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通倒好,贺寿还要叫营妓。他哪怕自己花钱去瓦舍找戏班,飞廉军都能当没看见。他身居要职,今日能为了贺寿叫营妓,明日就能为了自己把禁军当私军。这样的人,不能留他。” 姬安听得有点意外。他原先以为上官钧在意的点是犯禁令,没想到竟会是公器私用。 难道是他想岔了,真和夏侯焱没有关系,犯禁不是处置夏侯通的藉口?那为什么上回上官钧给自己介绍人时没带上夏侯通,真不是那时候就想着要把夏侯通换掉了吗? 当然,这些疑问姬安也就在心里想想。上官钧在政事方面已经让渡了权力,姬安现在的原则还是不去过问军队。 两人聊着天吃完一顿饭,上官钧便告辞回了思贤殿。 * 姬安开着系统面板,一边浏览【科教】模块里种类繁多的教材,一边在院里慢慢散步。 走了快半个时辰,正要转回殿里休息,郑永领着王晦过来了。 王晦上前躬身问安:“陛下万福金安。听郑永说陛下得着了空,老奴便过来听用。” 姬安看着王晦如今弯着腰的模样,想起初见他之时的情形,心中不由得感慨——当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不过,姬安也不是一朝得势就反踩别人的性格。当初王晦虽然姿态有点高,但所言所行都是奉先帝命令,对姬安并没有苛待。现在姬安再面对王晦,也就还是平常心。 姬安叫了免礼,带着这个年过半百的老内侍进到殿中,给他赐了座。 王晦主动开口表忠心:“老奴听郑永说了陛下的想法。陛下既还觉着老奴堪用,老奴不敢再辞,愿为陛下效死。” 姬安也小小恭维他一句:“王内侍是宫中老人了,这宫中人多且杂,这种事还得交给你我才放心。” 王晦状似感动地再次躬身:“老奴必兢兢业业,不会让陛下为此烦心。” 姬安就进了正题:“郑永既和你说了,你现在可有什么想法。” 王晦显然也是有备而来,细说道:“消息传达下去,这两日已有许多人报名登记。老奴想着,下种时间紧,今日就安排了报名的人手开始清理花园。 “他们干活的表现,也可以作为往后管事选人的依据之一。陛下这几日若有空闲,可到各处巡视成果。另外,宦官们进宫时年纪都小,没有正经做过农活。老奴听说陛下打算让人教,只是顾虑不方便。 “其实后宫兴土木、翻修宫殿的事也时而有之,工匠亦是外男,每日点卯入宫做活是常事。那位指导种田的赖大壮,可以比照于此。只需将花园外围拦一拦,老奴让人每日领着他出入指导,便不耽误。” 姬安没想到王晦已经安排好了赖大壮,心下顿时很满意。赖大壮,或者说指导人员,是他这个计画里不可缺少的。只是姬安先前一直没时间琢磨,果然找个有经验的管理人员能让自己省不少心。 王晦看出姬安的满意,心中也更安稳,继续说:“若是赖大壮一人忙不过来,老奴再回禀陛下,从皇庄多抽调几个人手。老奴在京中有间小宅,可让他们住在里头。” 姬安含笑点头:“你考虑得很周全。是得多调几个人手,不仅是种菜,养家禽家畜也得要人教。你自己度量人手,先去庄上寻人吧。也不用占着你的宅子,内库出钱,在京里租一间。” 王晦也笑:“老奴那宅子不多大,将将能住得开七八人罢了。空着还要每年花钱找人打理,让他们住进去倒是正好。” 既然他非要献这个殷勤,姬安也就不再拒绝:“那便按着市价补给你房费,我会让朱顺记着账。” 王晦没再推,道谢之后继续说:“老奴看了陛下给的那两册书,实是细致周到。便想着,是否让报名养禽畜管事的人都看看,有个章程,也更好去写工作计画。” 姬安点头:“我本也有这个打算,只是当时想着郑永事情多,全推给他他忙不过来,想着等找到总管再安排。” 王晦:“那老奴明日便安排他们学习。” 姬安思索一下还有没有什么漏掉的,又补充一句:“秋冬日养幼崽不好养,屋外冷,怕是熬不过。既然那么多宫殿都空着,你看看把里头的东西怎么归整归整,先养在屋里过这一冬。” 这话就是王晦完全没想过的了,听得心中都不由得愣一下,禁不住感慨“这位陛下可真是不讲究”。 当然,他面上丝毫没漏一点,只认真应是。 说完这些,王晦便起身告辞。 姬安吩咐郑永:“你送王晦出去,然后叫上朱顺一同过来。” 郑永应了是,和王晦一同躬身退出去。 姬安拿起桌上的铃摇一摇,在旁边耳房候着的徐小七和关忠立刻进屋听吩咐。 姬安让他们重新换了热茶,再让两人坐了,对徐小七笑道:“不是说了,小七既有给事郎的活要忙,便不用再跟着伺候我。” 徐小七跟着笑说:“奴晚上也没别的事,就让大福排了奴的班。奴是陛下的内侍,伺候陛下是奴的本份。” 姬安:“你把给事郎的活干好,就是尽到本份了。没事可以多多看书嘛,藏书阁里那么多书,我是想看都没那时间看。” 却是关忠笑道:“陛下有所不知,小七可用功呢,刚在旁边房里就一直在看书。” 徐小七连忙说:“奴白日已经没班了,也就是晚上轮一轮,还不用守夜,陛下就别赶奴了。” 