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的人呆愣,“王妃可有事要说?”
“天凉,带件大氅去吧。”
楚王便眨了眨眼的轻点头,又道:“这几日是月初,案件堆积,如果忙的话可能不回来了,若是府里有事就派人给我传话,等…”最后一句话,似乎难以启齿,旋即转过身还是道了出来,“等我回来。”
未曾想到的人稍作迟疑,随后柔声浅笑道:“好~”
听到回复,楚王才跨步出了屋子,候在门口的小六子便跟了上去,问道:“阿郎是先去大内还是直接去大理寺?”
“大理寺。”
“是。”
途迳庭院时,瞧见喜春迎面走来,身后还跟着几个挑担的厮儿。
“姑爷。”
“你们这是?”
“哦,姑娘吩咐要的,姑爷这是要去大理寺赴任了吗?”
楚王点头。
“奴,恭喜王爷。”
楚王只是浅浅一笑,“恭喜什么的,君命难为而已,六子,走吧。”
“哎。”
“姑爷!”喜春叫住楚王。
“喜春姑娘,你又怎么了,今儿可是阿郎第一天赴任呢。”这次不耐烦的人成了小六子。
“姑爷若是有心,就多陪陪姑娘,若是有意,便,多问问姑娘。”
“好了好了,知道了,喜春姑娘快去忙你的去吧,啊。”
楚王推开挡在前面的小六子,走到喜春跟前,问道:“你的话,是什么意思?”
“有些话,姑娘不让我们说,我们这些做下人也不敢说,姑爷若真想知道,就亲自去问姑娘吧。”说完,喜春便福身带着几个厮儿绕道走了,倒也不怕楚王责罚无礼。
因为知道楚王不会计较,六子看着主子往东院瞧眼里有犹豫与疑惑,便问道:“阿郎,要去找大娘子问话吗?”
卫桓摇头,“等旬休的时候再回来问吧。”
马车驶离楚王府,旋即又有一辆马车从王府后院驾出,那几个挑担的厮儿便将大大小小几个箱子都搬上了车。
“我只去三日,三日后日落前必回,喜春这次就留在府中打点,不用跟着我去了。”
“姑娘...还是让奴陪您去吧,王府里有赵总管,再说还有那么多管事和女史的...”
“正因为人多我才不放心。”
“明明姑娘已经嫁入王府了,为什么不让王爷陪着去呢,赴任也不差那么一时半会儿,大娘子也是...”
“好了,喜秋,你做事向来细心,你也留下来从旁协助喜春吧,我不在这三日,你们切勿偷懒耍滑,事无钜细,王府比不得普通宅第,凡事都要亲自过目了方可。”
两个女使只得福身,“是。”
审官院内。
翰林学士吕维找到正在修订铨注的陈煜。
陈煜见绯色袍子挡住了光线,抬头道:“春闱马上就要开始了,吕内翰怎么还有空到我这审官院来溜跶?”
吕维一副没心情闲谈的样子,“你怎将六王派到大理寺左寺去了?”
“依照规定验六王品格,刚正不阿,足能胜任,去左寺有何不可?”
“不妥,他是亲王,左寺寺正负责审查京师百官,怎能…”
“正因为他是国家亲王,有这层身份才能镇住那些个贪官污吏,这个国家能够少些光拿俸禄不办事的官员,不好吗?”
吕维苦着老脸,敲打自己的手心,又颤指着陈煜,“哎,你这是将人往火坑里推。”
第36章 克定厥家
“太.祖开国之初早已明令,宗室不领职事,陛下屡次无视此规矩,如今又破例让楚王出廷任职,恐怕为的是替赵王做打算,御史台那些台官的上疏,依照殿下的意思,政事堂都予以驳回了。”
“就算翁翁与御史台一同,陛下也不会改变主意的,这逆鳞,暂时不碰为好。”太子又深深皱眉道:“不过,确实是本宫低估了楚王,眼下让我这个大哥,不得不重新思考对策了。”
“楚王虽然获得了出廷,但是朝中愿意帮衬的人极少,翰林学士吕维虽为其师,在朝也有些声望,但却是一个偷合取容之人,楚王掀不了什么风浪,殿下如今首要防的还是萧家,若没有了萧家,楚王就是个空架子,不足为惧。”
“我知道没有了萧家,老三连看他一眼都不会,又哪里还会冒着挨骂的风险去向陛下替其求情,不过我总觉得老六,不似表面那般…”想到此,卫曙侧头问道心腹:“萧怀德已经远离东京了吗?”
“上元日离京的,已有些时日了,想来如今已经到了襄阳府了。”
“报!启禀殿下,有探子密信。”
心腹接过转交太子,卫曙打开,“楚王妃今日一早离开了楚王府。”
“离开楚王府?”
