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斐愣了愣,林妈倒是语气如常:“你外婆他们年纪大牙口不好,可以买两串香蕉,正好他们之前在乡下住,香蕉他们也吃不着,算是个经济实惠又合适的上门礼。记得买香蕉时挑一串成熟度高,一串成熟度低的啊。” “好嘞!”林斐这次是不得不接受老妈的钱。 香蕉贵点儿的也就三块多一斤,外婆他们年纪大也吃不了那么多,捡中小串买就成。 两串香蕉三十多块,还剩下67.5元,不用说,这是老妈给他的零花钱。 加上之前手里还剩的43块,以及退□□的100块押金,林斐现在手里一共还有210.5元。 外婆见林斐拎着一兜香蕉上门,笑得要多开心就有多开心,直说:“外孙长大喽!” 外公也笑眯眯的,把香蕉收起来,顺手摘下三个,自己留一个,给老伴一个,剩下那个给林斐。 祖孙三人坐在客厅吃香蕉,林斐又陪两个老人说说家常,最后才提起他想跟着一起去乡下小住几天,顺便也是方便他招呼自己育下的五六千个小苗的事儿。 林斐在农学院利用专业知识卖菜苗赚钱这事儿,林妈早就跟两位老人讲过,他们倒也不意外。 外婆没多问,只是笑眯眯说“好”。 外公则是感觉奇怪:“真不去读书考研吗?” 还不等林斐开口呢,外婆就把香蕉皮塞老伴手里,嗔道:“就你话多,现在年轻人压力都大,不兴林斐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放松放松心情啊?” 外公:“哦哦,怎么不行啊?我就是随口问问,关心关心孩子嘛,你老挑我毛病干什么……” 眼瞅着外公外婆两人这也不知道是拌嘴还是给林斐撒狗粮,林斐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要怎么开口了。 两个七十岁的老人拌那么两句,便互相和解了。 外婆笑呵呵地还回来看外孙:“那明天你开车载我们回去?” 林斐点头:“嗯,你们明天坐我的车就成,不过我明天估计得多跑几趟,育的小苗一两趟还拉不过去。” 不光是小苗得拉过去,塑料布、玻璃纤维、温度计等其他材料也得带过去。 林斐家也有车,是个很常见的三厢小轿车,车子是16年买的,不过老爸老妈他们人生乐趣就是带学生,这车到现在总里程也才三万出头。 家里车子闲置没什么用,林斐就用大二自己育苗赚的钱报了驾校,拿证后老爸也挺放心,当天就把备用钥匙交到他手里了。 家里车子长期停着不开,小电瓶特别容易亏电,林斐拿了钥匙看能打着火,心里才松出一口气。 就是看着油箱只剩下一半的油,林斐心里有些担忧。 外婆他们老家是在下属青山镇东平庄,距离杨关市区约莫三十多里地,远倒是不远,就是路上车多人多,跑不快。 车子开快点不费油,反倒是走走停停最费油了。 家里的车油箱不大,来来回回跑好几趟,林斐担心他还得再加油,以现在这么高的油价,那他手里这二百块钱可加不了多少。 事实上,林斐还是开车开少了,五六趟跑过去,直到把家里阳台上所有跟种植相关的都运到外婆他们那大院子里,才耗下去一半的汽油。 也就是说,林斐兜里那二百块钱暂时还不用拿去加油。 这让林斐长舒一口气。 外婆的老家之前是一层的平房,但因他们常年在杨关市里工作生活,老宅里没人住着就很快破落了。 直到三年前外公外婆打算回老家养老,才给上面申请重建老宅,把之前破破烂烂的平房彻底推倒,建成现在的两层小洋房。建得就跟小别墅差不多,厨房卫生间都建在室内,一楼也有客餐厅和两个房间可以住,楼上还有四个房也能暂时住人。 房子整体呈“一”字形,在院子最北面,坐北朝南,院子另外三面用砖瓦围了个院墙。 院里面积还挺大,进去首先就看到中院种着各种植物,一侧专门种菜,一侧专门种花,种花那半边还盖了个小凉亭,亭子侧面围了个小廊,廊上爬着紫藤花,现在还没到花季,但也不难让人想象到时紫藤萝盛开时,该是个怎样让人沉醉的地方了。 林斐连连赞美:“比我去年过来,更漂亮了啊!” 外婆脸上止不住的自豪:“可不是,我跟你外公也没少花心思,比刚建成时自己改不少地方。” 外公比划着两边:“现在还是春天,菜园里只有青菜,等到夏天时这边种了番茄这种爬藤类的,到时就是这边紫藤萝话在盛开,那边西红柿在结红红的果子。” 林斐:“亏了,去年我怎么就没来住呢。” 之前林斐一门心思想着大四时跨专业考研,等研究生毕业回一高跟老爸老妈一起当化学老师,把他们老浪拍在沙滩上。可现在也不知怎地,突然他心境就平和了,发觉现在生机勃勃的菜园花园也是这般美好。 外公睡觉打呼震天响,外婆早就不跟他一起住,所以一楼那两个房间林斐一个都轮不着,他只能去住二楼。 二楼是个退层设计,比起一楼来,二层室内总面积要少三十多个平方,差不多就是一层客厅的地方,这些地方都被设计为露台。林斐完全可以把他的小苗安置在露台上,要地方不够的话,接下来还可以通过楼梯去顶楼,顶楼的面积也能用上。楼上采光通风条件都更好,要是怕晒的话到时也可以买个遮阳布…… 完犊子,林斐还得再花钱给小苗买遮阳布! 意识到这一点,林斐只能飞快把温室搭建起来,将小苗转移进去,立刻骑电车去镇上的农资店买遮阳布。 农用的遮阳布一般都是那种有些镂空的黑网子,价钱倒也不贵,只是成功让林斐手里的余钱从两百多,变成了一百多而已。 好在是小苗生长状态都特别好,林斐估摸着再等几天就能拿出去卖苗回款。
