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钧闭上眼睛:“那便没甚好谈。” 孙太妃沉默片刻,再道:“我听奇超说,这回的谈判,大盛可能会放宽民间粮食交易量。若是陛下与大司马能承诺这一点,且待我儿登基后也会保持,那二十万贯与开田,我都可以答应。” 上官钧这才再次睁开眼睛:“太妃如何给我们保证。” 孙太妃伸手进袖袋中,掏出一方印:“我带来了太后印玺,今晚便在此处写下国书,留给二位。只要我当上太后,这份国书就能生效。” 姬安颇有些惊讶——这举动,可真够胆大的。 他问:“太妃就不担心我们将你交给贵国皇帝?两国正在谈判,若是我们能见好与贵国皇帝,谈判就有可能顺利。” 孙太妃笑道:“他能给大盛的,我能给;他不能给大盛的,我也能给。二位都是聪明人,我相信二位会做出聪明的选择。” 说完停顿一下,续道:“何况,我死在此处,和死在深宫,又有何区别。” 姬安看着她脸上自信的笑,心里却有点犹豫起来——不知道现在的图国皇帝,和这个女人,哪个敌人更可怕。 姬安敛眸思索片刻,再抬眼问:“那么,太妃想要我们做什么。我们不会出兵图国。” 孙太妃说得毫不犹豫:“杀了皇甫雄和皇甫烈。” 姬安听得无奈一笑:“太妃,朕不可能让他们死在大盛境内。” 孙太妃眼珠转动:“陛下说得不错,只要不在大盛境内就行。大盛能人甚多,应该可以办到吧。” 姬安:“他们两个人过来,回去就两个人都死了。贵国皇帝哪怕是个傻子,也知道这里面是我们在动手脚。” 孙太妃:“我只有这一个要求。正是因为不好办,才值得上每年多出的十万贯。我图国虽擅养马牛羊,但十万贯之数,掏出来也是割去一大块肉。” 姬安刚想去看上官钧,便听上官钧说:“杀一个可以,太妃挑一个吧。” 孙太妃目光转过去,想了想,说:“那么,赁资加十万贯和开田,也请大司马挑一个。” 姬安目光在上官钧脸上转过,接话道:“这样好了,我们帮你杀掉皇甫雄,再把皇甫烈留在我国至少一年,如何。” 孙太妃略微愣了下:“留下他?” 姬安:“他不在图国,也就和死了差别不多大吧。你们抓紧时间行事,等令郎登上大位,朕就命人将皇甫烈绑回去。到时是杀是留,随你们的意。” 孙太妃垂首思索一会儿,又狐疑地看看姬安:“陛下莫不是想,让琳琅王出面留皇甫烈?皇甫烈不会答应的,他再儿女情长,也不会连这点轻重都不分。” 姬安:“那你不用管,朕自然有朕的办法。反正,这交易是我们先做到了,你才会行事,怎么样你都不亏。” 孙太妃这回思考的时间更长,还回头看向孙家父子二人。 孙东起弯身凑到她身旁,和她低声用图国话商议。 姬安先前见到图国有三个人时,就已经打开了系统的翻译功能。此时虽然听得不是很清楚,但也能大致听到他们在说什么。 不过,姬安和上官钧就不方便交谈,又想着趁热打铁把事情敲定下来。 姬安转眼看看上官钧,见他又开始闭目养神。姬安再垂眼,看看桌下两人相互挨着的椅子边缘。 随即,姬安微微扬手,宽大的袖子就盖到了上官钧那边。 上官钧半睁开眼,目光在那袖子上一扫,再转到姬安脸上。 姬安对他一笑,却是藉着袖子的掩盖,手指在上官钧腿上写字。 上官钧再次垂眼,仔细感受腿上载来的笔划。 姬安写得很慢,不过字简单,很容易猜到——可? 上官钧抬眼看过来。 姬安写完了字,也看向他。 就见上官钧微微一笑,前倾身拿桌上的茶。 第一杯拿的是姬安的,递到姬安面前。 姬安微愣,伸手接过。 上官钧收回手之时,手指在姬安手背上轻敲两下。 随后若无其事地端起自己的杯,低头喝茶。 姬安跟着喝茶,心中奇怪——点两下是什么意思? 这时,对面图国两人终于商议结束。 就姬安听见的,孙太妃原本就倾向同意,只是让孙东起帮着想想有没有漏掉的地方。两人一同盘了盘,都觉得可行。 果然,孙太妃换回盛国话说:“好,那便这么说定。陛下与大司马杀掉皇甫雄,留下皇甫烈一年。待我儿继位,我当上太后,就提升云朔之地的赁资为二十万贯,准许贵国在河关开田。” 姬安放下茶杯,笑道:“太妃爽快。那么,就照太妃刚才说的,请写下‘国书’。” 师晟准备齐全,刚才就让人备下纸笔,此时立刻送了上来。 孙太妃很干脆地写完,盖下那枚太后印玺。这份“国书”当中,甚至有盛国文本和图国文本两个版。 姬安接过细看。现在他能看得懂图国文本,但他不想曝露这一点,便让师晟找会看的人进来看过,再交给上官钧。 等上官钧也看完,让人收起,孙太妃又说:“也请陛下给我留个凭证。” 姬安笑道:“朕何需留凭,只要做到了事便行。” 孙太妃:“不用写刚才那些,就留一份两国通好的手书即可。” 说完,她又看向上官钧:“或者,大司马留也行。” 姬安这才明白,刚才上官钧点的两下是什么意思——二选一,择二。 他转向上官钧:“那便大司马留吧。” 上官钧颔首,提笔写下,盖过大司马印,交给孙太妃。 姬安想了想,强调:“虽然信在你手里,但我们不会承认这封信是大司马写给你的。” 上官钧的手书没有抬头,的确可以不认这个账。 孙太妃一笑:“陛下放心,这封信只会是大司马写给我儿的。” 姬安没想出来一封没头没尾的信会有什么害处,而且是上官钧自己同意的,也就放下心。 两边都谈得满意,一同举茶相庆。
