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景颀走出大门,一向红润的脸色也有些微微苍白,八月的考场闷热不已,最易使人烦躁,蚊虫也多,自己昨晚也是没有睡好。
但江景颀也习过几年的武,后面因科考之事才耽搁了下来,他比起大多数考生已经是不错了。 山青远远的瞧见自己少爷,赶紧走过去搀扶着。 “不必,我能走过去。”抚开了山青搀扶的手,江景颀自己走到了马车上,步伐坚稳,并不似他人一般的虚弱漂浮。 坐在车上,靠着背后的马车壁,江景颀理了理头中杂乱的思绪,慢慢的睡着了。 小憩一会儿,江景颀醒来时马车正好已在城郊,前方就是江府,陈氏与江应明早就在府门等着。 江景颀下了马车,拱手行礼,时嬷嬷走下台阶,忙扶起江景颀。 “你也辛苦了,快用了早膳回房歇息!”陈氏眼中满是心疼。 颀哥儿脸色有些苍白,天气炎热,贡院烦闷,可不是不让人好待吗? 日常也没见颀哥儿这般虚弱过! “听你祖母的,早点回去睡了。”江应明也在一旁出声。 “是。”江景颀带着山青走回自己的房屋,用了早膳,躺在塌上睡着了。 期间江令瓷过来瞧都没醒。 祖父教过那么多学生,江令瓷多少也知道科考的辛苦,也心疼哥哥。 看江景颀还在睡,回了院子里。 其后四天皆是如此,前一天进去,第二天子时出贡院。 江令瓷也没有往江景颀身边凑,只是让嘱咐山青照顾好江景颀。 晨时,蝉声鸣叫,初阳缓缓升起。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江令瓷今天也起得格外早,一大早就到了小厨房捣鼓,说是要给江景颀做鸡丝粥。 陈氏一大早起床听到时嬷嬷说,都哭笑不得。 这俩兄妹虽然不是亲生的,但却胜似亲生的,哥哥自小就护着妹妹,妹妹也关心哥哥,自己从来没有担忧过两人的关系。 颀哥儿虽然知晓瓷瓷的身份,但是从来没有在其跟前提起过,只当瓷瓷是亲生的妹妹。 等江令瓷做好鸡丝粥端来世安苑,祖父祖母和哥哥都已经做好了,就等着她了。 小脸微微羞红,有些不好意思,乌黑的眸子一闪一闪的。 让江碧把鸡丝粥端给三人,江令瓷行礼过后也坐下了。 这样的瓷瓷最是鲜活,比外面冷淡的瓷瓷好多了。 江碧将手上的鸡丝粥端给三人,默默走到了一旁。 陈氏柔和的目光看向江令瓷,“今天是瓷瓷的心意,大家都要喝完这碗粥才是。” “那还不是沾了我的福气。”江景颀考完也放松了不少,也跟着温和地调笑了一句 “......好了,喝粥吧!”怕江景颀再这样下去,江应明发话了。 小时候这小子就闹腾得很,瓷瓷这个妹妹来了终于好了,后来读书也稳重了,温煦有礼,很少这样了。 但再次看到江景颀这样孩子气的时候,江应明心中还是很高兴。 “景颀,你等会儿来我的书房。”江应明想了想,添了一句。 昨晚因为太晚,没有问景颀情况,今天也该问问了。 江景颀正色,“知道了。” 祖父应当也是要问乡试的题目了。 “这次的题目我也看过了,你把你的答卷大致与我说说。”江应明让江景颀在一边的木椅上坐下,让下人退出去。 江景颀将第一日至第三日的试题全都说了,也说了自己是如何回答的。 江应明一边听着一边点点头。 “你这番答题是再好不过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也没驳回之前的观点,很符合于大人的风格。”沉吟一番,江应明终于放下了心。 过了半月,便是张榜的日子了。 天空飘过几朵淡淡的云,今日的日光有了光晕,显出淡淡的彩虹。 今日是阅卷第三天,于时闻从驿站出来,乘马车到贡院内看阅卷情况,也到时候该定下苏州府的解元了。 “让你调查的事调查得怎么样了?”说话间,于时闻已经走出了驿站。 “老爷,据说凉州那边也得了信儿。他们来了江南调查一番又走了,说是小小姐已然病故,连坟墓都不知在哪儿。” 身边的随从弓着腰跟着于时闻走,轻声回答。 眉头蹙了一下,“你说凉州那边也来人了?” “是,不过现在都已经走了,关于小小姐的事我们也去确认过了,凝香阁的妈妈也说小小姐病逝了。” 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随从知道自家主子找了多久小小姐,如今得到这样的消息,定是不能接受。 掀开车帘的手一顿,停顿良久,不发一言,于时闻坐进了车中。 双眼紧闭,再睁眼,眼眶隐隐泛红,手上握了握,又慢慢松开。 “安宁....我对不起你......”哽咽的声音带着些沙哑,仿若一根弦绷断,于时闻整个人都有些疲态。 过了约一刻钟,车外响起了一道声音。 “大人,贡院到了。” 于时闻整理了一下衣襟,端正神色,深吸一口气,大手掀开帘子走出了马车。 大步走进贡院正门,走过一条游廊,来到了一处院子。 院子简陋,只有一排排平顶房,院内中有几颗桂花树,是“蟾宫折桂”之意,希望学子们都能学有所成。 