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别的可能?沈育又想起王城盛传,马贺马师是被太子珩找来流氓,套麻袋揍了一顿,颜面扫地离开望都。 难道单官也要耍流氓,找人暗杀沈矜?那么有穆济河在,应当不成威胁。 想来想去,事情似乎都到不了太坏的地步。分明应该感到安心,却不知为何,沈育心跳一直很快,仿佛有什么危机被他忽略了。 星夜兼程,累得马匹口吐白沫,天边终于冒出锯齿似的城墙垛。 黄土夯实的官道通向城门,远远望去,城下排起长队,逐个等待检查。 两人将车停在远处观望。“怎么了?在查什么?”沈育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我去看看。”丁蔻摘了斗笠,交给沈育戴上。 她到队伍前面,询问后归来,一个字没说,先做了个动作——压低斗笠草檐,遮住沈育面孔。 沈育:“……” 草檐挡去视线,丁蔻声音放得很轻,掩饰不住震惊:“弟弟,城外贴了告示,在抓你。” 这话听上去真如白日梦一般,令人一头雾水。沈育设想过很多情形——父亲失势、城中动乱、府衙瘫痪——唯独没想到自己头上。不,这本来也没有分别,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抓捕沈育也许正意味着沈矜出了事。 “快离开这里,”丁蔻表现得镇定,抓沈育的手却出了汗,“被官兵发现就完了。” 沈育纹丝不动:“我爹可能……” 静了一会儿,丁蔻明白了他的意思。 “我必须回城,”沈育听不太清自己的声音,好像和外界隔了一层纱,精神在震惊与恍惚间飘移不定,“我一定得回去。” 丁蔻驾着马车排在队伍里,缓缓挪向城门。墙上贴着一张人像,画得十分肖似。 “车里什么人?” “没有人,是空车。” “你的脸,抬起来看看。” “官爷,我是女人。” “回城怎么驾一辆空车?” “走亲戚呢,我住在濯井坊,巷子最里边的小院子就是。” 城内气氛不同寻常。所有人低头走路,不闻声息。马车轱辘滚过街面,成为唯一的响动,异类一般拐进濯井坊。 长时间没有打扫,风雨摧毁了原本整洁的院落。丁蔻跳下马车,帘子卷起,车厢里果然是空的。车轴之下,木轮缝隙里钻出来一人,竟然是蝙蝠似的一路倒挂进了城。 “接下来怎么办?”丁蔻忧心忡忡,“去找你爹?还是先联系上小晏他们?” 沈育摇摇头,示意丁蔻附耳去听。隔壁院落没有一丝生息,平时晏然母亲独自在家,时不时会因病情咳嗽,或者有家务的动静。 他准备先去书院看看,并且有种不好的预感。 丁蔻想了想,转身回屋去,拿来一把巴掌大小的匕首。 “从前一个人住,家里总得准备些防身的,”丁蔻将匕首递给他,“你拿去用。万事小心。” 沈育抽出刀刃,仍然寒光逼人,锋面上映出城池上空无法直视的酷日,映出他的脸,他对自己感到十分陌生——一生之中大概难有这样严肃的时候。 匕首冰凉地贴怀中。沈育在腹壁之中清醒过来。此时有种奇妙的感觉,仿佛自己已然死去,被人埋进墙中,下次挖出来就剩一具白骨。 崔季很快来了,告诉他一个好消息——最近单官的搜捕行动大大放缓,抓了这么久没抓到,他也不好总是全城戒严。 “放你出来透透风,老弟。”崔季开玩笑。 破墙的一瞬,强光照进来,沈育听见满架子的书都在唉声叹气。 外面的空气没有灰尘,没有发霉的墨水味,是新鲜的。 崔季带他往西园去,园中立着一块雕绘书院情形的影壁,影壁下站着一人,背影挺拔如松,头发扎进布巾里,负手在背,腰畔一把悬剑。 听得声响,那人转过头来,年纪不大,神色十足冷淡,眼神羽毛似的没有重量,落在人身上,好像谁也没看。 是个老熟人了,沈育没料到会在崔家见到他。 “度师父。” 那人将沈育看两眼,说不好是什么语气:“真惨。” 沈育说:“是很惨,好歹还活着,穆哥就没我这么走运了。” 度师父佩的剑正是穆济河的重剑,沈育上一次见到,还是他仗剑劫狱,被早有准备的官兵包围拿下。那时沈育冒名顶了一个狱卒,混在其中,听得众人簇拥的单侯慢条斯理说,以为能抓到沈育,没想到只是个无名小卒。 那剑应当是被单官收缴去了,不知度师父怎么能拿到。 “你的剑也在我手里,”度师父说,“剑在人在,剑失人亡。现在你的剑是我的了。” 二协剑则是被沈育留在家中,想来是抄家时被缴没。度师父艺高人胆大,或许是从单官库房里偷出来,也未可知。 “坐下来聊吧。”崔季引二人到偏房去,关起门来,拿出一张绢帛。 上面是晏然的字迹,沈育一眼就能认出,题为“明达上听书”,全文洋洋洒洒写下为沈矜鸣冤的论据。这还是沈育第一次详细了解到事情的始末——沈矜抢在圣旨下达前斩了单光义,彻底激怒了单官。单侯一番指鹿为马,偏说圣旨早就抵达汝阳,是沈矜扣下使者不宣,忤逆上意。 两家各执一词,端看皇帝更信任谁。从结果来看,答案不言而喻。 沈矜免官下狱后,书院学生们写下申冤书,集体请愿,绢帛后密密麻麻的落款与手印。