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过去,此次如此,没把背后之人气得摔了一地瓷器。 农作司众人毫不知情,陆柘景不可能让这些消息传进少年耳朵里。 余南叶这边和苟文几人熟悉了下,就由苟文带着余南叶进庄子。 庄子上住了近百号人,其他来上工的农家子是附近村民,他们会回家住。 田地被分成了数块,每两块相对应,大小均等,连土壤也大差不差。 每块田地栽种的作物不同,余南叶一眼看过去,正巧看到面前地里,几名穿着短打弯腰查看土豆藤的汉子。 然而眼前土豆藤稀稀拉拉,藤蔓焉头巴脑,间或参杂些许萎顿之意。 余南叶没打扰他们,放眼望向其他菜种,除了土豆还有番薯,以及这个季节该种的蕨菜,晚菘、凤尾菜、萝卜、豌豆、黄豆、绿豆,和芝麻。 余南叶没想到这里居然有芝麻,虽然稀稀拉拉,但从卵形叶片,和矩圆形蒴果依稀能瞧出这是芝麻。 他还记得爹爹的手札里说过,芝麻是一年生直立作物,芝麻可摊饼,摊出来的饼叫芝麻饼。 以前家里没芝麻,爹爹不能做芝麻饼,便在手札上画芝麻饼,又跟他讲述如何摊芝麻饼。 给从未吃过芝麻饼的余南叶留下深刻印象。 除此外,余南叶惊叹于这里竟然有这么多菜种,不仅有他见过的,还有没见过的。 这边的田埂旁有一条人工开凿的小渠,方便庄稼汉浇水灌溉。 余南叶看到最远处有个大大的木架,瞧着和他在藏书中看到的风车相似。 想来那就是水车了。 耳边是苟文介绍的声音,“除了这边,那头山坡也有,只是不方便耕种,不过陛下说有种叫梯田的法子,或许我们可以试试。” 骤然听到记忆里的名字,余南叶猛然睁大眼。 竟然是梯田! 等等,苟司吏刚才说是阿景提出来的,阿景怎么会知道梯田? 爹爹说梯田耕种的方法是他们老家那边的,难道阿景去过爹爹老家? 阿景能去,自己是不是也能去? 余南叶心中燃起一股激动澎湃,如果不是还得和这些种地老手攀谈,他都想现在回宫问阿景。 他观察了几块田地,苟文以为余南叶细皮嫩肉不会种地,刚要解释这些是什么,就听身边少年道:“大致情况我已经知道了,除了这些我还想栽一些其他时节的瓜果。” 苟文:你听听自己在说些什么? 就算他们有种子,也不一定能种出来,像土豆这些能长成这样,已经是他们费了千辛万苦才达到的效果。 当然这些话他没有说出来,毕竟新官上任三把火,就算面前少年看着清秀乖巧,很好拿捏的样子,但说不准人家就是个软硬不吃的。 苟文没接话,余南叶也不生气,倒是乔乔有些不乐意,狠狠白了苟文一眼。 他们家主子可是陛下身边亲近之人,这人如此怠慢主子,当真没把他们主子放在心上! 乔乔偷偷看了眼主子,意外于对方脸上没有半点怒意,好似一点儿也不在意这个苟文的轻视。 然而不是余南叶不在意,而是他想到农作司现有种子,他们种地的确耗费心神,只是效果与南水村从前不分伯仲。 余南叶不会贬低他人,他道:“农作司现下还有未开垦的田地么?” 苟文歉意笑了笑,“望余司使见谅,你也看到了,我们种的作物类别多,需要的地儿自然多了,如今只有十亩地还未开垦,只不过离小渠和水车比较远。” 余南叶不再追问,又看过几块田地,才问:“司里可有菜种?” “还有,在库房,余司使要去看看么?” “那便去吧,再把登记的册子拿过来。”随着余南叶话音一落,苟文便在心里鼻翼,他以为余南叶跟那些官员一样只知道贪墨。 一群人浩浩荡荡去到库房,钥匙在苟文手里,在众人注视下苟文只能取出钥匙开门。 围观之人越来越多,苟文见状想驱散一些工人,只是不等他开口驱赶,余南叶先一步开口,“既然大伙儿都感兴趣,咱们便都看看,说不得还有意外之喜。” 围观过来的大师和工人们,对余南叶说的话不报太大希望,除了常见的种子,还有什么? 然而,当余南叶让小江他们把布袋,或缸里装着的种子取些出来给大伙儿瞧瞧时,他们看到了不少没见过的种子。 余南叶没想到会在里面见到玉米种,番茄种、茄子种、葵菜种、韭菜籽、姜、蒜、蕨菜种、葫芦种、苜蓿种、菠菜种、莴苣种、辣椒种和白菜种。 看到这些余南叶挺意外的,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菜种,有些菜种的名字他从未听过,但想到两个地方的差异,比如在大陈朝土豆叫洋芋,但在这里就叫土豆。 而且听说土豆也不是从其他地方传进来的,而是南禹国某一日突然就有了的,除了土豆、番茄、茄子等都是某天突然出现的。 这些作物被大越的走商运走,后来南禹的作物、草木花果停滞生长,大越的走商就从南禹买走种子,栽种出来后,又把菜运来南禹售卖。 除了这些菜种,余南叶还在库房里看到不少花种、瓜果种子;如黄瓜、冬瓜、寒瓜、南瓜的种子。 又如梨、桃、李、枣、柑橘、甜瓜、葡萄、石榴、哈密瓜、荔枝、龙眼、甘蕉、椰子的种子,或带着土壤的嫩苗。 余南叶道:“苟司吏,这些带土壤的嫩苗何时送来的?” 苟文虽觉得余南叶不懂栽种,很是放心表示这些带土壤的嫩苗两日前运来的。 