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比我这实际的投资人还要紧张。”亦柔插了块牛排递到我嘴边。 “因为我是精神股东呀。”吞入牛排,头也没抬。 亦柔轻笑,温声道:“你怎么不是股东,你可是投资了我这个潜力股。” 嘴里的东西还没咽下去就被噎着,赶忙喝了手边的饮料顺顺,我笑道:“你怎么也学会说土味儿情话啦。” 正说笑着,在大理旅游的表妹给我发来消息。 上映之前我就不遗余力宣传,动员周围的亲朋好友去看,看来是有了映后反馈。 [姐,你们那电影不是叫《双喜》吗,结果影院给我打成了别的票,还说是什么机器故障,拿着这个票也能看] [那我花的钱,算你们的票房吗?] 我点开她发来的图片,上面赫然印着骆杨主演的那部电影的名字。 有种穿越的错觉,这年头了怎么还有人用这么低级的手段偷票房啊。 我把图片发给亦柔,我们又问了几个在京或在外地要去看电影的朋友,请她们帮忙留意一下,结果都没发现异常。 可能是我表妹去的电影院比较偏僻,大概是天高皇帝远好操作,某些人才敢动手吧。 “不用担心,即便是真的有人要偷票房,我们也有应对措施。”亦柔安慰我道。 * 偷票房的事情还没有查清,网络上又出现了大规模针对《双喜》的差评。 归结起来基本上都是两种话术。 一种主张电影男角色少,且有故意丑化的嫌疑,把《双喜》定性为女权电影,顺便污名化女权,有看过的观众有理有据反驳也一律判定为“打拳”混淆视听。 这部分话题炒起来,主要是为了赶走那些“敏感的”男观众和“我女我也”的女观众。 另一种有些邪门,也是我未曾设想的抹黑套路。 直接说《双喜》是隐晦的女同电影,违反政策规定,而外围发酵起来的评论走向居然是,为什么女同电影能上映,男同题材的影视作品却要遭到打压,大呼不公平,发言大有要上一起上,要死一起死的气势。 恍然不知今夕是何年,“招娣”居然骑到了“耀祖”头上,挺黑色幽默的。 我实在忍不住,问沐宇要了个小号,开始与网友大战。 男的直接拉黑,主要是想唤醒那些“我女我也”的同胞们。 [你这是在搞性别对立!] 好熟悉的话术,我冷笑一声,面无表情回道: [不是我在搞对立,是对立本来就存在] [你不要把它看作一个性别议题,试着把它看作生存问题,社会资源就这么多,你在当菩萨把资源拱手相让,人家团结得恨不得穿一条裤子,反手就打到你家门口,那个时候你再跟他说不要对立,你看他会不会把你生吞活剥还嫌肉塞牙。] 对面秒回:[回这么多,其实是在掩饰你心里的自卑,你现实中一定很失败吧,一定没有人爱吧,loser!] 心累啊,不想跟她吵了: [是啊,我好可怜,菩萨你来爱我吧~] “在聊什么呢?”亦柔冷不丁出现在我背后。 “跟网友吵架呢。”有被气到,我贴到亦柔身上求安慰。 长指插入我的发丝间,轻柔碰触着:“哦,菩萨、爱我,这是在吵架呀?” “哎呀,好大一股醋味儿~”我把手机凑到她面前:“你看真的是在吵架,我说那话是为了终止对话,跟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的人沟通实在是太累了。” 婴儿肥脸蛋儿隔着轻薄的衣料蹭在亦柔腹肌上,我仰头对着她撒娇:“你才是我唯一的菩萨,观音菩萨。” “哎呀呀,我从此不敢看观音。”说着,还做个了戏曲里害羞挡脸的动作。 两个人陷在沙发里,还没吻得尽兴,又被门铃声打断。 “应该是乔伊,她今天说要过来聊聊营销上的事。”亦柔抬头道。 听见领导要来,我赶紧缩回房里换了身衣服,虽然已经是前领导,每次见尹乔伊还是有点紧张。 沐宇也是为了《双喜》营销的事情来找我,和尹乔伊刚好在小区里碰到。 尹乔伊道:“网上那些差评我看过,刚还跟沐宇说,一看就知道是哪家营销公司的手笔,现在比较棘手的就是,这种煽动性的语言老套,但有效果,已经有不少人只是看了短视频里的那些情绪输出就嚷嚷着抵制了。” 沐宇附和:“可不是吗,比起那些长篇影评,现在的短视频平台上的电影宣传都是截几个片段,然后再贴大字报似的输出些只有情绪,没有内容的观点,就有人来看,你都不知道那些看的人到底是真人还是AI。” 我拍拍沐浴的肩膀,问她:“提问,当一个八卦热度特别高的时候,如何把它的热度降下去?” 沐宇眼神一亮:“出现更大的八卦,人都是喜新厌旧的,一个话题再火如果没有新番,讨论也不会超过三天。” 紧接着又摇摇头:“哪有什么惊天大八卦啊,惊天的都是爆不出来的。” 我微微一笑:“你忘了,我可是对家主演的前经纪人。”转头问尹乔伊:“乔尹姐,我要是曝光骆杨的黑料你不会怪我吧。” “你刚才说的话我可什么都没听到。”尹乔伊摊手:“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没想到是个白眼狼,利用我给的资源火起来后立马自立门户,还煽动粉丝说我苛待他,那你们骂公司就好啦,骂我本人我可是要骂回去的。” 放下豪言壮语,对我道:“放手干,等我发动全网八百万营销号助你一臂之力。” “不是,姐,你真有八百万营销号啊,借我点呗。”沐宇笑嘻嘻问她。 尹乔伊给了她一脑瓜蹦:“你一个搞营销的你真敢信啊,自己水分有多大自己不清楚吗。” 沐宇拍拍胸脯对我道:“接下来怎么做,我这边全凭你调遣。” 我做营销出身,知道一但搞起情绪营销就很容易被反噬,正在衡量先从哪步搞起,对家就先给自己捅了一刀。 骆杨的粉丝与片方竟然自相残杀。 作者有话说: “我从此不敢看观音”出自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