第7章 江澜年纪大了,睡眠不好,特别是在隔壁还有“阵阵雷鸣”的情况下,她五点钟准时醒来。 “唉!”江澜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她不爱赖床,既然醒了就起来找点儿事做。 她照例把稀饭煮上,然后又去侍弄侍弄她的菜园地,也不知怎的,就想起外孙那些小苗儿了。 江澜跟老伴在菜园种菜,也就是跟村里人一样,整整地,把种子撒土里,然后浇水等着种子发芽了再间苗。 她好奇外孙在农学院学的育苗手艺,想想昨天那些苗被折腾来去也还精神抖擞的,便到二楼,结果没想到外孙竟也在。 看外婆好奇,林斐笑笑:“我惦记着今天早上给小苗换穴盘呢,早上这个时间最合适,就赶早起来了。” 江澜看外孙蹲着怕他不自在,便下楼拎两个小马扎上来,问:“为什么要换穴?” 林斐耐心解释:“为了刺激植物根系生长,种了地的都知道,植物根系越好,植株生长状况才能越好。” 看外婆点头,林斐才又继续说:“植物跟咱们人类也一样,要是环境特别舒适就大多没什么上进心。为了刺激植物根系生长,通常会选择控水的方式,植物根系都有向水向肥的特性,在这片吸收不到水分了,根须自然会往外生长去寻找水源,而根系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壮大。” 江澜差不多能明白这个道理了。 林斐又道:“小.穴盆里干湿循环快,但植物根系毕竟已经长满了,不换盆也不行,所以我选择了相对稍微大点的穴盆继续种,方便我控水。” 江澜是彻底明白了,她感慨道:“没想到种地也这么讲究,看来不论干什么都要有学问才能干好。” 瞧那一株株翠绿粗壮的小苗儿,虽说个头不怎么高,但那茎秆却足够粗壮,再瞧瞧拿出来的根系,还真是长得满满的,甚至于 江澜虽说感觉外孙照料的这些小苗长势快得有点惊人,但一想外孙向来成绩好,便以为是他在学校里学到真本事了,小苗长势这么好完全是因为他种植技术高。 看外孙打理的这些菜苗,江澜忽然觉得外孙创业去搞种苗生意,指不定比老老实实上班赚得更多……看着忙碌着的外孙,江澜目光渐渐柔和。 林斐把根系简单打散一些,方便后续根系快速生长,然后把植株放到施了薄薄底肥的50穴中。 50穴口径要更大些,但相对于植株现在这个冠幅,按理说还是有点小。 其实还是林斐没能适应加了“料”的水,没想到植株生长速度这么快,换盆晚了一天,按理说他应该昨天、甚至前天就要换盆的。 “外婆,你也要来?”林斐看了眼跃跃欲试的外婆,她在旁边瞧了几分钟,就忍不住想上手了。 “我来试试!” 听外婆这样说,林斐就把具体要注意的几点讲给她听。 倒也不难,稍微留意点儿就成。再加上林斐已经提前控水了,植株根系特别好脱盆,轻轻捏 过了一会儿,外公也醒了,他见不着老伴,在院子才喊两声,就被外婆也叫来楼上给林斐帮忙。 三人一起换,八点之前就弄好了。 林斐把提前准备好的加了料的水给这些换新家的植株们浇上一遍定根水,便跟外公外婆一起进行早饭。 稀饭当中的杂粮都是二老自己种自己收的,炒了两个青菜,也是从他们面前的小菜园里现拔现炒的。 经过一冬的黄心菜叶片里积累足够多的糖,吃起来带着回甘,蒜苗炒蛋也贼香。 外婆说:“鸡蛋是从村里买的正经土鸡蛋,黄大清少,吃着香得咧!” 吃了饭,外婆就兴冲冲把育苗的道理讲给老伴听。 二老虽说年纪挺大,但学习劲头可不小,他们还认真详细跟林斐请教育苗的知识。 听林斐讲还不过瘾,非要拉着林斐到他们种的菜园地里点评。 林斐也不知要怎么讲,他之前学习专业课时都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按理说这种短时记忆应该会在考试结束后就很快淡忘,但林斐现在硬是能轻松回忆起他大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的内容! 不应该啊?林斐也搞不明白这是怎么他记忆突然这么好。 两个老人刨根问底精神太可怕了,林斐怕接下来的问题他招架不住,赶紧表示他准备去村里开蔬菜大棚的去问问市场。 “这是个关紧事儿!”外婆脸上一正,接着想了一会儿,才说:“你黄三婶家的蔬菜大棚开了好几年,他们家的苗好像是从种苗公司买的,我带你问问去。” “黄三婶?”林斐想不起来还有这号人。 外婆一边带着他往外走,一边说到:“你不认识的,她跟我都是表好几层的表亲,到时见面你喊婶子就成。” 林斐看着走在前面的外婆,总感觉她身上好像有哪里跟之前不太一样。 “他家也是村里最先搞大棚的几家之一,听说还挺有威望的。你要是了解种苗市场问她就成,那孩子心眼好,嘴巴也实诚,你到了见她的面嘴巴甜点,有问题直接问……”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60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