姬安失笑:“我哪是赶你,我怕你太累。” 徐小七用力摇头:“奴不累。许多事都有杂役做了,奴也就是给陛下端个茶、倒个水。” 姬安也就随他了,只叮嘱:“晚上看书多点些蜡烛,这个不要省,眼睛重要。也别一下看太久,累了便休息。” 三人聊着一些闲话,没过多久,郑永和朱顺一同进来,徐小七和关忠便退回耳房里。 姬安让朱顺去取了昨日放在屋里的本年流水账,一边随手翻,一边问郑永:“按着往年的例,扣掉往后半年的固定支出,内库还能剩下多少现钱。” 郑永在心里算了算,报了个数:“大概还有五十万贯。” 对于皇帝来说,这点零花钱实在是没多少。 不过姬安现在还没有查账的打算,直接就认下了这个数:“那这五十万贯就划到朱顺这边,明日你们便点出钱交接好。” 两人都认真应下。 姬安便让郑永下去,再取出一本摺本递给朱顺:“我大概写了下下面报批用钱和监管的流程,你看看,有没有哪里不明白,或是觉得可以改进的。” 朱顺接过,翻开细细看。 两人就着姬安的想法又讨论了半个时辰,才把章程完善下来。 朱顺放下笔,一边等着墨迹晾干,一边感慨:“跟着陛下做事,让奴总觉得自己会的太少。” 姬安安慰道:“谁也不是天生就会,也是从前人那里学来的。我还想着,等哪天得着空,到藏书阁里淘淘书。若是见着合适你用的,一并给你带来。” 朱顺连忙躬身道谢,见姬安掩着嘴打呵欠,连忙又劝他早点休息:“陛下身体重要,事情总是忙不完的。” 姬安点点头:“嗯,我泡个澡便睡了。” ○● 姬安觉得自己大概就是社畜命,当了皇帝也这么忙。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样忙碌反而让他心中有种踏实的感觉。不像先前那段躺平的日子,脑子一闲下来就总爱瞎想,忍不住对未来有种种担忧。 而且说实话,对姬安而言,现在的工作强度还比不上以前,因为事情都能交待给别人办。以前他一个基层,虽说手底下也有几个人,但许多事都要亲力亲为。 这么一想,姬安又觉得对现况颇为满意。尤其可以照着自己的想法来改造后宫,刚在起步阶段都已经让他有了点成就感。 毕竟,自从卖了房给妈妈治病之后,他就只能跟人合租,连按自己想法改造房间都做不到。 因此,捡回这一条当皇帝的命,姬安哪怕一直忙着,也还是会感谢上苍给自己多活一次的机会。 再说,还有那么多位能干的宰相,以及万能的大司马上官钧,大盛目前也算太平,姬安对这个安稳的现状还是相当满足。 第二日,在十名秘书的相助下,姬安和秘书们都高高兴兴地正点下了班。 姬安想起昨晚王晦说后宫已经动了起来,既然现在有空,就让人备了马,往后宫而去。 从永昌殿过去,最快的路线是向北直走,绕过长寿殿,就是后宫的宫墙。 接到消息的王晦已经候在那里。 姬安为了方便说话,让人也给王晦备了一匹马。 王晦已经规化好路线,带着姬安缓缓绕行。 每到一处花园,都能看见原本的假山大石已经拖到路边,宦官们正在清除花丛。 王晦:“最大的是御花园,估摸着不出十日便能清好。只是,陛下真不留一两处赏花?” 姬安看着各处干得热火朝天,心情很好地回:“我喜欢赏菜,绿油油一片漂亮。再说了,有些菜也会开花嘛。” 王晦自然识趣地不再多言。 路过宫殿,也能看见众多宦官进进出出地搬出东西,腾出屋内。 王晦请示:“陛下看,这些东西是就近在殿中寻一间屋当库房,还是全搬到一处收?” 姬安:“大件的就近,小件或值钱的,就……收到元德殿里好了。” 元德殿是中轴在线的皇后寝殿,姬安当然不会动到那里。 走到湖边,姬安望向宽阔的湖面,却是说:“花园四处分散,离得远的花园,挑水或打井水灌溉都是个累活。看看能不能规划一下,建些水渠,将湖水引过去。” 王晦马上应道:“老奴会去工部和司农寺找人来瞧瞧。” 等绕完目前规划的局域,姬安看日头还没落,就继续往后走,时不时问一下王晦附近都是什么地方。 姬安甚至还看到了一座庵堂,奇怪地问:“怎么还会有庵堂?” 王晦低声答道:“是给犯了事的妃嫔在此修行赎罪。” 姬安也压低声音:“就是冷宫?” 王晦:“差不离。” 姬安有点好奇:“那现在有人吗?” 王晦摇摇头:“现在只有两名女尼日尔常上香与清扫。上一位进去的妃子是太宗朝的,已经过世了。” 姬安更加奇怪:“那两名女尼就不能出宫了?” 王晦:“是宫外慈心庵的弟子,她们每年都会安排人来宫里轮换。高祖皇帝的皇后信佛,宫里这座最初是特意建来给她礼佛。 “她仙逝之后,原也是为她供奉香火。后来有妃嫔犯错,高祖皇帝就让人来这里给皇后祈祷,渐渐地就变成了惯例。” 姬安点点头,没再多问。反正和他肯定不会有关系。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35 首页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