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了小半个时辰,一妞几个摘了大半筐桑叶,苏明月苏明媚两姐妹摘了个筐底,不过没关系,拢一拢也够煮一顿了。 …… “娘,你看,这就是我们自己摘的桑叶,可嫩可嫩了,你快吃。”中午的饭菜有一道上汤桑叶,苏明媚第一次摘桑叶,兴奋向沈氏介绍。 “是呀,可把我累坏了。”苏明月揉揉自己的小肩膀,吞下一口饭,苏家也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她献宝的说着今天的发现,“娘,你知道钱庄头起名多省事不?” “哈哈,他们家就叫一妞二妞三妞,男孩就叫一牛二牛三牛四牛,”不待沈氏询问,苏明月笑道,“继续生就四妞五妞,五牛六牛哈哈哈哈。” “几个妞不是一个娘生的吧?”沈氏笑问。 “我知道,”苏明媚说,“一妞二妞和一牛二牛四牛是一个娘生的,三妞和三牛是她们婶娘生的,她们娘都怀上了,很快就有四妞五牛。” 姐姐,干得好。 来吧,追根问底吧,为什么农妇们就生得这么多这么容易。有疑问就会去追寻答案,苏明月心里的小算盘已经打得哗啦啦响了。 现代社会里面,备孕的女同事准备得可充分了,提早半年就开始运动健身、放松心情、叶酸等各种维生素天天吃。 现在这条件,叶酸是没有的了,但运动健身和放松心情可以准备上呢。沈氏的身姿纤弱天生骨架细,又终日困在一个小宅子里,多思多虑,可不就容易怀不上。万一怀上了,再来一次难产那可就悬了。这有了后娘,就容易有后爹。好不容易适应了生活,苏明月可不想来个宅斗模式。 沈氏想到自己来庄子散心的原因,不禁垂头苦笑,心下有些黯然,一时场面有些寂静。 余嬷嬷是个体贴的下人,插话道,“这乡下妇人的确是生得多。” “就是,一妞说乡里的婶娘们都生5、6、7个的,麻溜的很,一点都不影响干活。” 苏明月边吃边说,看着随意的很,她一个小屁孩,说再多不如看到实在,“娘,她们明天还要下地秋收。娘,你知道秋收不?秋收累不累?我可以去看吗?” “好,你好好吃饭,待会乖乖睡觉我就陪你去。”沈氏收拾心情,笑到。 吃过午饭再溜达溜达消消食,苏明月和苏明媚听话的上床睡午觉。 余嬷嬷给两个小孩扇风,沈氏在拆卸头饰,她也有午后歇一歇的习惯。只是今日,她的动作特别慢,整个人显得心不在焉。 “余嬷嬷,你说这乡下妇人怎么这么容易生呢?”沈氏边拆耳环,边疑惑说道。 余嬷嬷细想一下,方回到,“说起来,这乡下妇人的确生得多,也少难产。我还听说过有些乡下妇人就在地头自己生,生完继续干活的。” “我想着,会不会是因为乡下妇人干活多,身子健壮的关系?”沈氏皱着眉头,细细的说。 “夫人,你是说?”余嬷嬷不愧是把沈氏带大的嬷嬷,立刻明白了沈氏未尽的意思,“不若,我们下次问一问大夫?” “嗯,”沈氏把拆下的耳环轻轻放下,轻声道,“是该问一问。”
第5章 .棉花(小修)次日,沈氏带着苏明月苏…… 次日,沈氏带着苏明月苏明媚慢慢的走在田垄上,余嬷嬷和红线紧跟着,钱庄头落后两步为主家指路。 “一妞”,远远看着一妞她们挎着个篮子弯腰在捡稻穗,苏明月兴奋的招手,喊道。 “二小姐。”一妞挥手回应。 “娘,我想去玩。” “只能让红线带你过去看看,不许下田。”沈氏不肯,劝说到,“稻叶容易割人呢,碰到身上痒。” “好吧。”无鱼虾也行,苏明月不计较,飞奔过去了。 媚姐儿犹豫了一下,留了下来。 “我昨日听媚姐儿和月姐儿说你两个儿媳妇都怀孕了,今天还上场秋收,没关系吧?”沈氏问钱庄头。 钱庄头受宠若惊,“谢谢主家关心,她们身体壮实,日常劳作习惯了。”眼见余嬷嬷示意,以为主家想施恩,忙招手让人把两个儿媳妇带过来。 钱庄头的两个儿媳妇都是矮实身形,穿着褐色旧衣裳,小肚微凸。因为劳作日晒的原因,皮肤略黑,但唇色红润,步行稳健。 “夫人好。”两个庄妇十分诚惶诚恐。 “你们别害怕,是夫人昨日听说你们怀着了,还在秋收,想问问你们身体能不能受得住。”余嬷嬷解释到。 两妇人闻此稍稍定下心来,年纪大一点的一妞娘壮着胆子说,“回夫人,我们平日劳作惯了,可以的。” 余嬷嬷又问了一下日常之类的,方让她们回去。 几人游览一番,苏明月感叹这秋收的原始和辛劳。然而,很快苏明月便没有空为秋收遗憾了,因为她在庄子里发现了棉花,而棉花的棉籽是用手来剥出来的! 庄里人但凡有零散时间,都用来手工剥棉籽。手工剥除棉籽,一人一日所得,也不过一棒棉,可想这工作效率有多低了。 还不等苏明月震惊完,紧接着,又发现了纺织机是站着手摇操作的。 可是,受素质教育和双减政策的影响,苏明月是看过亲戚家小孩子的玩具织机的呀,是脚踏的呀! 那织布机虽然小,却是一比一仿真的,亲戚家小学的小女生也可以用,小人儿织起布来溜溜的,还获得小学生手工作业奖状。 而现在,立在苏明月面前这个大家伙,非得一个成年女人才能力气摇得动,效率奇慢,在苏明月看来,实在粗笨。 然而,一妞还还自豪的说,周边庄子的人都很羡慕她们,可以自己织布。其他庄子只能剥完棉籽之后,贱价卖出棉花或者便宜抵税。 “娘说了,等我再长两岁,就够力气了,到时候教我学织布。”一妞珍惜地摸摸织机,期待的说。 “嗯嗯,等我们大了,也能学织布。”二妞三妞同声说。 原来,棉布是这样难得的!穿一件棉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苏明月恍恍惚惚的想,不知不觉将心声说出来。 “那是当然啦,”苏明媚听见,很骄傲的说,“巷子里面的里梨花、青青、如姐儿等等都没有几件棉布衣服,大多数是麻葛衣裳”。苏明媚掰着手指头数一数,“我的棉布衣服最多了,每年娘都会让铺子掌柜拿布给我做衣裳。” “什么铺子?”苏明月问。 “娘的嫁妆铺子呀,”苏明媚回答妹妹,“以前你还小不懂事,都是娘和我帮你选的。今年你大了,咱们一起选,你喜欢那种颜色就挑哪种颜色,开不开心?” “开心,实在是开心。”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苏明月嘴角抽抽。 “等你选完颜色了,我们还可以送到绣房里去,让绣女给我们绣上好看的花纹。”苏明媚期待的说。 哦,看来也没有花布,只有染的纯颜色,花纹要绣上去! 苏明月深受打击之后,深刻地认识到古代生产工具的落后和生产能力的低下。 这是一个穿越者的使命呀,有什么比吃饱穿暖更有意义的呢。 苏明月心中瞬间激起了万丈豪情,哪一个穿越女没有金手指,没有指点美男,傲视权贵的美梦呢。也许,这落后的棉纺织业就是一个契机? 于是,苏明月接连几天沉迷剥棉籽和研究织棉布的机器,还缠着沈氏和余嬷嬷问了超多棉布的事情。 结果,结果当然是无所出了。普通人穿越了还是普通人。 穿越前,棉纺织业已经机械化了,苏明月还是托亲戚小孩子的课外作业福气,才认识到“古老的”脚踏式织布机。 