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未出生的孩儿竟有这等福分,钱老大不禁咧嘴傻笑。 一匹棉布有啥可乐的,钱老庄头蹲地上想,其实最好的机会不是跟着两位小姐,而是有机会做小少爷的小厮呢,那才是一家子的希望。 可惜少爷夫人还没有小少爷。不过没有关系,小少爷始终会有的,先把孙子提前培养好。 钱老庄头细细回想这几天送夫人过来的车夫小厮如何穿着打扮、为人处事,发誓要把孙子往一等小厮方向培养! 钱老庄头一家的野望沈氏可不知晓,苏明月也不知道原来几个妞跟着自己是想把自己当老板,此刻苏明月苏明媚和沈氏正坐在一辆马车往县城里赶。 “媚姐儿月姐儿,爹生病了,娘要去照顾爹,你们跟着祖父祖母,乖乖听话,好不好。”沈氏细细嘱咐两个女儿。 “嗯,我会乖乖听话的,娘,爹会不会有没有事呀?”媚姐儿十分担忧。 沈氏摸摸媚姐儿的头,说“爹爹没事,爹爹只是生病了,娘过去照顾他。媚姐儿乖乖在家,帮娘照顾妹妹,等爹娘回来好不好。” “嗯”媚姐儿用力点头,“我会照顾好妹妹的,我已经4岁半了,我可以的。”转而又叮嘱她娘,“娘,你跟爹说要好好吃药,吃药病才好咧。” “好,我一定会按照媚姐儿说得,让爹好好吃药。”沈氏笑到,又对苏明月说,“月姐儿也乖乖听话,要照顾好姐姐好不好?” 苏明月原本担心古人的医疗水平,但看沈氏并无忧虑神色,料想苏顺病情应该不严重。此时沈氏如此问,苏明月也只能眨巴着大眼睛,脆生生说,“娘,我已经3岁半了,我可以的。” 所以你就放心吧。
第6章 .问诊沈氏带着苏明媚苏明月赶到家里,…… 沈氏带着苏明媚苏明月赶到家里,苏家一家子整整齐齐迎在门口了,连出嫁在外的苏姑妈都回来了。 沈氏甚至没有进家门,在家门口匆匆下车,“爹,娘,相公在信里面已经跟你们说了吧。我就不进去了,直接赶路过去还能走半天呢,媚姐儿月姐儿就托给你们了。” 转头又对苏明媚苏明月两姐妹说,“媚姐儿月姐儿在家乖乖听祖父祖母的话好不好。” “好,娘,我乖乖听话”苏明媚苏明月两齐声说。 “顺儿他媳妇,你就放心去吧,媚姐儿月姐儿我会替你照顾好的。”苏祖母牵过两个孩子,“家里收拾了一些衣服,邻县冷,你带过去给顺儿,可不能再着凉了。” “还有我收拾了一些食材配料,大嫂你带过去煮给我哥吃吧。我就料到我哥吃不惯那边的辣。”苏姑妈插嘴说。 “好,爹娘,那我走了。”沈氏带上衣服食材,又登上马车,匆匆出发。 看着马车远去的背影,苏姑妈十分担忧,“你说这离得远,也不知道我哥这病咋样了?” “没咋样,不严重。”苏祖父一派镇定。 “爹,你怎么这样说?我哥单单给你一个人捎信了?” “你哥都有心情嫌弃饭食,让你嫂子过去伺候他吃喝了,能严重到哪里去,也就是静养肠胃。” “想想也有道理,爹你说我哥那么大一个人,生病居然还想吃家乡饭菜” “这有啥出奇,古人还有莼鲈之思呢” “祖父,什么是莼鲈之思呀?”苏明月想不到这个时空也有莼鲈之思的典故,忍不住问。 “莼鲈之思呢,是说有一个大官,十分想念家乡鲈鱼的味道,于是辞官回家吃鲈鱼了。”苏祖父耐心向孙女解释。 “啥,天底下居然有这种傻瓜蛋!为了吃一条鱼,连官都不做了!”苏姑妈惊叫出声,不敢置信。 “什么叫傻瓜蛋”苏祖父对苏姑妈的大惊小怪十分不满,瞪眼到,“这是单纯的鱼吗,这是一种寄托着思乡之情的感怀。” 