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福书网
站内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GL百合

大王今天犯病了吗[穿书]

时间:2024-11-29 10:00:35  状态:完结  作者:袖里藏猫

对于突厥的请降,主战派不屑一顾,恳请泰始帝再增派兵马、赠送粮食,最好是能打到突厥牙帐,将这一麻烦从根本上消灭,重新建立都护府,将突厥的领地纳回到关内道中。而主张和平的,则是希望就此偃旗息鼓,派遣公主和亲,结两姓之好,彰显大齐的风度。

在朝中吵闹不休的时候,又一封密书从边关传来,却是弹劾监军使李复然等人勾结突厥,截断齐军粮草,意图叛国!其中有缴获书信,道一定不负所托,会帮助突厥可汗成为大齐圣人之婿。泰始帝见到密奏,顿时大怒,召集宰臣商议此事如何处置。

泰始帝雷霆震怒,主张和亲的倒是不敢说什么了,生怕自己被扣上通敌的大帽子。

彻查李复然是必须的,李复然在朝中职位不显,只是侍奉天子的词臣,哪知抄家的时候从中搜罗出不少的好东西,还有大量的御赐之物。泰始帝对群臣还算大方,可依照李复然的名位,不可能得到那么多,而且其中一些东西,并不是李复然的身份能用的。这事儿一上奏,泰始帝立马扩大搜查范围,这样一来,李复然跟魏王高望之暗中交游甚密的事情便瞒不住了。

在关键时刻,鸿胪寺官员趁势上奏,道魏王曾与突厥使臣有所往来。他倒是没有书信作证,但措辞很是暧昧,别人很难不将这几件事情联系在一起。朝中还没有声音,长安街市的流言先行,说魏王高望之与突厥可汗约为香火兄弟云云。在泰始帝年轻的时候,南朝还未彻底平定,为北面不生乱,泰始帝与突厥可汗结过兄弟,突厥可汗还没换人呢,高望之又与他称兄道弟,将泰始帝放在哪里?

捕风捉影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有确切的证据,只要泰始帝深感威胁,就能够将人处置了。在高望之入宫替自己辩解的时候,泰始帝将他劈头盖脸骂上一顿,随即又下令将高望之幽禁在王府中,不允许任何人往来探视。

单于都护府中。

李复然已经被下狱了。

他心中一沉,知道有人在陷害他。

先前慕容绍那般对待他,他当然是极为不满的,恰在这个时候,有人拿了密诏接触他,跟他提了朝中的局势,又说圣人已经同意突厥请和,可碍于勋贵战心太盛,要他设法在其中周旋,最好能剪除勋贵的力量。

李复然看了密诏后信以为真,没多久,他便接触到了突厥的降兵,通过那降兵,与突厥贵族通了点书信,收了些东西,谁知道被慕容绍的人发现了。他第一时间想取来自长安的密诏,可没想到那密诏突然消失了!

那密诏是假的?可上面的玺印分明是出自宫中,他不可能会认错。恐怕是被慕容绍的人偷走了,他必须要回京报信!慕容绍意图犯上作乱。李复然心情沉重,知道慕容绍他们已经领兵追突厥残兵去了,恰是他最好的逃跑时机,眼神闪了闪,他行动了起来。

半日后。

留在城中的将领接到了下人的传讯,听说李复然已经逃跑了,顿时露出一抹玩味的笑。

跑吧,在这冰天雪地里,除了鬼门关,他还能去哪里呢?

长安城,齐王府。

高素之抱着手炉,一派置身事外的清闲。

高满一直跟慕容观保持联络,所以她也知道战场的情况。李复然的确是有问题,可慕容绍太莽撞了,那一刀劈裂了李复然的胆气,但也将自身置于不利之险境。对圣人安排的监军使不满,不就是对圣人不满吗?一旦被弹劾,慕容绍就完蛋了。

在这种时候就只能先下手为强。

密诏是沈采真仿照泰始帝笔迹写的,至于玺印——宫中掌玺印的宫人已经是皇后的心腹了,除了跟泰始帝没关系,处处为真。

“此刻高望之一定很愤怒地辱骂高慕之吧。”高素之感慨道。

在高望之眼中,是勋贵对他发难。

而勋贵,不就是高慕之的人吗?

