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鸾垂下头,走到了一旁。她捏着拳头,虽然她对这个父亲并没有什么感情,但父女天性依然让她隐隐的对这个父亲既好奇又亲近。她用力地逼回了自己的眼泪,抬头看到萧明讥笑的表情。于是她就扭开头去,看向一旁,那里严蓁正看着萧鸾,她的眼睛里有着担忧和关切。 萧鸾微微一愣,她朝严蓁露出了一个安抚的笑,只觉得自己原本十成的伤心也被这样一个关切的眼神消退了八分。 等到宴席已毕,萧炜便率先离席,而后嫔妃们也依次离开。皇子公主们倒是留了下来,萧韶兄妹几人早就已经禀明了父亲,萧炜虽是帝王,却也是个父亲,没有父亲不愿看到自己孩子之间和睦的。因此答应得十分爽快,专门划了一个宫室给孩子们。 眼下这房中除了宫女内侍,也就只有皇室后裔,大家齐聚一堂。一起读书的早就熟悉彼此,另外几个小的,以及公主们还有些生疏,不敢说话。互相引见过后,到底是孩子天性,又无人拘着,便也都熟悉起来,和和乐乐的开始聊天。 玩乐一阵后,太小的早就被抱回去了。最后留下来,也就是在文华殿读书的几个了。萧凤鸣让人上了酒,挨个给各人满上。萧鸾不会饮酒,一口倒下去,只呛得眼泪花都出来了。萧鸑与萧凤鸣都露出了微笑,而萧明也难得的没有与萧鸾作对,放声大笑起来。
大家饮酒守岁,萧鸑或许喝多了,突然道:“我在这宫中待了这么久,待到我可以游历时,定要踏遍这天下十二州!” 而萧凤鸣也是有些醉意了,不复谦谦君子的样子,解开衣襟,对萧鸑举杯道:“那小弟就祝大哥得偿所愿!” 萧鸑拍拍萧凤鸣的肩膀,两人一撞杯,把杯中酒一口饮尽。 此时时光格外悠长而美好。 酒一杯杯的倒,萧明早就醉倒趴在桌面上,两个大的也是喝着说着,突然一倒地,便睡着了。或许也是天赋使然,萧鸾却没有什么醉意。她慢悠悠的喝着酒,突然听到外面烟火炸裂的声音。她回想起以往在寂静的小院里见到的那番光景,曾经那是她认为自己见到的最美丽的景色。 于是萧鸾站起来,一手提着酒,来到廊下。廊下不比屋内,这里只有灯盏昏黄的光,还有冷而干燥的风。萧鸾站在那处,看着巨大的烟火一朵一朵的在自己眼前绽放,陨落,然后消散在夜空里。 “六郎竟还醒着”一旁传来了声音。萧鸾寻声望去,只见萧韶生了个暖酒的小炉子,裹着斗篷,坐在那处温酒喝,她朝萧鸾招招手,“到阿姐这来。” “阿姐好。”萧鸾走得近了,只见萧韶双颊微红,眼神迷离,约莫也是醉的很了。 但萧韶说话却是很清醒。她先打量了一会儿萧鸾,笑道:“六郎当真好酒量,我听说北狄人善饮酒,千杯不醉。约莫你是像你的阿娘吧。” “我的阿娘……”萧鸾接过了萧韶递过来的酒,慢慢的饮着,低声道,“我也不知道她是否善饮酒。” “想你的阿娘吗?”萧韶突然问。 “想。”萧鸾低低的回道。 “我也想。”萧韶回答道,她转动着手中的酒杯,然后将杯中酒一口饮尽。 就在此时,外面的天空中突然又爆裂开一朵烟火,那火光乍现,映衬得萧韶的面容美丽而伤感。 这一幕长久地留在了萧鸾的回忆里,而后萧鸾在回忆起自己的长姐时,能想的起倨傲的长公主,又或是充满威仪的长公主,但她却再没有见过同样的伤感。这让萧鸾偶尔也怀疑在自己六岁那年的守岁,自己也许是喝醉了,梦见了一个满怀着心事的长姐,这个长姐并不是像所有人以为的那样,被父母所宠爱着。 这份宠爱,也许是萧韶竭尽全力才换来的生存之道。 作者有话要说: 这文确实挺慢的,但是因为我写的挺舒服,所以就一直保持这个节奏了
