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准备的菜十分丰盛, 红烧肉、红烧鱼、用小炉子边烧边吃的鸡汤、中午一并做好的一大盘腊肉,外加炒白菜、萝卜锅子等冬天天天吃的蔬菜。 农家土菜香气扑鼻,盘盘碗碗摆满了整个灶台,但对于11个大人孩子的宋家来说也就是刚刚够吃的程度。值得一提的是, 因为过大年, 这回蒸的是大米饭,没有掺粗粮。 宋妍属于把大部分家庭开支用在吃饭上的人, 尽管如此她还是不得不咋舌:“娘, 这顿年夜饭不会把家里吃空了吧?”回到家的她又变回了那个万事不担的小女儿。 张花伸头一看, 感叹道:“啧啧,没吃空也差不离了。” “就你们两个过年也不知道说点好话,什么空不空的,来年肯定大丰收,有更多好的,年年有余。日子只有越过越好,没有越过越不如的。”李桂红小时候过得苦,嫁到宋家经营起这个大家庭才慢慢变好。 宋志强端着脸盆来厨房舀热水:“都去洗洗脸,过个干净年。” 这是老规矩,吃年夜饭之前把自己洗干净。 宋虎拿着鞭炮去门口放,噼里啪啦的声音格外喜庆。 小田和小金凤在门口拍手蹦跶,一点都不害怕。小田已经和宋家人混熟了,自在得很。 树湾队其他人家放起鞭炮。响亮的声音此起彼伏,预示着一年已经过去,新生活即将到来。 李桂红端着两个土炉子,用火钳从灶里面夹出燃到一半的木炭。 木炭是自家打的柴烧制而成,木头烧通之后,夹出来放进木炭缸子里,然后封口。由于缺少氧气,火焰会自然熄灭。每天放进去两块,攒的木炭就足够整个冬天取暖。 宋妍在自己的小家也有这么一个木炭缸,火箱炭盆用的木炭就是这么来的,不需要另外买。 接着李桂红又往每个炉子里放了些碎炭和灰,让它们能够维持小火燃得更久——年夜饭是要慢慢吃的。 一道一道菜被端到堂屋,男人们拖着板凳和火箱,将十一个人的座位安排好。堂屋的地面是泥地,有些坑坑洼洼,他们努力将每张凳子垫平。 除了宋妍、张花和两个孩子,每个人的面前都摆着一个瓷酒盅,大概能装一两半的酒。 宋卢根举起酒盅:“今年,咱们家样样都好,大家齐心协力度过了这一年,在伟人的领导下,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来,喝一个。” 邹彦抿了一小口米酒,酒香中带着一点甜味,一点都不见辛辣,味道十分柔和。 热闹的饭桌上,他低声凑到宋妍耳边问:“你以前喝过家里的米酒吗?” “没,我不喝酒。我娘和哥哥他们都说米酒没有酒味,我过不了心里那道坎。你觉得好喝吗?” “酒味确实非常淡,有一点甘甜,很好喝。” “这是我娘做的,她也就是腌咸菜酸一点,做其他的吃食一流。”她与有荣焉。 邹彦给她舀一汤勺热鸡汤,赞同道:“老宋家人人都有一手。” “那是。”宋妍飞一个得意的小眼神给他,“你给我说说,老邹家有什么厉害的地方。” 邹彦沉吟一会儿道:“体格好?” “净会逗人。” “妹夫,你俩说什么悄悄话呢,来,再干一个!”一两米酒被宋良喊出三碗不过冈的气势。 两个锅子热气腾腾,宋妍今天格外青睐那锅烧萝卜。里面除了萝卜只放了猪油渣和辣椒面,咸香辣的口感让她直呼过瘾。 “娘,这个萝卜好甜。”宋妍往嘴里塞了一大口炖烂的萝卜。 “冬天的白菜萝卜都很甜。说起来,我给你的菜籽里面也有萝卜,你种出来没有?”李桂红不大抱期望。 “种出来了,就是没家里的好吃,可能是土地太瘦了。等再种两茬,多施点肥养养不知道会不会好。” “那还不错,被你种出来了,比在家强。” “其实是邹彦种的,我不怎么管,怕把它弄死。” “大过年的不许说那个字。” 年夜饭之后,宋家人占满了仅有的几个火箱,烤火吃瓜子。瓜子是宋妍炒了带回来的,火候正好,香而不腻,一时间嗑瓜子的声音充满整个屋子。 宋妍回房拿出一迭红包:“发压岁钱啦。” 她把三个大红包递给宋卢根、宋志强和李桂红三个长辈:“阿爷,爹,娘,这是我和邹彦孝敬你们的。” 李桂红道:“哪有晚辈给长辈压岁钱的。” “都一样嘛,过年不可以说不好的话哦,快收下。” 邹彦道:“娘,你们收下吧,阿妍老早就念叨着一定要给你们压岁钱。” 三位长辈笑着收下。 李桂红把宋志强的红包拿过来,回到房间悄悄打开,一个红包里竟然有五块钱! 她蹙眉,这孩子该不会把当几个月老师的工资全部搭上了吧!都结婚了还一点都不知道打算,外面什么都需要买,不像他们在家吃的都是自己种的,不用花钱。把钱给他们,到时候小两口养孩子喝西北风去? 她平复好表情出去。 接着宋妍又拿出几个小红包,给小金凤、张花肚子里的孩子还有小田各发了一个。 小田和小金凤高高兴兴地举着红包互相炫耀。小孩子并不知道钱的意义,更重要的似乎是抱着压岁钱的那张红纸。 张花受宠若惊道:“我肚子里这个啥也不是的娃也有红包?” 李桂红瞪她,什么叫啥也不是的娃。 宋妍笑道:“幸亏多准备了红包备用,不然肚子里的小宝宝岂不是要吃醋,哥哥姐姐都有,小宝宝怎么能没有。” 小田好奇地问:“小舅妈,姨姨肚子里的弟弟妹妹也叫小宝宝吗,和我们家的小宝宝名字一样呀!” 