这里便是阅卷的屋子了,自乡试结束后便开始阅卷,如今过了一旬,也快完了。 今日于时闻来是为了与诸位阅卷官决定下此次乡试解元与各个排名,于时闻只是在阅卷之处给了几位阅卷之人一点标准与意见。 今日来之前,几位阅卷官早就将较好的几份文章选出,等待礼部尚书大人决定。 阅卷官之首上前对于时闻行了一礼,于时闻忙扶起。 这位阅卷官之首乃是苏州有名的大儒房任理,前些年也中过进士,只是不喜京都,想要回乡任职,陛下也同意了,在本次乡试中任副考官。 即便自己官职略高,也不能受完这一礼。 “于大人,这是我与几位老师选出的我们认为略好的卷子,请过目。” 旁边有人拿了一沓卷子过来,房任理伸出手指了指。 “诸位都辛苦了,我们进去看吧!”于时闻照礼谢过各位阅卷官,带着众人走进了正中间的平顶屋,那是主副考官的阅卷之处。 待众人坐定,让仆从端了茶上来,众人才开始看手中的卷子。 大周科举实行糊名制度,就是不让一些阅卷官受贿有了私心。 所以今日的卷子也是十几张放在一起装订好的。 需要看的只有盖有红印的。 卷子被一一传阅,即便有些看过,今天也要在仔细看一次。 屋中静谧无比,只有翻阅考卷传来的沙沙响声。 于时闻看完最后一张卷子,放下手中的纸,等待其他人看过再谈。 “诸位都有何见解啊?”待几位考官看完,于时闻轻啜一口茶,放下茶盏,淡淡问道。 都是经历过科举的人,对这几分标红的卷子都有自己的看法。 即便自己是主考官,可以定下谁是解元,但也要看他人意见,免得背后被人议论,在陛下面前也不好看。
第13章 中举 “少爷,你中了!” 天光微淡,苏州城中飘着淡淡的桂花香,昨夜一场暴雨,将桂花打落,淡黄色花瓣在巷子内落满了一地。 这是贡院所在的巷子,约莫是为了迎合桂榜之意,各地有条件种桂花树的都在贡院周围种上了桂花。 桂花飘香,微风拂过,正是放榜之日,贡院门前张榜之处站满了人,一条街上都是各式各样的马车。 不仅许多考生站在榜前等待,许多仆从也在等着。 一看就是为了自己少爷瞧的。 山青也在其中,因今日小姐有些不适,大少爷先去看望小姐了,随后就到。 山青满脸焦灼之色,虽然老爷说过少爷能中榜,但名次也是一个问题啊! 少爷若是解元,也能提前得到礼部尚书的青眼,到京都也就没这么艰难了。 江家根基在江南,如今京都中也有京官,只是都是关系不远不近的人家,去这些人家借住还不如在客栈舒服。 且如今江家二房当家,长房在外上任,二房心胸狭隘,只怕使什么绊子给少爷。 若少爷当真夺得头魁,族老也会看重,也不会叫人害了去。 握了握拳,眉头蹙着,山青一脸沉思。 正想着这些事,就见一队官差来了,为首的官差手上拿了一张密密麻麻的白纸来,众人都探出头望。 “都让让啊,都让让。”官差拿着手赶走榜前挤满的人,开出了一条路。 每三年这样的景色都要见一次,早就见怪不怪了。 众人焦急,官差也知道,也没有疾言厉色,只是让众人让开了。 从怀中掏出了浆糊,把榜贴了上去。 刚放上不久,就挤满了更多的人,山青也跟着往里挤,想要看看自家少爷能得什么名次。 只是看榜之人过多,山青一直在外围,未得进入。 “中了!我家少爷中了。” 身边的小厮踮起脚看了看榜单,看到自家少爷的名字,擦了擦眼,又看了一眼,确定是少爷名字没错,赶紧跑回府里报喜。 “我...我也中了。”寒门考生也看到自己的名字,惊喜的叫到。 “这第一名解元是谁啊?我怎么没听过?”身旁之人疑惑的问道。 “文从则,苏州府嘉定县人氏。”周围的人都看到榜首之处,缓缓念出。 怕不是一位寒门举子? 山青心底一凉,少爷在哪? 这是看榜之人也散了些,山青趁机钻了进去。 从第十名开始往上瞧,内心越来越惊惧。 少爷不至于前十名都进不去。 “第三!”山青看到第三名处写着“第三名江景颀 苏州府人氏”,不由地喃喃的念了出来。 即便不是榜首,第三也是好的,至少在前三啊。 自家少爷中了! 山青兴奋的有些呆滞,呆呆的站在榜前,直至周围的人推开他。 走出人群,正好看到江景颀大步走来,温润如玉,嘴角噙笑,令人如沐春风。 山青连忙走了上去,少爷笑这么高兴,是知道自己高中了吗? “少爷,你中了。”山青一脸期待的看着江景颀,仿佛在等江景颀问是第几名。 “嗯。”点点头,江景颀温柔一笑。 山青还在静静等待下文。 等了一会儿,没有声音了。 山青瞪大了眼,“少爷,就...就没了?” “嗯。”皱了皱眉,山青今日是因为自己中举,高兴地有些反映迟缓吗? “少爷不问问是第几名?”山青期待的看着江景颀。 “哦。”江景颀憋着笑,原来山青是想说这个。 “方才来的路上碰到了文家少爷,他与我说了,第三名。” 文识熙是知府家的公子,与自己也是同窗,关系也还不错,看的时候多看自己的名次也很正常。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0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