一定都是高慕之做的!

第80章

魏王府中,高望之果真破口大骂,咬牙切齿的,恨不得将高慕之挫骨扬灰了。朝中高慕之的党羽,对边关李复然的事情一知半解,可在看到风向后,哪能不乘胜追击?魏王因李复然落难,此刻不拉一堆人下马,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私仇公仇在高慕之、元尚同心中萦绕,在他们的鼓动下,一封封弹劾的奏书飞入宫中。就连当初高望之结交文人墨客也都成了结党的罪证。谁在朝中能做个彻头彻尾的纯臣不树党?结党之事可大可小,此时的泰始帝戒备心重,颇感诸王的威胁,高望之的举止当然就成了不可赦的罪证。泰始帝大怒,接连贬斥数名朝中大员,崔闳虽未被贬官,可在替高望之求情的时候,一样遭到了泰始帝的呵骂。

一股风暴席卷朝堂,在弹劾之风盛行的时候,人人自危。

齐王府中。

高素之很满意现在狗咬狗的局面。

她乐陶陶地躺在椅子上,坐在炉边烤火。这长安天寒地冻的,飞雪飘入庭院,虽然未曾酿成灾情,可也冷得够呛。

“这两人真是——”高素之感慨,只是当着王映霜的面,到底没说上污言秽语。

王映霜的眉头微蹙着,轻声道:“如今算是勋贵们大获全胜了。”

“他们被世族压着太久,好不容易逮到时机出一口恶气。”高素之道。

王映霜道:“现在这局面未必好了。”

高素之抬眸凝视着王映霜,轻声道:“娘子是觉得勋贵势大,到时候会影响边关吗?”

王映霜一点头。

高素之心中了然,泰始帝呢,绝对不愿意看到皇子们之间的权力失衡。在高望之和世族被打压的时候,勋贵们的势盛同样会让泰始帝如芒刺在背。要知道,那些勋贵多是前朝旧臣,支持过神武夺权,可谁知道未来会不会再度上演?

“依照圣人的性情,恐怕会让慕容绍撤兵,同意突厥的请和。”这样在边关上截断勋贵们建功立业、笼络人心的机会。

“可勋贵们未必愿意放弃战果,他们会据理力争。”高素之又道。

“在这个过程中,圣人要么贬谪朝中几位勋贵出身的,要么就叫停与突厥的一战。”王映霜接话。

“我们先静观其变吧。”高素之说,她是不希望对突厥的战果因为朝中的斗争而消亡的。对于突厥那些狼子野心的,只有一个字:打!和亲是什么道理?牺牲一个弱女子换几年和平吗?荒谬至极。

跟高素之猜测得相差无几,泰始帝果真在朝会时候令群臣中商议同突厥议和事。

正因驱逐士族而沾沾自喜的勋贵们,后背顿时一凉,这当头冷水泼下来,一个个神色就不好看了。

朝中世族子弟则是喜出望外,见泰始帝有所松动,力陈和亲的好处。可元尚同一行人哪里肯让步?朝堂吵嚷声大,宛如闹市。

就在朝中为战与和争执不休的时候,捷报从边关传来。慕容观率军深入突厥地界,重创突厥,歼灭突厥精锐部队,斩杀突厥大可汗,俘虏不少牙账中的突厥大贵族,包括突厥可汗的十多位王子!此战是大胜,斩首八千余级。

伴随着捷报回来的还有慕容绍的一封言辞恳切的上书,力陈此战中,慕容观立下的汗马功劳。他希望泰始帝能够允许他在此战结束后告老。他的爵位已到了国公,封无可封,他不愿从宗族中择选男子立为后嗣,而是要以慕容观为后嗣,并为其请封!

以慕容观的功劳,如果是个男人,早已经封侯拜相,可她偏是个女人,就算再厉害,别人都注意不到她,甚至说她不成样子。

慕容绍为女儿请封实在是破天荒之举,泰始帝看到的第一眼,就觉得此事荒谬不已。他压下慕容绍的奏疏,没下到三省让宰臣们商议。倒是在见到皇后的时候,像是当笑话一样提了一嘴。

崔元元的面上没有笑意,她凝视着泰始帝,道:“妾以为,陛下还是同意得好。”

泰始帝笑容一僵,面无表情地看着崔元元,淡淡道:“慕容绍糊涂了,难道皇后也糊涂?”

