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一场大梦醒来,严蓁只觉得天都换了个似的。她不能再去国子监上学了。 “那原本就是玩的东西,你的年纪已经到了,不要再去了。” “你要记得,你是严家人,既然享受了严家的东西,自然也要为严家付出。” “莫要担心,你姑母会护着你,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一字一句,宛如挖心般痛。严蓁长久地坐在自己的小院里,她看着这天空,春日里空气总是充满了甜意,一丝一缕绕在她的周围。她从此哪里也去不得了,方知道这院落是如此的狭小。她忍不住问长久待在院中的妹妹,是如何忍耐的?却只换来了严同音顺从的微笑:“这有什么不习惯的呢?我打小就是这样啊。” 打小如此。严蓁的身上起了一层寒意。可是她还能怎么办呢?因父兄的娇宠,让她这只金丝雀误以为自己是苍鹰,可是她被其他苍鹰啄了眼睛,拔掉翅膀,才知道此前的以前都是虚假的。从此她又该回到金丝雀的日子,年复一年? 严蓁感觉到恐惧,但恐惧还没有让她丧失生机。父母有养育之恩,她不怪他们让她看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哪怕之后的结果是让她重回笼中。她早就知道有这一日,因为她迟早会嫁人,她以为她还有时间打算,又或许见识过外面的苦难而自愿嫁人。只是她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又这么急。 严蓁没有挣扎太久,她受严家恩惠那么多,疼爱那么多,她自觉自己不能那么自私。她甚至没有太过挣扎,只是提了一个要求。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么?”严雪淮恨铁不成钢地看着严蓁。 严蓁垂下了眼,轻声道:“儿知道。只是那王氏……若她没了后位,大概也只有一死了罢。儿不忍心因为儿的缘故害了一条性命……” 此后再入宫,那小皇后看着她的眼中充满了愤恨,严蓁在后宅里见惯了正室对妻妾这样的眼神,她自嘲一笑,别开眼去,朝着王皇后盈盈拜倒道:“妾严氏见过皇后。” 作者有话要说: 写得心里难受- -,想到还加班更难受 ==========
第十五章 求雨 “诸位, 路途遥远, 下官代州府百姓敬各位一杯。”东明府知府王献带着笑朝远道而来的京官们遥遥举杯。 前一日里, 由萧炜派下的官员们终于到达了东明府, 与之一起的,还有一支百余人的护卫队, 护送着从其他省府调过来的米粮,用以缓解大旱。一行人路途艰辛, 哪怕走的是官道, 但炎炎夏日, 也让一群养尊处优的官员们大呼吃不消。而入了奉元后,因为炎热, 更有多位官员中暑倒下。 就这样休息了一日后, 王献便办了接风宴,为京官们接风洗尘。此行中官职最高的是行人司司正杨健,官职不过七品, 而知府则是正四品官。只是行人司是代天子行人,官职虽低, 声望却极高, 入行人司的俱为进士, 因此王献也不得不说话谦卑有礼。 杨健三十多岁,正值壮年,他美鬓长须,长得十分正气。他看一眼宴席中的酒水饮食,王献便笑道:“府中大旱, 吃食简单,还望诸位不要介意。” 杨健哈哈一笑,道:“自然不会。” 两人你来我往,说的都是场面话。陈瑾坐在下首,安静的看着听着,他们把粮食运到州府,再陪同祀官求雨,再慰问下百姓,此行就应算是圆满了。因此双方都是你夸我赞的,毫无压力。