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沅州的饥荒与民变情况严重,刻不容缓。 各怀心思的大臣们在金銮殿上吵了又吵,恨不能把每一个步骤都拆开来细细掰扯,以求既能够中饱私囊、又为自己博得仁爱百姓的名声。 好不容易等他们吵完,将一应琐事安顿完毕后,皇帝终于切入最重要的正题:“朕有意在朝中择两位爱卿前往沅州,加钦差大臣之衔,总领赈灾情、安民生之事……不知诸位有何想法?” 这就是重头戏了。 官员们的眼珠转得飞快,心下自有一番计较。然而,还不等他们来得及开口,二皇子明晖便抢先上前,躬身道:“儿臣愿举荐诚国公沈开谊沈大人,与骁骑参领吕巡吕大人,一同督办此次赈灾之事!” 话音方落,满殿寂静。不少大臣们都愕然地对视一眼,互相在对方脸上看到了显而易见的惊讶。 诚国公?! 这位权势滔天的大佬,竟然也盯上了赈灾这块大饼? “诚国公他老人家心怀慈悲,急百姓之所急,不忍见民有饥色,也不愿让他们暴动不休,有志于赈灾抚乱之事,”明晖肃容道,“因此,儿臣斗胆举荐国公大人,请他与吕大人一同前往沅州,望父皇恩准!” 除了诚国公是二皇子的亲外祖之外,骁骑参领吕巡,也是众所周知的二皇子一党。 大臣们意味深长地互相对视,对他的举荐意图心知肚明,不禁暗暗摇头。 二皇子到底还是年轻了些,竟一口气把两个钦差的名额都划入自己麾下,这如何使得? ——然而,即使心中再如何不满,在听到诚国公的名号后,却也同样有不少人熄了心思,宁可不要这笔横财,也不愿去触诚国公的霉头。 试问满朝文武,谁不知诚国公昔年的从龙之功?谁不知婉贵妃在宫中荣宠不衰?谁不知二皇子颇受陛下看重? 三方压力之下,还有能耐与诚国公争抢的钦差人选,实在寥寥无几。 “……” 皇帝坐在龙椅上,不着痕迹地皱起眉头。 他自然是对这个阵容很不满意,可偏偏诚国公因着婉贵妃这层关系,又能在辈分上压皇帝一头,还真是不好当庭拒绝。 心思电转之间,也一时没有其他良策。 见堂下众人都有退缩之意,无人胆敢跟诚国公和二皇子打擂,皇帝心下不由叹息,只好轻咳一声,试图先将赈灾的人选拖延一番,容后再议。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人群中便传出一个清脆的声音,直截了当道:“儿臣以为,二皇兄所荐的人选,恐怕有些不妥吧。” 殿中皆是一愣,只见九公主泰然出列,将笏板横在手里敲了两下,朝明晖朗声道:“沅州正逢暴动,有不少乱民正对朝廷虎视眈眈,诚国公大人身份尊贵,怎能以身犯险?若是被乱民伤到何处,可怎么得了?” 明晖被她一连串诘问得怔了怔,还不等反应过来,明昙便快嘴快舌地继续道:“并且,国公大人如今年事已高,微显龙钟,虽心系沅州灾情,但到底禁不得远行时的舟车劳顿……倘使路途不顺,因为疲累而损伤贵体,岂非得不偿失?” “九皇妹,你……” “二皇兄先不急着回驳。”明昙气定神闲地打断道,“况且,现在已是深夏时节,再没几日便该行秋猎之礼。国公大人乃是帝姻,又身居高位,此等大场面怎好缺席?” 她顿了顿,转向皇帝,大叹道:“儿臣以为,二皇兄虽有意成全国公大人的一番爱民如子之心,但到底还是欠缺考虑——险些好心办了坏事啊!” 她逐句逐条,桩件在理,说得明晖竟半晌找不出话来反驳,不仅背了一个“思虑不周”的锅,差点还要再被扣上一个“不孝外祖”的帽子。 而在旁的大臣们归根结底,也不想继续让诚国公积累财帛与名声。既然有了第一只出头鸟,他们暗暗权衡利弊后,也口风一转,赶忙跟着九公主开始规劝。 “是极是极!沅州偏远苦旱,万一对诚国公大人的贵体有损,那可真是隋珠弹雀了啊!” “秋猎在即,按照礼制,国公大人理应出席,此时断断不是离京的时机……” “赈灾安民最是累人,依臣所见,国公大人趋至花甲之年,怕是禁不住此等劳苦伤神的差事吧?” “九公主言之有理,请陛下三思啊!” 众臣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直把明晖说得暗暗咬牙,险些快要无地自容。 诚国公根本不宜前去赈灾,这事难道他不知道? 可是对方到底是他的外祖,又承诺将会给自己一定的好处,这让明晖如何拒绝? 他一边烦躁于时不时落在身上的指责目光,一边又在心痛于煮熟的鸭子展翅飞走,两厢加诸之下,看向明昙的眼神登时恶恨起来,尖锐到几欲噬人。 明昙自然注意到了钉在自己身上的那双眼睛。她勾起唇角,转头毫不避讳地看向明晖,朝后者挑衅似的浅浅一笑。 想借钦差的身份与灾民抢钱抢粮? 做梦去吧! “……既然如此,龙鳞可有举荐之人?” 正在明昙与明晖目光交锋之际,堂上却传来皇帝威严的声音,恰巧打断了他们无形的厮杀。 明昙转过身,望进皇帝暗含笑意与鼓励的眼中,不禁微微一顿,顿时回想起那晚在九霄殿的对话。 ——清涟底藏浊,黑影上悬光。 “……”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来,直视着高堂上的九五之尊,定声道:“儿臣确有想要举荐的人选。” “一位是户部尚书,钟禾钟大人。” 