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明帝传宁时到他的榻前,把心中有念都一一交代。 “你三弟好逸恶劳,但他心思纯明,你四弟资质平庸,但他没有妄图之心,老二,你该明白朕跟你说的意思吧。” “儿臣明白。” “你生母早逝,絮凝皇后对你也算尽了恩养之责,让她以太后之尊,颐养天年……” “是。” 允明帝又絮絮了很久,宁时一一应诺。 “齐安呢?朕想见她。” “父皇,齐安她感染风寒,还是不见她为好,以免将病气传给了您。” “朕看不到她成婚之日了,原本还盼着她成亲生子的,她生的孩子一定和她一样,玉雪可爱。” 允明帝不知道宁景秀已经被人劫了去。他说这话时,目光中的遗憾和期盼不似作伪。 宁时看着目视前方的允明帝,没有答他的话。 “齐安,你好好养身子,不要忧思过重了。” 揽月宫,宁景秀躺在床上,宁时在给她掖被角。 允明帝驾崩,宁景秀未见龙颜最后一面,回宫只见缟素,她心中还是颇为郁结的。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汤药味,这是清灵大师为宁景秀煎煮的。 “储君,但将军想求见齐安公主。”屋外,传来侍卫的禀报声。 但回担忧不已,坐立不安,他已经不管什么男女大防了,他真的只想亲眼见见宁景秀,一解相思和满腹的急切。况且,他是宁景秀的未婚夫,于礼,这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不见。”宁时略一回头,冲着屋外,声音果决。 “是。”屋外传来踏踏的声音,侍卫走远了。 宁时端起药碗给宁景秀一勺一勺喂药。 春芳端进来酥软的糕点和滑稠的小米粥。 “不想吃?”宁时拿起一块糕点,看向宁景秀。 这是宁景秀往日爱吃的红枣糕,里面还加了点干牛乳提香增味,但是宁景秀却不想下咽。 “那就喝点粥吧。”宁时没再坚持,端起了盛粥的瓷碗。 国不可一日无君。不少大臣劝谏让储君登基即位,宁时只一句话“过完年再议”。 这个年过得比较素朴。一国之君殒故,举国齐哀,又刚刚平定战乱。年味因此冲淡了不少。 当然,迎来了安宁,也是老百姓乐见的。 冬日寒凉,但是揽月宫却不觉冷意,温暖如仲春。 这里的年味有别样的风景。优雅的四季海棠盈盈盛放,花瓣红似火,花芯灿若金。 海棠花树下,宁景秀、宁清和春芳、流云在打花叶牌。 宁景秀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脸色相较刚回宫那时有了些改观。 “听我爹说,有大臣提议给阿时哥哥择妃……” 宁时的正妻,那就是将来的一国之后了,这个地位尊不可言。 “不少大臣家里有适龄女子的,按捺着不定姻缘之事,就等着盼着进宫呢。” 宁清是把这事当趣事说的,“父王说,作为未来的新帝,阿时哥哥应该会着意考量下谁家的姑娘更加适合,毕竟这可是……大事。” 宁清的话没有说全,但是透露的意思很明显。宁时择妻,必定慎之又慎,这密切关系到朝政四方。 眼前的男子,他的容貌无疑是出类拔萃的。立体的五官如刀削斧琢,眉骨高耸,向斜上方挑起,锐利端方。鼻梁高挺,下颌明晰,贵气清正。 此人正是宁时。他忙完朝事便来揽月宫。 柔暖的灯光下,宁时和宁景秀正在用膳。 “怎么了,齐安?”宁时停箸,他感受到宁景秀投过来的目光。 被宁时这么猛然一看,宁景秀脑海立刻清明几分,她想到自己应该要问的,“……二皇兄,不知母后还有三皇兄以后如何安置?” “答应了父皇,会好好待他们。老三就藩,做他的散逸王爷。母后自然就是太后了,看她的意愿,是留在宫中,还是跟老三一起出宫。” “这样挺好。” 宁景秀低头吃了一口粉蒸酥酪。 “齐安,你是不是心里有事?其实可以告诉的。” 宁景秀顿住,抬起头,慢慢道,“二皇兄,过完这个年,明年三月就要出宫嫁人了。”
宁景秀和但回的婚期定在了三月二十二。 宁景秀的脑海倏地闪过宁时曾说过让她和他在一起的话。 “不会让你嫁给但回的。”宁时的语气还和当时那般坚定铁硬,没有分毫商量的余地。 “不嫁给他,那我……” 难道嫁给你? 宁景秀勾起嘴角,她的笑意有些苦涩。 “齐安,你不会以为,要娶别的女人吧?”宁时站起身,朝宁景秀走过去,他半蹲下身,轻轻执起宁景秀的手,“齐安,你就嫁给,陪着,和在一起,好不好?” 宁时的眼神专注纯挚,几乎让人无法拒绝,下意识就想应下来。 宁景秀抽回手,“如何嫁你?们在人前是兄妹,而且,不想待在宫里。” 宁景秀的动作让宁时有点挫伤,但他忍着心中的波澜起伏,缓声道,“齐安,成了天下之君,谁人能置喙们的感情?答应你,会带你游历大好河山,们将来一起走遍万水千山,还不好?” 宁景秀没有说话,她的心绪纷乱。 “齐安,绝不会放手的。此生只有你一人,你信也罢,不信也罢。”这是宁时离开揽月宫前,说的最有一句话。 这一晚,宁景秀走出揽月宫,她沿着从小到大走过千万遍的路径向前走着。 