苏姑妈撇撇嘴,十分不服,“一条鱼,还寄托着思乡之情。当了大官,啥鱼吃不到” “粗俗”苏祖父一甩袖子,不想再跟苏姑妈这个女儿说话。 苏明月细细听着,暗自思量:这个时空跟原来的华夏历史十分相似,连典故都一样。很可能是华夏历史的平行时空分支,只是不知道发展都哪个年代了,当今皇帝尊号是什么。 可千万祈祷接下来是太平盛世,古代乱世人不如狗,万一到那种易子而食的混乱年代还不如早早再投胎一次算了。 ———— 沈氏匆匆赶到邻县,见丈夫只是身材消瘦一点,但能走能动,精气神都还好,方才放下心中那一口气。 “娘子,让你担心了”苏顺说,“只是一个小风寒,已经大好了,只是想着难得这样一个机会,才想着写信让你过来。” “相公你没事就好”沈氏说,“信里面也难说得明白,这大夫到底是怎么回事” 两夫妻回房细细商量,余嬷嬷指挥车夫和小石头卸下带来的食材衣服,收拾收拾准备煮晚餐。 次日,借着沈氏不放心苏顺病情要去复诊的借口,两夫妻再次来到大夫家,只是问诊人变成了沈氏。 “大夫,我娘子身体如何?”苏顺问。 “别着急,我细细看”女大夫两指搭在沈氏手腕,低头思量。 沈氏见女大夫年近50岁,但是身姿挺拔,唇色红润,保养得十分好。忙私底下碰碰丈夫,安抚住苏顺。 “你年少接连生育,还曾伤及底子一次,应该是难产或者大出血”女大夫说。 “对的,大夫,我生次女的时候难产大出血,当时大夫曾说对生育有碍,这几年我也一直吃药,是还没有养好吗”沈氏追问。 “给你开药的大夫医术不错的,你当年的产伤已经基本养回来了”大夫安抚说,“至今尚未有孕,一是当年产伤的缘故影响,二是你本身骨架小体质弱,加之常怀心思,综合各种缘由才难怀上。” 沈氏听此,想到农庄那些生几个还在下田的农妇,疑惑问到,“大夫,你说我天生骨架小体质弱影响生育,是不是我当年产伤也因为此缘故?我近日了解到,常年劳作的农妇们,身体强健,多次生子都十分容易,是不是有这个原因。” “你十分聪明,”女大夫赞赏到,“是的。女子身体强壮程度影响生育,贵妇人们常常困在家宅之中,出入皆有车轿代步,故身体比寻常人家体弱,更易难产。而农妇们终日劳作,少有此事发生。” “大夫,那我应该怎么办?”沈氏想大夫这样跟她说,肯定有办法。 “你以前的药方给我,我给你调整几味,你的身体再吃一段时间药也可以”大夫伸手要过药方,考虑一下,调整几味药用料,重新写过递给苏顺,“但是,吃药终究不是治本之法。想要身体强健,还是要多动多走。你可以常常去寺庙拜拜,尽量步行去,多散散心对你心情也好。” “好的”沈氏乖乖到。 “另外,我教你一套养身拳法,你一日一次的做,坚持半年,应该就有效了”女大夫站起来,说“苏公子便先回避吧。” 苏顺连忙避让出去,女大夫手把手教了沈氏一套拳法。如果苏明月在此,肯定会十分惊讶,这套拳法跟五禽戏何其相似。 虽然这套拳法似乎有点不雅,与当下女子贞静娴淑的审美不符,但沈氏也努力记住了。 见沈氏已经记住动作,女大夫停止教学,然后说,“我叫你丈夫出去,一是学拳不方便,二是我要问你,房中之事,你们一般月事前还是月事后?隔几天一次?” 沈氏的脸色迅速飘红,咬咬牙,她回忆一番后认真说,“我们平常没有规律,除了月事期间都有。相公忙的时候便十几天一次,相公空闲时便几天一次。”停了数顿,沈氏又说,“这两年来我们夫妻求子心切,最近便、、、过于频繁了一点、、、、、有时一天数次或者一天一次。” 