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玉盼着无事,薛蝌却点了头。 “说起来,还真有一事。” 崇玉心内暗叹一声。 薛蝌则道∶“实也不算我的事。我那姐姐今日与我说,神武将军家的那位公子要与保龄侯府的大姑娘定亲了,托我探听些冯公子的事。” 崇玉笑道∶“我道是哪门子的事呢!原来是冯紫英与云姐姐的!此时大体已定,只还不曾择定日子好正式行那文定之礼,但该知道的人家也都知道了,以他们两家的脸面,若无什么天大怪事砸下来,也不可能再改了。” 他再想想,又说∶“年前冯家和史家就已来往渐多,年后更熟络起来。可巧冯紫英不曾定下婚事,冯家素来和贾家来往亲密,早在云姐姐幼年住在荣府时,凤家就已知道有这么一位姑娘。且云姐姐在我外祖母身边教养过几年,深得我外祖母喜爱,如今我外祖母一家正风光着,冯家可不就趁机选定了云姐姐?” 以前史家还想着借湘云来和林家也攀攀关系,不过现在保龄侯史鼐已经和林如海结识,甚至已经在某些事上开始合作,而湘云最大的作用就是在初时让保龄侯府和林家顺理成章地有更多来往。因此,现在湘云对史家的价值已经有所下降。 冯家在求娶湘云的事上极有诚意,且在同辈、年龄还差不多的年轻公子中,史鼐夫妻也不容易找到比冯紫英更合适的人选了,湘云的婚事又是他夫妻必须解决的,因此就顺水推舟地答应下来。 薛蝌听得连连点头。崇玉说的这些,对他将来判断如何与冯家相处还是有些帮助的。 他还等着崇玉下文,却见崇玉也茫然地看着他,唯有再问∶“我姐姐想知道的应该不是这些事吧?她和史姑娘交好,在乎的多半还是……” 崇玉却无奈地摇摇头∶“我只知道冯紫英在京中这些王孙公子中,肯定是品性好些那类。以前还时常有些争强斗勇,但年前那事过后,他已更沉得住气了,就连他爹也对他逐渐倚重。只从这些方面看,他确实不失为良配。但……” 最大的问题是,史家如今更倾向林家,也即三皇子一方,而冯家却更倾向于太子一方。若将来太子一方败了,冯家一直跟着太子,只怕讨不了什么好。 崇玉顿了顿,看薛蝌多半明白他不便直说的话,方继续道∶“不过将来的事,如何说得准呢?咱们能做的,也只有将现在的事做好罢了。” 薛蝌点头应了,总算告辞离去。崇玉今夜与他说的这些,只能挑选一些告诉宝钗。他也只好想着,要如何去一些冯紫英时常出没的地方,好多探听些与冯紫英人品有关的事,好拿来说予宝钗知道了。 至于崇玉,目送着薛蝌出了书房,他也不等回房歇息了,就在书房里备着小憩用的榻上躺下,无需多时已沉沉睡去。 只是次日才醒,就听闻昨夜黛玉嗽疾犯了的消息,唬得他匆忙赶去黛玉房里。 瞧见黛玉气色不佳,崇玉更差点就要让人去请莫宗良来瞧瞧。 直到听得紫鹃说,昨晚宝钗过来看望,让黛玉乖乖将配的丸药服了,又有宝钗陪着,后半夜勉强睡了会儿,崇玉才放心几分,将请莫宗良的念头暂且压下。 但看着黛玉竟似不甚在意,半是埋怨半是担忧问∶“前两日还好端端的,姐姐怎么忽然又夜里咳嗽了?” 黛玉忙拉着他笑道∶“你也知道,我每年秋分过后都会犯嗽疾的,前两日夜间没事,是我幸运了些。昨夜只咳了两声,又有什么奇怪的?若非寻常,莫先生又何必要替我配好药备着呢?” 这话在理,崇玉一时间也找不出什么奇怪之处。