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环,把你的拿手菜做了送上来。吉环,天天教你侍候,你不要束手束脚。” “望京望京,布菜啊,愣着做什么。” 饭厅里实在是热闹,岳繁京又感觉像大年夜全城放鞭炮那会儿了。眼瞅着祁氏也很想学三位伯母,怂恿着自己上前讨好。繁华过多未免伤人眼,岳繁京暗想自己这串鞭炮不添也罢。 低低的对祁氏道:“厨房里菜要干净,还得您去盯着。” 祁氏自从在岳老夫人面前过了明路,从此留在繁京姑娘身边。自觉得身份与幽塞里别人不同的她,没事就标榜自己干净、利落、爽快、能干。 岳繁京这话说到祁氏心坎上,她胡乱叫着:“厨房最要紧,还得我去看着。” 别的人没有留神听,杨氏不久前让祁氏弄一肚子气,就三奶奶一个人听见,在肚子里骂祁氏。 奶娘到底不是亲生父母,不把你家大姑娘往贵人前面吹捧,你喊的再响亮有什么用。 祁氏这没有见识的人,想不到这么周全。她也让贵人风采折服,为了她家姑娘,现下迫不及待的只有一件要办,那就献殷勤,再献殷勤。 她一阵风般的出去。 岳繁京成功的打发走奶娘,岳老夫人忙着主持大局,也不会跟三个媳妇一样的把孙女儿往贵人眼睛里面塞。多少的,岳老夫人还要顾些脸面。 也就没有人会烦岳繁京,她乐得轻松的看着伯母们和姐妹们忙乱,权当提前看过年大戏。 抽空儿,也把三位贵人看上一看。如果有无意中露出轻薄浪荡脸面的,及时告诉祖母,也可以挽救姐妹们。 毕竟,姑母岳良菊不曾出嫁,是全家人无法痊愈的痛苦。而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京里来了贵人”。 ------题外话------ 老天听到仔的呼声,天晴好几天,而且可以穿短袖,穿上很美很凉快。不过又要降温了。幸好四月了,也很快就暖和。
第二十四章 头一回正脸相见 不经过任何事情就成长的人,可谓得天独厚。在普普通通的人里面,难以寻找到这种人。 岳繁京没有父母,促使她比姐妹们想的周到,与在姐妹们中年龄最大没有太大的关系。 虽然年龄的大小,也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就亲事上来说,因为岳繁京没有父母,家里人都肯考虑到她,也是岳繁京必须为自己考虑的主要原因。 她没有父母。 就没有人尽心竭力的为她张罗。 祖母为人虽然慈爱,但她心心念念的“还京”,并且有姑母岳良菊这个例子在前,岳繁京再不长些心眼,老天也看不下去。 岳繁京也和大伯父岳居功一样,对“还京”不以为然。 孩子们在幽塞里长大,是岳老夫人一年复一年的痛心。岳繁京在幽塞小城里长大,她的眼界能高到哪里去? 她只想嫁一个良人,夫妻平顺的过上一生。 闲下来的时候,繁京姑娘也为自己推敲幽塞城中的子弟。年纪相仿的人里面,最出色的当数王家的王小古。 王小古和繁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人生得虽不是俊秀,浓眉大眼却也不丑,并且生长在边城,男的多少会几手功夫,女的多少会些马术及身形敏捷,王小古从外表看去颇有气概。 岳繁京对王小古实在没有二话说,但她却不敢把情意定在王小古身上。 在本朝,亲事由父母作主。也很少有过门后就当家的媳妇,大多由父母当家。 不是有句俗话,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岳繁京对王父实在无可挑剔,王老爷是个书呆子,成天钻在书里面。岳家的执念是“还京”,王家的执念是“中举”。 王家之所以不是笑话,因为人家没有拿姑娘铺道路。王家的执念,是全幽塞人的骄傲。他们中有人去云州边城买卖东西,如果被人笑话幽塞是个小地方,就会挺直胸膛回答:“我们城里有读书人呢。王家的小爷,下科一定是中的。” 如果这天心情特别足,还会奉送几个大白眼儿,来表示幽塞城不容小觑。 这样的一位王老爷,在挑选媳妇上面,女家根底清楚、有容貌会女红就可以把他拿下。让岳繁京不敢多想王小古的人,是王家的奶奶,王小古的母亲。 说到王奶奶的为人,一句话就可以形容。一团乱麻线让猫缠上,就别想有个一清二白的时候。 她的婆家在全幽塞都有钦佩,王奶奶恨不能自己也让全城的人钦佩,但是又不是每天都能做到,又很想做到,说错话办错事就时常发生。 王老爷只看书不会管家,当年他的父母为儿子定亲事,千挑万选能主内又能主外的媳妇,王奶奶以其爽利的个性中选,公婆在世的时候,有人为她拿主意,还看不出王奶奶的毛病。 等到王老爷子王老太太归西,王奶奶独掌大权,因为她的为人太爽利了,时常的有一句话溜出嘴边:“王家到我手上,必然发扬光大,才能死后见祖宗。” 怎么发扬光大呢? 与幽塞城中各行各业出色的人比拼,是王奶奶每天的首要功课。 岳老夫人是南边儿的官宦小姐,衣食住行有她独到的一套。王奶奶时常的要比,比的自己累个半死,没力气再比时,就在背后说闲话。 岳家的闲话太容易说,老姑娘岳良菊没有投河上吊,别人拿她当话柄信手拈来。 