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老太太顿时敏感,敏感到把最近几天的新闻重重听听。幽塞学子在顺天府的官司,原来走丢的那姑娘,她姓岳! 心底升起的寒气,让于老太太不用查找岳姑娘的来历,也知道她是谁家的孩子。 而于家父子两代的官职,于老太太也没有查找岳繁京来历的能耐。 她全凭直觉。 原本以为压制下去的仇恨,瞬间把她吞没。一个人对小事怎么有这么多的仇恨,于老太太从没有想过。她只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念叨着,直到嗓子沙哑。 她回来了! 总是比自己强的表姐要还京了! 于老太太想也不想,让几个老家人,再花钱买些市井徒、恶泼妇。 找到岳姑娘。 找她事情去! 把她撵回幽塞,至少不敢住在京城方圆。 至于她是怎么知道岳繁京的住处,比永清侯府还要厉害。这个,得到那“热心关怀”的黄老爹。 ------题外话------ 错字再改。 男女主见面?很快很快,别急别急。酝酿下的才是美。哈哈。
第八十七章 新的风波 于老太太万万没有想到,受她指使去的人,不但没有撵走岳繁京,反而惹出整个村子的怒火。她气的干瞪眼睛坐半天,这顿中秋夜宴怎么可能吃得好? “母亲。” 她的儿子于保真在门外唤道。 于老太太因为没有睡,就装的很高兴,让上夜的丫头打开门,放于保真进来:”有事吗?我就要睡了。你怎么还不睡?“ 于保真特意的看看她的面容,见是一团的和气,放下心地道:”母亲想开就好,其实岳家还不还京,与咱们家挨不着。这门亲戚是母亲的,母亲不愿意走,自然而然也就断了,各过各的也就是了。“ 于老太太佯装的喜色差点儿摔地上,神情抖上几抖,眉梢眼角淡然如水:”你说的也有道理。“ 她让下人出京找岳家姑娘事情,因是自己家的人,瞒得过于保真也不过一天半天。于保真今天就知道,并不稀奇。 于保真等到家宴散后,再单独来劝于老太太,有他的道理。 ”英王殿下曾在幽塞边城呆过,据殿下自己说,他认得走丢的这位岳姑娘。“ 于老太太动容失声:”怎么会?“ 然后她陷入沉思,于保真解释这消息的来源,是英王殿下自己到顺天府说出来,顺天府的人传出来。于老太太一个字也没有听到。 于保真以为她听进去,告退出来。在外面悄悄松口气,也有些像叹口气。他的官职,是他去世的父亲于老爷子任过的官职,也巧了,岳老爷子遭贬以前的官职,也是这个。 在于保真得到的那天,于老太太开始每日欢喜。甚至,明里暗里的催促,让于保真结交云州和幽塞的官员,时不时地给岳家一记痛击。 有另一个名称,下个黑手。 于保真只能敷衍。 吏部主事的官职实在小,看似在吏部应有实权,应该有外省官员纷纷巴结。但是收起小东西小银钱是一回儿事情,结交外省官员却不容易。 人家能耳目通天到京里,一定想法子结交侍郎尚书。 就算很拿于保真当一回事情,也未必肯帮于保真欺负岳家。能给人家什么好处? 于保真给不起许多。 有时候,他就骗于老太太,说他把岳家怎么怎么了。 于老太太还真的信,或者她内心的骚动促使她信。直到今天,这块搬起的石头随时对着于保真的脚面砸去。 他的母亲于老太太以为儿子有天大的能耐,居然敢在京里地面上,纵使家人再买动市井,公然侮辱一个英王殿下为她去顺天府“施压”的姑娘。 于保真若再不说实话,岳家是岳家,咱们家是咱们家,互不往来也就罢了。真怕他的母亲性子上来,接下来做的事情更惊人。 幽塞学子王小古告先生的官司,在三殿下门客邢营的参与之下,已带上一层色彩。英王殿下又亲到顺天府,给这官司再添一层色彩。 英王他只会向着太子说话,也就和三殿下李陵有各种难以描述的面和心不和。官场上的谣言悄悄起来,都说今年的科考不会太平。这不,三殿下插手,英王也插手。 表面上为一个在边城见过的女子,背后可不好说。 城门失火,池鱼说不好遭殃。于保真赶紧的劝母亲,离开这可能出现的风波越远越好。 于老太太于是第二天安生了一天,十六是接姑奶奶的日子,她有个女儿嫁在京里,接来外孙,接来女儿,说说笑笑一整天。 第三天,于老太太说外孙近来羸弱,孙子们近来攻书苦读,身子也愈见文弱。京里有名的几处寺庙,她挑选的是普渡寺。一乘小轿前往,为孙子们祈福。 这一天,也是高贵妃的族兄,高家族长全家往庙里祈福的日子。 高贵妃的这位族兄,名叫高昆。娶妻林氏,容貌娟秀。膝下有儿有女,两个女儿都出自林氏,生得花容月貌,颇有美名。 仗高贵妃的势,普渡寺最大又最好的静室,由林氏占据。 林氏参拜了一圈佛像,刚回来坐下,觉得膝盖酸痛,让个丫头轻轻捶着。半眯着眼刚打盹儿,丫头进来的轻轻脚步声到耳边,回话也到耳边。 “吏部主事于保真家的老太太也来拜佛,听说国舅夫人在,现在外面等着拜见。” 把送上来的礼物拿上来,虽只几式果子,但难得新鲜中看,香味浓郁,一看就是用心选出。 