说完沈氏脸色已经红得似天边的晚霞。 “你不必害羞,敦伦之事如饮水食饭,人之常情。”女大夫淡定到,“只是你求子,便要注意,第一月事后第12-17天最容易怀孕,第二间隔时间太长或太短都不好,你可以理解为一颗种子栽种太早还没成熟,太迟又已经老去,因此同房3-4天一次是最易有孕的。” 沈氏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忙紧张记住。 “你也不宜太紧张,有时有心栽花花不吃,无心插柳柳成荫,”女大夫说,“你的身体没有大问题,按照我说的做,半年后或许就会有好消息了。” “谢谢大夫,承大夫贵言了。”沈氏十分感激。 “可以了,回去吧”女大夫挥手送客。 沈氏回去之后,挑可以说的细细与苏顺和余嬷嬷说清楚。待苏顺休养几天,风寒养好,一家人便回家去。 等到苏顺沈氏归家,苏祖父苏祖母见儿子平安归来,吊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 连苏姑妈都带着翔哥儿过来看望了,“娘,我爹说得真对,我哥看着大好,看来急慌慌的把我嫂子叫过去真是吃不惯”苏姑妈嘀咕。 “这有什么出奇的,你从小没出过远门,嫁人也嫁在本县,你是没有试过,人啊,生病时,最是想念家中那一口味道了。”苏祖母对女儿感叹到。 及至吃饭,翔哥儿忽然说,“舅舅,你多吃鱼。我娘说你想吃鱼都想生病了。” 苏顺惊呆了,他自认不是贪嘴之人啊。 苏姑妈不好意思了,指着翔哥儿说,“小孩子乱说话,我是说有一个大官想吃鱼,叫莼鲈之思。不是你舅舅想吃鱼。” “不是我舅舅吗?”翔哥儿摸摸自己脑袋,疑惑道。 一家人被逗得哈哈哈大笑。 沈氏自回来后便天天早上在房中练拳。 苏明月装小孩装成傻子之后,改变策略,变得十分好动,常常在园中东奔西跑的玩耍。 沈氏想到女大夫说她天生骨架小身体弱影响生育的话,怕两个女儿遗传自己,便放任苏明月到处玩耍,也鼓励媚姐儿不要过于文静,多跟妹妹出去玩。于是苏明媚苏明月,偶尔带着过来的翔哥儿,玩成了三个皮猴子。 时间便在这零零碎碎的事儿中过去了,很快来到腊月,要准备过年了。 古代人民的过年跟现代人的过年可不是一个概念,大年三十才放假那是不可能的。 提早一个月,家庭主妇们便忙起来,不管富裕或贫寒的人家,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准备过年穿的衣裳吃食,代表来年丰衣足食。贵族一身丝绸,中等如苏家这样的一身棉衣,贫寒人家麻衣或葛衣。 苏明月终于见到了苏明媚嘴里说的铺子里送过来的布,颜色种类都不多,就这还是托沈氏嫁妆铺子的福。 挑过新衣裳的布料,送去制衣,指挥余嬷嬷红线小石头等下人给家中大清洁,很快就到了腊八节。 腊八节也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把红枣枸杞红豆绿豆等果子细细熬成粥,相互送给交好的人家,这就是腊八节。 吃过香喷喷的腊八粥,苏祖父带回来一个消息。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2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