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因为着火、泡水等等意外,损失了很多,最后一个丰年的粮食,又支撑不住持续的荒年,那么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很严重的饥荒。 如果丰年的存粮可以永久地不变质,那么它们就可以一直保存着,存上几十年,几百年,每个丰年都存。 这样一来,大庆的粮食储备,便足以应对持续性的荒年,各地可能会爆发的雪灾、洪灾、蝗灾、旱灾、等等,就都不用担心粮食问题了。 萧明允计划修建的粮仓,不仅可以防止粮食发霉,还可以避免泡水和着火等等意外。 他把各种防御法术,融合成了一个综合性的防御法阵,已经练习了很多遍,保证粮仓一完工,立刻就能投入使用。 他不仅要储存粮食,还要储存新鲜的瓜果蔬菜,蛋类和肉类。 人们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此举对果农和养殖户的影响,也可以参照对农民的影响。 丰年粮食的产量高,那么价格就低,农民们虽然不用担心吃饭这个头等大事了,但其实他们的日子也没有好过到哪儿去。 荒年粮食的产量低,那么价格就高,可是除去税收,再留下自己家吃的,能卖出去的粮食根本没多少。 大部分利润都在粮商的手里,所以最终,农民们也没有赚到多少钱。 如果由官府来控制粮价,在丰年也以正常的价格收购粮食。 那么农民才能真正的做到多劳多得,才能真的趁着丰年,积攒一些财富。 在荒年,官府也以正常的价格出售粮食,这样就不会增加百姓们的生存压力。 对官府来说,这么做没有任何损失,收上来的粮食永久保鲜,也不会有意外的损耗。 只要把粮仓一次性修建好,那么官府并不比现在多投入什么,还能保证整个大庆永久的粮食安全。 苏时景靠在椅子上,单手抵着下巴,念叨着:“永久保鲜……” 苏文景却更沉重了,说:“你实话告诉我们,这么做对你的身体到底有没有损伤?” “上天不会平白无故的,突然就给你一个超能力,是要用什么东西做交换吗?” 关于这一点,萧明允说谎都说成习惯了,他的脸一点也不红:“我没有超能力,就是学了一些小把戏,会画几张符。” 苏时景哼了一嗓子,说:“别装了,你真的以为我们看不出来?” 萧明允放弃抵抗,原地投降道:“师哥放心吧,已经损伤过了,这是它,”萧明允指了指上面,“给我的补偿。” 苏文景:“真的?” 萧明允:“真的。” 苏时景突然坐直了,还往前探了探身子,他两眼冒着绿光,说:“原来你也看话本。” 他发现了萧明允身上的异常,是正常的,可是苏文景这个大忙人人是怎么知道的? 苏文景:“咳,快吃菜。”他夹了一口,却放在盘子里面没有吃。 他们是上午来找萧明允的,萧明允留他们在家里吃午饭。 结果刘婶把饭菜送过来已经半个钟了,他们也没有心思吃。 苏文景:“保证粮食安全,是官府应该为国家和百姓做的,可是这怎么提高农民的收入?” “什么才是合理的价格?如果太高了,国库也没有那么多银子。” 总不能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就提高其他方面的税收吧。 修改税率会牵扯到很多事情,任何一项不合理的税收,都有可能会积攒民怨。 萧明允:“价格不用比现在高多少,只要让农民的年收入,和我厂子里工人的年收入,上下相差不大就行。” “那个时候,百姓们择业,就不用考虑收入的差距了,只需要考虑自己想干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苏文景终于笑了,幼时,大人总是喜欢问他们,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驰骋沙场,入朝为官,行走江湖,开店赚钱,理想五花八门,但是都充斥着热情和希望。 萧明允特别认真地想了想,他们还以为是什么宏图大志呢,结果他说,他想在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获得了一番嘲笑,并且被教导做人要有理想,有目标,不可以虚度光阴。 长大以后才明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实现的愿望了。 没有叫刘婶热菜,他们就温着吃了几口,叫谢年把菜撤了,萧明允给他们沏了壶茶。 萧明允的计划全都写在了信里,并且让五皇子去说服皇帝,皇帝已经点头了,京城的那座粮仓已经快建好了。 保证整个大庆的粮食安全,只靠京城一座粮仓是远远不够的,运输过程中也可能出意外。 萧明允计划在每个州府都修建一座粮仓,每个县城也都修建一座,粮仓的大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粮仓计划靠萧明允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他不得不与五皇子合作。 萧明允:“粮仓是官府用来救急和救灾的,是保证民生的最后防线,平时不需要对外开放,所以把控是一方面,但是也不能完全地遏制市场。” “除了丰年和荒年,还有很多产量不多也不少的年份,所以我想,最好可以实现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小粮仓。” “除去税收,农民自己决定卖出去多少,存放多少,粮食不怕坏了,他们就可以大胆的存放在家里,等价钱高一些的时候再卖。” “这样一来,粮商就不能囤货居奇了,只能赚他们该赚的利润。” 