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生意能大获成功,以林斐对老爸老妈的理解,相信他们八成是不会再管那么多。 林妈现在还不能说话,但一点儿也不妨碍她骂儿子。 林斐选择性忽视老妈手机屏幕上骂人的词汇,挑选语句中的重点内容:……等你亲自去乡下住两天就知道农村生活多不容易了…… 却不想儿子直接咧开嘴笑话她:“妈,说真的,要不是你做手术我照顾你,我还真打算直接去外公外婆那蹭着住,毕竟他们那边阳光比咱们楼房好太多了。” 不能说话的林妈在手机备忘录上输入一个大写加粗的“滚!!!!!!”。 林斐偷笑把自己带的折叠椅打开,躺在上面休息。 照顾术后病人其实还挺麻烦,因为要输各种药液,每瓶水输完之前都得去找护士换水,晚上也睡不好,时刻担心输液时各种意外情况。 担惊受怕一晚上,饶是健康跟个小牛犊似的林斐也困顿得很,饥饿得紧。 七点钟,外婆早早带着桶饭过来,林斐在旁边稍微吃上两口垫垫肚子,就骑车回外公那儿正式吃早饭。 吃了早饭,林斐回家也顾不上补觉,先去看看他催芽的种子。 只见种子竟然已经飞快露白了,也就是里面的胚芽顶破种皮,露出白嫩.嫩的小尖儿。 特别是最容易催芽的番茄种子,嫩芽基本都长到快半公分了,芽顶有些甚至已经带了绿意。而最难发芽的瓜类种子,也基本都能见着它们开裂的种皮。 为了方便养根系,林斐也不怕麻烦,他买了两种规格的穴盘,一种是128孔的盘,一种是50孔的盘。育苗盘大小规格都是一样的,开孔多的苗穴小,开孔少的苗穴大,为了省钱,林斐厚着脸皮跟老板要了五张不要钱的接水盘。 林斐先把128孔的穴盘拿出来用。他在育苗穴盘铺上土,在土吸饱水分,接着再找个沥水网把穴盘里多余的水沥出来。 一张布土,一张浸水,一张接水,五张赠品接水盘竟然还用不完。 林斐忙活好一阵,把育苗穴盘打理好,接下来便是将种子放入土壤当中正式育苗了。 每播种好一盘,林斐就得立刻把标签贴好,然后将盘子放到家里早就闲置不用了的鞋架上。 林斐家的阳台也是老式家属院常见的结构,封阳台的一长串推拉窗,窗里做了个往外延伸十公分的台面,窗台宽度加起来就有三十多公分了。这是当时很流行的装修方案,台面上还要贴上瓷砖,这样既可以养花,还能放些杂物。 不过林妈林爸一颗心掰成两半,一半给了儿子林斐,另一半则是给了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们,林斐家阳台的台面从来没养过花,一直都是拿来放鞋用的。刷好的鞋子可以直接摆在上面晾干,晾干了也不用收起,反正家里阳台直通客厅和林斐的卧室,足足有六米那么长,台面足够长,全家人鞋子排排放都用不完那么长的台面。 所以,林家的鞋架才被这么闲置好几年,这次正好被林斐拿来育苗用。 放上育苗盘的鞋架就被高高举起,放在铺了瓷砖的阳台跺上,享受着最好的阳光待遇。 推拉窗的密封性远不如平开窗,林斐只能再次用玻璃纤维和塑料布将整个鞋架包裹起来,做成一个简单的阳光温室。 鞋架不够用,还剩三千多颗种子没下种呢。林斐拍脑门:“失策了!” 之前浸泡催芽,基本都得先用温水泡上个一两天,然后再转移到浸湿的纸巾上,继续蒙盖催芽,光催芽都得两三天。 这突然半天就催芽成功的林斐,一时还没适应这个催芽效率。 看瞅着刚才还只是种皮微破的瓜类种子,这两三个小时过去,也已经露出白白的嫩芽,时间紧迫,林斐必须赶紧将它们都种下去。 林斐思索片刻,骑上自行车就去了建材市场。 最便宜的木方一米八毛,林斐直接打包50块钱的,店家很是大方给了65根。然后又花30块钱租个□□,押金100,□□钉也花了20块钱。 一趟出去,林斐手里就只剩下几十块了。 到家后林斐就开始用木方自己搭架子,一米高的木方搭建三层,这样,就可以放4层的育苗盘了。 一共六米二长的阳台,光是架子就摆了阳光最好的中间那五米,剩余首尾一米多阳光不好的地方,林斐才把当季家里人要穿的鞋摆上去继续晾。 阳台被一层层育苗盘挡着,三楼的客厅竟都有些暗。 折腾完这些,林斐也累得够呛,躺在沙发上从下午三点钟一头睡到晚八点,睡醒起来收拾收拾就去医院给老妈守夜。 就这样,林斐晚上守夜,上午外婆照料,下午外公看着,傍晚老爸再去瞧瞧,林妈竟成了附近几个病房中最让人羡慕的病号。 出院那天,林斐林爸外公外婆四人齐上阵,林爸还抱着一束粉色康乃馨,把林斐祖孙三人以及附近病房的病人和病人家属,以及护士站的护士们都喂得饱饱的。 “妈,”上车后,林斐忍不住叫了她一声。 “嗯?”林妈鼻腔里发出一声疑惑。 林斐笑道:“您跟外婆笑起来真是一模一样。” 医生嘱咐林妈现在最好还是不要讲话,她谨遵医嘱,只是用更加疑惑的表情看着儿子。 林斐:“跟外婆一样,笑起来嘴巴能咧到天上去。” “臭小子!” “啪!” 老妈跟外婆母女俩还特别有默契,一个骂林斐,一个照着林斐肩膀狠狠一巴掌,然后两人同时做佯怒表情,但脸上又藏不住地想笑表情。 