细白手指捻了捻土壤,土壤很是湿润,这时候移去田里刚刚好。 于是,余南叶对身边的小江和乔乔说:“你们找找看这些土壤哪些是湿润的,那些干的,干的放一边,一会儿我来洒水,土壤湿润的放一边,待会儿我们移栽过去。” 小江和乔乔纷纷应好,两人学着余南叶的样子蹲下身,查看面前带着土壤的嫩苗,两人不认识这些嫩苗,更不会栽种,有些担心的往主子的方向看。 主子不仅毫无所察,脸色也不曾变一下,就好像真的擅耕。 苟文看着余南叶动作有条不絮,越看越觉得余司使像会种地的,瞧那娴熟的手法,似乎比自己还要熟练。 苟文今年二十有七,出生农户,未开蒙前也曾下过田地,十岁左右,家里日子好起来了,村里与自己差不多岁数的小子都去了村里老童生开的私塾启蒙,家里只他一个男丁,他上面有个出嫁的姐姐,下面有个小了自己七八岁的小妹。 苟小妹是父母的晚来女,生得白嫩软乎,似糯米团子,十分讨喜。 家里上下都喜欢这个小年糕。 后后小妹大了,家里也没让她下地干活儿。 顶多在家做饭。 好在小妹喜欢研究各种吃食,哪怕是简简单单的水煮肉片,都煮的比别家好。 他启蒙后,家里也不让他种地了,家里十亩地,租了五亩出去,剩下五亩家中父母耕种。 他跟着乡里的老童生学了两年,便下场考试,没想到一下子就考过了乡试、县试、府试,成了当地有名的神童,家里越来越好。 那时他每日要见不少人,村里的乡绅,镇上的员外等等。 众人皆对自己赞不绝口,渐渐地他开始得意忘形,心思不再放于学文,考了两次秀才都名落青山。 有道是“白首书窗成巨儒,不知簪组遍屠沽”。 他开始自我反省,又考了两次才考中秀才,那时已经十六岁,到了县学,县学里人才辈出,他在里面并不算什么。 慢慢地他沉淀下来,一直到两年后才考中一甲进士,举家迁至都城。 现下想来他为自己先前的自以为是而感到懊悔,好在余南叶不知情,否则他就真的得罪了陛下跟前的大红人。 余南叶不知道苟文怎么想的,他挑选出带土壤的嫩苗,起身道:“苟司吏可否带我们去较近的田地。” 苟文想了下,回答:“这边有,这些要移植过去?” “对,得尽快栽过去。”余南叶手中拿了不少嫩苗,苟文认出这是番茄的嫩苗,可如今已经十月,番茄要么早春栽种,要么六、七月栽种。 都城位于西南方,冬日里虽不至于严寒到大雪纷飞,却也是冷手冷脚的。 苟文不觉得在草木停止生长的时下,能种活番茄。 苟文担心余南叶不认识这是番茄嫩苗,刚想张口提醒,蓦然想到少年先前的手法,顿时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或许余南叶真的有法子。 他把人带去最近一块地,这里离水车很近,不过这个季节的番茄苗不需要太多水分,于是余南叶换去另一块土地。 小江和乔乔跟在身后,他们手上同意拿着拿着番茄苗,其他人见了,有些跟着帮忙转移带土壤的番茄苗,有的则是来看热闹。 余南叶一边移栽,一边跟苟文说:“我知道一种法子,哪怕不是当季也能栽种,之前我和阿、我跟陛下说过,陛下也想到了这点,已经让尚擅作的人做了,估计很快咱们就能用上。” 想当初他跟阿景提起爹爹手札中记录的种植方式时,还担心阿景不会赞同,没想到阿景一下子就跟自己想到一处去了。 他当然不知道陆柘景那时候除了想到这个,还想着南南怎么知道“大棚”。 大棚种植不是这里的,而是他从另一个世界借用的。
第111章 或许是看余南叶干得太娴熟, 很快就有不少人加入。 苟文见状捆上广袖,下了田地。 心想,刚才还不如不换衣裳。 为了见余司使, 他特意换下之前一直穿的短打, 担心在余南叶面前留下不好印象, 毕竟这位可是天子臣, 得罪谁都不能得罪了他去。 像他这种无权无势, 通过科考好不容易坐上七品官的进士不乏其数, 所幸他所在的农作司隶属陛下。 跟翰林院大学士, 国子监博士还真不一样。 余南叶今日过来穿的虽是长衫, 却是窄袖, 干起农活照旧利索。 有其他人帮忙, 一块地很快移种上番茄、茄子苗。 那些不是他亲手移栽的幼苗,他会用特质水壶撒上些许水, 等他弄完,天已经擦黑。 苟文锤了锤后背,他原以为余南叶坚持不住, 没想到他都觉得腰酸背痛了, 这人竟是面不改色, 看不出半点儿疲累。 这还是人么? 苟文带着一行人去了净房洗漱。 时候不早了, 庄子上的厨娘备好晚食, 苟文见余南叶盯着不远处上涌的徐徐炊烟,邀请道:“时下备好饭菜, 余司使何不留下用饭?” 余南叶摇了摇头, 他有一日没见到阿景,而且阿景说不得还在等自己,他婉言谢绝了苟文好意。 “苟大人不必如此客气, 我见你长我几岁,唤我小南便是。”余南叶笑道。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4 首页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6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