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白点点头,虽然对方不可能与自己签死契,但是至少这个时代有才华的人,自由身的大有人在,自己倒也并不在意这些。 “那请他上府来一叙吧。” 俞先生应下:“他刚刚一直在帮忙,就在府外候着,我这就去叫。” “好!”能料事于先,沈白对俞先生很是满意。 未几,俞先生领来一个三十岁的男子,一身米色长袍,头戴方巾,周身打扮爽朗整洁,整个人又透着一种精干和实诚,让人第一印象不错。 “参见沈公子。”赵普对沈白行礼,不谦不卑,落落大方里把握得极好。 沈白请二人落座,询问到:“赵先生之前在阁老府主管什么?” 赵普回到:“主管外面的庄子农田,扬州富甲,还有一些商铺也是我在打理。” “噢。”沈白觉得不错:“那赵先生看汴京的农田如何?” 赵普闻听摇摇头:“汴京繁华地,四京之首,人口百万,地价过高,并不适合农作。城外的田地,种些时蔬供应城内倒是不错,如果是要产量,可以沿着汴水顺着寿州、陈州、蔡州和庐州买地,量产后水运过来,卖价更高。” “不错,先生好见地。”寿州,庐州出了河南到了安徽,属于淮南路,地价不贵,但确是粮食的主产地。 “公子谬赞,在下屡试不第,所以就对行商有点研究。自皇上登基以来,实行的新政对农商都有极大的帮助,也正是大展拳脚的好时候。”赵普的几句话说到了沈白心里。 “能遇见赵先生实在是沈某的幸事,先生可以安排家眷,即刻到我府内的东院居住,就到我府内做二管事吧!”沈白说到。 俞先生闻听也大喜,轻捋自己的山羊胡笑笑。 赵普却十分真诚的起身回到:“公子贵为国舅,能赏识在下,实在是在下的荣幸,但是在下有几点想说明白。” “先生请讲。” “一,赵某虽然不才,但还是会继续考试,所以不会与家眷签死契。” “这个我知道。”沈白点点头。 “二是,若有机会在下还会应考,但是绝不会耽误府内的事情,如有相冲,在下也会自请离去。” “读书应试是大事常情,也是读书人的出路,我自然不会反对。” 赵普听完,大礼参拜:“那在下别无他求,多谢公子体谅。” 沈白站起身,上去扶起:“只盼来日先生能多多帮扶,我自当礼贤用材。” “多谢公子!” 赵普和俞先生商定回去收拾,约定下午就搬来。 送走两人,月梅前来回话,说是正好有官奴出售,人牙子带来十几个让他亲自挑,就在前院。 人口买卖在古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真要自己去把人当做货物买卖,他心里多少有点抵触,但是想想自己已经身在这个时空,如果不能适应,那要怎么生存呢? 想通这些还是起身出去。 前院里,忠伯陪着,两个人牙看到沈白过来,都热情洋溢的打招呼:“参见沈公子。” “最近又有哪些人家放了人出来?”沈白说的是官奴买卖的客源,平常百姓家的儿女要不是过不下去,也不会卖身签下死契,但是对于占有欲特别是要求忠心和掌控力的古代,大量罪犯家属和犯官家属或是家奴,就成了死契的货源。 而这些人在大门大户待过,价格也要高出不少,尤其是在汴京地区,这样的家奴在各大府宅内流动也成了常态。 “回沈公子,近来因为江南盐税革新,有大批的户部官员被问责,不少人被贬,我们手里确实收不了少人。”说话的婆子五十几岁,头戴一个蓝色包巾,包巾的上面差插了一直长长的野鸡羽毛,代表了官牙的身份。 沈白顺着她的手看看,院内两拨人,分别都是两个牙子带的。 一拨就是刚刚这个婆子说的户部官员的家奴:“里面几个人都老老实实的站在,谦卑恭顺的低着头,沈白让月梅挑出其中三个年岁不大的两女一男站在一旁。” 另一个男牙子一看,心里就觉得不妙,沈府说了买四个下人,这就买了三个,不由有点着急。 他的神情,沈白自然看在眼里,转过头看看他带的人,里面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一身普通的白色短打,脸里透出一丝病态,但是那种病态的脸色却被一双不屑的眼神所遮掩,眼神里透露出来的是一种凌驾于不屈之上的眼神,似乎对沈府众人皆有一种不屑于眼的意味。 男牙子看沈白盯着少年,一脚踢过去。 “沈公子别理他,这个人就是骨头贱,三天不打就浑身痒痒。” “他是哪个府里的?”沈白好奇的问。 “安国公府里流出来的,死贱坯子一个,还会点拳脚。” “安国公府?”沈白想想:“安国公是武将吗?” 男牙子听了屈身陪笑:“不是,不过他亲家东平侯倒是武将,一直在西北都护府镇守边关。” “哦。”沈白点点头,看看那个少年:“你叫什么?” 少年抬起头,一双清澈的眼眸打量面前的人:“肖衍。” “把他留下来。”吩咐月梅一声,沈白转身回书房。 那样的眼睛,使他想起以前的一位大学同寝室友,也是这样的眼神,看人永远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第一次见到时,仿佛也是这种不屑于看人的神色,实际上却是个乐天而简单的人,可惜,在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化工厂工作,后来因为皮肤破损惹上了化学制剂,最后死于白血病。 