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到了燕赵歌眼前,竟然扑通一声跪下。 燕赵歌问了几声没有回应,探了探鼻息,才发现人已经死了。皮肤焦黑,十有九八是被烧死的,能撑着跑到这里也是不容易。 燕赵歌抱过那个包裹,才发现里面是个孩子,襁褓都被鲜血浸透了,却睡得正熟,粉雕玉琢得甚是可爱,只是襁褓里什么都没有,不知是谁家的孩子。 罢了罢了,救他一命。能不能活下来,就看天意了。 后头又有一群身上焦黑的人追上来,见燕赵歌抱走了孩子,领头的声音嘶哑地问道:“这孩子是我家小主人,敢问阁下名讳。” “我姓燕,故镇北将军的燕。”燕赵歌道。 “竟然是蓟侯当面。”对方跪了下来,对着燕赵歌叩首道:“我家主人不幸遇难,只剩我家小主人,仇家太多,我等无力照顾,您既然有出城的意愿,请您照看一下,令我家小主人平安长大即可。” “你家主人姓甚名谁?这孩子又叫什么?” 对方沉默了一会儿,才哑着嗓子道:“姓程,名无疾。” 倒是个好名字。 燕赵歌道:“我等一行人将去北地,我会仔细照看这个孩子,但如果遇上人祸,也未必能保他完全。” 对方没有应声,只是道:“就托付给您了。” 燕赵歌还想再问,这些人从地上捡了一些破布团起来,装作一个襁褓的模样,抱在怀里又匆匆而去。 燕赵歌看着怀里安睡的孩子,长长叹了口气。这一家有此忠仆,幸甚。 她将孩子交给季峥,一行人继续赶路。 待到了城门,见到另外一行人正在拆掉城门外的拒马,皆是甲胄在身的骑兵,为首一人却是个女子,英姿飒爽的模样,在火光里都一清二楚。 燕赵歌心里一动。 这时候还能统率大队骑兵出城的人,只能是司姓。 是蜀国公一方还是天家一方? 见燕赵歌一行人接近,护着女子的骑兵立刻列阵横刀。 燕赵歌高声道:“我姓燕,故镇北将军的燕,敢问可是长公主当面?!” 那女子抬手给了手势,骑兵中有一人上前,对着燕赵歌道:“正是。” 作者有话要说: surprise~~ 正篇写得我太疲倦了,加一更番外缓一缓。 明天更新之前这一章评论过五十加更,快来评论呀。 感谢在2020-02-17 17:09:02~2020-02-17 19:12: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杨潮生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执着的淑女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6章 粮食 趁着夜色, 李二进了太守府。 “来的果真是宗室出身的将军?”河东郡尉问道。 李二跪在地上连连点头, 说道:“司将军是从北地回来的,得长公主信任,才领了差事, 满长安都知道。” 河东郡尉皱着眉头,问道:“这一位是哪个府里出身的?” 李二回道:“俺听说是沈王府, 具体的俺也不知道。” “那位燕侯呢?” 李二一怔,想了想, 又摇摇头, 道:“俺不知道,您只说让俺打听关于河东的事, 没说让俺打听燕侯。” 河东郡尉和河东太守对视一眼。 待李二被带下去了,河东太守长长出了一口气,道:“我就说你疑神疑鬼的,这位司将军可是会统兵,那位燕侯就算才高八斗, 也不可能在没上过战场的情况下就明白了如何统兵,更别说操练青壮了。” 河东郡尉点了点头。这话说得有理, 他白日里派人去探了河东营地的情况,皆是按照大晋《步兵操典》来的,一点不差, 羽林卫皆是骑兵,只会骑兵之法,如果是那位燕侯的话, 断然是练不出来的。但他还是觉得有哪里不太妥当。 河东郡尉道:“我还是觉得不对,眼皮子一直在跳。就算是为了给燕侯挣一份功绩,可为什么不是燕侯亲自来呢?如果是燕侯亲自来的话,便是以羽林卫打着锦衣卫的名头也不会叫人觉得不对劲了。” 河东太守想了想,道:“会不会是去了壶口那边?以治水的名义。灾祸之后一定会有流民,如果手段不行的话,就算粮食足够也未必能安抚住流民,说不定还会捅出大篓子。这位赵国侯世子看起来也不像是会赈灾的模样。治水的话必然要有精通水利的工部官吏随行,等雨水退了就是白捡的功劳。” “去了壶口那边,为什么要打锦衣卫的名头?” “会不会是,来挣功绩的不是燕侯,而是锦衣卫?锦衣卫沉寂了二十年,各地卫所都烂了,只有前些日子的北地大捷挣了一份军功,但那只是北地锦衣卫,内地各郡国的都还烂着,会不会是长公主想借此机会重振锦衣卫?” 河东郡尉一想,有理。这样的话就说得通了。可眼皮子一直在跳,让他心神不安。 “传信的只有这个一个人?靠得住?” “李二的三个儿子都在我手里,他女儿还在我后院呢。”河东太守哼笑着,道:“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离了我去。不过传信的不止他一个,我在长安安排了四处人手,每一处都有四五人,同时往回传信,既然李二到了,那想来别的人手明早也会到。” 河东郡尉这才放心下来。这件事不提,又开始商议赈灾粮的事。