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顺帝与奇多都自以为看穿了对方的打算,却没有想到,这一切皆是在顾权的算计里。 顾子湛看着手中传来的北境战报,也很快觉察出不对来。 此时,楚澜告知她浑尔多被天顺帝带走的书信,还在路上,但顾子湛已想到,这一切,必然又有顾权在其中捣鬼。 当初浑尔多领着戎族武士冲到街上那一番折腾动静极大,顾子湛自然一早便确定了北境这场兵灾背后,是顾权在与戎族勾结。所以在之后邢康欲将脏水泼向她的时候,她才会顺水推舟,背下了这口必然会牵扯出顾权的黑锅。令顾权受损,也使得他不好再插手北境之事。 甚至之后顾泓那事,也有顾子湛暗中动作,将他换了下来。要不然,以她这种心软的性子,又哪会在知道顾泓的“死讯”时,不哭的死去回来呢。 但同样,她也与天顺帝想法一致。戎族毕竟人少,如今已然连三尺半的儿童都被赶上了战场,无论士气如何,终究难以做到以一敌十。这般横冲直撞下去,必是撑不了太久的。 只是,还有一点她始终想不明白。若是顾权的打算是要引戎族来攻,折损大昭的兵力和天子的威望,再趁机浑水摸鱼拉拢势力,令日后取而代之时更顺理成章。但如此一来,却又不太像他的性格。只因顾权向来霸道,又岂会白白引狼入室,令戎族占去便宜?毕竟,若是此次戎族战胜,与他日后来说,也是心腹大患。 思绪飘转间,顾子湛又想到顾权那封上书天顺帝,欲代天子亲征的奏折。 猛地,顾子湛心中一慌,竟起了一身冷汗! 难不成,竟会是这样!难不成,从一开始,她便想错了!
第七十四章 行事疏不密,一意孤行时【倒v结束】 天顺帝既然已在心中认定,戎族这一回反攻是最后的疯狂, 便忍不住, 想要在他们这些正热血上涌的头顶, 狠狠浇一盆冷水。 其实,至于天顺帝为何会在见过浑尔多后的第二日那般气不顺,则是因为, 他全不曾预料,那号称戎族第一勇士的浑尔多,竟这般不中用! 从天顺帝知道那位戎族中地位极高,奇多汗王唯一的同母胞弟浑尔多竟然就在京城的时候, 大喜之下,立刻就做好了要好生利用一番的打算。 同为上位者,他自然清楚,利用浑尔多去逼奇多退兵这事, 根本是无稽之谈。不过是一个兄弟, 又哪里能够比得上好不容易抢到手中的猎物!但毕竟浑尔多的地位不一般,可算得上是戎族中排在前十的大人物, 若是能将他的嘴撬开, 于大昭来说, 绝对是不小的收获。况且, 若是能将他劝降,对于戎族的士气和军心,必然也会是产生极大的动摇!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 浑尔多刚被押送到皇宫,天顺帝的明君架子和皇帝威严还没来得及摆起来,便见浑尔多双眼一闭,两腿一软,就这么倒在了地上。 召来义许一看,这浑尔多,竟就这么死了!
想到这里,天顺帝就忍不住在心里将第五铭的祖宗十八辈骂了个遍。这不是扯淡么,都多久了,竟然连这些人的身份都没有查明,还让这么重要的筹码在狱中自生自灭。想来,难怪那些戎族武士要选在这一天发起暴动,定然是那浑尔多的病情已到了再不能拖下去的地步!竟连这些都没有发现,这个第五铭,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明明是白得的一个便宜,却偏偏还没送到手边,就这么鸡飞蛋打了,真是岂有此理! 只他却忘记了,当初下令第五铭对这些人用刑后又丢去一边的人,正是他自己。 * 那夜之后,天顺帝便立刻让人封锁了消息,反正人已经死了,只要他不说,谁又能知道! 但人虽然死了,却并不意味着不能再利用一番。 于是,在收到戎族发起猛烈反攻的战报后,天顺帝把自己关在御书房里,开始仔细思索起榨干浑尔多最后一丝价值的法子。 左思右想,天顺帝忽然眼中一亮! 既然他原本就有打算要让浑尔多投降,再传出去叫戎族知道,那么就算这人死了,换一个假的不就好了!如今京兆府里不还关押着三个戎族人么,随便拎出来一个,反正又没人识得浑尔多到底长什么样,只要是个戎族长相的,换一身衣服,便说就是浑尔多,谁又敢跳出来指摘皇帝说谎呢。 不行,简简单单的投降还不够,以浑尔多的身份和现如今的时局,他还可以来一次午门献俘! 想到这里,天顺帝赶忙让李若愚去将楚太傅请来。这时他才发现,此时的天色已是傍晚时分,竟不想,他这一番思考,都过去了这么久。在等待楚太傅的时间里,天顺帝脚下不停踱步,眼中却染上一丝兴奋。 历朝历代,午门献俘这事,都是彰显皇帝武功和天子威仪的大事,亦是太平盛世的象征。想这事,也只有在太/祖刚立国时有过那么一回,献上来的还只是一些西南小族的首领。与戎族对大昭的威胁和浑尔多的身份相比,不过是些个小鱼小虾而已! 如此一来,他也终于能在这一事上,让世人看到,他并不比太/祖逊色! * 楚太傅刚从东宫讲完学出来,还未出宫门,便被李若愚又请了回去。 见到楚太傅,天顺帝忙将自己这主意同他说了。但等待了许久,天顺帝都没有从楚太傅脸上看到他预想中的神情。 天顺帝忍不住笑着开口询问:“小师父,朕这主意如何?” 楚太傅面上无波无澜,淡淡开口道:“陛下,臣不掌兵事,不善治兵,不敢置喙。” 