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漂浮在水上的绿豆,心里生出一个强烈想法。 指尖传来凉意,他才回过神,将漂浮的绿豆捞出,丢去一旁的海碗里。 这些不适合发绿豆芽,不过可以煮米粥里。 陆柘景默默看着,没吭一声。 虽有诸多疑问,但还是那句话,他等着少年主动坦白。 隔天,余南叶早早起床,两人睡在一间屋,两张木床几乎严丝合缝合一起,好在两张床比较大。 不至于睡着睡着就搂到一起。 两人像这么睡,已经睡了几日,但余南叶还是不太习惯,这会儿起来,手脚放地很轻,就怕吵醒阿景。 等他出了门,悄悄吐出一口气,却不知道躺在床畔的阿景,慢慢睁开眼。 那双眼写满迷茫,只是眨眼功夫,又恢复清明。 四月的晨间透着凉意,余南叶紧了紧外衫,去了灶屋做早饭。 昨晚泡过的绿豆放进粳米里,又洗了些黄豆芽,当配菜。 这时大门被敲响,余南叶出去开门,吴婶怀中抱了个小陶罐,见大门开了,当即递出小陶罐,“小南,这是婶子腌的泡菜,一些萝卜和白菜。” 余南叶以前所在的大陈朝也有萝卜,但萝卜不便宜,一斤得六七文,村里人一年到头也吃不起。 听见吴婶说萝卜,他下意识就要推拒。 吴婶早摸清小南的性子,忙道:“萝卜是自家种的,不费银钱,白菜也是自家种的。” 不过两种菜都没活多少,卖了些到镇上,剩下的留着自己吃,但自家就四人,也吃不完这么多,她便和媳妇一起洗干净腌成泡菜。 想吃的时候还能有菜吃。 说到这份上,余南叶不好再拒绝,收下一小坛泡菜,想到什么又忙道:“婶子等我下。” 他抱着坛子回灶屋,放下泡菜坛,取了一大把黄豆芽,用一个大海碗装给吴婶。 吴婶乐呵呵收下。 吴婶离开后,陆柘景也从卧房出来。 灶房里传来淡淡的香味,是余南叶在米粥里加了两个鸡蛋蛋清,将蛋黄放入面粉揉搓。 他打算摊几个面饼带去山上。
第32章 陆柘景跟余南叶打过招呼,洗漱后,接过少年手中活儿,生涩地摊饼。 若是让齐蔺他们看到了,还不得多吃惊。 陆柘景摊饼的手艺,是跟南南现学的。他总不能什么事都让南南做,自己坐着享受。 替人着想这种情感,他以前从未出现过,也就是在少年面前生出过。 或许只有少年能让他做到如此。 以往没放心上的琐碎事,此时和少年一起做,竟也格外自在放松。 不过陆柘景以前哪里做过这些,如今学起来看似像模像样,实际上仍然把控不好火候,还是余南叶教了好几次才学会。 好在陆柘景有功夫在身,刀功了得,虽说以前是手握长刀长剑,换成菜刀也照样得心应手。 余南叶原本还担心阿景不会切菜,一不小心切到手,没想到阿景的刀工,比自己的还要厉害。 看着薄如蝉翼的五花肉,少年发出没有见识的轻呼。 陆柘景常年习武,哪怕细微声响,也听得一清二楚,听着少年的惊叹,手下动作快出残影。 余南叶只能看见银光濯濯,不一会儿半斤五花肉就切得整整齐齐,码进碗内。 余南叶清洗蒜芽,蒜芽是吴婶前几日拿来的,一直没找到机会吃,正好买了些五花肉,炒蒜芽正正好。 爹爹以前就做过这道菜,年幼的南南总能吃得饱饱的,后来爹爹不在了,陈氏做饭手艺一般,大多数让自己做。 他会做不少菜,可他不想做给陈氏和她儿子吃,每次都随便弄几道清淡寡水的煮菜,陈氏吃了几次就借题发难。 他没有顶嘴,只是下次做饭,做得更难吃。 陈氏还没说什么,她带来的儿子先不干了,嚷嚷着让他娘做好吃的。 陈氏的儿子和自己差不多,明明是陈氏跟前夫生的,来到余家后,对方仗着汉子身份,讨了父亲欢心。 对他竟比自己这个亲生哥儿还要上心。 除了偶尔进山猎些野物,其他时候都在家好吃懒做,后来陈氏生下余家男娃。 余南叶在余家就更难了,等余成才长了几岁,陈氏送他去私塾。 余父像是忘了和前妻生的哥儿,导致余南叶小小年纪就要挨饿,陈氏不顺心了还要背着余父打骂年幼的余南叶。 有一次打骂余南叶,被余父撞见了,那是余南叶第一次燃起希望,然而余父对此无动于衷。 后来,陈氏不再背着余父打骂余南叶。 余南叶只能吃他们吃剩下的饭,勉强果腹,若是没有剩饭,只能偷偷烤根红薯填肚子。 刚来到这里时,他还想找到回去的路,如今早不想回去了。 这里有他在意的人,有关心爱护他的婶子,还能隔三差五吃肉,没人再抢自己的铜板,也不会有人让自己饿肚子。 余南叶动作利索地炒好蒜芽肉片,又把剩下肥瘦相间的猪肉剁成泥,加了些萝卜丁在里面,裹上擀好的面皮,放笼屉里蒸。 陆柘景继续摊饼,铁锅内刷了层菜油,摊的饼酥脆,光闻着香味儿,余南叶就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好香阿。”余南叶赞道,“阿景手艺越来越好了,都可以去镇上出摊了。” 陆柘景轻笑一声,“是么?我摊的饼真有这么好吃?” 余南叶诚实点头,“真好吃,我看镇上卖的葱油饼还比不上阿景摊的鸡蛋饼。” 少年眼神真挚,目光中的崇拜一丝不掩,陆柘景光是瞧着就心情大好,更别说被少年夸了,嘴角止不住上扬。