“是,且往城东方向。”
着便服的人摸了摸白胡须,“城东一直去,乃是金陵。”
“金陵,姜氏在金陵,孙儿记得楚王妃的母族就是金陵姜氏,楚王刚出廷,她此时回金陵?”太子慌道。
“是,但老臣记得十余年前的初春,隆德开国公府嫡长房的幼子与夫人相继离世,因陛下大破北狄举国欢庆,开国公府便未敢大办丧事,因此知道和记得的人甚少。”
“回金陵祭奠吗?”卫曙皱眉,继而道:“姜氏是我朝第一大望族,朝中亦有不少姜姓大臣,她回金陵...”
似乎,他给自己提了个醒,眯眼狠狠道:“萧家是阻碍,这个楚王妃更是,若留她在,萧姜两家势必要联合起来辅佐楚王,后患无穷啊!”
平章事随着虚了一口气,“幸而萧氏嫁的是楚王,倘若是赵王,那如今的局面,就难以把控了,楚王有自知之明,没有萧家横来这一脚,怕是会待在四川不回了吧。”
“这礼是本宫送的,如今本宫反悔了,不管老六是真的不想争,还是作戏掩饰,本宫都要将其收回来,以绝后患!”
茶杯定桌,老者起身朝卫曙躬身,“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些腌臜污秽之事就由老臣去做,反正也是快要入土的人了,不能让这些琐事,脏了殿下的手。”
“翁翁...”
“殿下不用担心,怎么说我也是扶持了今上登基的三朝老臣,只是殿下要记得,若要践踏他人,便不能留其活路,否则,必反之!”
“孙儿,明白。”
————————
“初到大理寺,我还有许多不懂的事情,今后也请多多提点。”
“寺正哪里的话,第一日赴任就处理了一桩棘手案件,下官佩服。”
“我只不过是从旁协助,所谓的棘手,只是因为你们碍于他的身份罢了,说到底,我亦只是,出身好了些。”
“寺正是天潢贵胄,下官等望尘莫及。”
“官场上只有同僚,你我同阶,妄自菲薄之言就不要再说了。”
“是。”
“这两位是左寺寺丞,今后就由他们从旁协助左寺正办案,这二人是大理寺的老臣了,对律令以及大理寺各项事务都极为熟悉。”
卫桓点点头。
三日后。
“殿下,有两桩案件,一桩事涉京官,另外一桩则...…按例应当交由大理寺审理,您看?”判官将案卷呈上。
“负责直审京师官员的,是大理寺左寺吧?”
“回殿下,是。”
卫曙看了一眼案卷上的姓氏,旋即合起勾嘴笑道:“本宫亲自走一趟。”
“是,下官这就去备车。”
大理寺左寺内,刚刚处理完一桩疑案的人将手中的兔毫笔搁下,瘫软着身子后靠在椅子上,长长舒了一口气,“还真是没做过官,不知道做官的难处。”
“王爷断案如神,令下官自叹不如,佩服。”寺丞端来一杯热茶,毕恭毕敬的奉上。
“在朝,称寺正。”卫桓坐直,重新拿起了笔。
“是是是,寺正,太子殿下来了,开封府递交了一桩案子,下官不敢断,所以....还劳烦您断罪与审核一并。”
“什么人,你不敢断?”
寺丞犹豫的抬起头,“是,金陵姜氏。”
听到姜氏,卫桓挑起眉头接过寺丞手中呈上的案卷。
“事情还牵扯到寺正的泰山,下官...”寺丞抬头看着楚王,深知金陵姜氏是名门望族,亦是如今刑部尚书的妻族。
“这案子,刑部不能审吗?”
“刑部主管覆核与执行,需要先由大理寺进行审判。”
——————
公堂上,皇太子见其审案,观而不语,一直到从公堂上下来,去了官邸的宅子里,他开口才赞赏。
“听大理寺的人说六哥处理案件是越来越得心应手了,本宫还不信,不过今日本宫算是亲眼见识了,六哥的杀伐果断,真是像极了陛下。”
楚王合着公服的宽大袖子,微笑道:“在其位,谋其政,我虽对做官没有兴趣,但是既然带了这顶帽子,食君俸禄,便要尽心尽力。”
皇太子闻言故作惊讶,扭过头来问道:“哦?既然对做官没有兴趣,那么本宫很想知道,六哥,会对做什么有兴趣呢?”
楚王仍旧浅笑,“闲散王爷,最好是什么都不用做,钱管够,不愁吃穿,能够养活一大家子人,足矣。”
“六哥,当真是这般所求吗?”
楚王楞道:“殿下是储君,臣此生无非如此,殿下这问的…是什么意思?”
皇太子抿嘴,忽然抬手指着自己头顶的官帽,笑道:“本宫头上,如今还没有那顶帽子呢。”
楚王听之,似也没有什么惊讶,仍只是笑笑拱手道:“帽子而已,只是早些晚些,但终究还是会戴上的。”
“本宫只怕,等本宫戴上的时候,已经看不见了。”皇太子深邃的看着楚王。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54 首页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