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虎头却没有在意她,而是认真翻看着条缝中写的各种公式和外语记录。 发现自己的穿越后,他花了大约半年时间听懂了这中古发音的语言,在发现“蔡京、童贯、回河”这些关键字后,便见缝插针地找机会,把脑子里觉得重要的东西写了下来。 他虽然是四大天坑专业中的化工狗,但却算半个历史爱好者,常常在同好群里和群友们指点江山,推演历史,但天可怜见,他们关注的都是历史的大事件,比如靖康之辱、中兴四将、岳飞宗泽,反正1125-1127这两年间钦徽二帝那让人脑淤血的骚操作他是如数家珍,岳飞韩世忠的各种牛逼战役也能说个三四五六,后边赵构害死岳飞的各种揣测都能背出来。 但你让他说出徽宗在位期间发生过什么事情,如今的大观元年是公元哪一年,离靖康还有多久?他就完全麻爪了,所以,为了应对将来可能的危险,他把这些事情趁着记忆还深刻,都写了下来。 同时,也尽可能写下所有能记住的化学物理数学方面的知识,免得忘记。 两年下来,也积累了几大本子,都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 至于说前世因为996加班猝死时发誓下辈子再碰化学就从炼焦炉里跳下去这事嘛——等长大点,建个没点火的炼焦炉跳进去踩踩煤渣,差不多就也算是应誓了……吧? 一边的想着,他一边翻看着笔记本,把一个个化学反应从选择里剔除。 提取青蒿素?不行,北方的疟疾根本不严重,而且乙醚制取需要浓硫酸,太复杂了。 磺胺类也是一样,乙酰水杨酸倒是可以试试,但现在自己这身子根本指挥不了什么人。 化工那边暂时也不要想,宋朝的煤都在山西那边,至于化工关键的三酸两碱——如今的矾是朝廷专营,酒也是,糖倒是简单,但如今的山东不产糖,而且以朝廷如今的嗜财程度,只要这种东西一出来,必然也是官营,哪怕自己是宗室也一样。 烧玻璃也不行,那需要高温,还是绕不过煤和焦炭。 有什么,是可以立刻见效果的呢? 头痛。 赵虎头小手一伸,关上笔记本,小手按在本子上,有些烦躁地点着。 这时,婢女山水看他鼓着小脸忧愁半天,忍不住笑了起来,于是悄悄靠近,纤手一伸,拿着一张纸在他眼前晃悠道:“小公子,别担心了,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 赵虎头伸头看了一眼,随即兴趣缺缺,这张小报是前几年的,他早就看过了,写的是当时一个叫曾布的右丞相斗不过对手——一个叫韩忠彦的左丞相,于是曾布为了打败对手,就邀请被皇帝宠幸的蔡京入朝,一起连手斗倒了韩忠彦。 但回头没两个月,曾布就被蔡京给扫地出门了,其行为之脑残,堪比为了斗萧淑妃而把武媚娘从感业寺里接回宫的王皇后。 山水看小公子还是很不开心地模样,担心他是真的被昨天道观里的场面吓到了,于是抱起小孩,缠着他,告诉他外面天气可好了,荷花花特别好看,可以带他出去院子里玩玩啊什么的。 赵虎头被好缠的受不了,只能敷衍地点点头,让她牵出门去散心。 院里几棵女贞树被修剪完了,远看有些秃然,近看更加秃然,赵虎头却是看到树杆上还有深褐色的黄豆大小的疙瘩,像一枚枚小果子。 得,虫卵都没有清理,明年肯定还要遭灾。 不过他也懒得管这些,继续去昨天的方塘那看荷花,看到荷叶上的露珠耀眼的反光,听塘中鸭子绵绵的叫唤。 一条廊桥从方塘上穿过,在塘边立起凉亭,这处庄园不但大,且处处都是小景,听说自家在汴京还有更大的宅院,远胜此地。 就在这时,一名外院婢女匆忙过来,禀告二人,说有一对父子过来,说是要感谢小公子的救命之恩。 赵虎头闲来无事,有些好奇,便表示愿意过去见见。 于是便去了外院处,见到一名二十七八的青年男人,还有前两天那个躲在假山后哭泣孩子。 见到赵虎头,那小孩立刻跪下叩谢大恩,那青年男人也一起叩拜跪谢,谢赵虎头帮他们保住了家传的菜地,他们卖蜡的钱还有余,想要献给赵虎头,还有剩下的蜡钱,也一定会尽快赚到,还给小公子。 赵虎头心说原来是这点小事,一时好奇:“你们采了多少腊?” 那青年男人拘谨道:“回公子的话,一共四斤六两,做烛四十六只,偿还田契约后,还剩十三贯,小人不敢多拿。” 赵虎头心中一动。 那几颗女贞树,占地不到一亩,却有四斤多的腊,产值却是二十多贯…… 他回头问婢女道:“山水,昨天你说,密州粮食作价是五十文一斗?” 山水愣了一下,立即答道:“不错,前几日我听采买的说,是五十文一斗。” 赵虎头又问:“一亩上田产粮几石?” 山水这倒答得快:“若是最上好的水田,种上早晚两稻,每年当有两三石。” 赵虎头反应过来:“也就是说,一亩上品田地,最高,也就是千五百钱?” 对面的青年男人小声道:“也不尽然,若有不缺水的菜田,每年种上几季菜蔬,当有七八贯。” 赵虎头心中的有谱了:“行了,这钱你们自用吧。不用谢。”
