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刚要起身,却听上官钧问:“陛下明日可还要去听谈判。” 姬安笑道:“不去了,反正都已经定好,听不听不重要。难得休沐,我睡个懒觉,大司马也好生休息下吧。当然,你若想去听,这车今晚就留你那边。” 上官钧没说去不去,却再问:“陛下明日可有事。” 姬安:“我后宫的事你也知道,明日我面试管事。本来说十六日面试的,结果被谈判打断。已经拖了好几日,不能再拖下去了。” 上官钧便没再说什么,只点下头。 姬安起身下马车,两名内侍立刻过来给他披上斗篷。姬安回过身,见卫士已上前关了一扇车门。 另半边开着门里黑黝黝的,只有一点光从窗帘缝中透入,照出上官钧朦胧的半边身。 也不知道是不是灯笼的光太冷,姬安没来由地感觉到一种淡淡的落寞氛围。 他没多想,开口就顺着刚才的话题说:“大司马明日可要过来看看我这边面试的热闹。” 车里的上官钧向前倾了倾身:“那是陛下的家事。” 姬安笑道:“看人这事,我自认没有你的眼光利。不过,你没兴趣就算了。” 说完,挥下手,转身带着内侍们和一队卫士离开。 车门边的卫士将另半边车门关好,小马车继续向旁边的思贤殿驶去。 ○● 韩道治和皇甫烈再次带着使团坐上谈判桌。 经过前两回的讨价还价,如今两国对彼此的底线都有了较为明确的推断。韩道治也猜到,今日大概就能有结果。 唐武今早提前招集谈判团众人,把昨晚姬安加的两条说了说,一同商定今日的谈判策略。 此时,他一开始便单刀直入:“除今年的二十万贯都用粮食交付以外,圣上已经同意放宽民间粮食交易量的条件。但明年的马牛羊,我们不能一点不要。” 韩道治:“你们想要多少。” 唐武:“圣上也知你们的确拿不出,所以,允许用愚人金来代替。” 韩道治这下是真吃惊了:“愚人金?” 唐武:“据我所知,图国是有的。” 图国众人相互看看,都搞不清大盛人这是玩的什么把戏。有倒是有,可那东西又没有用。 唐武没给他们多想的时间,继续说了相互派驻使臣的提案。 韩道治思索片刻,犹豫着回:“这个我们得回国禀过陛下。” 唐武按着姬安说的,继续道:“不仅是和图国如此,我们和乃洛也会互派使臣。” 一直没出声的皇甫烈突然开了口:“你们会派谁来我国。” 唐武:“还未决定,会公推选拔,而且一至三年便会换一次人。” 他观察着皇甫烈的表情,想了想,又补充:“但肯定不是琳琅王。琳琅王不通政事,并不合适当使臣。至于贵国,无论何人过来,我们都非常欢迎。” 皇甫烈皱着眉没说话。 唐武看图国众人交头接耳,离得远的还互使眼色,便说:“我们另备了间房,各位可以过去商议一下。若是没问题,希望今日便能签约,我们也可以尽早送粮。” 韩道治点点头,起身道:“那我们过去商量下。” 唐武便唤人领他们过去。 图国众人关起门,立刻低声议论开来。 “他们要愚人金干什么啊,会不会有诈。” “可能为了脸面吧,觉得只出不进太丢脸。盛国人就是好面子。” “那个无所谓,他们要就给呗,地上都好多,不用开采也费不了多少力气。等下谈数量时压一压就好了。” 韩道治也说:“对,主要是使臣。” 皇甫烈开口:“答应他们。” 韩道治一惊:“这个……不用先回禀陛下?一旦写上和约,就不好再反悔。” 皇甫烈:“盛国给的粮食数量已经达到陛下的要求,运粮回去才是第一要事。使臣的事,如果回去了陛下不高兴,那随便派个人过来应付就行。盛国过去的人,也有的是办法圈住。总之,有什么事我来担着。” 韩道治看看他,提醒说:“还没有征得柱国将军同意。全是粮食,一两银子都没拿到,恐怕他知道了会生气。” 皇甫烈哼笑道:“今后买粮不用再被走私粮商算计,这笔账细算下来,比多拿十万贯还划算。他要有意见,就和他一起到陛下面前好好算一算。” 韩道治见他心里清楚,才放下心:“好,有上将军这话,就可以签和约了。”
第47章 面试 上官钧的生活一直很规律。 除了上一世带兵亲征打骨鲁,以及前后两世的遇刺养伤期间,其他日子都是亥正上床,卯时醒来,前后误差不会超过一刻钟。 哪怕许多时候在旁人看来他都是政事繁重,但上官钧没有别的娱乐爱好,时间都用在处理政事上,倒也不觉得多么吃不消。 复生回来之后,就更是悠闲。 今日,上官钧同样早早便醒来。 他翻个身,伸手要去拉床头的绸绳,唤小厮进来伺候。 抬手之际,一阵凉气灌进被中,激得露在衣外的皮肤泛起一阵颤栗。 九月下旬,秋日的天气早晚已是浸染上寒意,却又未到需要烧起暖墙之时。 上官钧下意识收回手,拢上被子捂捂热气。 也不知为何,突然就想起了姬安说过的“休沐日睡个懒觉”“赖赖床”。 被子里很暖和,上官钧感觉自己彷佛被那话传染了,一时懒洋洋地不想动弹。 只有已经清晰的思绪在延伸。 