又因这两日天气比寻常更干燥了些,他也只当是这缘故了,但到底免不得再多嘱托黛玉两句,才上学去了。 黛玉见他走了,暗暗松了口气,正庆幸着没让崇玉多担心。崇玉来之前,她还惦记着哪天崇玉闲了些,好侧面问问崇玉,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若忽然之间就有了什么原因,会很长时间都没有见面,是不是会特别难受。 只是崇玉来了,就先问她咳嗽的事,她只怕被崇玉发现,昨夜的真正原因是她思绪烦乱,并没有如往常好好睡觉…… 经此一事,倒更坚定了黛玉要先好生养好自己身体的决心。她早有这念头,前些时日也一直用心,只是近段时间身体好了太多,甚至就连每年都有的秋分后咳嗽都没怎么发作,才掉以轻心。如今得了警醒,怎可能再如昨夜大意? 只是想到昨夜,黛玉又不由得想起昨夜宝钗过来看自己,她也不知道怎的,服了丸药后,听得宝钗劝自己早些休息,竟央着宝钗陪自己睡。 床上躺了两人,天气又不是太冷,被子不厚,如此近地挨着……安安稳稳地躺着的宝钗呼吸声浅浅的,黛玉没怎么听到。她听到的只有自己心跳,有些快,可不是以前心跳快之后生出的心闷,而是另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 最后怎么睡着的,她不知道,只知道早上崇玉过来之前,宝钗就先回去了,才没被崇玉撞见。 诸多念头,这回总算被黛玉强行压下。她可不敢再任由自己胡思乱想了,一旦想多了又惹得自己病起,既要吃药又要惹别人担心,何苦呢?且现在也没那么多闲工夫让她胡想。 今年的秋分在中秋之前,隔了八九天时间。算一算,差不多要到贾家、史家分别将自家姑娘接回去过中秋的时间了。且西琼院中的陈晓笙和四位嬷嬷要如何过节,也得做些安排。 陈晓笙来到林家后,过得舒心无比,教着姑娘们诗文,虽然也有一个姑娘对这些兴趣不大,一个姑娘更喜欢画画,但其他几位姑娘都好学得很,又聪明,陈晓笙自觉过去为了谋生,去那些男儿上学的私塾教学,都不曾有如此好的感觉。 至于从宫里出来的四位嬷嬷,更是在林家之外没有什么亲人的,年节自然都在林家过了。黛玉如今也是要当家做主的,少不得要将这些事都安排妥帖。 荣府之中,贾母确实也开始惦记着三位孙女了。 省亲别院如今已基本盖妥,只待哪日宝玉和府中一些门人清客进去,借着景色题了匾额,做成灯匾悬着,这省亲别院就真再无其他需要修建工作,只需日常收拾干净整洁,好等贵妃省亲。 先前那些事,虽然基本只由贾琏和熙凤筹备,但因贾政不在,贾母少不得多操些心,只恐贾琏夫妻年轻经验少,而今已经完成了,宝玉又在身边陪着,中秋也近,她怎可能不惦记着天伦,一大家子和乐? 因此贾母早早派了人来林家,要接姑娘们回去。 只因宝琴已被王夫人认作干女儿,这些时日也住在荣府,贾母少不得又要邀宝钗和薛姨妈等人中秋也到荣府去,便是林家三口人,也在邀请之列。 仅得湘云一人,因要回保龄侯府,并不在贾母邀请之列。 湘云也不在意,见得迎春姐妹都回荣府了,她自命翠缕收拾妥了东西,亦回家去了。 迎春与惜春回到荣府,也无要紧事发生。倒是探春,才一一见过长辈,回到自己房中,赵姨娘就跟着来了,一进房间,关上房门,立刻变了一张面孔,愤愤地埋怨道∶“姑娘你可算回来了!你不知道,这些时日你弟弟在家里过着何等日子呢!”
