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又是欣慰的一笑,说道:“只要你不觉得委屈便好,那梅家,朕自会差人去说,你便不必管了。” “是!”朱棣低眉顺眼的应下了,却眼珠子一转,抬眸问道:“那乾元寨那边,可需要儿臣亲去瞧瞧吗?下聘礼之事,是不是该我自己去,以示庄重。” 朱元璋跨步坐回了书桌边,往椅背上一靠,笑笑说道:“那倒不必,这件事,朕已经差了一个稳妥之人去办了,你也不用过分操心,你要做的,就是打理好王府,等着迎娶乾元寨大小姐进门,就行了。” 朱棣眉头微蹙,一个稳妥之人,那是个什么人呢。 “还有齐王。”朱元璋敲了敲书案上的奏折,轻语道:“他既无家室,便是不急着回青州了,让他留下来助你吧,不然要迁太子陵寝,又要打理婚事,朕怕你一人忙不过来,待婚事毕,你们一同离京便是了。” 朱棣强扯嘴角,笑了笑,抱拳颔首,道:“是,谢父皇,还是您想的周到。” “嗯。”朱元璋随手扯过一本奏折,说道:“无事了,你也先回京中王府吧,一路风尘,好好歇歇。” “是,儿臣告退了。”朱棣招呼一声,转身退出门去。 出了御书房的门,朱棣才算真真正正的松了一口气。 冷笑一声,摇摇头,暗叹道:“从古至今,跟别人丧事撞了婚事的,怕也是只有我这独一份了。” 掸了掸身上灰尘,朱棣昂起头,阔步往皇宫门外。
第58章 深夜求见,拼死进谏 入夜微凉,星月升空,御书房寂静的能听得到蝉鸣。 吱嘎一声门响,墨竹走进来,垂手而立,道:“皇上,齐大人黄大人求见。” 闻言,朱元璋也没停下手上的动作,却是眉头微蹙,酒足饭饱,大家都相继离宫了,他二人竟还留于皇宫,有事。 “宣吧。”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毛笔,合上了奏折。 墨竹自觉留于门外,齐泰黄子澄行至房中,跪地行礼,道:“臣齐泰,黄子澄参见皇上。” 朱元璋笑笑,说道:“爱卿不必多礼,你二人有何要事,深夜求见呐。” “额……这……”两人站起身,却是面面相觑。 见他二人吞吞吐吐,朱元璋轻咳一声,说道:“这里只有你我三人,有何话,但说无妨。” 端了端衣袖,齐泰壮了壮胆子,干笑两声,颔首说道:“这燕王爷作战确实英勇,这个毋庸置疑,就单看盐源一役,这翻身仗打的那叫一个漂亮,若无燕王,怕此役不知要拖到何时,殿下自是功不可没的,大家心中有数。” 朱元璋双手交叠放于桌上,抬眸笑笑,说道:“如此溢美之词你二人合该于燕王面前说去,你们深夜未归,不会只是想要夸夸燕王这么简单吧。” 黄子澄拱手而立,谄媚笑意挂了满脸,说道:“皇上圣明,我二人的意思是啊,这太子爷刚刚下世,燕王爷便携了战功回来,如此大肆的迎接,庆功宴饮,难保人心浮动啊。” 齐泰顺势接话道:“是啊皇上,您定也瞧见了,锦兰苑宴饮之时,群臣可是对燕王卑躬屈膝,毕恭毕敬啊,那轮着翻的敬酒,可见燕王军功影响甚大,这若是功高盖主了,便不好办了呀。” 朱元璋眉头轻蹙,回想了想宴饮场景,眨了眨眼,颇没有底气的说道:“一番宴饮而已,胜仗庆功,是历来的规矩,不过是燕王战功颇盛,多了为他庆祝,二位是不是太过谨慎小心了。” 黄子澄摇了摇头,掷地有声的说道:“皇上,有些事情不得不早做提防,就说这王爷每年一个女子娶进门,岂非赶超了皇上,也实在不妥,若有朝一日,王爷风头太盛,难免……会生出那觊觎皇位之心呐。” 