崔元元不在意泰始帝的讥讽,她温声道:“慕容绍在勋贵中名望颇盛,若是他自宗族中择选一人做嗣子,将他引荐给同伴,那嗣子必定能够继承慕容绍遗留的一切。可换成慕容观——陛下觉得会如何?”

泰始帝眉头紧凝,慕容绍在勋贵中立场未明,还算是低调,但他的一举一动仍旧能给勋贵带去影响。他不希望朝中出现第二个慕容绍。

将慕容观封侯,大臣们必定持反对之声,不仅是士族,恐怕勋贵也如此,这么一来,一心为女谋划的慕容绍就会与那些朝臣交恶;而将慕容观当作慕容绍的嗣女,封其为侯,完全可以只是个空名,这样能潜移默化地化解慕容绍的力量。

起初只是当个笑话,但是在崔元元的提醒下,泰始帝仔细一琢磨,觉得这是一件很不错的买卖。至于朝臣们反对——其实一句话就够了,你们家儿女要是立下这样的大功,也可以封侯。泰始帝主意已定,他没再提慕容绍,而是话锋一转,意味深长道:“四郎之事,怎未见你替他求情。”

崔元元柔声道:“陛下所为,定有深意。四郎若是不孝,那也该是他吃这个苦。”

泰始帝冷哼一声:“你倒是看得开。”

崔元元神色依旧平和:“妾相信陛下不会为奸人所惑,必能做出决断来。”

泰始帝凝视着崔元元,漫不经心道:“奸人?却不知指的是谁?”

崔元元面上露出慌乱的神色来,忙欠身道:“是妾失言,请陛下恕罪。”

泰始帝没跟崔元元计较,他摆了摆手,示意崔元元起身。他大步地离开皇后殿中,没注意到他离开的刹那,崔元元那谦恭柔和的神色就变了。

慕容观封侯,在泰始帝时候只是个空名,但到了未来就不一定了。

此时撕开一个裂口,未来女子得爵封就容易些许,毕竟有旧例在。

第二日,泰始帝便将慕容绍的上书下给朝臣商议。

突厥牙帐都已经被攻克,在这个时候战还是和已经没有任何讨论的意义了,余下的事情便是论功行赏。而在夺回城池、歼灭突厥事上,慕容一家军功最盛,根本绕不过。

泰始帝不想要一个功高震主的臣子,就得想方设法削去慕容家的气焰,可激烈的手段不能用,而慕容绍的上书——是很好的缺口。

“女子如何有爵?臣未曾闻女人封爵的道理。赵国公无子,可养同姓之人为嗣子!”那些熟读儒家经典的士人果然第一个提出异议。

“慕容观平定突厥之乱,其功之高,封侯未尝不可。”也有朝臣认为能够将慕容观当作特例。

“我承认她有大功,可赏赐绫罗绸缎足以,未必要筹以爵位。”

……

元尚同一言不发,勋贵们同慕容绍同姓的,意见却是最多。因为以慕容观为嗣,意味着宗族能够沾到的光变少了,无法分润到慕容绍带来的荣光。

泰始帝听着朝臣争辩,不置可否。等到双方都说得口干舌燥,他才转向王珩,淡淡道:“右相以为呢?”

王珩朝着泰始帝一拜,只说了四个字:“有功当封。”

泰始帝一颔首:“可。”算是定下了此事。

晋王府中,高慕之得到消息,觉得泰始帝很是奇怪,他入宫一趟,询问元贵妃道:“我知晓赵国公将独女视若掌上明珠,可圣人为何会同意此举?”虽然决定下了,但注定不会清静,谏官还是会追着圣人骂的。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 归棹CISI的已完结现代都市小说《归棹》,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耽美小

  • 在星际开密逃吾七画的已完结穿越重生小说《在星际开密逃》,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

  •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葱大王的已完结穿越重生小说《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是一本情节与

  • 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静舟小妖的已完结穿越重生小说《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是一本情

  • 身为牧师如何安抚队友眠苔的已完结穿越重生小说《身为牧师如何安抚队友》,是一本情节与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自愿赞赏网站0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