严格来说,这也不算是抬高粮食的价格,只是把高价年的银子,往低价年匀了匀,让农民的收入更加稳定了而已。 只是近两年的粮价比较低,所以听上去,像是故意在抬高。 说句不讨好的话,粮食跟冬暖箱和夏凉箱不一样,它本来就不该是个高利润的产业。 王公贵族、财主地主、和富商巨贾,他们的家里永远不缺粮食,粮商的利润都是从没有田地的百姓手里挣来的。 萧明允:“我打算售卖这样的小粮仓。” 之前,没有让神奇食盒问世,是因为他想憋着这个大招,跟皇帝谈判,可是没有想到,皇帝并不怎么偏袒赵昂。 赵昂的仇报得很顺利,皇帝也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依靠萧明允。 粮食确实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第一大事,所以粮仓计划推进得非常顺利。 既如此,萧明允便要开始出售神奇食盒了,李秉文早就想要了,同样先赚有钱人的钱,然后层层向下普及。 平时用来储存瓜果蔬菜的,像他们自己用的神奇食盒,就摆几个样品放在店里,再大的尺寸就定制。 经常走南闯北的游商们,也很需要小号的神奇食盒来保存食物,所以再小的尺寸,也可以定制。 说起这样的事情,萧明允的眼睛里总是冒光,不仅让人感到踏实,还让沉寂了多年的干大事的热血,重新沸腾。 苏文景:“没想到你考虑得这么周全,原来不做官,也可以为百姓做这么多事情,有出息。” 萧明允:“机缘巧合罢了,多亏了师哥苦口婆心地教我,不要死读书,要多听多看。” 苏时景:“哎呀呀呀呀,咋还恭维上了。” 萧明允面带着微笑,拧了一下他的大腿,疼的苏时景嗷嗷叫。 苏时景流着生理性眼泪,捂着大腿说:“好一个心系天下的萧老板,就是不系他的掌柜!天下万民都是他的宝贝,就我是个多余的!” 萧明允:“我瞒着李秉文留了一台夏凉箱,明天送到铺子里。” 苏时景擦了擦眼泪,说:“这还差不多。” 苏时景:“可是刚才说的城市里的穷苦百姓,他们买不起粮食的境况并没有得到改善,总不能都去你的厂子里做工吧,一个木工厂能吸纳多少人?” 萧明允:…… 苏文景:…… 这一部分百姓,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他们是在县城或者府城里有一小间宅子,或是祖上留的,或是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买的。 可是等他们定居了以后才发现,原来府城也找不到什么好营生。 大户人家雇佣下人,铺子里面雇佣伙计,人数都是有限的,如果遇到好东家,那么他们就不算辛苦,也不算艰难。 真正艰难的,是那些没有稳定的活计,也没有本钱做生意的,他们只能卸货,搬砖,每天守在牙行的门口,希望能够多接一点零活儿。 炎热的七月向来难熬,不过他们有夏凉箱,自然的冷空气让人感到舒适,萧明允和苏文景默默地喝起了茶。 苏时景摊着两条胳膊,趴在桌子上,一个人就占了半张桌子。 都说达则兼济天下,可是天下之大,好像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 有些人的贫苦是环境造成的,或者意外造成的,但也有些人的贫苦是自己造成的,好像也不能责怪往前走的人。 萧明允:“师哥,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 苏文景:“你说。” 萧明允:“虽然现在读书的人多了,但是大部分人读书,都是为了考取功名,年龄也小。” “实际上,有些已经成家立业了的人,比如我糕点铺的师傅王信开,他小时候是因为家里穷,所以没有读书,现在他有钱了,也想读。” “他也不需要读四书五经,只需要会写字,能记账就够了,他一直跟着店里的伙计学呢。” “所以我想,你们鹿鸣书院能不能开一个,针对这些人的班?就叫做掌柜班,只教作为一个掌柜需要掌握的知识,行吗?” 苏时景在心里默默地吸了一口凉气,这个萧明允,怕不是要把他师哥累死吧。 他爹在国子监教书,叔叔们也都去各府的书院当夫子了。 书院的大事小事,全都是他一个人在操心,他爷爷还成天催着他成亲,哎呀,这当老大的就是不容易。 苏文景:“就算开了,他们有时间来吗?每天打烊就天黑了。” 萧明允:“如果是半个月一堂课呢?一堂课一个时辰,想学的人自然可以挤出时间。” 苏时景:…… 市面上可没有专门讲如何做掌柜的书,想开这样的班,还得自己整理为掌柜之道。 记账倒是好说,但是一个合格的掌柜,还得懂得怎么察言观色,推销的话术也得精通。 如何处理各种突发的状况,如何解决和顾客、和同行之间的冲突,供货商常见的坑也得知道怎么避开…… 苏时景悄悄地往边上挪了挪,降低着身子,也降低着他的存在感。 萧明允:“师哥~,你就开一个掌柜班吧,我以后还要开很多铺子呢,找不到放心的掌柜可怎么办啊?师哥~” 项元齐已经充分地了解了他的想法,以后再开分厂,就让项元齐带着分厂的掌柜一起去。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38 首页 上一页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