熟悉的景致,留下了无数的回忆,那些场景在脑海中不断闪回。 “公主,夜深了,们回去吧。” 宁景秀的身子还没好利索,这一路,春芳都在后面跟着。 “好。”宁景秀又看了一眼远处还亮着灯的御书房,转身回去。 什么?! 絮凝皇后、恭王爷、宁时、宁昶、王承意几人处在极大的震惊之中,他们不知道宁时不是允明帝的亲生子还是宁时要娶宁景秀哪桩让他们更难以接受。 对于宁时不是允明帝的亲生子,絮凝皇后、恭王爷、宁时、宁昶几位皇室中人的心理就比较微妙了,他们彼此觑了一眼,能看到彼此眼中涌动的暗流。 特别是恭王爷,脸色立时铁青了几分,他和允明帝手足情深,哥哥喜当了爹,养平民的崽这么多年,好吃好喝地供着,被骗去了皇子的身份,现在连帝位都被“偷”去了。 相比于其他人,王承意显得谨小慎微得多,他垂首而立,不敢多动一下,不敢多看一眼,这可是皇室秘辛啊,知道了可能要掉脑袋的。他的后背已经微微沁出汗了。 宁时将几人的表现反映看在眼里,心中微哂。秘密是可以藏一辈子的,但是为了宁景秀,他要将它宣之于口,起码是告诉眼前这几个人。 “只会娶齐安一人,们的孩子以后会登基即位,他身上肯定留着宁家的血。” 三月,有人满怀期待,有人希冀落空。 “齐安公主……薨了。”但回猛地站起身来,他眼里满是不可置信和难以掩藏的痛楚。 “阿回,宫里刚刚传信了。”平昌伯知道但回对齐安公主用情之深,他不忍看到儿子如此模样,“去见公主最后一面吧。” 但回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平昌伯府的,他觉得两脚像灌了铅。能见到公主,是但回心念渴求的,但他现在有些怕了,他怕等待他的真的是噩耗,他怕自己受不住。 宁景秀的“睡颜”很平和,像在做一个清甜的梦,梦里是花开满树,风和景明。但回站在三步之外,不许靠近。 这短短的三步,是一生难以跨越的距离,是生与死的界限,是他所有美梦的破碎。 宁时突觉双脚站不住,整个环境逼仄地难受,他有些狼狈地离开。放眼望,明明是烂漫春光,为何让人觉得如此萧索。 齐安公主宁景秀得病薨逝,这个事情就像一个小插曲,并未引起太大的波澜,很快,就到了宁时登基大典。 宁时登基之后,一众大臣们对他择后选妃的热望就更高了。一国之主,一个妻室妾室都没有,后位空悬,妃位空悬,这,这,这,实在不行,实在不妥! 权贵重臣们无不将目光紧盯着新任君王的后宫…… “朕已经有心仪的皇后人选了,就不劳大家费心了。”宁时此言一出,在场一片哗然。 已由工部侍郎拔擢为工部尚书的王承意心里咯噔一下。 “她是王尚书收养的义女,朕与她早已情谊深厚。” 在场之人无不将目光投向表面淡然的王承意,视线里各种内容都有。 有人感慨,王承意真是有福之人,当初还不显的二皇子宁时就是他亲自带的,从侍郎成为了尚书,现在一国之君又要娶他的义女。 义女?从未听说过王承意收养了什么义女,料想是宁时跟哪个身份卑微的女子有了情愫,现在为了娶她,给她一个贵家的身份。想当初,宁时的母亲不也身份低贱,却被先帝看上了呢。 被同侪们认为得了天大好处的王承意对于投来的各色目光,不回应不理睬。他没忘记感恩戴德地附上一句:“小女能被皇上看重,是她三生修来的福气。” 这件事在王承意府邸沸腾了。 “大哥,你什么时候收养了义女,还被皇上看上了?”王承意的两个弟弟处在极大的震惊之中,自己府里的事儿,自己竟然不知道。刚才同僚问起来,他们只能有些尴尬或者心虚地笑笑。 “大嫂,今日朝上皇上说要娶大哥收养的义女。” 王承意的夫人黄氏正走过来。她气定神闲道:“知道此事。” “什么?大嫂也知道!大哥,你干嘛瞒着们?” “你大嫂也是昨日才知道的。你们身处朝堂之上,应该比你们大嫂更容易觉察到此事的内情。”王承意的眼神带着几分意味深长,“陛下和这个女子情谊甚笃,但是这个女子的身份……” 王承意语焉不详,但是却能让人精准地理解他的意思。 “这是天家的旨意,没有拒绝的道理。这个事儿,咱们只有缄口不言,受益的就是我们王家。一旦走漏风声,不止我们的官帽要掉,脑袋也……” 王承意和两个弟弟统一了口径,逢人问起,如何应对,每一个细节都滴水不漏。 王家的小辈也被耳提面命地提醒。有人问起,便说“长辈的事们无权置喙”。 一国之君大婚,可谓声势浩大,隆重非常。 从纳彩、大征到筵宴、祈福,虽然有些环节适当得清简了些,总体来说也是民间所不能比拟的。 在一片张灯结彩之中,拨开叮咚作响的珠帘,掀开繁复精美的幔帐,一个女子静坐在梳妆镜前,看着凤冠霞帔的自己出神。 听到动静,女子侧过头来,看见进来的男子,心里突然产生了几分不知如何面对的无所适从。 “二皇……皇上……”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4 首页 上一页 41 42 43 4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