她平静地念出这个一开始就决定好的名字后,转过头去,眼神如厉箭般穿过人群,牢牢钉在了一个谁都意想不到的人身上。 “还有一位,便是吏部侍郎……温朝,温大人。” 同样没料到自己会被九公主点名的温朝一愣,立时抬眼,目光在刹那间与明昙骤然相撞。 她举荐钟大人是预料之中,可是…… 这位九公主殿下,究竟是出于何种考量,要把自己推上这个人人眼馋的钦差之位呢? 温朝的眸中闪过数道思索,却仍旧没能得到答案。 而在龙椅之上,得到这个回答的皇帝登时扬起眉梢,微显惊讶,定定看向堂下一派从容的女儿。 居然有胆子启用温朝? ……自己还真是小看了这个龙鳞啊。 思绪之间,他不禁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目光在好像若有所思的明晖身上转了一圈,沉声问道:“钟爱卿,温爱卿,你二人可有异议?” 钟禾抚了抚长须,上前一步,稳重道:“老臣必当尽心竭力,安抚百姓,赈济灾情!” 在他身旁不远,温朝也微微一笑,拱手拜道:“臣也必将与钟大人一同,不遗余力,襄助沅州度过难关!” “好!” 皇帝龙颜大悦,当场拍板道:“那朕便封你二人为钦差大臣,携尚方宝剑,不日启程,前往沅州赈灾安民罢!” 钟禾与温朝对视一眼,齐声说:“臣等必不辱命!” 见事情已经定下,不少臣子都很吃惊。他们偷眼瞧了瞧满脸云淡风轻的明昙,犹豫片刻,又转向了那边不知在想什么的明晖。 温朝是吏部侍郎,素以圆滑出名;而朝野之上,任谁都知道,吏部几乎已经全被二皇子的人手给占了个满…… 那么九公主这么一个对清流官钟禾多有赏识的人,却会举荐一个浊流官温朝,这、这又是何意? 不少人茫然于此,而明晖却并未对明昙的用意深思。 无论过程如何,结果最为重要。 温朝作为吏部的人,对他颇为恭敬,一向似有投诚之意。既然这般,那赈灾事宜依然有一半部分是捏在自己手中,倒还仍有机会操作…… 明晖暗暗想着,下意识看向温朝。只见后者此时也恰好转过头来,对上他的目光,竟朝自己微微点了点头。 明晖心下一动,顿生喜意。 他瞥了一眼明昙的背影,几乎要藏不住心中的自得,只觉得连呼吸都陡然畅快了几分。 看来这个九皇妹终是棋差一招,识人不明啊!
至于诚国公那边……罢了,只要让母妃好生安抚,想来外祖也不会太过介意的吧。
第48章 朝堂上的动静总是传得极快, 当日下午,林漱容已经得到了消息,特意进宫来见明昙。 “殿下为何要举荐这两人为钦差大臣呢?” 林漱容斟了一杯茶, 眼瞧着明昙一如往常那般,眨巴着眼睛凑到她身边, 好像根本不知道自己左右了朝廷大局一般, 不禁又是无奈又是好笑。 殿下还真是……镇定从容啊。 镇定从容的明昙歪了歪头, 笑眯眯地望向对方,理所当然道:“卿卿连这都想不到?钟大人国士无双, 温大人能力卓绝, 父皇愿意派他们前去赈灾,实乃百利而无一害啊!” “……”林漱容眯了眯眼睛,伸出手, 往她前额上屈指一弹,“别装傻,您知道我不是在问这个。” 明昙“哎哟”一声, 夸张地用双手捂住脑门, 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那样, 一边摆出一副哭哭脸,一边小题大做地嚷嚷:“卿卿打我!我不开心了!” 林漱容:“……” 林漱容自己还能不知道吗?她刚才压根没敢用劲! 但见明昙满脸“一定要从你这儿讹点什么出来”的无赖神情,她也只得服下软来,叹息一声, 从身旁的书箱里拎出一提纸包,无奈道:“若用这个给您赔罪,殿下能不能开心起来?” 明昙挑起眉梢,伸手扯开纸袋,不由得眼睛一亮, “朴香坊的莲子糕!” 朴香坊是京城最有名的糕点铺子,生意红火得惊人,门口天天大排长龙。而近些日子,他家夏季限量售卖的莲子糕更是一绝,每日天还未亮,就有人挎着小篮子在外等候,誓要抢上它五六盒才罢休。 在宫外开府后,明景倒是曾给明昙带过一次。这糕口感绵软,甜度适中,莲子本身带有的苦味丁点不剩,嚼在唇齿之间时,还隐约会散发出莲叶的香气,实在很对明昙的口味。 不过,由于这款莲子糕太过抢手,明景也因着腿疾不便总是进宫,所以,自那次之后,明昙就只能在梦里肖想它的滋味了。 结果没想到,竟会是林漱容不声不响地给了她这样一个惊喜。明昙心情大好,一把扑到对方怀里,把脸颊贴在人肩头,亲亲蜜蜜地蹭了两下,连声音都甜了好几个度,“还是卿卿对我最好啦!” “……好了好了,”林漱容指尖微颤,耳朵顿时染上绯色,连忙欲盖弥彰似的将她扶起来,“您快尝尝罢。” 温热柔软的怀抱一触即离,明昙不由得攥紧指尖,在暗处撇了撇嘴。 ……啧。 但她却并未把这份不满表现在明面上,眼珠一转,复又勾唇而笑,拿出块莲子糕放在嘴边,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啄吻着,半晌才慢吞吞咬下小小的一角。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1 首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