如果此君没死,或许会代替郭奇作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吧! 如果不如果的想法,也只是一声叹息。 留给前院众人一丝好奇,也引起肖衍抬头看了看沈白的背影。 宫内,沈贵妃听了李千户的详细汇报,不由点点头,觉得沈白真的经历一番变化之后,变得终于成熟起来。 “娘娘,皇上晚上过来。”全公公过来回话。 “好,你们安排。”沈贵妃深受皇上眷顾,皇帝三子,长子为庶出,二皇子身体不好,唯有三皇子是皇上的掌中肉,也是朝堂上的定心珠。 “少爷,几个下人都安排好了,那个肖衍怎么安排?”月梅过来回话到。 “他身体不怎么样,就看着我的院子和书房的门户就行,先将养着吧!”沈白想了想说到。 用过午饭,稍事休息了片刻。 月梅领来四个换了新衣服的下人,其余两个丫鬟安排到前院和东院各一个,另一个男丁等赵普来安排。 肖衍在沈白书房看了看,眼神被沈白看到。 “你识字吗?”坐在太师椅上的人问到。 “懂得一些。”肖衍知道沈白对自己的安排,虽然没有说出什么感激的话,但是至少眼色要好了许多。 “以后就在书房这片照应吧!”沈白亲自吩咐。 肖衍抱拳应下,倒有点李千户这样的军士的风骨。 待得把其他人安排下去,肖衍就守着门口。 顺子来回话,说是赵普一家来了。 沈白作为主人,请他们到书房来见面,也就没有再出去相迎。 未几,赵普带着一个二十七八的少妇前来,后面还跟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 “参见少爷。”赵普带着家人行礼。 “不必客气,你们待会就先去安顿下来。”沈白说到,看看行礼后好奇打量自己的小男孩,一双黑色眼眸里全是好奇,让他觉得十分的喜欢。 起身蹲下问小男孩:“几岁了,叫什么?” “四岁。”小男孩伸出肉嘟嘟的手比了个四,奶声奶气的说:“我叫安安。” “哦,安安好乖。”沈白笑着,抱起他摸摸,从书桌的抽屉里拿出一个白玉观音吊坠作为礼物送他,换来安安的一记萌笑。 一天之内,沈府内外焕然一新,总算是迎来了一个新的开始。
第9章 古代杂志‘要闻月刊’ 早上醒来的时候,总算是没有之前那么的迷茫。 人的适应性这种东西实在是奇妙。 既来之则安之,也算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把握。 早餐前先出去到处走走活动身体,那个叫肖衍的少年已经换过了下人的蓝色服饰,虽然脸色不好看依然留有病态,但是精神却好了不少。 看着沈白出去在院子到处逛,他拿着扫帚在院子里慢慢的打扫。 因为昨天沈白起得较早,今天沈府的下人还有厨子们都将时间提前,他在院子里到处走时,府里的各个院子都有人在忙碌,经过了一场清洗,沈府人员少了点,但是却更加的洗练。 早上吃了白粥和胡麻饼,里面夹肉和胡椒的胡麻饼烤得香酥脆爽,上面撒了细细的白芝麻,香气四溢。 “玲珑,你们早上吃什么?”玲珑收碗筷的时候有点好奇的问。 “啊?”玲珑愣了下:“窝头,咸菜还有小米粥啊。” “和忠伯说句,以后府里下人的早餐和我的一样,做的时候多做点就是。” 月梅和赵管家刚好走进来,在门口听到后都赶忙劝说到:“那怎么行,府里的下人哪能和主子吃一样的呢?” “像这样的胡麻饼单给我烤,不是一样浪费功夫吗?一个也是做,两个也是做,十几二十个也是做。”沈白看看放在青瓷高脚荷叶盘子里的胡麻饼说。 “少爷仁善,但是的确没有下人与主子的吃食一样。”赵管家劝道。 “那你做个折中。”沈白对他看看,今天赵普换了一身黑色衣服,显得干劲十足。 “那这样,以后像这样的饼食,可以多做的就给大家一起做,像今天这样就让大家小米粥配胡麻饼,既能吃好也能吃饱,也不出格。” “好,这样安排很好,我不知道沈福平日对下人伙食是如何,你从新做下安排,伙食上可以好点。”沈府刚刚换元气,下人们的忠心可以从各个方面提升起来,也是对他未来发展的一种铺垫。 “知道了,少爷。”赵普应下。 “不知道书斋可有我大宋的地图卖?”想到发展田庄的事情,倒是对地图有了一点兴趣,毕竟现在的不是城市的名字与现代完全不一致。 “详细地图是官家管控的,倒是简易的能够得到。”赵普不知道沈白的用意,想了想谨慎的回答。 “那你去寻张来,一定要有河道的分布。” “好!” 府里没有什么事情,沈白准备去街上逛逛。 早就闻听古代时汴京的风采,人口规模世界之最,也是繁华富庶,街上自然不错。 叫上顺子,看到肖衍也看了一眼,也就叫上了他,让顺子带上钱袋,带了五十两出门。 由沈府走到最近的东市需要半个小时,三个人就着上午的太阳步行。 一走出沈府附近这条街,人流就多了起来,一辆辆马车运着蔬菜货物的走着道路两旁,还有送柴火的,出来采买的,以及内宅女眷的小轿和骡车来来往往的好不热闹。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56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