第91章 赵姨娘多得是东西要抱怨,譬如王夫人房间里的那几个丫头,都要联合起来欺负贾环。又譬如王夫人时常要命人给迎春姐妹送东西去,倒是一直住在荣府里的贾环,却不能从王夫人那儿得到什么。 甚至赵姨娘说得起劲了,就连探春都指责起来,只说探春给宝玉做些什么东西,竟不见得会给贾环做。 探春脸色已渐不快,赵姨娘浑然不觉,仍旧说着∶“我说姑娘,好歹环哥儿是你亲弟弟,他这段时间去学里上学,还被学里一些人笑他打扮有些寒酸,你今儿回来了,还要在家里多住些时日的,倒不如趁机替他做双鞋之类的?像你先前也曾替宝玉做的那鞋子就很不错,只你怎么就惦记着宝玉,却连你亲弟弟都不顾呢!如今回来了,你替环哥儿做些什么,好歹让他在学里其他人面前有些光彩。” 探春气得发抖,只恨面前的人竟是自己亲娘。 她与赵姨娘有些时日不曾相见,本也甚为惦记,见赵姨娘跟着进屋,也要和赵姨娘说些体己话的。 谁知道她都没来得及开口,赵姨娘就说了一大通,不光埋怨她对宝玉好,现在还要对她提要求,要她去替贾环做些什么? 探春本想平心静气些再与赵姨娘说话的,但见赵姨娘越说越起劲,她也不由得怒道∶“光彩?我倒不知道他这些打扮究竟还有哪儿不光彩的!” “都是这家的爷们,一样用着公中份例,他的东西再差,又能差到哪儿去?只说学里的,我便是不曾去过,又哪里没有听闻过!学中多得是那些连使费都交不起的人家呢,难不成环儿连他们都比不过的?既去上学,就不能安生读书?偏要与他们攀比这些,又不是比文章,这才是无用!” “你便是要做什么,这家里难道还没有专门做这些的人?难不成我才是要专替你们做东西的?我闲着无事要做些东西解闷,我爱给谁就给谁去!” 赵姨娘被探春好一通抢白,气得满脸通红,呼天抢地般嚎道∶“我就知道,你是个没良心的!瞧着宝玉是嫡,环儿是庶,你也就偏了心,只知道要巴结讨好人家!”
探春更气得厉害,幸得屋内侍候的丫头婆子见势不对,有劝探春的,也有去劝赵姨娘的,好不容易才将赵姨娘劝走了,只剩探春坐在房中仍生着闷气。 贾家三位姑娘住的屋子离得并不远,赵姨娘方才闹的动静又大,迎春与惜春虽在自己房里,但也听到了。两人回到家中,又陪着长辈们说笑一通,本已有些累了,应当要好生歇息的,只是被赵姨娘这般一闹,却都没了睡意。 惜春知道探春如今多半正尴尬着,也不好去找探春说话,便到了迎春房中。 迎春拿了本道家经典正看着,见惜春来了,笑道∶“四妹妹也睡不着么?” 惜春点了头,说话声音轻了些∶“我以前只当家里好,可如今长大了些,倒觉得自己家里也不过如此。纵然绫罗绸缎不缺,但又有多少意思呢?这么一家子,也不知道私下里有多少心眼儿呢。在林姐姐家里住了些时日,我现倒更喜欢林姐姐家了。虽不是自己家,但住下来,反而不必想那么多事呢。” 迎春低头不语。 她的奶娘早已回去歇息了,房间里侍候着的两个丫头也是她去林家时也带过去了的,身上沾染着的贾家风气已比过往淡了许多。尤其是侍着自己是小姐身边的大丫头,就要副小姐般的待遇,又或在给其他下人发号施令之时,无意中将主子的一些事透露出去之类的情况,都已越来越少。 也正如此,惜春如今才敢与迎春说这些话。 迎春虽不答话,但惜春还有想说的。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8 首页 上一页 63 64 65 66 67 6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