朱元璋只觉得尴尬,脸上青红变换,他强扯嘴角笑了笑,低声说道:“燕王向来忠心,依朕对他的了解,他不会的。” “可是皇上。”齐泰叹了口气,一派的语重心长,道:“有些事一旦与皇位扯上,心呐,就不纯粹了。” 朱元璋不觉心头一凛,没错,皇位是个很可怕的东西,没坐上之前盼着坐,坐上了之后怕极了掉下来,他曾经经历过,他知道,一个人对皇位的觊觎之心,是无法自控的。 见皇帝沉思,两人暗暗的对视了一眼,趁热打铁。 黄子澄弯身颔首,却还是忍不住偷瞄了皇帝一眼,才开口说道:“臣斗胆问一句,皇上是否有将储君之位传与燕王爷之心呢?” 朱元璋轻眨眨双眼,缓过神来,端坐了身子,威严的冷声说道:“我大明王朝立嫡立长,储君之位,自是轮不到燕王头上的。” 黄子澄躬着的身子,又往低弯了弯,说道:“那便请皇上尽快将属意之人立为储君,昭告天下吧,否则此事拖的太久,民心也向着燕王了,届时燕王成了势,可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呀。” 齐泰亦弯身以请,道:“请皇上下旨,以安民心,亦安储君之心。” 沉默,良久的沉默,整个御书房,空荡荡的房里,寂静的能听得蝉鸣声声。 黄子澄与齐泰二人,只觉得弯着的腰,咔吧咔吧直响。 朱元璋幽幽的开口,说道:“嗯,你二人,倒是比朕想的周到啊。” 声音低沉,语气之冷,直冷透了两人的心,仿若下一秒就会听到斩立决的圣谕,随之结束了两人的小命,和毕生的荣华。 两人扑通跪地,连忙磕了几个响头,哆哆嗦嗦的求道:“请皇上治我等僭越之罪,但我二人绝无不臣之心呐。” 黄子澄叩头在地,说道:“皇上,若我二人此举可助皇上稳固江山,那么臣等死而后已。”
“快起来!”朱元璋眼中那一抹危险殆尽,他连忙行至二人身前,将二人扶起,说道:“你二人忠心,朕自是看得到的,既以你二人为谏臣,实话实说,朕自是不会治你们的罪的,起来吧。” 齐泰与黄子澄两人,还未从惊慌中回过神来,呆呆地立着,不敢开口说话。 朱元璋拍拍两人的肩,笑笑说道:“你们的话,朕会好好想想,尽快决定。” 黄子澄重重的咽了口唾沫,颔首道:“那微臣告退了。” 话毕,用手肘拐了一下还没缓过神来的齐泰,齐泰慌忙颔首道:“微臣告退。” 两人后退了两步,而后转身匆忙出了门。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机会从来不会凭空降到你头上,兵行险招,有时恰恰是万全之策,黄子澄一向这么觉得。
第59章 储君初立,登基之路 三日后,一纸皇榜张贴。 圣谕:故懿文太子之子允炆,谦恭知礼,博学仁善,甚得朕心,册立为东宫储君,是为皇太孙,望尔等尊之,钦此。 一时间整个皇城沸腾,储君初立之事,成为了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话题。 相比之下,燕王府竟是最为清静之地,平静如常。 一株古树,一方石桌,朱棣手执书卷,附庸风雅。 朱榑风风火火的从外而来,高声喊着:“四哥,你看见了吗?皇榜!皇榜!” 朱棣面上波澜不惊,连头也没抬,淡淡的说道:“皇榜我是没看见,不过啊,传旨的太监刚走。” 朱榑被惊的一愣一愣的,他回身指了指门口,刚来时,好像确实见了一顶轿子从身旁掠过,怎么这传旨太监单单只来了燕王府呢,凭他的头脑,想不明白。 