对面的青年人又叩首感谢,随即迟疑了一下:“那,若小人去野地采腊,不知可否再用您的方子……” 赵虎头点头道:“随便用吧。” 青年男人又是一番感谢。 赵虎头便让他们回去了,随即带着山水回到那几颗女贞树上,让山水抱着他,从树杆上抠下一棵虫种。 虫种壳极为坚硬,而长树上的那一面,却是没有虫壳,露出里边星点的密集的虫卵。 赵虎头心里渐渐有谱。 但他没有妄动,而是思考起虫腊除了当蜡烛,还有什么别的用处,后世虫蜡早就从燃烧物里飞升了,在军工、医药、机电、天然化妆品行业里渡了个金身,他挂掉之前,天然的虫蜡已经涨到两百多块一斤,比车厘子还贵就是了。 反正拿去烧是不要想了,太过浪费,等长大点让他们尝尝煤油灯的厉害,医药的各种药膏目前没机会,天然化妆品——他能做的就只有口红了,拿胭脂虫的染剂同腊混合,凝固后拿金泊一包,就算完成,这东西还真不用什么技术含量,用来搞定老妈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用呢? 赵虎头看了一眼周围的物件,一一代入,最后,目光落在了婢女给他扇风的精致团扇上。 嗯,就是它了。 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在这个物件面前,那都是弟弟。 想当年,他可是被老师油印的卷子,毒打过无数次啊。
第4章 你想赚钱吗? 接下来的一天,赵虎头没有去上学,而是在家里折腾蜡烛。 他房里的蜡烛被一个细小的香炉用香碳融化,他用笔将一张宣纸均匀地刷上蜡液体,等凝固后,随意用羽毛笔在上边写上一段论语。 随后,他在腊纸下垫了一张纸,沾上墨水,刷在了那张蜡纸上。 墨水透过被被刮开的蜡隙,浸到下边的纸张上。 效果不是很好,有的地方没有透下去,字迹若隐若现,他又拿起婢女的团扇,放在蜡纸上,继续涂抹,团扇吸足了墨水,持续地透下墨水,终于得到了赵虎头想要的效果。 赵虎头感觉到了满意,他又印了两三张,让山水带着东西,便一路狂奔,去找老爸了。 赵仲湜正在把玩着他新淘到的珊瑚,看到儿子一脸兴奋地冲过来,熟练地抱起宝贝,揉搓了两下:“我儿这是想到什么计策,如此开心?” 赵虎头嘻笑了两声,将手中的蜡印文稿给他。 赵仲湜一手抱着儿子,一手将书稿放在书案上,细细翻看,对其上辨认艰难的扭曲细字不置可否,这结构很是简单,一点不难,但这种书印方式虽然新奇,却有些难登大雅之堂。 于是赵老爹放下书稿,抚摸美须,对孩子道:“你这办法是有几分新奇,但却难以印上毛笔字,也只能由你闲暇玩耍了。” 赵虎头早知道老爸在这方面没有感觉,不由得微微一笑,问道:“爹爹,一页书稿,做价几何?” 赵老爹淡定道:“你父我素来不管俗物,不知几何。” 赵虎头不由得噎住,看着老爸,颇有一种恨铁不成钢之感。 他深吸一口气,低声道:“听说父亲已将公差钱用尽,如今才过七月,风季过后,南北皆有大船将至,爹爹怕是要与那船上的珊瑚错过了吧?” 密州治下,有北方唯一一个市舶司,是与辽、高丽、倭国的通商港,这里买珊瑚,也是最便宜的,这也是老爸放着京城贵官不当,跑来密州的最大原因,夏季台风巨多,海船多秋冬春季靠岸,老爸上半年就把工资用光了,下半年就只能看着珊瑚流口水了。 强占是绝对不可能的,北宋一朝,海贸是直接入皇家内库的东西,谁要敢伸手,就算是宗室也能给他处理了。 赵仲湜当然也明白其中关键,顿时提前心疼起来。 这时,赵虎头那可爱的童音缓缓飘入耳中,有如惊雷:“爹爹你可想多些闲钱,购买珊瑚?” …… 赵虎头上辈子小学的时候,打印机和复印机还没有蔓延到他们的乡下小县城,那时的学校政府刊印一些的东西时,很喜欢用油印。 办法也很简单,在普通的纸上刷一层蜡,再用钢笔或者其它硬的东西写字,把表面的一层蜡化开,写完一张纸后,在蜡纸下边放上普通纸,刷一层油墨上去。 有蜡的地方不会沾上墨水,没蜡的地方,油墨就会浸下去,顺着钢笔刮开的痕迹形成字迹,速度非常快,然后换下一张白纸重复就可。 这种办法印出的书稿虽然质量不咋的,干得慢容易花,但在廉价和迅捷上,却是吊打没有硒鼓印刷机前所有雕版活字印刷。 不需要排版,也不需要一个个去找泥活字,现写现印,最重要的是,如今的印刷体是不能把字做得太小的,活字如今多是木活字和泥活字,这种字雕刻的越小,反字越容易损坏,而字号大了,又不能在普通的纸里放下太多,如果可以把字缩小到现代的书籍的字体大小,那么书籍的成本就会骤然下降。 以前需要一百页的纸,如今只需要十页,那价格就会爆减。 尤其是一些小报、贫家子弟,都会购买这种书籍,还可以印一些巴掌大小的书,就说是方便学子们携带和翻阅,还怕他们不会买吗? 卖原材料是很难致富的,所以,需要有足够的附加值,才能把东西卖出一个好的价格。 在听儿子讲清楚其中的关键后,赵仲湜摸着一缕美须,看儿子的目光,充满了狐疑:“虎头,这种好事,你为何私下对我讲,而不去同你母亲说?”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3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