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在旁人眼里重要,在宝钗心中,甚至不如平常家里铺子的杂务重要。 且黛玉先前还总不让姐妹们多问她这些事,每每听着姐妹们提起就要转移话题,宝钗更不相信黛玉当真是着急这事,只当黛玉是在说正事前先说些其他的,好再寻机会引入主题。 她察觉到黛玉手中用力,却听不到黛玉和自己说其他,不由得生出几分慌乱,忙问∶“发生什么事了?” 黛玉茫然地看着她∶“有什么事发生吗?” 她不解宝钗的紧张从何而来。 宝钗瞧了她半晌,见她不似作假,担忧的心渐渐放松,却又生出更多疑惑。 宝钗忍不住再问一次。 “当真无事?” 黛玉摇摇头。她隐约有些明白,是自己今夜的反常引起宝钗重视。然而她确实并无其他事,也不可能故意欺骗宝钗,好让宝钗紧张,进而更关心自己。 但对上宝钗双眸,黛玉亦明白,宝钗纵相信自己说的话,仍旧有些担心。 她低头沉吟片刻,方道∶“若真说有事,倒也确有一事。” “什么?” 黛玉轻叹道∶“你先前说薛大哥和薛大嫂可能在桂地替你挑选出合适的夫婿?正巧,我再过一段时间,也许也要到他们那边了。”
第115章 两人四目相对,尽是无言。 宝钗本对前往桂地并无兴趣,甚至不愿离京城太远,就算要离开,也只想回金陵老家。 但听黛玉这般说,她忽觉到桂地去,也非无法接受之事。 “此事事关重大,如今还只是我爹爹和崇玉私下安排,假借让薛大哥他们过去,还有让商行一些人去经商的名义,暗地里筹备着。”黛玉继续解释,“只是他们既有如此打算,怕过不了多长时间,我也要到那边去了。我素来畏寒,却不大怕热。桂地那边天气热些,或许也适合我身体。” 宝钗缄默许久,方低声道∶“是么?这样也好。” 黛玉咬咬牙,才又道∶“我前两日听得崇玉说,卫若兰也想请媒婆到你家去。” 真正驱使黛玉赶在去荣国府替宝玉庆生前找宝钗的还是这件事。 黛玉也知道先前有意宝钗那些都是纨绔子弟,纵薛姨妈忧心宝钗年龄大了,也不怎么可能乐意和那些人结亲,宝钗也该看不上那些人。 卫若兰却是真正有能力的俊朗男儿。 黛玉不曾见过卫若兰,但时常自崇玉口中听闻这名字,又知道卫若兰是如何斡旋在京中这些势力之间。 有一次崇玉当着父亲的面和她说起卫若兰,父亲甚至感慨,倘不是卫若兰年纪比她大得多,父亲甚至有意让卫若兰当女婿。 而前两日,崇玉无意中和黛玉提起的,正是卫若兰听闻了宝钗才貌过人,又贤良淑德,更家世清白,不必担心会和太子一派乃至南安郡王一派牵涉过深,恰可为良配。且卫若兰早早定下亲事,也不必如冯紫英般,自身是太子一方的人,却配了一个三皇子这边的媳妇,平白两家尴尬。 黛玉正是听说了这事,才对宝钗婚事愈发上了心,又得知卫若兰可能是从宝玉那边听闻的,只怕这次到荣府去,宝玉会趁机试探宝钗心意,因此要更早些来问宝钗看法。 “卫若兰?”宝钗一惊,“他怎么可能?” 卫家那等世家,若她爹还在世,或许能借着亲戚家助力看看能不能够得着,可现在的薛家,哪有那资格? “崇玉这样说,详情我也不知道。”黛玉摇摇头,松开搂着宝钗腰身的手,端起杯子,连着喝了几口,好歹将情绪定了几分。 宝钗被这消息惊得好一阵恍惚,末了方叹道∶“他要问我,我倒不大愿意。他再好,我也和他不熟悉,而且那般世家子弟,家中规矩好,我嫁过去也多半日子不甚好过。倒不如选一户小门小户些的,好歹过得舒心。