和他们想象的一样,河东二十三家勋贵果然一毛不拔,本有两三家想出一些粮食的,见别的勋贵不肯出粮,也改了主意。 “这可如何是好?” 河东郡尉眼里闪过一丝狠厉之色,道:“既然他们做初一,也别怪我等做十五。过去的账本和往来书信不是都存着吗?挑几封要命的挨家挨户送过去,我就不信他们还敢做铁公鸡。” “啊?这、得罪了河东勋贵,我等以后怎么办?” “以后?你还觉得有以后?如果没有赈灾粮,那位司将军即刻就会拿我们祭旗。你别忘了我们身上担着的可不止有粮仓的事儿,如果被这位联合河东勋贵们将其他事情抖搂出来,你是想被腰斩还是想被车裂?”河东郡尉咬着牙道:“河东二十三家勋贵皆是开国世爵,就算身死族灭,也不会断绝香火,只要不得罪皇帝,他们是真真正正的世袭罔替,就算得罪了皇帝最后被废掉爵位,日后也会复国,英侯便是最好的例子。而你我两个别说世爵,连功爵都没有半个,你想百年之后当孤魂野鬼吗?” 河东太守被说得出了一身的汗。他这才想起来,除了倒卖粮食之外,其他丧天良的事儿也没少做,别的不说,李二那个娇滴滴的女儿怎么进了他的府里成了他的妾室?还不是因为他用强,不然以人家的样貌和李二的身份,大可以嫁一个身家富足的百姓做正妻。他还强迫李二从兵户转为民户,李二的两个儿子本来要入伍,也被他强行拦下来了,不就是怕李家会翻身,将他做出的丑事传出去。 “我现在就吩咐人去送信。” 河东太守捡了一些信命人分头送过去,又附了一张请人来太守府做客的帖子,一个时辰不到,来了二十二家,皆是家主。 唯一没来的,是河东二十三家勋贵里唯一的开国公,信国公。 一众人又耐着性子等了两刻钟,信国公世子才姗姗来迟。 “诸位,对不住,家父近来身子不行,来晚了,实在对不住。”信国公世子对着众人行礼,满带歉意地道。 既然已经说了对不住,众人也不能再说什么,尤其是还搬出信国公来当话头。河东郡尉不动声色,河东太守按压住怒火,商议就此开始。先说了那位不知姓名的司将军,又提到了司传铄,最后说到被要求的二百万石赈灾粮。 垣国侯诧异道:“出粮食倒是可以,但为何要出二百万的粮食?河东粮仓走水和我等有何关系?凭甚要我等来出?” 一旁的解国侯摇了摇头,道:“话不是这么说的,事情在他不在我等,我们有什么资格和人家说‘凭甚么’?凭你我那些不成器的子孙吗?还是凭一县一乡一亭的封国?” 按照大晋开国封爵法,开国公封两县,开国侯封一县,开国伯封一乡,开国子封两亭,开国男封一亭,皆世袭罔替。世祖皇帝在河东封下二十三家勋贵,一公三侯六伯八子五男,加在一起就是四县六乡二十一亭,凑在一起差不多有六个县了,除了这二十三家之外河东又有不少宗室的封君,实际上直接受河东衙门管控的乡县并不多。 绛国侯问道:“小女夫婿就在北地从军,我不曾听说过沈王子嗣曾往北地入军,从北地调回来的将军也只有蓟侯、邯郸侯和广南侯三人而已。这位司将军的身份果真不虚么?” “羽林虎符和沈王府的手令我等都见过了,不会是假的。”河东郡尉道。 信国公世子问道:“那这位司将军可有说其官职?” 河东太守微微一怔,道:“不曾。” 信国公世子沉吟了一下,道:“这位未必是沈王子嗣,但宗室之身份是假不了的。燕侯不过靠着谄媚长公主才得以掌权,莫说我们,宗室里也多有人看他不起。司传铄虽说是庶出,在沈王府里却十分得宠,让他去讨好燕侯,给燕侯的假身份背书是没可能的。” 看到众人惊异的眼神,他笑了笑,道:“家父与沈王世子有点交情,我也曾见过司传铄。” 众人这才意识到其他爵位与开国公有多么大的差别,他们可以结识一些比较落魄的宗室封君,却绝没有可能与亲王府交好。 “那信国公世子以为,这人是谁?”吕国伯问道。 “兴许是济南王府的。”信国公世子道:“先帝便是从济南王府过继而来,当今年幼,宗室态度瞹昧,启用济南王府的子嗣并非没有可能。济南王府在宗室里毕竟势弱,与沈王府的地位更是不可相提并论,因此借用沈王旗号也并非不可能。” “那为何不直接用沈王子嗣?”
信国公世子看了对方一眼,慢慢道:“平衡。” “那我等如今如何是好?”河东太守问道。 “济南王府与其他亲王郡王不同,是从底层上来的,先帝也不曾与其亲近,在宗室里面也显得有些落魄。这位司将军若真是统过兵,那兴许是隐藏姓名去了北地为军,得了功绩之后才彰显自己的宗室身份,因此被长公主大用。就像这位说的,这是长公主命他办得第一件差事,定要办得漂亮至极,不然长公主定会对其失望。”信国公世子道。“粮食的事儿必须要给,不然这位一定会拿我们立威。” 一听到要给粮食,有几位勋贵立刻有了退缩之意。 信国公世子冷笑一声,心道若不是你们不懂进退,贪得无厌,也不会引来一位心狠手辣的赈灾重臣,一定是长安听到了风声,不然历朝历代哪有实权将军负责赈灾的,与其说是来赈灾,倒不如说是来杀人的。 可他只顾着腹诽旁人,却没想到河东如此糜烂的局势中,也有他家一份。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73 首页 上一页 73 74 75 76 77 7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