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英王不可能长久的居住在外地,或许前朝有这样的例子,诸王守边城,可是本朝没有。 李威也没有让其它的人失望,他对钱益招招手,又点了几位京都护卫将军的名“跟我来吧,一起听听供词,毕竟你们来的也没有错,这是大家的差使。” ------题外话------ 抱歉,最近仔在搬家,杂事也有点多。
第一百九十四章 周氏供词 周氏的供词让参加审讯的人眉头紧锁难以解开,并非不够详细不够坦白,而是相当详细相当的坦白。 事情的开端发生在周氏知道家里要送她进太子府的那一天。 紫秀跑来“姑娘大喜,姑娘就要大福大贵了。” 周氏一开始倒是很欣喜的站起“是那件事情有了眉目?” “可不是,我刚遇到管家的妈妈,她说京里来的好消息,家里这就收拾东西要送姑娘进京呢。” 已经定下是紫秀跟随,紫秀的快乐也相当的直接。 面对丫头的快乐,周氏忽然就发现自己的快乐并没有她的纯粹,无端的心酸浮上眉头,轻泣着落下几点眼泪“有什么大福大贵的,还不是去侍候人。” 紫秀就拼命开动脑筋想主意,丫头的见识能有多少,她陪笑道“不然,咱们去土地庙求一求?” 有关土地庙很灵验的事情,在当地流传已久,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一代,至今还能找得出上一代里亲身体验过的人,周氏有几位亲戚家的姐妹和姑姑,都是当事人。 周氏就去了。 她的父母也不奇怪。 女儿就要侍奉太子,她烧香敬佛祈祷自己日后过得好,这岂不是很应该吗? 她的父母反而给她很多的香油钱。 周氏按照传闻中说的,那和当事人说的一模一样的步骤进行,先拜土地,送上香油钱,再就把自己的心事写在纸条上,塞到土地庙内一个老树洞内。 这株老树和很多的老树的一样,岁月经历的久,带着累累的痕迹,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雷击造成的一道裂缝,最后形成一个约半尺深的洞。 周氏投纸条的时候,能看得到洞内有很多的纸条,几乎都快装满,她回到家后带着满足感,却并不指望愿望成真。 这一夜过去,周家的人加紧准备,又一夜过去,周氏醒来后,发现自己的枕边有一封回信,落款是土地公公,问周氏是不是真的愿意成为真正大福大贵的人。 周氏这才想到她写的时候很是犹豫,一方面考虑到不一定就准,另一方面想到反正未必准,不如往大里说,她直接写上大福大贵之人,在她的心里确实指向太子妃。 土地公公也没有明说,用周氏的言词反问,并且让周氏如果愿意的话,回话再次扔到树洞里。 周氏想了一整天,决定试试看,这一回她大胆的写上信女回复,愿成为那府中内宅的第一人。 当晚,土地公公的回话再次到来,人都有好奇心,周氏倒是很想和土地公公当面谈谈,可是不知怎么的她就睡着了,醒来见到纸上写着一个数目,是相当大的一笔钱。 周氏向着父母缠死缠活,并且把她的东西尽数变卖,凑齐这一笔钱存到银庄里,写一张大面额的银票,再次投入老树洞里。 好在她并非完全没有理智,她的父母并不知情,仅以为女儿事先想到在太子府上的打点,并且女儿的私产也拿出来换钱,她的父母尽力的供给她,却没有牵扯在其中。 数目是土地公公要的,银庄也是土地公公指定的,周氏做完这一切就上路,在半路上与自称土地公公的使者悄悄会面。 周氏既不是作为太子妃进京,也不是太子亲自挑选的侧妃而进京,由家人护送的她在路上很是自由,这极大的助长周氏的野心,毕竟每一回的见面都让周氏膨胀一番。 后面的事情就由使者安排,使者收钱倒是办事,也为让周氏配合自己的计划,把有关于分裂太子和英王,制造太子妃和英王妃矛盾的话,一一告诉周氏。 否则,周氏是想不到孟氏的出现打乱计划,而上门把自己葬送。 看着这份详细到很多当事人的姓名住址都有的供词,出现在这里的人陷入沉默。 良久,梁兼吸着凉气,带着满口牙疼的难受劲儿第一个开口“这种有组织的事情居然有几十年,这这这” 他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不过大家都懂,于是在场的人除去英王以外,都露出和梁兼一样的痛苦表情,只有英王轻声的吩咐“彻查,近五十年的卷宗。” 嗓音并没有多有力,可是仿佛滚雷阵阵碾压在这里的人心田。 他们是梁兼,顺天府和京都护卫。 看着天色不早,李威率先离开,在后面出来的人面色愁苦,那滋味儿一言难尽。 以避祸出名的钱益也觉得大难临头,这种感觉倒不是他牵涉在内,而是仅从周氏的供词来看,如果她说的那些传说和当事人都是真的话,就意味着从传说开始的年头里,就有一个精密的组织主宰着这片天地。 而非皇权。 反正还悄悄的颠覆皇权。 这未必太吓人,让几位大人们走出房后,迎面吹来一阵风的时候,都发现自己后背发寒,早就冷汗密布。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家所想 审讯周氏的地方自然不是公事房,梁兼跟在英王后面出来,英王现在是休假的人,说声回府就被恭送,梁兼头晕脑胀的走向他的公事房。 过门槛的时候深一脚又浅一脚,往前一栽差点脑袋碰地,这模样让梁尚书知道自己失态,可是他还是浑浑噩噩的回到座位上,把个脑袋往下面一耸拉,人就整个的往下堆。 