可要是他家里直接请人去和我妈说,我妈多半会乐意。” 宝钗想到了贾家中邢夫人、尤氏、秦可卿三人,和王夫人、王熙凤间的不同。 前者都无甚背景,尤其邢夫人和尤氏,都是续弦,在家里实则没多少说话的权利,身为大家妇,日子却过得颇为委屈。秦可卿虽好些,但也是贾珍的纵容。真要看下人们的意思,在秦可卿行事作风转变前,他们都夸着秦可卿和善,行为上颇多出格之处。如今不敢过分了,但背地里却开始骂秦可卿。 王夫人若不是有王熙凤处处出头,莫说家中上下不好打理,便是真下足功夫管教下人了,多半也只能留下骂名。王熙凤和王夫人都是背靠着王家,这才对下人严厉些,一些事情做得出格些,也无人敢说她们如何。 宝钗自知自己身份,若嫁入贾家,有亲戚关照,还不必担心这些事,甚至能相互支持,好牟取家中权柄,但嫁去另一个和薛家并无什么关系的世家?她讨不了什么好。 黛玉听得宝钗这般说,更恐卫家真找媒人到薛家去,先说服了薛姨妈,事成定局,宝钗和卫若兰年龄又不算小,双方都没什么要推迟婚期的理由,应当定亲不久就能筹备婚事,而她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宝钗嫁人。 但又听得宝钗说∶“改日我回家,就和妈说,只让我哥在桂地那边帮我留意着就行了,京城终究不是我们长住之地,妈又早晚要到哥那边去的,我也不愿离妈太远,还是彼此近些的好。妈当初远嫁,多年不得与姐妹相见,到京城和姨娘见面后,还常私下与我念叨,若当初不是姐妹嫁人后天各一方,怎会多年不得机会见面。” 宝钗话中皆是为自家人考虑之意,黛玉却情不自禁笑起来。 她哪有不明白的? 她在说自己将来也要到桂地之前,宝钗何曾这样明确说过不愿久留京城! 任宝钗如何遮掩,黛玉依旧听出其中替自己着想的心意。 她不自觉地又扑向宝钗怀抱,紧搂着宝钗不肯松手。 另一丝恐慌,却也渐渐在她心头滋长。 她只怕自己习惯之后,更难以在将来面对宝钗嫁人离开的现实。 宝钗笑推黛玉道∶“你起来!都多大人了?怎还总像小孩子般往人身上黏去?” 黛玉窝在她怀里嘟囔道∶“我偏不起。” 宝钗哭笑不得,却也唯有任由她继续紧紧抱着自己。 不过黛玉也没抱住她太长时间,就怕自己那些心情,会无意中被宝钗发现,倒让宝钗疏远自己。 她抬手,略理了理微乱的发,起身道∶“夜深了,姐姐早些休息,我也该回去了。” 于她而言,今夜的试探已经不少,再多说下去,她只怕更难自控。 或许她能藏得住,不将心底最真切的话说出,但以宝钗之聪颖,又素来与她相知,难道就没办法从她只言片语中,猜出她真实心意? 虽她也在看了杂书后,才日渐醒悟自己对宝钗之情,但宝钗也曾在她面前直说,自己年幼时也看过许多不该看的书,黛玉只怕真被宝钗发现,唯有强装镇定,实则近乎落荒而逃地从宝钗房中离开。 宝钗送着她出了自己房间,凝望着她背影远去,都已看不到了,方折返回自己房里,一面准备上床歇息,一面问莺儿∶“你觉不觉得颦儿今日有些反常呢?” 莺儿也素来有些顽憨,胜在忠心耿耿,只需主子吩咐,也不多问,只管替主子办事。平常听到主子们说什么,也从不宣扬。 今听宝钗这般问,她茫然反问∶“林姑娘有反常吗?我看她也和平常般与姑娘亲热呢?” 宝钗哑然失笑道∶“是我忘了,问你也无用。况且颦丫头是前段时间就开始反常的,不过今日最表现得不同,你这丫头,平日里顾着找其他人玩儿罢了,哪里会注意这些事。” 