沈育认识的,不熟悉的,全在上面。尤其陈恢这个爱出风头的,大笔写得龙飞凤舞,生怕别人看不见。 崔季说:“单狗抓捕请愿书上的学生,宋均躲到我家,才免去牢狱之灾。” 沈育不知道此事,没说话。 崔季说:“他说,沈师教育他士之慷慨坦荡,如今大难临头,才知自己是师门里最没骨气的一个。自觉没有颜面去见老师,大哭一场,行刑那天就消失不见了。” 沈育低着头:“躲躲藏藏,蝇营狗苟,我也没资格说他。” 背上猛地挨了一击,锤得沈育猝不及防喷了。 度师父收回手,施施然道:“习武者,站如松坐如钟,不可苟腰驼背,致使气息淤滞。” 沈育简直没脾气。度师父一向看不起耍笔杆子的文人,每每沈育不与他习武,要回去念书,都得被冷嘲热讽一通。眼下文人失势,案上这张一厢情愿的申冤书,耻辱一般,仿佛印证了度师父的论调——世上没有真正的以理服人,只有以力降人。 当你的声音大,别人就盲从你,当你的权势重,别人就跟随你。当你什么也没有,可以习武,让别人畏惧你。 穆济河真不愧是他的徒弟,牢狱中每一个人都蓬头垢面,失意落魄,只有他面对重重包围仍凛然不惧,慷慨就义。单官给他铐上枷锁,扔进牢笼,他还颇不好意思,同沈矜说:“请愿书递得太快了,我都来不及落名。先生还认我吗?” 狱中吃不饱穿不暖,沈矜有气无力地说:“我宁愿不认你,也不想你枉费了自己的性命。你们都不懂事啊。” 他又往晏然身边凑,晏然给关了几天,形销骨立。 “我来陪你,还怕不怕?” “滚。” “喏,脚伸进我怀里暖一暖。” 晏然啜泣道:“我娘,我娘一个人,怎么办啊……” “没事儿,我来之前,把她接到我家去了。我爹娘会照顾她的。我告诉他们,这是我相好的母亲,是我丈母娘。三天之后我没把我相好接回来,就剩他们三个老的过活下半生了。” 晏然瞪着眼睛,眼泪源源不断涌出:“……你、你是不孝子啊。” “别这样,”穆济河说,“不论我做什么,你都是不要不要,下辈子别叫‘然’了,叫‘非’吧。” 狱中气味不好闻,狱卒们脸上系着面巾,放饭。沈育走到栏杆边上,他爹闭着眼睛歪靠着,钥匙串在腰上叮铃作响,官兵们潜伏在无声息处,等待自投罗网的猎物。 “去吧。”沈矜呢喃。 陈恢一阵着凉的咳嗽,学生们委顿在角落,等待自己的命运。 那时候,沈育感到腿脚仿佛生了根扎进地下,每提起一步,往泄进天光的出口走,都要耗尽他全身的力量。
第45章 大赦令 “你什么时候跟我回广济寺去?”度师父问。 崔季显然早已知道,并不惊讶,为两人添茶,一边说:“从前杀了人,常常往寺庙一躲,头发一剃,官府也查不到。是处合适的避风港。” 沈育道:“我不是你徒弟。” 度师父面无表情:“敕星剑的主人已经没了,我传下来的只剩一柄二协,你不做我徒弟,我师门就绝后了。” 沈育一声不响。 崔季笑着摇头。 度师父道:“我授你绝艺,教你斩佞臣,诛昏君。” 崔季吓一跳,左顾右盼,还好门前无人。武人的性情,又与文士大不相同,所谓艺高人胆大,学武之人精神气有别于常人,正是仗剑能于千军万马中七进七出、心中无所畏惧的体现。 沈育没说好,也没说不好,说道:“穆哥都走到单官面前了,最后得个落败身死的下场。” 度师父道:“单官身边有高人,自号嶂山怪客,力气之大能徒手与猛虎搏斗。最重要的是,他们这些人不讲武德。” 嶂山怪客,沈育或许见过,劫狱那日,那一壮士使双锏,绞住穆济河的敕星剑,旁来两个官兵,铁链往地上一绕,就锁上了穆济河双腿。那人武艺高强,穆济河也无可奈何,骤然出现在狱中,必然是事先有所安排。 “穆哥打不过的人,我学个把月,就能打过?” 度师父答:“他们不讲武德,你也可以不讲武德。偷袭、刺杀,只要能成就行。” 沈育报以冷笑。 广济寺在城外,如今进出城不像早先查得那么严格。郊外通往寺庙的路上,香客稀稀落落,已比之前少了很多,荒草满径,处处都显得寂寥。 供奉金身的阿弥陀堂,木鱼唱经低回缭绕,有信众来买了香灯,在金身下点燃,香火越高,心愿越能实现。 沈育什么也没买,和度师父去了香客院。万年青矗立四角,满地灰尘,无人洒扫。
二协剑放在房中,由一匹布包裹,拔出剑鞘,锋芒毕露。寒光在眉间一闪而没,沈育重又裹上布袋,木棍似的抓在手中,出去院里,度师父已回房了。沈育拿了苕帚,做起穆济河的活儿。 四面围墙上绘着经变壁画,一边打扫,一边浏览。画中释尊升天后,他的弟子与信徒一同正位为菩萨、护法,释尊知悉菩萨心之所念,大悲为身,大悲为门,大悲为首,充遍虚空,世间普皆严净。 一枚石子从背后打来,度师父提醒:“看多了小心遁入空门。” 沈育没搭理,将尘土聚在院门边上,门外停着双僧鞋,沈育扫地过去,那和尚不避不让。 是个圆脸小沙弥。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02 首页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