第57章 贝氏测试 骆杨的大粉突然在微博上公然指责片方,认为片方有故意压番位的嫌疑。 事情起因是在某次的宣传微博中,片方根据语句顺序先@了影片里饰演骆杨母亲的前辈演员,且认为这样做完全没问题。 官号还在那条微博下回复了粉丝,解释为“妈妈”为先,语气还算客气。 原本事情到此为止,结果粉丝内部发生争执,其他粉丝不赞同这个大粉的做法,准备与之割席。 大粉一怒之下,自曝为骆杨电影宣传自掏腰包,包了很多场电影以示支持。 证据甩出来之后有网友发现,所谓的包场并不是包下整个场次,而是每场只买了几张电影片用作锁场,还因为某些影院坚持撤场投诉过对方。 影院为了生存,现在排片越来越机动,比如原本排了十几个场次,结果有些场次没人看或者看的人很少,这时影院就会撤场,换上同期更受欢迎的影片。 以前也有过粉丝锁场的行为,粉丝通过集资买了大部分票,影院能赚钱也不在乎谁买。 如今到了各家影院生死存亡的时候,一切挡人财路的行为都会引起强烈的抵制情绪,已经有几家影院联名向片方发出警告。 我一看时机已到,找准机会,请沐宇写了篇揭秘行业内幕的文章曝光对家在票房上做手脚的事。 对家在制造票房虚假繁荣上可谓不遗余力,不限于: 在偏远的小地方,就直接用最简单粗暴的印错票方式偷其他家票房; 对乙方宣传公司压价,砍掉三分之一的宣传费用,再跟院线谈价,直接买自己的票房; 电影选座上也能做文章,把某些场次不好的位置卖掉,视野好的位置留给自然购票的观众,造成场场爆满的假象。 制造午夜幽灵场,把午夜场时段不好没人看的场次包下来,几十块的票价提价到上百块,直接票房暴涨。 然后打着上映首日破千万破亿的噱头吸引观众来看,跟网红店雇人排队的逻辑差不多。 文章一出,引起了巨大讨论,不搞小动作的同行和不想被欺骗的观众纷纷声讨对家片方。 亦柔那边同步在暗地调查,已经把对家票房造假的证据提交给有关部门。 一般来说电影的票房要在投入的三倍以上才好回本,投入越大风险越大。 那家老牌公司已经投入太多在这部影片里,做了那么多项目,不会不知道个中利弊,为什么还要在电影票房越来越透明的情况下造假,铤而走险。 亦柔解释:“在一些投资人眼里,电影和理财产品没什么区别,资本对电影进行保底,很多时候没指着这个赚钱,就靠着电影营销造成繁荣假象,连带股价上涨。” 我不禁感叹:“怪不得有些片方电影营销的费用都快赶超制作成本了,这还能拍出好电影吗。” 亦柔笑笑:“影视寒冬,资本撤资,就是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那些常年把控电影圈资源的男人们才会漏下一些分给女性影视人,不是多么善心,是真的无能为力。” 我握住她的手,坚定道:“那就抓住这个机会,掀翻他们的桌,重新洗牌。” * 在票房造假风波的影响下,对家的排片直线下降。 骆杨粉丝内部把那个锁场的大粉视为罪魁祸首,对其声讨网暴。 大粉反击,退网之前把骆杨老底儿揭了个遍,最令人震惊的是举报他睡未成年粉丝。 这事应该是在我离职、他自立门户之后发生的,再具体也不清楚,只能说这确实是他能做出来的。 只是粉丝的包容度再次刷新了我的认知,哪怕在有诸多证据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不相信。 沐宇从“瓜田”里探出头,打开电脑准备开始追热点写稿。 对我道:“你还没认清状况吗,男艺人触犯道德底线算什么,就算触犯法律底线,只要没被关进去,就还会有粉丝护着。” 她顿了顿,似乎是想到某个人,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当然了,对女艺人就是另一套标准,谈恋爱、谈多次恋爱、遇人不淑那都算黑料,事业、前途、甚至生命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像很多年前一样,公司里只剩下我和沐宇加班,办公室小了很多,咖啡依旧是那个味道,我们还是不知道留在北京的意义。 我望向窗外漆黑的夜,自言自语道:“世界还会变好吗。” 敲击键盘的声音没有停下,沐宇头也不抬地回道:“不知道,等通知。” * 内容为王,是所有用心做内容的人的精神支柱。 《双喜》凭着讲好一个故事,终于在上映一周之后成为票房榜首。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55 首页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