陈瑾见席面上虽然食物简单,但制作却是精良,而房中四角更是放了用以降温的寒冰,风一吹过,房中就有凉意,实在让人通体舒畅。 陈瑾和出身世家,又或是得祖上萌荫的人都有不同,小时候很是吃了些苦头的,因此她一见这些食物,就忍不住蹙眉,再见到冰砖,心中就冷笑一声,只是面上却不显露些什么。 酒过三巡,王献也有了些醉意,说道:“久不降雨,民间也有求雨祭祀,诸位若想观看,明日就可以见识一下我东明府的教徒祭神仪式。” 之后王献便击掌招来歌舞,那便更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了。陈瑾听到一旁的同僚低语道:“我见这东明府也是颇具繁华之相,看来大旱并不严重,此行倒是简单多了。” 陈瑾举杯饮尽,默不作声。 “公子,我看京中的官员已经来了。” 这日一大早,萧鸾刚梳洗过,齐霁真就与沈引玉一同过来了。见到萧鸾询问的样子,沈引玉嘻嘻一笑,说道:“我这几日里,与李兄他们按公子吩咐,在城外布施粥米,今天却不见人影,一问才知是昨日夜晚守城卫兵连夜驱赶流民,不让他们接近东明府十里。” 萧鸾嗯了一声,又推窗朝外张望,笑一笑:“街上都不见乞丐了。” 这日是当初那妙善与萧鸾约定的求雨的日子,街面上已经热闹起来了,萧鸾看着窗外,这才对早就待命的诸人说道:“今日好好的看一看吧。那王献驱赶流民,不让来使看到流民,存的是什么主意,又想往京中传什么样的消息?” “贼子野心,定不是什么好事!”沈引玉哼了一声,道,“我看公子就该亮出身份,让那王献赶紧做点实事。” 齐霁真摇摇头,说道:“公子能用的,不过是我们几人而已。就算亮出身份,王献依然可以敷衍过去,不如收集证据,直接传入京中。” “那公子的功绩……”沈引玉哼了两声,有些不满。他虽然大大咧咧的,但身处环境不同,而且他现在一身荣辱都在萧鸾身上,自然对这种事也十分的敏感。 “不过是为百姓谋事而已。”萧鸾看了沈引玉一眼。沈引玉顿时不敢再说话了。 几人说了些话,铜锣声也敲起来了,萧鸾便道:“先走吧。我们也要看一看,这莲华教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 打定了主意,一行人下了楼,几个侍从把三个少年围在中央,不让他们被人群冲散。三人年岁不大,身量不足,也只看得到一堵堵人墙。不过侍从们身强力壮,很快就开出了一条道路,若有阻拦者直接一把推开,旁人见状,也不敢惹,乖乖的避让开来。 萧鸾见人们排成两行,翘首以盼,跟着就是舞龙舞狮,她环顾四周,只见个个面上带笑,倒真的没有觉得这是旱灾中了。她低头沉思了会儿,皱着眉头道:“去祭台吧。”其余人自然应是。 这路上,萧鸾扭头问齐霁真:“大旱如此严重,为何这些人还能这样高兴?仅仅是因为求雨吗?” “灾难深重,更应及时行乐。”齐霁真沉思许久,道,“我昨日询问客栈老板,他道已多日没有这样高兴过了。” 萧鸾点点头,一路走一路沉思。东明府比起京中还是小许多,一行人不多时就走到了祭台上,这是用了数个大木桩搭建的台子,上面描红涂金。沈引玉见到,几乎就要嗤笑出来,却听得旁边路人一句:“真是好华丽!”让沈引玉生生地把那句即将出口的嘲讽吞入肚中。 妙善早就等在那里了,见到萧鸾等人后,急忙过来合十做礼,又牵引着几人上了另一边的阁楼,阁楼打开,正好能将对面祭台景色收入眼中。只是这地方并不是视野最好的地方,妙善语带歉意,说道:“旁边是知府观赏的地方,小公子还望见谅。” 萧鸾自然是十分见谅了。妙善便陪同萧鸾左右,一一朝萧鸾介绍。