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圣元帝觉得自己身体不佳,所以才把驻外将领全部召回的,偏徐国公没有回来。 大周有四位国公,虞九舟的外家,徐家卫国公为首,然后是信国公,鄂国公,韩国公。 其中徐家驻守东海,信国公驻守塞北,当然了,塞北不止信国公一个将领,只是信国公的官位最大,可别的军营不会听他的。 塞北十二城有二十万大军,信国公手里的那十万是另外的,二十万大军是在城池里,信国公的十万大军是在军营里,就跟五军营一样,非诏不得入城。 塞北还有十万大军在平凉侯的手里,这一次平凉侯没回来。 这个事迟晚知道,她记得平凉侯是虞九舟的人,当时虞九舟死了,平凉侯直接带人反了。 平凉侯是大周最年轻的将领,十岁继承爵位,十六岁投军,短短七年做到统领一军。 圣元帝很信任她,可以说她是皇帝带大的,也是跟虞九舟一起长大的。 圣元帝让她回来成婚,她死活都不回来,还在信上说:她要找一个心上人,绝不接受赐婚。 皇帝快要被她气死了,却又拿她没辙,相比虞九舟,圣元帝恐怕更宠爱这个平凉侯。 平凉侯按照辈分来说,是圣元帝姑姑的孙女郎,他跟姑姑关系好,对这个孙女郎自然也好。 迟晚记得小说里面写,平凉侯爱慕长公主,一生未娶,知道虞九舟死了,立马起兵造反,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差点儿打到京都拉宝安王下马。 只能说,小说里的宝安王是气运之子。 迟晚的脑海里忽然生出了一个荒唐的想法:不知道平凉侯长得好不好看。 她不是好奇,她是有点儿酸了,不过很快迟晚就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借口,毕竟虞九舟是她的妻,有人觊觎自己的妻,她酸也是很正常的吧。 唉?她好像跑偏了。 迟晚察觉自己的心神走远,连忙拉了回来,现在可不是吃醋的时候,她又看了一眼信国公,随即把视线收回来,“殿下,你应该知道最后获胜的人是谁吧。” 她已经在打明牌了,自从两人的关系突飞猛进之后,她面对虞九舟就没有那么注意了。 反正两人议事的时候,那么多次的未卜先知,想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虞九舟端起了酒杯,她案桌上的是甜酒,上次看迟晚喜欢,她就吩咐人,自己这桌放甜酒。 反正迟晚能用内力把酒气排出。 她刚刚看到,迟晚把酒杯放在鼻尖闻了一下,眼睛猛地一亮,然后就开始喝了起来,像是贪吃的小猫,一杯两杯三杯地喝个不停。 然后迟晚的掌心就冒起了水汽,一边喝酒一边用内力排出酒气的,恐怕是不多。 有点儿好笑,又有点儿可爱。 虞九舟正用余光打量着贪酒的迟晚,就听她开口问自己。 这段时间两人没少未卜先知,有些事情是瞒不住的,她也没想着要瞒迟晚。 不是她觉得迟晚肯定不会背叛自己,而是她知道,只要她想,迟晚就死定了。 如今的迟晚得罪了太多人,杀了迟晚再甩锅到别人的头上,她能轻而易举地做到。 所以她不害怕迟晚说出去,如果她说出去,就是明目张胆的背叛,对待背叛自己的人,她从来不会手软。 当然,虞九舟不希望迟晚背叛自己,她希望两人能好好地相处一辈子,君臣相得,史书有名。 “信国公想让自己的坤泽女儿做宝安王的正妃。” 否则以现在的局势,颖王的赢面更大,按照胜率来分的话,颖王胜率最少七成,宝安王恐怕三成都不到。 不一样的是,颖王有正妃了,宝安王没有正妃,要是宝安王上位,信国公府就是名正言顺的外戚,就会超越徐家,成为大周第一国公府。 要知道信国公府不是世袭罔替的,而是世袭降等,三代以后降低爵位,最后泯然于众人。 大周有三种爵位承袭方式,世袭罔替,世袭降等,身死除爵。 并且信国公府已经三代,下一代就要降国公为侯爵了。 信国公想要保持国公府依然是国公府,就得拥有从龙之功。 大周除了太祖太宗所封的世袭爵位,剩下的爵位都是逐渐变小的,信国公也想要世袭爵位。 与宝安王联姻,支持宝安王,成功成为外戚,得到世袭的国公爵位。 大周世袭罔替的爵位很少,迟家算是一个,世袭降等的也不算多,大部分的爵位只是终身爵位,拥有爵位的当家人死后,这个家就没有了爵位,身死除爵,不得承继。 像迟晚的爵位不一样,她是世袭降等的爵位,等于是她连带着自己的女儿孙女都能承袭伯爵位。 世袭罔替的爵位可不好得,要么是战功赫赫,不得不封世袭罔替的爵位,要么就是救驾,从龙之功。 信国公恐怕盘算很久了,迟迟不定是因为,宝安王在二王面前实在是没有什么名头,现下中山王成了逆王,颖王看似风光,实则如烈火烹油,一不小心就要毁家灭族。 以信国公对当今陛下的了解,他绝不允许朝堂上有一个能被大半官员拥护的人。 而宝安王巡盐大功,进入了陛下视线,信国公觉得,比起颖王,还是宝安王的机会更大些,加上他手握的十万军队,未必不能跟颖王一争。 对信国公的想法,虞九舟猜得八九不离十,在她的提醒下,迟晚也猜到了。 夺嫡,处处是争斗,处处是陷阱。 “殿下一会儿可参赛?” 听到迟晚的问题,虞九舟笑了,“孤上场就没人能赢了。” 迟晚以为虞九舟是自信自己的实力,哪知虞九舟说的是,没有裁判敢让她这个长公主输。 不过,都是“实力”,谁说权力就不是实力了呢? 迟晚好奇地看向虞九舟,“殿下会蹴鞠投壶?” 她知道虞九舟偶尔会作诗,算不上名垂千古的那种诗,却也是上等了。 蹴鞠投壶她还真的不知道,在她看来,虞九舟还挺虚弱的。 哪知虞九舟轻哼一声,“孤当然会。” 她小时候蹴鞠玩得很好,可惜母后不让,知道她组建了蹴鞠队,还亲自下场,罚她抄了很久的书,那之后她就没有蹴鞠过了。 投壶小时候倒是经常玩,但也是躲起来的玩的,但比蹴鞠好藏,母后也没有发现过。 可人家问坤泽问的是要用什么才艺参赛,评锦花翘楚,迟晚怕是第一个问一个坤泽女子,会不会蹴鞠投壶的了。 这都是先入为主,凭什么坤泽女子就不能蹴鞠投壶了,当初坤泽也是可以参加蹴鞠投壶的比赛的。 迟晚给人一种所有人都平等的感觉,她不会觉得乾元高贵,更不会觉得坤泽低下,只不过相比于坤泽男子,迟晚更希望坤泽女子* 出头。 对迟晚来说,大家都是女人,女人帮助女人是应该的。 可这个世界上的女子乾元,也跟男子乾元一样吃人,她讨厌这种社会风气。 在她那个世界,参加中医义诊的时候,老人家的面前排满了人就算了,年轻男中医面前也有人,就她身边没人,要知道在场的很多人都曾是她的手下败将。 她知道这种感觉,更不会做这种事情了。 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周的春日宴开始分席,男女乾元坤泽不同席,项目不是所有人都能参加,还要分开。 这一次,虞九舟又恢复了春日宴一初的模样,所有人都坐在一起,参加同一个项目。 并且她早就让人把规则传了出去,她知道,参加蹴鞠的坤泽女子不会太多,但是自己不参加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不能是别人不让参加。 凭什么坤泽就不能参加蹴鞠了,当年打马球,坤泽女子获得了马球魁首。 比气马球,蹴鞠更受百姓欢迎,不是说马球不好,毕竟蹴鞠起源于更早期,两者的区别是,马球需要骑马,蹴鞠只要球踢得好就行了。 对普通百姓来说,马球还需要有马,蹴鞠需要的钱少,像盛京那边冰上蹴鞠很火爆。 但很多勋贵人家喜欢举办马球会,邀请各方前来,在勋贵世家,马球会算是一场大型的社交运动。 最主要的是,马球需要的时间也很久,春日宴的时间平均下来有限。 迟晚难免在想,虞九舟骑马击球的时候,会有多帅气。 “殿下,改日一起骑马如何?” 不打马球,也能一起骑马踏青嘛,朋友之间约着出去吃喝玩乐实属正常。 虞九舟抬眸,嘴角带着一丝不明显的笑意,“孤才不去。” “哼,小气。”迟晚气呼呼地闷了一口甜酒,看得虞九舟的笑意都明显了起来。 然后就听礼部官员道:“请诸位作诗词,署名递上,由翰林院诸位评判,陛下,皇后娘娘,长公主殿下,以及宗室二位王驾复审。” 诸位?所有人都能作诗,而非只局限于乾元? 许多同家人来赴宴的男娘女娘眼睛都亮了,别管是武将还是文官,没有人会不让自家孩子念书的,只要有那个条件,不管是乾元坤泽都要念书。 坤泽是不用做官,可却要明理,没有人愿意让家里的孩子是个文盲,况且嫁娶规则是高嫁低娶。 有的时候结了一门好亲事,是要惠及家族的,若是家中继嗣无能,还要靠姐姐妹妹提携一把呢。 所以有能力的家庭都会一视同仁的培养,但是有些小官家庭,手里的资源只能培养一个,那就会紧着继嗣培养。 能参加皇宫举办春日宴的家庭,那都不是寻常人家,识字念书很正常,作诗也不难,难的是在诗词一道获得诗魁。 迟晚歪头询问,“殿下要作诗吗?” “你作。” “啊?” 迟晚惊了,为什么要她作诗,她字是不错,作诗可就难了。 但既然殿下说了,她就试试? 于是迟晚提笔在纸上写——春日宴,致秦国长公主殿下。 虞九舟看了一眼,她只是在拒绝迟晚提议自己作诗这件事,并不是让迟晚作诗。 可迟晚竟然还在上面写这首诗是给她的,如果这首诗成品不好,她该怎么隐瞒,还是帮迟晚润色一下? 从来没有听说过迟晚会写诗,不得不说,她的心里还是有点儿期待的。 只见迟晚落笔——春雨刚过天初晴,梅花仍在雪未融。 嗯……虞九舟心中默评:一般。 风戏百花痴意起,云雾共舞慕思长。 虞九舟评:还行。 下一句:情牵已深依九州,志揽青云卫家乡。 虞九舟脸红:到底是九州还是九舟。 若是迟晚回答,定然会说:殿下也知谐音梗? 最后一句:青史留名功成时,与卿把盏醉此生。 迟晚知道自己写的烂,但该写的都写出来了,什么春雨刚过,梅花仍在,还是风戏百花,云雾共舞,那都是凑数的,后面两句才是重点。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81 首页 上一页 92 93 94 95 96 9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