刚才他想到姬安,现在便跟着想到最近这几日,姬安面对图国使团的对策。 这事上官钧已经历过一回,原本以为,这回也不会有太大改变。顶多就是自己对边防的布置提早了一点,那一仗打起会更为主动。 却没想到,现在竟然会变了那么许多。 在上一世里,姬含思不问政事,政事堂的底线是可以增加岁币,只有上官钧的态度是坚决不同意。最后商量出来的谈判策略,和这回一样,也是试图通过粮食来争取让图国打消加钱的念头。 但,图国的皇甫雄态度和上官钧一样坚定。在皇甫雄的强硬压制下,大盛和图国使团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期间皇甫烈看上姬含思,频繁进宫求见。姬含思没有拒绝,甚至时常留他宿在宫中。 上官钧曾试图劝姬含思影响皇甫烈,以期达成和谈。 姬含思不能说没有努力过,但他身边几人争风吃醋,激得皇甫烈也变得态度强硬,想通过背后的图国来威逼姬含思放弃其他人。 上官钧眼看谈成希望不大,一边让谈判团拖延时间,一边开始暗中调派兵力。 同时,还和孙家来京的人接触,但那回上官钧只见到了孙东起。 孙东起自然没有孙太妃那样大的决策权,不敢答应上官钧提出的开田条件。或许还有孙家对大盛信心不足的原因,两边相互试探一番,并没有达成具体合作,孙太妃更是没有现身。 十月中,图国皇帝一直没等到使团消息,领大军南下。 上官钧一接报,立刻派人去控制皇甫雄和皇甫烈。消息却走漏到姬含思那,姬含思以为上官钧要动手杀人,赶紧悄悄通知皇甫烈,并协助皇甫烈和皇甫雄逃脱。 前线首先面临图国大军的,是平朔关。 原本在上官钧的计画里,平朔关可以把图国大军拖上十日半月,顶不住了再撤进后方城池中。 但没料到,图国竟然有三百人早就零散地混进关内,逗留在近处。皇甫雄、皇甫烈两人一路抢马,星夜兼程,快马赶去与那三百人会合,再与关外图国大军里应外合。 不过五日,平朔关大门被打开,三万守军被图国大军杀得十不存一。 幸好关内几座重要城池已做好准备,坚壁清野,顽强抵抗。 图国大军本身粮草就吃紧,哪怕扫荡了一轮城外村庄,收获也没有多少。 战事便僵持住。图国攻不下城,大盛也无力赶走敌寇。 如此两相对恃了一个月,最终两国还是回到谈判桌上。 上官钧把扣下的图国使团放了回去,带去大盛方的意思。 最终,大盛以最初准备好的“今年支付二十万贯粮食,明年图国不付马牛羊”这两条,加上图国要求的“放宽民间粮食购买量”一条,让图国皇帝退了兵。 虽说在朝廷看来,最后并没有吃多大的亏,但对于卷入战火的地区,死人都已是无法复生。 这一回,上官钧早早就让人盯死了潜入关内的那三百人,也决不会再让皇甫烈和皇甫雄逃走。 上官钧原本以为,这回最好的结果就是,大盛在这一仗里占据一点上风,能更早的逼迫图国达成和谈。 却完全没想到,经过姬安的一番操作,仅仅是“让皇甫雄躺上几天”这个小小不同,就能看到直接和谈成功的希望,能够免去那一场大仗。 想到这,上官钧禁不住眯起眼——为何上一世没有人想到先绕过皇甫雄呢? 他思索片刻,想不出所以然,只能归结为姬安又一次不同于常人的奇异想法。 而这一回,孙太妃会现身,大概是他们感觉皇甫雄病得蹊跷。孙奇超亲眼见到大盛的神奇手段,让孙太妃对大盛报有更大的期待,才亲自过来谈判。 要说这一世的最大收获,得算和孙氏达成的合作。只要能把孙氏扶上台,河关之地就几乎等同于完全落入大盛之手。 还附赠一个每年多收回十万贯的小惊喜。 上官钧从战略角度考虑,上一世只提了开田一个条件,原本这一世也不会变。但姬安先前说过想涨租金,上官钧虽对那十万贯不多看重,可想到姬安此次带来的变化,也就跟着一起提了。 孙太妃的要求是颇有些棘手。不过恰好上官钧知道,在接下来冬日里图国对卜察的一战中,皇甫烈和皇甫雄都会受伤。只要安排得当,杀掉其中一个不算难事。那时若二择其一,上官钧当然会选择开田。 然而姬安再一次冒出来个有意思的念头,以上官钧上一世的经验看,皇甫烈极有可能入套。 以及,最妙的是——姬安竟然说愚人金中能提取出硫磺! 上官钧思及此,不由得露出笑。 先前姬安还没有皇帝之名时,哪怕参与政事堂议事,也一直是闷声不响。以上官钧的观察,姬安奉行的处事原则是“在什么位置做什么事”。 他这一世将姬安推上皇位,不说这决定正不正确,至少目前来看,的确非常有意思。 一时间,上官钧都忍不住想早点见到那本写了如何提取硫磺的书,也对姬安改造后宫的想法生出一些兴趣。 上官钧拉响唤人的铃。 没一会儿,今日当值的河清和海晏先搬进来两个炭盆。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35 首页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