天顺帝哈哈一笑,“小师父熟读兵法,早年间也随朕上过沙场,你这么说可就是过谦了。” 楚太傅却摇摇头,“陛下,世易时移,如今臣确实久不沾兵事,再多说,只怕会是纸上谈兵。午门献俘是大事,若是战胜之后,时局已定,这自然顺理成章。但眼下,北境那里,两军尚在血战,朝中任何决断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臣以为,陛下可召来掌兵之将多加询问,再下定夺不迟。” 他话说到这里,天顺帝已然听出,楚太傅的言下之意,显然并不认同在此时举行午门献俘。天顺帝心里免不了生出一些不满,想不到这楚太傅临到老,竟也变得畏首畏尾起来! 挥挥手,天顺帝不让他再多说,只道了句:“太傅谨慎,也罢,朕便再找人问问。”随后不再多说,让李若愚去将廉温叫来。 只是天顺帝万万没有想到,当廉温听说了他这个计划后,竟比楚太傅还要干脆,第一时间就直接表示了反对。 廉家毕竟是武将世家,就连现在,也有不少嫡系子侄身处与戎族战斗的第一线。他们对戎族和如今这位奇多汗王的了解,远比已多年不经战事的天顺帝,深刻得多。 如果真要来这么一次午门献俘,只怕浑尔多立刻便会在戎族中沦为耻辱,戎族人也会第一时刻将他从族中除名,彻底抛弃。如此,不光不会打击戎族的士气,反倒会令他们因着要一血耻辱,爆发出更激烈的斗志。 但如今的天顺帝,显然听不得这些话。 * 在廉温说完后,天顺帝脸色便阴沉起来,久久没有开口。 廉温在慷慨陈词之后,血液慢慢冷静下来,心中也逐渐升起了一丝寒意。而想到自己在昨日早朝之后对第五铭给的暗示,更是忍不住在心里叹气,依照他那位老友的性子,只怕这几人,早就被黄土埋了!此刻,在生出了无尽愧疚的同时,连廉温都没有察觉,他的心中,隐隐存了一丝委屈和不忿来。 天顺帝沉默许久,余光看了看立在一旁的楚太傅,沉声下了决断。“朕意已决,廉将军就不要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 廉温心中一抖,屈膝跪了下来。终是忍不住,又开口劝道:“陛下,如今我军形势大好,献俘大典与时局无利啊。倒不如即刻将那浑尔多枭首,首级传巡九边,再抛去戎族军中,更能打击他们的士气。末将斗胆,请陛下三思。” 天顺帝却根本听不进去,只冷哼一声,“莫不是廉将军在京城待得久了,竟是连武人的一腔热血,都被消磨一空了吗?” 廉温刚要开口辩解,便听天顺帝继续说道:“还是说,你们廉家人,一个两个的,都开始不将朕放在眼里了?” 廉温顿时冷汗直流,再不敢多说,前额重重撞在地上,大呼道:“末将不敢!廉家不敢!” 天顺帝却再不看他,绕开跪在地上的廉温,对守在角落的李若愚说道:“你去,将第五铭叫来!” 廉温心中一紧,暗道,这下,是真的坏事了! * 待第五铭进宫后,天顺帝径直向他问起那三个戎族武士的情况,第五铭眼见廉温还跪在一边,心中也知道这是出事了。 他自然不会出卖好友,只得咬咬牙,对天顺帝说道:“陛下,那三人昨夜已受了重伤,撑到今早,便都死了!尸首,尸首已叫微臣命人拉去了乱葬岗。” 天顺帝登时气个倒仰,今日这是怎么了,一个两个三个,都这般与他过不去!再忍不住,天顺帝从书案后站起身,抄起手边一个镶着金边的玉镇纸便向第五铭砸去! 怒骂道:“废物!” 第五铭立刻跪倒,肩头被那镇纸砸的生疼,却一动也不敢动。 天顺帝尤觉得不解气,恨恨骂道:“放肆!” “廉温!第五铭!你们一个两个的,还真是胆大包天!这点小事,一个不愿办,一个办不好,朕看你们,也不必再穿这身官袍了!” 此时,不光是廉温和第五铭,就连一旁听了个全场的李若愚,也生出了几分心惊! 天顺帝骂完这两人,余光看向楚太傅。却见楚太傅依旧站的笔直,心中也不禁对他生出几分不满来。却也如负气般,更坚定了要午门献俘的念头!既然这些人都不愿与他站在一起,那么,他就偏偏要让他们看看,这朝廷还是他的朝廷,离了他们这些老朽,一样可以成事! ********** 而此时,远在北境的奇多,也收到了顾权的来信。 摊开信纸一看,奇多立刻暴起,拎起身边长刀便狠狠向那信使砍去!屋外的侍卫听到动静,连忙冲入帐中,却见奇多目眦欲裂,手中的长刀还在滴血。 就听奇多暴喝一声:“浑尔多铮铮汉子,绝不可能背叛我!昭国的狗贼皇帝,敢欺侮我亲弟,我必要将他的皇宫踏平,活剐了他!” 一个军师模样的人上前一步,捡起地上那封已沾了血迹的密信,就见上面写道: “浑尔多已被天顺帝擒住,日夜折磨,恐过不多时,便会有其投降之讯传出。” 奇多一把将这军师前襟扯住,喝问道:“你家主子的人,到底什么时候会来!” 那军师被他这么一拉扯,头上兜帽掉下,露出一张大昭人的脸来。他却不见惧色,反而微微一笑道:“汗王不必着急,只要您需要,我们的人,即刻便到。”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4 首页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