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心好痛,除了房租,这还是她第一次为买一样东西花这么多钱。 回云黔后她就把手机号码换了,其他社交软件也重新注册,旧的那些全部注销,她说过不会再跟那家人有任何联系,说到做到,她给过薛彩云机会,是对方不要,就别怪她心狠。 现在她账上存了将近五万块,都是在门口摆摊卖东西挣的,陆首秋重拾的那间风水铺也给她两成营业额,她每天看大门的同时也负责卖货收银,进账很可观。 “那确实被坑了。”知道她嗜钱如命,就像自己对折耳根一样。 集市的摊主并不固定,偶尔会有深处的仙民来卖海鲜和山货,他们的东西好,连鬼寨那边都喜欢向他们采买,陆首秋也不可能样样都照管到,偶尔也发生不足称、货不对板、要价过高的情况,买主要是求到她这里,她就会主持公道,不过大多数都是买卖双方私下协商解决,非必要就不闹到她这,卖鹦鹉那仙民她也有印象,是不久前从深处过来的,在集市顶了一间铺子开门做生意,卖些花鸟鱼虫,东西肯定都是好的,就是爱看人下菜碟,估计见阮鲸落是生人,好骗。 会学舌的鹦鹉在外头少说也要几千,甚至上万,不过生活在深处的鸟禽都是开了灵智的,学人类讲话对它们并没有难度,先前阿玫姨买过一只送给阿霞,同一家店,只要三十,阮鲸落知道后气得不轻,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陆首秋就出面让店家把多收的钱退回来。 “我来外围生活的时间不长,不知道她是首秋大人您的员工,下次肯定不坑了。”仙民笑呵呵送她到门口。 “其他生人也不能坑啊,要都像你这样,其他摊主还怎么做生意。” “哎哟,首秋大人您不知道,其他生人来买,我开价二百他们还以为我脑子坏掉了呢,争着抢着要,有个大客户还跟我订了五十只小鹦鹉,五十只画眉鸟,都要会说人话的。” 陆首秋想了想,“那随你吧,但不能再坑我的员工,她是守财奴,买把菜都要问能不能便宜两毛钱。” 原先她自己住鼓楼,没心思弄菜地,食材都靠鬼怪仙民上供,前些天阿落突然跟她说在附近开一块菜地,趁现在种些冬菜,大萝卜、白菜、菠菜、洋芋、菜心、豌豆尖什么的,今早上她去看了,撒下去的菜种子已经破土冒芽,再过些日子就能先拔一次萝卜菜,萝卜种子都是成片撒下去的,长苗了再移到单独的坑里,太密集的苗就要拔掉一部分,嫩嫩的萝卜苗汤火锅、清炒、拌米粉都好吃,很清脆爽口。 有一片池塘挨着菜地,中间用竹篱笆隔开,抓回来的鸭苗今天能下水游了,都是青头鸭,阿落说先养二十只,等明年再多养点。 鸡舍安排在鼓楼的后面,小鸡仔是去后村跟养殖户买的,那户仙民知道是养在鼓楼,就大方送了几只母鸡帮忙带鸡仔,早上打扫鸡舍意外捡到五个鸡蛋,三个绿壳,两个粉壳,其中一个绿壳还是双黄,鸡蛋可是很少双黄的,阿落把双黄蛋留给她吃了。 她揣着要回来的一百七十块钱回鼓楼,没看见阮鲸落在家,应该还在大门口那边卖东西。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来买香烛纸钱、茱萸的生人很多,这两天仙民也都忙着整理自家的山头、果园,等明天生人过来。 重阳有登高的传统,可避邪气、向山神祈福、感恩等,仙民跟陆首秋签了租赁合约,意味着他们也能分到功德,登高的生人越多,功德就越多,也不怪仙民如此积极。 