当爹的管教息子还轮不到你们这些外臣在此指指点点!” “哼,臣怎未见得陛下在六王幼时也如此用心呢?” ——啪!——桌案被敲响,连茶盏内的水都震荡起了波纹。 皇帝直指绯袍,“陈煜,你不要太放肆!” 翰林学士吕维见君臣已经争得面红耳赤,看了一眼赵慈,只得到一个轻微的摇头,于是躬身上前,“陛下息怒。” “陈侍郎也少说一句吧,事情还没有理清前,御前问话,乃是大不敬。” 陈煜不再说话,只是瞪着皇帝,一副不惧死的模样。 吕维便接着道:“陛下,楚王究竟所犯何事,您要如此重罚,宗子一旦关进宗正寺,图籍便要记上黑笔,此籍要跟楚王一生,那垂拱殿外的臣工,都在等陛下的消息。”吕维指着文德殿正前的垂拱殿。 “忤逆君父,是为不孝,勾结前朝罪人,等同谋反,这个理由,够吗?”皇帝抬头,脸色阴沉的看着两个红袍老臣。 陈煜与吕维皆是心惊,“勾结前朝罪人?” “可六王是陛下登基之后大业二年所生,前朝之事早在陛下登基时就已经销毁卷宗,明令禁止不准议论,臣与李侍郎二人是六王之师,自六王出阁时就相随辅导,从未曾与其提及,六王如何能知前朝事,又如何勾结?” “六王性情宽厚,纵然是贪玩了些,可不至于废了礼法,于君父之前,何敢忤逆?” “起居郎呢?”皇帝窝着火,眉头大皱,很是懊悔当初点了这两个老头为楚王府的僚属。 “陛下,起居郎在殿外候着。” “拿那日的笔录来。” “是。” 起居郎将平日记录言行的册子呈上。 “二位卿,仔细瞧瞧吧!” 陈煜三十岁才中本朝进士,前朝宫闱内事也不知情,看着起居郎的笔注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臣竟然不知道,一向爱玩的六王,竟也有治国之才,”又冷笑道:“难道这就是陛下的理由吗?” 皇帝几乎是压着怒火,紧攥着扶椅上的拳头,“你不知情,朕不怪你!” 陈煜不知情,但吕维经太宗两朝,内斗之时明哲保身,此后加官一直入了读书人都梦寐以求的翰林院,他大惊的将陈煜拉扯退后,“陛下,臣相信,这些不是六王所言,一定是背后有人教唆,六王还年轻,未经世事。”吕维当即跪下,红着老眼,“不知者不怪,陛下当初不也是这样与臣说的吗?” “卿当年之事,与这个竖子所为如何能相提并论?”吕维是个聪明人,懂得变通,这也是皇帝看重留用他的原因。 “陛下错了...” “陛下错了!”与吕维温和文弱的声音不同,这道由外传入内的声音,中气十足。 “陛下,隆德开国公求见。”小黄门匆匆跑入内。 文德殿入内一个身着紫金的将领,胡须全白,然身材魁梧,气度非凡,令见者生畏。 皇帝见之,瞪圆双目。 吕维朝身后望去,拉了拉旁边的陈煜,小声道:“开国公回来就应该无碍了。” 既然开国公选了楚王,出了这样的事定然不会坐视不理,若开国公说的话都没有用,那么他们二人即使说破了天也是无用的,遂又朝皇帝行礼,“陛下,隆德开国公千里迢迢归来,想是有话要说,臣等先行告退。” 皇帝点头默许。 待人都离开后,皇帝从座上起身,趋步上前,一改先前的严肃,笑着脸迎道:“四叔比预计到京的时间要早了不少,怎不事先派人通报,朕好派人去迎你。” 萧怀德低头,旋即合上手,“臣,请圣躬安。” “四叔不必多礼,来人,赐座,看茶。”皇帝上前弓腰托扶起他。 “不用了,陛下,臣之所以清早赶来,是有事相求。” 皇帝托在萧怀德双臂上的手突然僵住,旋即直起身背对,“开国公也是来替楚王求情的吗?” “若开国公是来替婿求情,别说朕不答应,就是宗正寺的宗法,也不会答应!” “不!”萧怀德否定,“臣是来告诉陛下,陛下错了,大错特错!”
第30章 克定厥家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17 首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