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费功夫修葺,不如换个地方重建。 当然,这是他们的想法,还得征求村民的意愿。 结果村长半句怨言都没有就接受了他们的提议,一副只要神使吩咐让做什么都做什么的模样。 村长没意见,其他村民更没意见。 不用多费口舌固然是好事,但时玉和霍辞却并没有非常高兴,相视叹了口气。 不过也好,眼下这种情况,全然顺从总比心怀有异的好。 建房的事不急,先解决食物问题。 村长带他们去看蓄养的家畜,眼下全村的家畜都集中养在他家。 村长的房子坐落在村子中心的一个小高坡上,相比那些摇摇欲坠的棚屋,村长家要牢固许多,底座的石头明显打磨过,四个角由坚实的圆木撑起,屋顶也遮盖的很严密。 有几分西方童话故事里小木屋的感觉。 然而开门进去,扑面一股说不出的刺鼻气味,像是闷了很久不透气,还夹杂着动物排泄物的味道。 时玉没有防备被熏了个正着,差点吐出来。 这哪是住人的屋子,厕所还差不多。 村长却没什么感觉,像是根本闻不到,颤巍巍将门开到最大,朝里面指了指:“都在这里。” 时玉一扭头,对上了一双硕大的牛眼。 等等,他往后退了一步,确定这是住人的房子不是给家畜的窝棚? 霍辞也是同样的愕然,人和牛羊住在一个屋子里,这是什么操作? 木屋从外面看着童话,里面却一点都不美好。 屋里没有隔间,一眼就能看清整个屋子,客厅卧室厨房全都在一起,中间连遮挡的帘子都没有,地上堆着稻草木头等杂物,更像是一个仓库。 还有墙角拴在木墩上的牛羊以及圈在小围栏里的鸡。 充满了原生态。 尤其是味道。 时玉实在受不了,一口气吸进去脑仁发疼,迅速清点完出来。 村里蓄养的家畜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多,只有一头牛,一只羊和五只鸡。 据村长说本来牛有两头,一头奶牛一头黄牛,奶牛在寒冬到来后病死了。 “牛肉呢?你们吃了?”时玉问。 村长急忙摇手:“没有没有,不能吃,牛羊死了要告诉巡查队,他们过来抬走了,不然要受罚的。” 算了,当他没问。 时玉闭了嘴。 越问越糟心。 倒是霍辞又问了几句,得到黄牛并没有用来耕种牛奶羊奶和鸡蛋村民可以食用但牛羊鸡长到成年就会被巡查队带走他们继续蓄养幼崽的回答后也闭了嘴。 黄牛虽然活着,但瘦巴巴的,就算杀了也剔不下多少肉,想到黄牛养好了有用,两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养着。 鸡也一样,能下蛋,虽然按村长说的,两三天才下一颗,总比没有强。 这样一来,能杀来吃的,只有那只羊了。 问题是—— “怎么吃?” 时玉提出疑问。 羊肉腥膻,他倒是知道几个去腥膻的方法,但眼下没有调料也没有蔬菜,做出来能吃? 烤倒是可以,他们有油,但是人饿久了突然吃大油的东西会拉肚子,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一个个都瘫了接下来还怎么搞。 “先煮粥。”霍辞拍板,“喝点粥暖暖胃,然后去河里抓鱼煮鱼汤,再看看山里能不能找点野菜野果之类的,羊等过几天再杀。” 所幸村民自己挨饿,倒是给牛羊早早准备好了干草,有太阳的时候再带出去让自己找找食,活得比村民舒服。 煮粥的事交给村长儿子和儿媳,时玉和霍辞去了河边,打算看看是不是真的有鱼,万一异世跟现代不一样呢。 还好,老天爷是眷顾他们的,两人带着几个村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砸开厚实的冰面,立刻就有鱼争先恐后冒出来呼吸新鲜空气,还有胆大的直接鱼跃而出。 十多斤重的鱼砸在冰面上,发出重重一声响。 将坚持要跟着来的村长砸得惊在原地。 “快,把鱼抓起来。”时玉吩咐。 几个村民讷讷看向村长,倒是一个瘦高青年眼疾手快将挣扎滑行的鱼捉住,然后紧紧抱住兜在怀里,像是抱着救命稻草,一双眼泛出绿光。 有人带头,剩下的村民也跟着动起手来。 连鱼线渔网都不需要,鱼接二连三自投罗网上岸,有自己跳出来的,有被挤出来的,脸盆大的冰窟窿,密密麻麻挤得满满当当,可以想象这条没有被人为捕捞过的大河里寄居着多少鱼群。 时玉和霍辞不约而同松了口气,至少食物不愁了。 回去的时候每个村民手里都拎了两条鱼,个个十斤往上,连老村长都在怀里抱了一条,红肿粗大的手指摸着冰冷的鱼鳞,嘴唇颤抖喃喃着不成句的音调。 回到村子里,陶罐里的米已经煮好,蹲在路边的村民看到拎回来的鱼,双眼发直。 时玉和霍辞往陶罐里瞧了一眼皱起了眉。 不是煮多了,而是太少了。 十斤米做成米饭一百多人根本不够吃,所以才让煮成粥,至少每个人都能喝一碗。 结果村长儿子只煮了一半,又分了四个大罐子,米汤稀释,清得几乎能看到底。 见神使皱眉,村长儿子吓得手足无措,战战兢兢:“我不该多煮……” 时玉叹了口气,说:“先一人一碗暖暖胃,剩下那袋待会儿跟鱼一起煮。” 霍辞已经在指挥村民去处理鱼。 