她解释道:“小宝宝不是名字,只是一个称呼,所有孩子都是小宝宝,你也是小宝宝。” “小姑姑,那我呢?” “你也一样,金凤小宝宝。” “嗷嗷嗷,我们都是小宝宝。”小金凤围着金爱莲又蹦又跳。 坐了一会儿之后,男人们出去串门。 家里两个孕妇,李桂红不想出去,不然她挺喜欢出门的。金爱莲不爱出去,张花被迫在家养胎。因而女人孩子都在家烤火聊天。 邹彦平时只有饭点和晚上在家,好不容易休假再加上宋妍怀孕,他一刻都不想离开。 宋妍推推邹彦:“你去把包里那张照片拿出来。” 她把照片沿着桌面推到李桂红面前,两个小孩趴在桌子上看得目不转睛。 “娘,照片我拿到照相馆塑封了,现在比较好保存,就留在家里吧。” 李桂红在身上擦擦手:“不会褪色?” “只要不把塑封弄掉就不会的,别弄皱了就行。”宋妍道,“说起来,上回还打算我们一家人去照相馆拍全家福呢,现在人齐了照相馆却放假了,我们初二就要回去,等不了照相馆开门。” “下回再拍呗,有什么要紧。”李桂红看着手里的照片不以为意道。 “娘,等照相馆开张你们去拍吧,正好二嫂怀孕了,多有意义。” “你们几个回去了人不齐,拍啥。” “这有什么,下次我们回来再拍,这回你们先拍上。” “到时候再说。”李桂红起身把照片拿回房间。 宋家在树湾队人缘很好,不时有人过来串门,家里热热闹闹的。
大伙儿一会儿恭喜张花怀了孩子,一会儿说邹彦长得俊会挣钱(他们都知道他的彩礼是自行车和收音机),把宋家人夸得天上有地上无。 李桂红时不时招呼大家吃瓜子吃花生糖,说是闺女大老远背回来的。同时也恭维回去,说东家今年工分最多,西家媳妇出了名的贤惠。 总之大过年嘛,就是互相说好话,绝对不会有任何不和谐的地方。 她们没有把宋妍怀孕的事情说出去,月份还浅家里人知道就行。 夜深了,终于没有乡亲来串门。 地上全是瓜子壳,金爱莲拿扫帚把那些东西拢到墙角——可不能扫出去,扫出去就是把财气扫走了。这是老人的说法,年轻人记在心里,一代一代传下来。 他们先帮两个小家伙洗漱干净,放到堂屋的竹床上让他们玩。 邹彦牵着宋妍回房间,从包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这是阿妍的压岁钱,祝阿妍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宋妍眉开眼笑道:“原来你还悄悄准备了这个。” “嗯。” “可是我没有准备你的压岁钱怎么办。”她有点懊恼,然后低头,“也没有准备宝宝的。” 邹彦把她抱进怀里说:“我不需要,你有就可以。宝宝也会体谅我们的。” 她埋在他胸口,呼吸着熟悉的气息。 他轻吻她的额头。 “希望你永远像小孩一样不知愁苦。”
第61章 愉快吃大瓜;回家 “孩子们, 来穿新衣服啦。”宋妍一手拎着一件蓝色小棉袄,招呼两个小辈。 小金凤大半岁,长得结实,飞快地冲过来:“噢噢, 要穿新衣服咯!” 小金凤马上要撞到宋妍的大腿时被邹彦拦住抱起来。小田落后半步到, 停在邹彦旁边伸手。 邹彦直着上半身蹲下, 另一只手抱起小田。两个孩子搂着他的脖子咯咯直笑。 小金凤“哇”一声,兴奋地说:“小姑父, 你的力气好大呀。” “小舅舅是世界上最厉害人, 力气当然大!” “好了, 你们两个下来吧, 我来帮你们换棉衣。” 邹彦把孩子稳稳放到地上,宋妍把稍小些的那件递给他:“你帮小田穿。” 昨天宋妍把棉衣拿出来,小孩子们当场就要穿上,李桂红说大年三十不用出门走亲戚穿旧衣服就行。在她的权威之下, 宋妍表示爱莫能助,只能让小家伙们再等一天。 小金凤很久没穿过新衣服,爱惜地拍拍衣服下摆,扭头转圈看背后。 李桂红道:“穿新衣服可不许到处钻听到没有?” “听——到——啦——”两个小孩异口同声。 宋妍说:“娘,你们也把新棉衣穿上啊,新年第一天穿新衣,好兆头。” “等会儿出去串门再换, 在家穿新的干嘛。” 大年初一是整年最清闲的一天, 连李桂红这样一年到头忙着操持家务和农活的人都有点无所事事。 李桂红回房穿上闺女亲手做的新棉袄, 身上和心里都暖洋洋的。 她用粗糙的手捏自己的手臂, 自言自语道:“里面填的棉花忒厚实, 省着点都能再做一件棉马甲了。这孩子真是……”说完忍不住露出一脸慈爱的笑容。 今天是个阳光普照的好日子, 李桂红招呼两个孩子:“奶奶要出去串门了,你俩和奶奶一起,咱们走。” 小田早就融入这个大家庭,和小金凤一人牵起一只手,蹦蹦跳跳地出门。 李桂红第一个去的是牛翠喜家。 牛翠喜正在院子里晒太阳。她平时和李桂红一样闲不下来,这种景象可太少见了。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8 首页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6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