被宝钗这般一说,莺儿不好意思起来,红着脸道∶“姑娘净会笑话人家,人家又哪里是只知道玩呢!便是我有空玩,林家这些丫头婆子也没几人只顾着和我玩的。再说了,我若都在玩,又是谁在侍候姑娘呢!” 宝钗笑道∶“还学会强词夺理了?罢!咱们也早些歇息。” 莺儿咕哝两声,忙上前侍候宝钗睡了,才躺了下来。 亦是此夜,卫若兰却和崇玉一起喝着酒。 当然,喝酒是借口,只让他俩聚在一起,说些正事罢了。 卫若兰邀请崇玉之时,已用暗号示意崇玉,他新得到已远离京城的冯紫英消息。 为此,见到卫若兰,又见这房间里除了摆好了的酒席,并没有其他人在,崇玉急问∶“那边情况如何?” 冯紫英要去的地方靠近北边疆地,而南安郡王名号是南,当年也曾参与过北疆的平定,和北方的一些异族交过手,说不定还在后来有些往来。 冯紫英这次任命,也和南安郡王有些关系。 倘若南安郡王真狼子野心,要勾结北方异族,又悄悄带异族进京,就避不开冯紫英镇守之地附近的北洛城。 异族的动静,不可能轻易瞒得住冯紫英。区别只是,冯紫英究竟要为了前程讨好南安郡王,帮忙瞒着京城,还是在知道事情干系重大后,愿意投向三皇子一方。 若是后者,将来冯紫英和史湘云间的亲事,也能免却两家许多尴尬。 史家借着和冯家结为亲家,近日里已除了湘云一如既往在林家上学,其他方面都大大减少了林家的往来,明面上看当真只碍于亲戚情面,以及先前允诺的上学一事,方不曾带湘云回家。 实则湘云往返两家,就频频替两家送信。湘云自身不大知情,只知道家里经常接她回去。 史家已渐渐转为三皇子手中的一招暗棋,哪怕得不到太子党的全然信任,也不似卫家等日渐摆在明面上的三皇子党,处处被太子党提防。 然而世上没有密不透风的墙,真相总有一日会暴露。若不能在此之前将冯家拉拢到三皇子一方,日后两家只会更为尴尬。 以前崇玉等还不敢对此抱有太大幻想,但知道南安郡王的野心,以及太子的轻信,这事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冯家支持太子,也只想着替皇室效力,可不是要为南安郡王卖命。 对上崇玉的焦急,卫若兰淡淡一笑,伸手示意崇玉落座。 他径自先在主位坐了,端起酒杯浅酌。 崇玉眉头一挑,诧异过后,有些明白了,也就在他旁边坐下,轻哼道∶“你这是怨我说你对我宝姐姐有兴趣?” 卫若兰慢吞吞地将一小杯酒喝完,放下酒杯,也哼了一声,才道∶“要不是宝玉问我,我还不知道你竟如此说。” “我也和宝二哥哥说了,我不知道这事真假,让他千万不要对外宣扬的。京中也没其他地方传这消息,想来宝二哥哥在这方面并没有糊弄我。你也不必担心消息传出去影响你日后娶媳妇。” 卫若兰瞪向崇玉,狠狠道∶“这是影响我娶妻这么简单?” “不然呢?难道还有什么麻烦?”崇玉轻呵一声,“我还担心一旦宣扬出去了,会不会影响宝姐姐名声了,你一个男子,不至于这般小气吧?难不成连个女儿家胆量都比不过?”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8 首页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8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