这才发现村民们居然没有争抢,全部老老实实抱着碗等在屋外。 连多金也带着他的三个仆从乖乖蹲在屋檐下,端着不知道从谁家借来的破碗。 时玉心头微松,他心里做过最坏的打算,无非等他们回来米已经被争抢吃完,没想到情况比他想的要好。 转念想到他们宁愿饿死也不去打破规定进山下河充饥,也就不奇怪了。 村民们挨个拿着碗上来盛粥,老村长一开始犹豫神使需不需要吃饭,舀出第一碗颤巍巍端上来,被两人拒绝了。 他们还有早餐面包和红牛,不至于跟村民争这一口。 老村长在村子里显然很有威望,指挥着村民一个接一个上来,白水似的粥盛到碗里,碗底的米粒一眼能数的清,村民却像是拿到了山珍海味,小心翼翼又无比郑重。 然后回去刚刚站着蹲着的地方,大口大口往肚子里灌。 喝着喝着,忽然有人大哭起来。 时玉和霍辞一惊,发现居然是个胡子拉碴的中年男人,抱着见底的陶碗堪称嚎啕。 老村长抖着唇说:“他叫哇……他母亲怕吃的太多,一个人进山里去了,就在前天。” 时玉和霍辞捏着面包,嘴里忽然没了滋味。
第4章 四、建造 据说古代一些地方遇到灾年食物不够,失去劳动力的老人会主动进山求死,为后辈省下口粮。 没想到异世界也有这样的风俗。 说不上对与错,也说不上残忍不残忍。 如果能活,谁不想活着。 男人的哭声很快感染了其他村民的情绪,一个个变得低落起来。 时玉沉默。 “吃吧。”霍辞沉声说,“吃完先试试怎么建房子。” 时玉回神,两三口将面包啃完,把剩下的包装袋仔细折好收起来,深吸一口气:“走。” PC版的《城市与文明》时玉很熟,他每天都在玩,但具现化的《城市与文明》他跟霍辞一样两眼一抹黑。 因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两人决定背过村民实验。 白山村属于一个倒扣的碗状,村长家建在中间供起来的最高处,能环视整个村庄。 时玉和霍辞开车出了村尾,在一路颠簸和剐蹭中穿过一片光秃秃的田,在东边山脚的树林边停了下来。 事实上也不能再往前走,路没了。 两人将车摆横,当做遮挡,握住手召唤出游戏界面。 昨天他们只囫囵吞枣看了个说明,这一研究才发现具现化的金手指跟游戏有很大不同。 PC版《城市与文明》开局会先让玩家选择地形,有高山群岭,有临湖盆地,还有海岛平原等等,端看玩家的喜好,选定之后整片地任由玩家规划。
但具现化之后,地形选择按钮变成了灰色,没有了上帝视角的全景图,只有一个解锁按钮,点击之后,一块以他们脚下为中心的长方形在游戏界面上展开,只要按下确定,这块区域就成了游戏认可的地盘。 时玉和霍辞按照比例算了算,一块区域估摸着有两个白山村那么大,而且下面小字提示区域不止这一块,要完成条件才能解锁更多。 而只有解锁区域,才能进入其它项目。 “选在哪?”时玉征询霍辞的意见。 霍辞环视一圈,说:“你在这别动,我到周围看一看。” “我跟你一起去。”时玉脱口。 对上霍辞诧异的目光,厚起脸皮说:“两个人看得快。” 霍辞没戳破他的谎话,挑了挑眉:“好,一起。” 时玉心里松了口气。 他有一个比较古怪的毛病——胆子小。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胆小。 他不怕恐怖片不怕恐怖游戏,也不怕跟人交流甚至打架。 他怕海盗船怕蹦极怕跳伞等所有安全无法自主保障的活动。 以及一个人在家、一个人去银行取钱等这类琐碎小事。 一个在家他会控制不住胡思乱想,想象有小偷有恶棍甚至通缉犯上门,连之后的搏斗场面以及各种各样的死法都想到了,然后陷入无限紧张从而失眠。 一个人去银行也是,光被抢劫的方式他就想过N个版本。 所以他至今还跟父母住在一起,去银行从来不在晚上白天也必须结伴。 在外人看来简直匪夷所思堪称奇葩。 好在这些事很容易就能避免,除了家人和好友,很少有人知道他这个毛病。 时玉自己也很头疼,曾经尝试过各种方法试图改掉这个毛病,也看过心理医生,结果该怕还是怕。 就像现在,站在这片渺无人烟的荒野里,跟霍辞一起还好,让他一个人,就会开始陷入各种死亡幻想中,循环往复。 这一刻,他忽然庆幸这趟穿越还有个同伴。 两人沿着田埂走了一圈,没敢贸然进到树林里,虽然外围树木大多光秃秃只剩下枝干,托举着没有融化的残雪,一眼能看到深处,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灌木里蹿出一只野兽呢? 没有医院没有医生没有药,连五毛一个的创可贴都成了奢望,一切以人身安全为重,最好连划痕都不要有。 谁知道会不会一个感染就要了命。 一番简单的勘察,时玉和霍辞选择了两个山/脚/交汇的区域,这一片地势前高后低,而且在村子斜后方,方便遮掩隐藏。 因为游戏区域是以两人脚下为中心往外扩散,又不敢贸然走得太深,所以最终确定的区域有三分之一纳入了白山村的田地。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0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