岳老夫人可以不计较,谁让岳良菊确实是听从父母之命,才成为老姑娘的呢。但很难对王家有好看法。 又有王小古一天不中举,岳老夫人眼里一天没有王家。这个意思,早就在家里隐晦的说起过。 且不说王奶奶除去岳家以外,还要与别的人家比拼,时时的惹人发笑,让岳繁京望而却步。就只早就把祖母得罪的深,这门亲事也足够岳繁京烦恼。 幽塞城池很小,人也相对普通。但在这个小城里寻一门满意亲事都那么难,何况是巴结京里的贵人? 耳边放鞭炮般的侍候贵人,伯母们干劲热火朝天,岳繁京也不为所动,这就是让她保持清醒的原因。 亲事是姑娘们遇上的第一道鬼门关,她必须清醒才行。 递上一回巾帛后,就再也找不到活计下手的岳繁京,信步的往厅外走去。 她觉得还可以当个催菜的人,免得让长辈们发现她闲着,会出于内疚把她也跟个可口的菜肴般,往贵人们那里推。 廊下有一道身影,让岳繁京想不看到都难。 岳家此时在说贵人、念贵人、看贵人、敬贵人的时候,只要是位贵人,就得放在眼睛里。 岳繁京虽认得出这是那位“奴才”,但也不敢不上前恭敬他。 她走到离李威有三步远的地方,蹲身行礼,柔声道:“请进去用饭,是早饭不中吃吗?” 既然这么的问,总想察觉到对方的真实意图。或许,贵人也有难为情说可口饭菜的时候。而主人,又很想把他们招待好,哪怕岳繁京对攀亲事全无兴致。 岳繁京就忽闪着眼睫,眸光看到李威的面上。 一种称之为厌恶、鄙视、瞧不起、倍受侮辱的神情,在眼前这贵人的五官上闪动。 岳繁京差点失态,她刚刚微张着嘴时,就意料到不对。贵人有肆意的本钱,岳繁京却没有。她不能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损毁祖母的期望。 袖子里的手指掐住手心,痛感代替岳繁京的惊诧,也提醒岳繁京不动声色的垂下头,避开李威的不满。 英王殿下实在忍不下去,他得出来透透气。 房里一迭连声的呼女邀宠,这不叫吃早饭,这叫变相卖女儿! 其实也没有李威说的这么夸张,三位奶奶不过就多叫了女儿几声,生怕贵人们认不清自己的女儿,让三位奶奶的殷勤落空。 纪氏、周氏和杨氏的殷勤,不全都为孩子们。 但英王殿下从一开始就对岳家警惕,在两耳满满的塞着“爱京、望京、朝环、吉环”时,错愕的领悟岳家姑娘们名字的用意。 他的鄙夷如海底火山爆发,哪怕海面高万丈也压不住。索性,李威独自走出,在廊下面对冷风寒雪,倒觉得畅快。 ------题外话------ 天暖,就是好。
第二十五章 秦玉莲 寒冷,也方便李威更好的思考。在太子的侍卫们没赶来以前,李威的责任不用问了,泰山般沉重。
岳繁京打断他的沉思,李威满心里不悦。本想给她一个冷脸儿,再加一个后背,也就把这姑娘打发走。 但鬼使神差的,李威忽然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繁京,繁华的繁,京城的京。” 还京? 李威一听就懂,面色更加的难看,心想这岳家虽是贬官来到幽塞,但好歹也有官职在身,成天的想着还京,这是不服圣命,这是素怀不满。 他挥挥手,看也不想再看到这个姑娘。 岳繁京如临大赦的离开,走得头也不回。 短短一瞬的接触,岳繁京怕极李威。他散发着远比冰雪更寒冷的居高临下,在他面前犹如细草经历暴风,恨不能躲到地角天涯。 在祖母的小院里,岳繁京还能走的不紧不慢。把月洞门甩到身后,岳繁京加快脚步,同时想着怎么样才能不再回来,才能在贵人住家里的日子里,尽量不在他们面前出现。 至少在今天这个日子里,岳繁京逃避般的只想躲开。而保证了今天,明天再想法子。 缩在厨房做菜? 回房装作为贵人做针指? 出门做客家有贵人,祖母不会答应,这一条行不通。 刚想到这里,有人欢欢喜喜的叫她:“繁京,你去哪里?” 天色已然大亮,照出冉冉走来的少女。她穿一件半旧的黄色锦袄,又是一件老绿色的厚裙。瓜子脸蛋显聪明,红唇在冬天泛紫,但亦添鲜艳夺目。 这是岳繁京的闺中好友,秦家的玉莲姑娘。 岳繁京见到她,也高兴的回应:“玉莲,这么早,你吃早饭了吗?在我家吃吧。” 两个姑娘的身影越走越近,最后几步都嘴角噙笑,嬉笑着扑上前去。 手抓住手,热情洋溢在指尖。 秦玉莲从头到脚的打量岳繁京,见她桃红色绣如意的锦袄,和鹅黄色绸裙,都是崭新的,半开玩笑地道:“哟,你把过年的衣裳也穿出来了吧?” 岳繁京嘟一嘟嘴儿,低压着嗓音笑:“好眼力。”都怪奶娘祁氏,都怪家里来贵人,祁氏特意找出大年初一穿的衣裳,而且还不许岳繁京不穿。 秦玉莲也正低低的笑:“真的来了贵人?” 岳繁京点一点头,悻悻道:“害我到现在还没有吃早饭。”握紧秦玉莲的手,恢复笑颜:“咱们到厨房吃,我做菜给你反倒便利。” “先别走,”秦玉莲身子不动,带的岳繁京也原地停下,秦玉莲三分好奇五分敬仰,最后两分是狂热:“是哪个衙门的贵人,到这里办哪些公事?”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5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