香烛纸钱用作祭祖,陆首秋从天地银行进了不少货,现在还不够卖,今天不少年岁小的生人想买风筝,重阳放风筝也是习俗,意在放走晦气。 还有吃蓬饵,也叫重阳糕,一种用糯米粉、粘米粉、豆沙、果脯、糖做的糕点,到重阳这天搭配菊花酒或菊花茶吃,‘糕’和‘高’同音,象征步步高升的意思。 其实这些民俗都是古人倒腾出来的,流传至今,就像端午节要吃粽子、七月十四有部分地区一定要吃鸭子、元宵节就要吃元宵、冬至要吃饺子是一样的道理,每一个节日对应一种美食,合理怀疑是古人嘴馋,又不好意思说,又或者普通老百姓日子过得拮据,没条件每天都吃这些,就俗定几个节日好跟家人团聚吃一顿大餐。 农场也有自己的民俗节日,苗年、四月八、花山节、赶秋节、姊妹节、鼓藏节、芦笙节等等,其中苗年最为隆重,相当于外面的春节,每年阴历十月秋收结束后开始,会有大型祭祀活动,已经逝去的先祖到了这天会从深处赶来赐福给后代,农场和外面的祭祀是同一时间,先祖也会去外面显灵,但只有负责主持祭祀活动的老人能隐隐看见。 阮鲸落拿了块重阳糕,没吃两口又有生人进门买东西,要走了最后两个大风筝,另外又买了两箱香烛等祭祖用的东西。 付钱的时候看到放在桌上的糕点,切成四方的块,一层米糕一层馅儿,最上面是各色果脯,葡萄干、蔓越莓干、蓝莓什么的,红红紫紫的很好看,香甜味进门就能闻到,几个年轻姑娘忍不住打听是在哪买的。 阮鲸落看她们年纪跟自己差不多,打扮很时髦,开的车也不赖,不太像是会在传统节日祭祖的人。 在她把卖重阳糕的店铺告诉她们后,其中一个姑娘也解答了她心中的疑惑,她们是从网上刷到有人说风水铺的风筝扎的很精致漂亮,就想过来买几只回去当道具拍照用,家里长辈就让她们顺路买点祭祀品。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嘛,原先家里长辈计划是去景区爬山的,看你们农场这边也有山,风景也好,就改计划啦,”那姑娘很健谈,阮鲸落客气的请她品尝糕点她也没有推,顺手拿了块,还掰了点分给身后的朋友,“小姐姐,这铺子是你家的啊?” “是我雇主的,我帮忙看铺而已。”从临东回来后她变了很多,不再冷着个脸,有人搭话要是能聊她也乐意跟人聊几句。 “你一个人不害怕啊?”角落那些逼真的纸人挺那什么的。 阮鲸落将她们要的东西点好,算出总价,指了指桌上的二维码,“四毛就不要了,算五百三,扫这。” 那姑娘付了钱,先把东西放到车尾箱才和朋友们去集市买重阳糕。 因为用料扎实,味道又好,那家店铺的重阳糕很好卖,这个点过去估计很难买得到。 阿玫姨也很会做重阳糕,不过她的小店比其他铺子还任性,每天限量接待几桌客人而已,糕点也多半是卖给其他鬼怪仙民——大多数嫌做糕点麻烦,没时间在家做,就买现成的,阿玫姨的手艺又是农场里排得上号的,她做出来的糕点向来抢手。 . “风筝卖完了,还有很多晚来的没买到,问明天有没有货。” 傍晚,阮鲸落暂时把铺子关了门,回鼓楼做饭,顺便问陆首秋,明天来登高的人应该有想买风筝上去放一放的,这可是挣钱的好时机,她不想错过。 陆首秋把一百七十块钱塞她口袋,鬼寨和集市都没有专门卖风筝的铺子,那些风筝是她去深处问章尾要的,章尾可是老手艺人,扎风筝、编竹篮、簸箕都很在行,她打电话给章尾让对方再送二百只风筝。 “这样会不会不太好?”阮鲸落的所剩无几的良心小小不安了下,她已经知道扎风筝的是山神了。 