即使再努力回想,苏明月也只能想起年代小说和电视剧里面,似乎农村是有那种老式的脚踏式织布机,家家户户能织布的呢。但是,那个家伙是怎么弄出来的呢?苏明月实在是想不出来。 而穿越后,穿越后苏明月3岁多点,能干点啥?啥也干不了! 明白自己能力的苏明月沮丧不已。 然而,她不知道,余嬷嬷还和沈氏感叹,“不愧是沈氏一族生出来的女孩子呢,从小就对这些感兴趣。媚姐儿是这样,现在月姐儿开窍了也这样。” 沈氏一族,沈氏的娘家家族,衣被大商家,沈氏嫁妆自带产棉、养蚕、织布、制衣、刺绣产业,生产到销售一条龙,由此可见沈氏在衣被这一行涉入之深。 “可不是。”沈氏高兴的说,自从苏明月被说是傻子之后,沈氏对所有拔高苏明月的行为都十分赞同。亲妈滤镜十分厚了。 可见有时候误解就是这样来的。 然而很快,沈氏收到苏顺的来信,来不及为苏明月的天赋觉醒而高兴了。 “嬷嬷,相公写信过来,说在邻县感染风寒,发现名医,让我借口服侍他的名义过去看诊。”沈氏细细看过信后到。 “哪里来的名医,少爷信里可有说明?”余嬷嬷问。 “是随进士回乡的老大夫,他的夫人也是医学世家出身,对妇人病很有一手。但年纪大了,已经不出诊,故相公喊我借着服侍他的借口过去问诊。” 苏顺性子温和,在信里已经细细跟沈氏解释,“相公亦说他已经令人送了另一封信给老爷老太太,解释说是他感染风寒后身体尚未康复,十分不适应临县的辣味吃食,故而派人叫我过去伺候。令老爷夫人不必挂心,让我不必顾虑。” “如此,夫人还在犹豫什么?” “嗯”沈氏做了决定,“将我们和媚姐儿、月姐儿的行李分开了,明日先送两姐儿回县城,我们再出发。” 于是,苏明月的制棉研究匆匆结束,次日一早,众人驾起马车匆忙返城。 庄里头人目送马车走远。“一妞姐,你说夫人小姐还会再来庄子吗?”二妞问,这几天夫人和小姐过来,为她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而门外,是她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世界。 “夫人小姐再来,也不会带你走的。我们还是要好好干活,等长大跟娘学会织布,就有了一门手艺,将来才可靠呢。”一妞十分务实。 “哦”二妞明白一妞说的是最现实可靠的,然而还是忍不住心底空落落。不过很快这种空落就被忙碌的劳作填满。 然而,二妞并不知晓,在夜深人静里,她家的顶梁柱一家之主钱老庄头跟她有同一遗憾。 “这几日安排几个妞一直跟着两位小姐,原想着如果有幸被小姐们看上,带回去做个丫鬟,可比我们一家子在庄子里有前程多了。”钱老庄头搓搓手,对着大儿子叹气。 “爹,也是几个妞粗笨,夫人小姐如何看得上。你看夫人跟前的红线丫头,可气派了。”钱老大呐呐的说。 “你懂什么,红线再怎么气派不也是一个丫头,家贫被卖过来慢慢□□出来的。两位小姐年纪还小,身边也没有随身丫鬟,正是最好的时机了。”钱老庄头恨铁不成钢。
“那也没办法,谁让夫人小姐才过了几天就走了,明明之前吩咐说住半个月的。”钱老大丧气说,不过转头又兴奋起来,“爹,我们这次也不是没有收获呀,夫人赏下一匹细棉布,给我和二弟未出生的孩子咧。我们庄户人家,从来都是织布上交主家,哪里用过这等细棉。”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2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