林氏主要今天心情好,听到”国舅夫人“时虽有嫌恶,想到那真正的国舅夫人,高贵妃的亲兄长。但于老太太这记拍,还是拍到她舒服的位置上。 林氏虚抬抬手,一个字也没有说,但丫头明白,这是个”请“的意思。 很快,一位白发的老太太进来,跪下来行礼:”国舅夫人安好。“ 林氏满面堆笑:”老人家好,快请坐,我年青,怎么能受你的礼儿?“在林氏来想,于老太太是恰巧与自己遇上,所以过来请安,说明这个人懂礼数。 她打算好,和于老太太聊会儿,就可以让她离开。却没有想到于老太太落座后,漫不经心地道:”京里今年新闻多,学子敢告先生?后来我听说英王殿下为个姑娘去顺天府,总算我明白了,原来是这个姑娘手眼通天呐。“ 林氏笑了笑:”顺天府这官司我也听说,要我说,永清侯府的素娟姑娘,真真对得住她捣蛋鬼儿的名声。“ 女眷们最多关心的,是永清侯夫人、伍都督夫人,这一对姑嫂双双携女离京。 于老太太闻言,也笑了,压低嗓音道:“这与永清侯府的姑娘,可没有多大的关系。” “哦,你老人家的意思是”林氏动了闲谈的心。 “夫人您想啊,这姑娘没离京几天,王家就告到顺天府。她主仆数人,不会飞不会遁地,夜晚要住店,行路要打尖,顺天府怎么可能找不到她们?而这姑娘刚走,英王殿下就回京。”于老太太有些神秘:“夫人,您可留些神吧,这个姑娘可不简单。据英王殿下自己在顺天府的说话,他们本是认得的。“ ”是这样啊。“ 林氏面色慢慢的凝重。 这一回,她可不允许任何人再抢走英王这个女婿。 说到上一回,林氏就要火冒三丈。高贵妃娘娘做主,英王妃在高家的姑娘里挑。论容貌论才学,她的女儿挑尖儿。但是那正牌的不要脸国舅高旭,硬生生把他的女儿送上花轿。如果争气,生下儿子再离世,英王府以后是高家的才好。偏偏那个孩子,称呼林氏为堂婶娘的英王妃,真的如算命的所说,如医生所说,早早夭折。 在英王妃病卧榻上时,各路的”人马“纷纷对英王的亲事有所动作,那一年里,京里的阴谋诡计层出不穷,件件指英王。 林氏的丈夫高昆借机向原族长高旭问责,高贵妃娘娘也生气,坐视高昆把高旭撵回原籍守家庙,高昆从此是族长,夫妻紧盯着英王府,打算拼了性命,也不让英王妃的位置花落别家。 于老太太的话,林氏也就相当重视。 她可不愿意自己家独战京里世家狼,不知哪里又跑出来一只地位低下的胭脂虎。 瞬间,林氏就有了主意,也看出于老太太来说这话有她的用意。林氏不管于老太太安的哪门子心,林氏只要守住英王妃宝座,给女儿就成。 既然老太太前来献消息,看来不是笨人。 林氏徐徐和于老太太商议着:”不如,把这姑娘的消息告诉永清侯府吧?永清侯府每天张扬的寻找,真难为他们。” “国舅夫人千万不要这样做。永清侯府找到这个姑娘,就会还给幽塞学子王家。英王殿下若是不答应,岂不是正式的为她立名分?“ 于老太太满面诚恳。 林氏一滞:”有理。” 再请教:”你老人家帮拿个主意吧,老人家都见多识广。“ 于老太太慢慢地道:“这有何难,国舅夫人派人,悄悄地把这姑娘打发出京,安置在一个别人找不到的地方,三年两年的再放她还乡,也就是了。” 林氏心里已认可,但面上装着寻思。于老太太欠身道:“若国舅夫人认为我的话还有可听的地方,请照顾小儿于保真的前程,我全家感激不尽。” 林氏心里一块石头落地,原来是求官职。她高高兴兴的答应下来。
第八十八章 英王的意思最重要 林氏本想在庙里多睡会儿,再回家。但于老太太带来的消息太惊人,于老太太告辞后,林氏就坐车回不回家,直接进宫。 高贵妃有些诧异,见到林氏第一句话,就道:“说你祈福一整天?怎么,有什么事儿?” 林氏这才想到匆忙进宫,可能会吓到高贵妃。忙缓声缓气地解释没事,坐上一刻钟左右,说的全是在庙里上香,引得高贵妃放下心,林氏慢慢地道:“娘娘听说没有,英王殿下在幽塞的时候,相与一个民女。” “你说的是太子殿下上奏章 为她请表彰的岳繁京吧。” 林氏错愕:“真的有这个人?” 高贵妃奇怪她的失态:“有啊,太子殿下鱼龙微服到幽塞,让姜戎兵马围城。全城抗敌,而没有多余的人。英王轻骑出城解围,苦于没有人带路。岳繁京还是个小姑娘,自愿为英王带路。幽塞解围,岳繁京有功。她不当官不食俸禄,太子力主赏她几倍的银子,英王也赏了。” 因为是太子让围在城里,解围以后,太子请求发兵肃清幽塞周边,京里争着打听为什么。
都知道英王殿下雪夜出城,轻骑英勇。 林氏听完,嘴里涌出一包苦水。干涩地提醒高贵妃:“娘娘,英王殿下是半夜里出的城,那姑娘带路,岂不是孤男寡女在一起过了夜?” 高贵妃静静看着她。 林氏以为贵妃认真的听,伏地拜倒:“请娘娘不要大意,盯着英王府的人,每年只多不少。”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5 首页 上一页 63 64 65 66 67 6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