第46章 谈成 孙太妃饮完茶水,最后问一句:“大司马可否给我句准话,什么时候能杀掉皇甫雄。” 上官钧:“这个冬天内。要让他死得不令人起疑,布置需要时间。” 姬安接上话:“皇甫烈估计也要过了年才会再来大盛长留。” 上官钧看一眼姬安,补充:“最好是待皇甫烈来了,再对皇甫雄动手。免得皇甫雄死在前面,贵国皇帝不愿放皇甫烈过来。” 孙太妃点了点头:“好,那我便心中有数。” 说完,她拿着帷帽站起身:“我们不会多留,明日就起程返回图国。” 上官钧:“太妃干系到两国情谊,我会派人暗中护送。” 姬安微笑着送别:“若还有再见之日,希望那时朕要对太妃换个称呼。” 孙太妃微微欠身:“借大盛陛下吉言。” 随后,带着孙家父子离开水榭。 为了谈判内容的保密性,羽林卫都守在岸边,水榭里只有师晟随侍在侧。此时姬安看着图国三人的背影顺着九曲桥远去,就很是放松地靠到椅背上,吁了口气。 姬安将刚才系统记录下的孙氏写的“国书”调出,又看过一遍,想起来问一个刚才不方便问的问题:“开田是什么?” 会让上官钧在这种谈判里专门提出来的要求,应该是件大事。 上官钧:“在河关地区开垦水田,那里合适种稻谷。” 姬安惊诧:“我记得先前的和约只是禁止修防御工事,怎么连水田都不能开吗?” 上官钧嘲讽一笑:“在图国人眼里,水田就是我们的防御工事。水田纵横,就能拦下他们的马冲锋。只要开了田,他们日后若想进攻河关,便会非常棘手。” 姬安眨眨眼:“所以,孙氏同意开田,就表示……” 上官钧:“她完全放弃了将河关收回去的打算。也可看出,哪怕她上位,对军权的掌控也不是那么有把握。” 姬安若有所思:“难怪她答应涨租金那么痛快,对开田就犹豫。” 也难怪上官钧一开始就把开田这个条件咬死了。 钱是在别人钱袋子里,孙氏现在答应得痛快,以后未必不会赖账。但开田的主动权却在大盛手上,只要手握那份“国书”,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去做。 这样看来,孙氏对这次谈判还真算得上是诚意满满。 姬安看看上官钧,笑道:“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把租金涨上来,我原先还想着要费个几年工夫去给图国捣乱。也是托了大司马的福,早早就和孙氏有接触。” 上官钧回视一眼:“陛下不用高兴得这么早,还要看孙氏能不能扶得起来。他们虽在文官系统内经营有道,但太缺乏对军权的掌控。” 姬安被他这话说得冷静了些,问:“她刚才要你的手书是想干什么?要是被图国皇帝发现,不会对你有影响吧。” 上官钧:“有这个凭证,她回去好拉拢人一起干。不是陛下的手书,被发现也无甚影响,图国皇帝只会以为我和孙氏一样。便是他想拿来借题发挥,一封没头没尾的信,也很容易搪塞。” 姬安把这话在脑子里转了转,才反应过来——图国皇帝会以为是上官钧在找帮手想篡位,而不是怀疑大盛官方和孙氏有勾结。 孙氏估计猜得到,姬安不会留下信那么明显的东西,所以退而要求上官钧留。以上官钧在大盛的权势地位,倒是也足以做背书拉拢帮手。 而上官钧先想到了这一层,在先前姬安写字询问之时,顺势暗中给出提示。当然,姬安估计,如果自己没参透,上官钧会主动出声接话。 姬安不由得感叹——这种复杂的人心揣测和博弈谈判,果然还是得上官钧这样浸淫国事日久的人来。何况他现在还是二刷。 想到这里,姬安忍不住好奇地问:“你准备怎么杀皇甫雄。” 上官钧却是先反问他:“陛下又准备如何让皇甫烈留在大盛。” 姬安对他自然是不瞒着:“我有个想法。和图国、乃洛这种来往频繁的邻邦,互派使臣到对方国都长驻。往后有事可以先和使臣沟通,由使臣和各自国内联系。就不用有点什么小事都得派人出使一趟。” 上官钧沉吟片刻:“倒是方便些,但……” 姬安猜到他想说什么,补充道:“间谍渗透这种事总是免不了,使馆至少是个明面上的目标。” 上官钧点下头,又说:“所以,陛下是觉得,皇甫烈会作为第一任图国使臣留在我国。” 姬安试探:“他现在对姬含思正是兴趣最浓的时候,我们提出这种正式外交合作,他应该会积极促成。而且官方往来不会引起下面人心动荡,只是驻大盛一年,我觉得,在他能接受的范围内。”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35 首页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