第十三章 元宵 就算是皇子,从初一开始到十五元宵结束的这段日子,也是可以休息的。为了修养民生,萧炜干脆撤了宵禁,通宵达旦的狂欢从初一的晚上一直持续到元宵那日。而现在大雪也不再有继续下的趋势,想来明年一年应是不错了。 元宵这天,天色已经有些暗了,萧鸾穿着新袍子,这是她为了这天特意准备的。朝鲁给她套好了衣裳,又为她整了整衣袖,取了一块羊脂玉悬在她的腰间。待到一切就绪,萧鸾就笑眯眯地掏出了个红包,对朝鲁说道:“额磨格,新年快乐啊。” 朝鲁急忙要推辞,但萧鸾却掉头冲了出去,她站在门外冲朝鲁露出一个鬼脸,说道:“时候不早了,我要与兄长他们去赏灯啦。绿漪,你可得帮我看着朝鲁,不许她往我枕头底下塞红包!” 绿漪在外面笑盈盈地应了。朝鲁没有办法,只好无奈地看着萧鸾跑远了。 今天是元宵节,萧家几兄妹约好去宫外看元宵灯会。虽然年幼的皇子按照礼制是不能出宫,但几个大的却已经到了去外廷的年纪,拘着也不是什么好事,由他们带着两三个小的,注意一些并不会出什么大事。当然也或许是萧炜想起自己年幼时就待在这宫里,不忍自己孩子也像他那样,而起了恻隐之心。 不管怎么样,这可是难得的恩典。因此可以出宫的孩子们个个都兴高采烈的,打扮成百姓的衣裳也让他们很是惊奇。不过到底是皇子出宫,锦衣卫们也不敢大意,扮作了家丁的模样,足足十几个魁梧的汉子,围在他们身边。 萧鸾来的早些,眼尖地看到一人,她正要叫喊,却又想起了严蓁曾教导过的那些话,于是犹豫了下,没有直接叫出声。倒是那人也看到了她,微微一愣,在看到萧鸾亮晶晶的眼睛后,冲她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于是萧鸾便知自己作对了,便笑弯了眼睛。 这人正是霍庆山,他身为锦衣卫百户,当然也是很得萧炜器重的。他其实比萧鸾更早看到她,一开始他还没有认出这就是他救下来的六皇子。仅仅只有四个月的时间,那个胎发披散,衣裳单薄的孩童已经有了精神气。在朝霍庆山看过来时,也重新有了孩童一样的朝气。 就算是霍庆山这样的汉子,也忍不住觉得,严贵妃真是很会照顾孩子。他看到萧鸾的表情,就知道对方的顾虑,也知道这个小小的孩童没有忘记他,甚至还对他充满了感激。这让霍庆山觉得,这个六殿下,真是一个又乖巧又懂事的,因此,他也依然对萧鸾充满了善意。 再过一会儿,萧鸑等人就都来了。霍庆山朝诸位皇子和公主见了礼,这才道:“今日是元宵灯会,宫外人多。卑职建议殿下们还是分开走的好。卑职预先在得月楼定了席面,到时殿下们就在得月楼相聚便是。” 萧凤鸣是嫡子,虽不为长,但萧鸑自觉把话语权交给他,只站在一旁不说话。于是萧凤鸣思索片刻,就道:“如此有劳霍百户大人了。” 霍庆山急忙笑道:“不劳烦不劳烦。”既然萧凤鸣已经同意了他的建议,他也就放开了胆子,转身安排人手,务必保证皇子身边有三到五人的守卫才行。而且这些人还要熟知京中各项玩乐典故,方便让皇子们的问询。片刻之间,一切就安排妥当,霍庆山请了萧凤鸣拿出出宫的牙牌,便带着人出宫了。 萧鸾还是第一次出宫,一切对她来说都很新鲜。这里的房屋不如皇宫的高大,却鳞次栉比,一直延续到萧鸾视野的尽头。这里的人们也不如皇宫里的小心翼翼,而是高谈阔论着,闹哄哄的声音一直环绕在萧鸾的耳边。至于各色小吃的香味,那些带着盐的咸,蜜的甜,胡椒的辣,滚油飘出的香,齐齐窜进萧鸾的鼻子尖,带来奇异的感觉。 