他舔了舔唇,往桌边蹭了蹭,说道:“哎你说,这父皇立了允炆那个毛头小子为储君,皇榜都贴了,为何还多此一举,专门派了个传旨太监来你这儿啊。” 朱棣眉头轻挑,笑着拍了拍朱榑的肩,起身走回房中。 “哎你别笑啊,怎么回事,快跟我说说。”朱榑不肯死心,追着燕王的步子,跟进了房中,自顾自的落座。 朱棣放书于架上,哈哈一笑,说道:“你这头脑,注定当不了储君。” “我还不稀罕呢。”朱榑不以为然,抬手倒了杯茶水。 朱棣走回书桌边,肆意的靠坐着,淡语道:“父皇特地派了传旨太监过来,无非是为了防我,明明白白的告诉我,这一纸圣谕就是拟给我看的,即使我战功赫赫,也与储君之位无缘,要我死心。” 朱榑一口水差点呛着,他身子往前探了探,手敲了敲桌面,强忍笑意,说道:“哎有意思啊,你说你这野心还未昭之天下呢,父皇就开始防你了。” 朱棣眉头微蹙,咂咂嘴,淡语道:“也许,我在功绩上是比允炆更有可取之处,所以才招人忌惮吧。” 朱榑被这突如其来的自夸惊着,暗自咽了口口水。 用手敲了敲桌面,朱榑一脸坏笑的说道:“四哥,说实话,心里是不是有那么一点不服气?” 朱棣干咳两声,低语道:“我一向遵从父皇的旨意,既是允炆为储君,我辅佐便是。” “诶还是不服嘛!”朱榑嘿嘿嘿一笑,又往前探了探,刨根问底的逼问道:“父皇的旨意谁敢不遵啊,但就说,你就说,这允炆做了储君,日后承继大统,你服是不服?” 朱棣敛眸思忱,片刻坐直了身体,又往前探了探,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允炆已是储君,我不服他,难道服你啊?” 朱榑冲他翻了一个大白眼,灌了一杯清茶下肚,咔的将茶杯放下,磕出了一声响,冷笑一声说道:“呵,反正我是不服,这天下之大,只有你为储,你为君,我才服气。” 朱棣轻眨了眨双眼,只笑了笑,不说话。 朱榑蹭的站起身来,慷慨陈词,道:“说句不好听的,若有一日父皇龙驭宾天,允炆继位,只要哥哥你说一句,想当皇帝,我朱榑即刻披甲起兵,为你抛头颅洒热血,非将这皇位给你夺来不可。” 朱棣眉头轻挑,呵呵干笑两声,压低了声音说道:“你能小点声吗?隔墙有耳啊,傻弟弟,只怕你等不到那一天。” 朱榑尴尬的扯了扯嘴角,嘿嘿一笑,问道:“哥你说,我大好前程,和我这条小命,会不会有一天,都断送在我这张嘴上。” “不愁!”朱棣淡漠的回了他两个字,便起身往外走,边说道:“走吧,去太子陵寝。” 朱榑应了一声,跟屁虫似的,跟在燕王身后跑了出去。 当夜,皇帝召了储君朱允炆,御书房中相见。 十五岁的少年,怯生生的站在皇帝的书案一侧,唇红齿白,一派儒雅的模样,看来淡泊,才让人不以为意。 朱允炆低低颔首,怯怯的开口,道:“皇爷爷,其实我……我有点害怕。” 朱元璋慈祥的笑意挂了满脸,走上前抚抚他的双肩,轻声说道:“好孩子,没什么好怕的,你是大明的储君,是朕之希望,别怕,皇爷爷会为你铺好一条干净的登基之路。” 朱允炆低首,暗暗的点了点头。 朱元璋握着他的手,轻拍了拍,说道:“当然了,你自己也必须争气,功勋善举,要做的比任何人都好,以免落人口实,你得做让人服气的储君。”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41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