他担不起这事情。 要说牵涉到太子府上,梁兼倒不怂包。 可几十年前就有案子出来,梁兼光想想就脑袋疼。 只要几十年前的人还活着,查嘛,就一定查得出来,只是快慢的问题,怕就怕在不知道牵扯出多少人出来,说不好满朝文武折进去一半都有可能,梁兼怕在这里。 满园春色看不尽,哪怕最大的牡丹花出了问题,也还能承担,如果一阵风吹过,半园子花没了,吹这口风的人要不要担心? 有周氏的供词摆在这里,梁兼就将是吹这口风的人之一,不吹还还行,还非得吹不可。 梁兼愁苦满面的只想到一个办法,怎么样才能把英王殿下留下来,这件事情让殿下总领,他梁某人哪怕冲锋在一线也无所畏惧。 他是实在惹不起在这件事情将蜂拥而至的人家,虽然还不清楚会是哪些家,可是就凭太子府上敢插手,可想而知那些隐藏深埋的事情也不会小,小了对方也不会管,少挣钱和多挣钱相比,对方一定选择后者。
梁兼就这样反复想着,心思先在李威身上,直到有脚步声惊动他,以避祸出名的钱益走进来,带着眉头上的愁云坐下来,就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怎么办?”钱益道。 梁兼冰冷的瞄他一眼,仿佛怪他问的话不合适,又仿佛他打扰自己的冥思苦想。 钱益的眼睛并不看他,对着地面继续自言自语“主要是咱们没有得力的人啊,要是把英王殿下留下来办这个案子” 梁兼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你也是这样的想,那你真接去见殿下去把这请求办下来,你和我说哪有作用? 梁兼冷声打断钱益,嗓音粗鲁的道“殿下现在外省当差颇有起色,我没本事请殿下留下来。” 钱益眯了眯眼睛,硬是把脸上不久前的愁苦挤开,露出几点云淡风霁“那是你没有想到方法。” “什么办法?”梁兼双眼上翻,他正烦着呢,他现在并不想参与商议,怪声的反问“你有好方法你自己不赶紧落实。” 话说到这里,外面又进来一个人,顺天府堆着笑进来,虽然笑容里也带着愁,却不折不扣的是个笑容。 他甚至还打着哈哈“梁大人呐,哈,咱们一起去吧。” 梁兼瞪眼睛“去哪里,去求殿下主管这件事情,咱们就可以在大树底下乘凉,这事情我做不出来,我梁某是有担当的人。” 钱益和顺天府异口同声的道“既然你有担当,咱们现在就一起进宫,再晚一些宫门就要下钥。” 梁兼猛的一怔,然后他大笑着捶自己脑袋,叫道“是啊是啊,我居然没有想到这一条,哈哈” 他笑得大发癫狂,不像是拨开乌云见明月,而是生死关头里得回生命。 都听得出来这笑声里的意味,钱益露出更多的笑容,顺天府的笑容则相对真诚的多,他们直接架起梁兼,一左一右的凑近他,让梁兼的耳朵根下面暖烘烘的湿。 “咱们这就走了。” 三个人心里想到一起,嘴上也说到一起,脑袋里也开始保持一致,步伐也在一个横排的上面,满面春风的向着门外走去。 显然。 这种亲密在眼前极不合适,因为时辰没到,刑部里的官员们还没有回家。 大家从各个房间及办公累了临时走动或者经过的每个角落及路段里,吃惊而又敬佩的瞪着三个人。 有几句窃窃私语“到底是大人们,看来这三司有解决案子的办法。” 这三司虽然不是指三司会审的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但也算三司。 于是官员们放下心,安心的进行今天的最后一点工作,对于京里发现的公然逮捕不再认为牵连众多而忧心忡忡。 不仅仅是上官们能看出来事情的危害性,别的人也一样可以,不过上官们努力想办法解决或者避免,别的人就只能等待地震或者地震过去。 回家的路上,李威也一直在考虑,是不是留在京里? 这个案件对他的刺激强烈,让李威舍不得离开,只想现在就投入查案当中。 可是他的差使不在京里,而且他回京的意思很明显,郦明先和岳爱京要成亲,再就是让妻子岳繁京好好的过几天京里日子,高贵妃有一封信打动李威。 贵妃在信里道“王妃成亲数年,一直随你跋涉奔波,难道你不知道心疼她吗?” ------题外话------ 么么亲爱的们,谢谢。 这本书的前期一直状态不好,拖拉有这么久了,等仔忙过这几天,就酝酿多更。
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们的日子只有自己懂 高贵妃信里的这句触动李威肚肠,哪怕他很喜欢京外的日子,因为他披荆斩棘,总是一路顺风顺水。 可是他也得承认,人人向往的京城日子最好,这与外省有没有同样繁华热闹的城池无关,因为一国之首脑重地本就应该人人向往,再说不管外省发展的有多繁华,也没有京城的威严庄重。 李威回京的时候就打算在京里多住一些日子,不过他事先想不到京里的案件,他只想好好的陪妻子到处游玩。 现在案件出来,李威在京里多呆的这些日子岂不是刚好拿来用上?有心游玩和存心办案这两件事情是没有办法并存的,并且这个案件追溯到周氏的姑姑那代,几十年的事情一般不会一年两年就能破案。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5 首页 上一页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