而无数的灯盏被点亮,就如星河倒注,高架上彩灯纸绢被扎成种种造型,高高的悬挂起来。一路行来,沿河处是宝船盛景,两岸旁是花灯风灯,如银光雪浪。就连树上也扎满了各色彩带,悬灯数盏,誓要将这京师重地打造成一个琉璃仙境。更不要说那人群汇聚处,奇巧百瑞,鳞鳞相切,鼓吹不绝,罗绮如云。 萧鸾步步行来,只看得目眩神摇,全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若不是身旁的锦衣卫数次护住萧鸾,只怕她就被人群冲到不知名的地方,难以寻觅了。 几位锦衣卫见状,只得暗自朝萧鸾靠拢,仗着自己身强体壮,为她挤掉身边的人。萧鸾被眼前景色所迷,完全没有注意到,只照自己心思,走向了卖花灯的地方。她身子小,往人群里一钻就不见踪影,只苦了那几名锦衣卫在身后苦苦追赶。 花灯有华丽奢华的宫灯,也有普通纸扎的兔子灯。萧鸾孩子心性,很快就被兔子灯吸引了,这本就是为孩子打造的,下面还有四个木头轱辘,可以拖动。 萧鸾喜欢,只是见旁人说我要这个那个,于是也对小贩道:“我要那个兔子灯。” 小贩见萧鸾穿着整齐,衣裳又华贵,便知是位大户人家的小公子,于是不敢怠慢,急忙把那小兔子灯牵出来,交到萧鸾手中。萧鸾心中欢喜,她虽然知道钱,却从未买过什么,也不知道拿了就要给钱这样的事,提了灯就要走。 小贩见状急忙叫道:“这位小公子,你还没给钱呐!” 萧鸾回头,思索片刻,回过神来,顿时一张脸涨的通红。她急忙摸了摸身上,没有摸到什么东西,只好把随身的玉佩拿了出来,放到小贩手中道:“这个够不够?” 小贩的眼睛都睁大了。他不是什么有见识眼光的人,但这玉佩握在手中温润如羊脂,隐带温热,想也知道是自己一辈子都买不起的稀罕物。小贩暗道自己走了好运,急忙点头哈腰地道:“够了够了,足够了。” 萧鸾便放下心来,转身欲走。这时身边突然传来了童稚轻笑声:“十个铜板的花灯换一块羊脂美玉,这玉拿了你也不怕自己良心不安么?” 听见这样子,小贩顿时脸色一白,而萧鸾也好奇起来,两人齐齐望向一旁。站在他们身旁,一直旁观的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娃,梳着两个双角丫,脸蛋圆圆的,笑起来讨喜可人,但那双眼却有些狭长,看起来似乎总在想着什么似的。她见两人看向自己,倒是不慌不忙的样子,还咬了一口手里的糖葫芦。 “我正巧有十个铜板,不如就代你交了吧。”女孩笑眯眯的说。她双眼狭长,笑起来就会眯在一起,弯弯的,十分喜庆的样子。 那小贩暗道一声可惜,悻悻然地接过了铜板。他倒也不是不想抓着玉佩就跑,但无论是这人傻钱多的小公子,又或者是那个笑眯眯的跟小狐狸似的小小姐,衣着打扮都是小贩及不上的。无论是惹怒了谁的家人,他一个平头百姓,只怕是要不好。他家中尚有老母妻儿,自然是尽可能的不犯事的好了。 女孩子接过了玉佩,手指在玉面上轻轻一滑,赞了声:“好玉!”就这么大大方方地朝萧鸾递过来。 萧鸾朝女孩子笑了笑,摇了摇手,说道:“你帮了我,额磨格说要知恩图报,这个玉佩就送你了,我们交个朋友。”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33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