陆首秋坐在小板凳摘菜,“没什么啊,你就多做几个菜,等会儿章尾要来吃饭。” 这么一说阮鲸落就放心了,想着要做什么菜,这几天她和陆首秋都忙,做饭都很凑合,今天章尾要是不来,她就只打算弄个野葱炒鸡蛋,加个小炒黄牛肉,配个简单的野菜汤,再闷点米饭,两个人吃也够了,现在多个人,她就把汤改成花生野菜汤,多加个小炒鸡、薄荷炒洋芋。 昨天猪大姐送来一筐树花和石榴花,树花用清水泡了一夜,可以做个凉拌树花,新鲜的石榴花去掉花蕊,焯水之后从昨晚浸泡到现在,中间又换过几次水,已经没有什么苦涩味了,和腊肉一块炒很好吃,是云黔这边的特色吃法。 听陆首秋说过农场会有很多反季节产物,在生人不能靠近的地方都是四季如春的,重阳节还有新鲜的石榴花很正常,想吃还有茉莉花、金雀花、棠梨花、杜鹃花、攀枝花、南瓜花等等,只要没毒,就都是能吃的花。 章尾从深处来也没花多少时间,这边阮鲸落刚把牛肉炒出来,她人就到了,后面跟两头长着巨角的麋鹿,背上驼两大箱叠放整齐的风筝,还有一只雄鹰在低空盘旋,嘴叼一个圆肚带盖的小竹编篮,里面是陆首秋要来做茶叶蛋的章尾凫。 第一次见山神,阮鲸落多少有点紧张,抓着炒菜的铲子就跑出来。 “嗨~”站在门口的辣妹撩起长卷的黑发,笑得风情万种。 陆首秋从鹰嘴拿下编织篮,介绍说:“她就是山神章尾,她见过你,你没见过她。” “你好。”阮鲸落赶快让到一边,请人进去,同时疑惑,章尾什么时候见过她? 陆首秋仿佛会读心术,“偷偷来鼓楼看过,她夸你漂亮。” 被一个热辣辣的大美女夸漂亮,阮鲸落脸色爆红, 麋鹿的角太大了,像两株巨珊瑚,过不了鼓楼的大门,只能将它们留在外面,再把箱子搬进来。 阮鲸落对麋鹿很感兴趣,搬完东西还频频回头,刚还悄悄摸了那对大鹿角,生长在表面的绒毛软软的扫过掌心,她都舍不得放手,真乖啊这俩,都不怕人,摸角也不反抗,还主动往她身边凑。 “陆首秋,它们会不会乱跑啊,别回头找不见了。”惦记着外面的鹿,炒菜都不怎么专心了。 把泡好的石榴花捞出来沥干水,“它们是章尾的坐骑。”主人都在这,跑哪去。 阮鲸落立马露出羡慕的神情。 农场也有仙民养梅花鹿,不过都在山上,平时不怎么能见到,门外这对有大角的麋鹿很快就引来生人的围观,他们当中有刚从散集的神仙集市下来的,也有正准备去才亮灯的鬼寨吃东西的,以前他们经过鼓楼都不会多做停留,现在门口的对联换了,吉利不少,周围又起了一道竹篱笆,圈出一个小花园,角落垒起石头盆,种了满满一面阶梯的多肉,旁边还有蔷薇,不知道是从哪里移植过来的,秋天了还开着花。 两头麋鹿原先就在满墙的蔷薇花下吃青苔,阮鲸落每天都去鬼寨那条小河挑水回来浇花,那是银河水,导致种下去的花卉长得特别快,潮湿的地方还冒出不少青苔,翠绿鲜嫩,麋鹿很喜欢吃,低头优雅的慢慢啃过去,那对大角让人看了就想摸,也确实有胆大的生人试图伸手,还没碰到就被不知道从哪窜出来的狸花猫给吓回去了。 耳朵缺了一块的肥狸花,很多生人都眼熟它,鼓楼主人的宠物,经常到集市走街串巷,在寨子也看见过它排在长队后面等摊主投喂,这几天有一只会学舌的小鹦鹉总跟着它,一猫一鸟常在鼓楼门前打架,屋梁上还有一只猫头鹰在上蹿下跳看热闹。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61 首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