萧鸾正是无门了解,如今打瞌睡送来了枕头,也是面带微笑,不时应和,两人交谈数语,就如老友那般。 莲华教脱胎于佛教,又借了许多道教的东西,比如眼下的求雨祭祀。在萧鸾等人的眼中,这就是一个不伦不类之物,但放在普通人眼中,却是十分的灵验又简单的。求雨祭祀是由七个少女身着纯白衣裳起舞念词。台中有一大青罐,罐中盛满了水,少女们甩出云袖,就如云雾布满天空。 此后少女们再绕罐而行,边走边念:“石头姑姑起,上天把雨去。三天下,唱灯艺,五天下,莲花大供。”她们念着,台下人人相和,渐渐那声音拧成一股,仿佛真的要直达天际一般。 而后有人高呼一声:“施药!” 前方围观者都是虔诚的信徒,顿时跪下双手捧过祭祀送的丹药,一口吞下。他们表情亢奋,高呼求雨咒文,如痴如狂。 萧鸾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世家子弟于香道十分精通,向来讲究,此刻不止是她,就连其他人都忍不住变了变脸色。萧鸾一眼扫过去,其余人见状,抿紧嘴不说话。而一旁的妙善则话音温和地说道:“莲华静香能使人专心,再施用丹药凝聚人心,诚心传达天际。”萧鸾笑一笑,见台下众人表情如痴如醉,沉浸其中。 萧鸾正在皱眉,她的手突然被一旁齐霁真暗中一碰,皮肤上有着少女微凉的指尖勾画出的痕迹。此刻天气炎热,少女的指尖凉意让萧鸾觉得格外的舒适,勾画时,指尖与肌肤相触,勾出轻微的痒意,似乎是挠在了心里。萧鸾眯着眼,又强迫让自己集中精神,去判断齐霁真的字。 五石散。齐霁真写的就是这三字。 萧鸾顿时一惊,所幸她的表面功夫已经做得很到位了,愣是没有让一旁的妙善发现丝毫不对劲。五石散食后会让服食者自觉身体强健,但长期服用则会致瘫而死。数百年间屡禁不绝,直至二百年前,朝廷下了重令“遇此方,即须焚之”,这才让配方渐渐消失在世间。到了现在,几乎不被人所知了。 萧鸾心思急转,便笑道:“我虽不是奉元人,但大旱日久,身为大夏子民,我也当捐赠财物体,聊表心意。”萧鸾说罢,便端起了架子,吩咐左右,给莲华教数样财物。妙善端着笑意,言道为奉元子民谢过萧鸾的慷慨,接得毫不犹豫。萧鸾便露出世家子的傲慢神色,借故这祭祀也没什么看头,就要离去。 妙善依然带笑道:“东明府乃小小州府,自然比不得其他繁华地方。” 萧鸾扯着笑容借故告辞,妙善刚接了财物,自然不会阻拦。萧鸾便带着人推开了房门。房门刚一打开,一旁的知府观礼处也打开了门。出门的正是忧心忡忡的陈瑾,陈瑾听到响声,下意识地朝萧鸾方向看来。两人一对望,俱是一惊。只是她们二人立刻掩去了惊讶,并没有流露出什么表情。 萧鸾见陈瑾还穿着朝服,于是朝陈瑾拱手为礼,让到了一旁。陈瑾便点头谢过,擦肩而过。离开前,她听到齐霁真的声音传来:“公子,我们接下来去哪里。” 而后萧鸾带着倨傲的声音不大不小:“这里也没什么好看的,不如就去同福客栈吧,我听闻那里还有些不错的吃食。” 陈瑾没有回头,只是记住了同福客栈的名字,脚步一转,下了楼梯。她回到居所行馆,换了身衣裳,背着手在街面摇晃。因了祭祀,路面上人又多又密,她随手拉住一个路人,问道:“东明府上可有什么吃食?” 那人哈哈一笑,道:“如今大旱,能有什么吃食,不过同福客栈的手撕鸡倒是远近闻名……”陈瑾听他喋喋不休地说了几个,又问了道路,就钻到人群中,很快就不见了。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33 首页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