在前面开车的林爸则可以放肆大笑起来。 出院后,林妈的刀口飞速愈合着,林斐的播下去的小苗儿也在飞快生长着。 “长得挺快啊?”林妈声音还是有些哑。 没错,这才第四天,阳台上的小苗儿们的平均身高已经超过七公分,有些快的甚至都在长真叶了。 见林斐得意,林妈也不想给儿子长太多骄傲心,她低头到处找:“家里拖鞋呢?” 林斐将门口的鞋柜拉开:“这不,我都码得整整齐齐。” 没错,林斐家一直都是有鞋柜的,但也一直都没用过。在实用性上,鞋柜鞋架都不如直接摆在阳台上更方便。 看着家里焕然一新,偏偏东西都找不着的林妈,一时间不知道该欣慰,还是要发愁——发愁家里东西都收拾去哪儿了! 林爸见了阳台上的小苗儿们,也是惊得快掉下巴。 他最近白天忙着上课,晚上又要陪老婆到十点多才回,家里阳台大变样了他竟都没怎么发觉。 倒是这会儿见着小苗们长势好,林爸才嘴硬的开口,不满道:“你这样,整个屋子采光都不好了。” 林斐笑笑:“外婆他们打算后天周五就回老家,我准备明天回学校看看作业,后天跟他们一起回家,顺便把这些苗带到他们那去,毕竟他们那边阳光更好。” 儿子还真要跑去乡下啊?林妈心情复杂。 她既惊喜于儿子专业课扎实的功底,就这么短短几天时间,还真叫他把育苗事业做得这么好,又觉得她辛苦疼大的儿子毕业后还真要去种地,心里那坎她过不去。 而林爸,作为一个大老爷们儿,此刻竟然心里也波涛翻涌,跟老婆的心情差不多,半晌才憋住这么一句:“农村条件不好,你别灰溜溜坐车回来,到时要挨爹妈嘲笑的。”
第6章 第二天一早,林斐就打算先坐车去学校一趟。 结果程帅电话里那叫一个不满:“好好照顾你老妈,地里的瓜苗我瞧着呢……你丫,你的苗比我的苗长得快多了,足足高有十多公分,系里教授过来直夸你的瓜苗呢……” 听程帅的话酸溜溜的,林斐笑起来:“那要不你把我备用的瓜苗拿去种?” 程帅不乐意:“凭什么半路接你的崽啊,我的崽就算外人瞧着不如你家的,我自己看着开心不成啊!” 林斐失笑,决定不再说这个话题对程帅进行持续性刺激了。 程帅接着又说起张儒赫:“这两天他总找我,表示想买你备用瓜苗,价都出到七千了,你真能受得住这样的诱惑?” 林斐想了想自己账户余额29.7元,但最终还是坚定地说:“不卖。让他自己种自己的,现在开始种还来得及,再耽搁耽搁,到时候时间肯定不够。” “行吧,你有原则。”程帅耸耸肩,发自内心地说。 既然用不着去学校,林斐就打算去外婆那边坐坐,顺便跟他们说自己准备跟他们一起回乡里育苗的事儿。 另外一边,林妈听见儿子电话当中同学的声音,惊愕不已。 看儿子放下手机又去阳台侍弄他那些小苗,便跟着一起凑上前。 这瓜苗,就跟林斐当初满月时一模一样,长得快得很,简直一天一变,昨天基本大多才都掌心那么高点儿,今日有些小苗又蹿高不少,肯定是有十公分了。 “看来你在种田这方面,确实挺厉害啊。”林妈一想儿子同学愿意出七千块钱买他备用的小苗,就骄傲极了,她接着就问起那七千块钱买备用苗的事儿。 林斐解释:“就是毕业作业,我怕再出意外,就留了一批备用的瓜苗,在盆里种着。那同学家里特有钱,他实践课成绩一向不好,之前的瓜苗估计也都被冰雹天气冻死了,这批西瓜是系里发的实验品种,没被推上市场唯一原因就是幼苗期生长困难,他买我的苗直接种,也省得再费心费力去育苗了。” 林妈又问:“用你的苗种他的毕业作业,应该算作弊的吧?” 林斐笑起来:“那肯定啊。要是不违规,我干嘛不卖给他?七千块,够我吃大半年的了。” 淮大是省重点大学,学校食堂有国家高校补助和省内几大知名企业捐赠,关键淮大农学院也特别给力,食堂能从农学院搞到不少低价还优质的蔬果肉类。在现在这个大学吃饭普遍价钱离谱的年代,林斐这些淮大学生在校美美吃上一天,花销也不过十几二十。 再加上生活用品、购买衣服和聚餐等其他消费,林斐每个月两千块的生活费大多时候还真花不完。 也就是之前准备考研,买资料书视频课等花销把林斐的小金库一下掏空,要不然林斐现在上哪儿能这么窘迫啊? 林妈敏锐察觉到了什么,接着又问:“你做这育苗的生意,投入也不少吧?手里还有钱没?” 林斐不大想接受父母的钱,便笑笑:“暂时还用不着跟你们张口,真缺钱了再跟你说。” “行吧。”儿子打小就有自己主意,冯静茹这个当妈的也省心惯了。 林斐把阳台架子上每个育苗盘都翻转过来,让靠内的这两列也能均匀接受阳光。 全部翻一遍后,林斐便穿鞋出门,打算去外婆家了。
临走前,林妈叫住林斐,从鞋柜里摸出一百块的大红票子:“你现在也快毕业了,也应该懂事。今后上人家里记得带点东西,别空手去。”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60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