第33章 两人吃过早饭,蒸屉里的肉包也熟了,隔着罩都能闻到肉香。 陆柘景夸赞道:“南南做的肉包真香,我都迫不及待想吃了。” 余南叶被夸得不好意思,耳尖烫烫的。 他一边把摊好的鸡蛋饼和素饼装了几个在油纸里,包了起来,又拿碗装了四个大肉包和四块鸡蛋饼。 匆忙丢下一句,“我去趟婶子家,马上回来。” 余南叶仓皇逃走,全程不敢看阿景一眼,俨然不知道陆柘景看他的目光里带着笑意。 吴婶家刚好吃完早饭,吴大要去村里贺家庄子上工,他扛着铁铲,看见余南叶端着一碗包子过来,忙朝灶屋喊了声,“娘,小南来了。” 吴婶听见声音,从灶房出来,吴婶不是个会苛刻儿媳妇的婆母,芸娘的身子越来越大,吴婶便不让芸娘干活。 上个月他们去镇上看了大夫——回春医馆里最有名望的大夫号的脉,从大夫口中知道怀了小子后,吴婶更是连碗筷都不让芸娘洗了。 有时云云洗,有时她自己洗。 芸娘在家闲得没事,趁着天光好缝缝补补,或是绣些手帕,让吴大送去镇上。 镇上一些针线铺会收手帕荷包等小物,两文一块手帕,看绣工和精细程度,若绣工了得,样式精巧,价格不等。 荷包相对复杂,价格比手帕贵两文。 芸娘会的样式不少,从前跟娘亲学过不少,会绣花绣物,本身颇具天赋,没学几年,技艺就赶超娘亲。 如今闲来无事,绣了不少手帕和荷包,还给了余南叶两块手帕,一个荷包。 余南叶当初瞧着手帕上栩栩如生的翠竹,喜欢得不行,奈何他女红实在拿不出手。 只得老老实实种地。 吴婶瞧见他碗里的大包子,都能闻见肉香味,看云云馋嘴的模样,也没跟南小子客气地收下。 余南叶还要和阿景山上,送来肉包和鸡蛋饼就回去了。 两人一人背了个背篓,余南叶拎了把镰刀,陆柘景拿了把短镰,两人并肩去后山。 随着朝廷下令禁止砍伐树木后,村里人很少上山,这会儿天色尚早,外面没什么人,没人看到两人进山。 余南叶之前进了两次山,按照之前留下的痕迹,很快在半山腰找到了几株荠菜。 尚在成熟季节,可惜这里的几株荠菜恹恹的,和山林里的其他草木一般无二。 余南叶拿出镰刀,慢慢撬开荠菜旁干裂的地面,小心翼翼把几株荠菜放进背篓。 陆柘景看着少年利索地动作,小心翼翼的模样,以及露在外白皙纤细的手腕,脆弱,似轻轻一捏,就能捏碎。 陆柘景眼神暗了暗。 心底生出某个不为人知的异样。 余南叶全部身心都在荠菜上,没注意阿景的眼神,带着人继续往山里去。 前两次他都没有进太深,南水村后山群山环绕,一路往里去,说不定会碰上野猪或大虫。 如今他带着阿景,阿景才伤势痊愈,断不能贸然行动。 陆柘景见少年没往深处走,一直绕路,便道:“不往里面去?” “先不去,这里已经有不少了。”放眼望去全是没有生气的树木,高大树木少了树叶遮裹,光秃秃一片,孤零又滑稽。 原本到膝上的草丛,也是枯黄一片,一眼看去能清楚看到没有大蛇和野兔。 明明是万物复苏的春日,却宛如暮暮垂矣,秋风一吹,化为一捧枯叶。 他感觉不到春日暖意,只有萧瑟孤寂的秋意弥漫心间。 他带着阿景在外围找了一遍又一遍,除了几株荠菜外没有别的。
第34章 春日融融,驱散缠挟的清凉晨风。 余南叶带着阿景又绕了圈,除了没转过的岔路,另一条稍宽,带着足迹的山路,已转过几回。 全程陆柘景没有半点不耐烦,和余南叶在一起总是乐此不疲的。 他从背篓里取出水囊递给余南叶,“南南喝点水。” 陆柘景不习惯像村里人一样直接喝井水,哪怕没有好茶可泡,也要喝煮沸的井水。 连带着余南叶也养成喝沸水的习惯。 家中只有一个水囊,以前这个水囊是自己在用,今早被阿景清洗后带上山,走了近两个时辰,他也有些渴了,忍着羞赧接过,仰头喝了起来。 即便余南叶来到南禹国,依旧改不掉作为哥儿的一些习惯。 像小口小口喝水,随着吞咽的动作,圆润小巧的喉咙上下动了动。 陆柘景盯着那上下滑/动,不及自己一半大的喉结,莫名口干。 余南叶拿手背擦了擦唇,一抬眼就看到了一瞬不瞬盯着自己的阿景。 看着那双好似在说“我好渴”的眼神,以为阿景也渴了,将水囊递给阿景,“渴了吧,喝吧。” 陆柘景心知他误会了,却没解释,接过水囊,咬上少年刚才含过的位置。 余南叶愣了下,他以为阿景会不习惯和人共饮,至少会换个位置,亦或仰头喝,以前在田间他就见过不少汉子仰头灌水。 整个过程都不会碰到囊口。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4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