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帝王无情,伴君如伴虎,谁又能保证杨佑哪一天不会怀疑他,不会看他不顺眼呢? 和杨仁合作也不是好出路,杨伦逼迫自己冷静下来分析利弊,杨仁的手段他即使没领教过,也听闻过。若是不答应,恐怕自己现在就不会有好下场。 杨伦尽量用诚恳地表情面对杨仁,想让他放下对自己的算计和戒心,开门见山地说:“皇兄,我无意卷入任何争端,不求荣华富贵,只想安安稳稳的和王妃过完下半辈子。我不想,也没有能力和任何人较量。” 杨仁点头,安慰地说道:“七弟,你的心思我当然知道,若非你不慕荣华不贪富贵,我是不会来找你的。” 这番话噎得杨伦一个字都蹦不出来,杨仁这是什么意思,自己不贪功,所以可以光明正大地用?反正最后也不用特意给杨伦安排功劳。 他低头掩饰自己的不满。 杨仁继续说道:“你可知陛下为何突然病重?” 杨伦没想过这个问题,但他开始警惕,他时刻担心着杨仁的话里有没有安插陷阱。 杨仁道:“你不知道也正常,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有人隐瞒了消息。” 杨伦心道,杨仁真正想说的事情来了。但他不愿意听,起身行礼道:“三皇兄,王妃刚生产没多长时间,孩子也黏我,离我的时间长了也要苦恼。皇兄家里的侄子侄女都大了,也可以放心做事。我可就比不了了,还望皇兄原谅,小弟想先走一步。” 杨伦有种预感,他现在不走,恐怕就走不了了。 什么武宜之,什么私情,到时候反手就把杨仁的事情和太子讲了,万一出事也有太子兜底。 大不了,大不了和王妃和离就是。只要他不犯大错,看在宗室血脉的份上,太子不会不管他。 名声和性命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杨仁笑意冰寒,抬手勾了勾,从内间走出两名护卫,“七弟不愿意和我说说真心话,让三哥我多伤心啊。你们还不看着点,七弟都要走了,还不快快挽留?” 杨伦慌乱地摆手,一边摆手一边后退,“不……不用了,三哥我……” 侍卫快步过来,一人一边,拉住他的胳膊强迫他坐下。 杨仁满意地点点头,压低了声音说道:“正是因为太子公然违抗父皇的命令,在朝堂上和父皇作对,才让父皇怒火攻心,患上卒中之症,昏睡不醒。” “皇兄……” “好在父皇昏迷前给了我一道密令。”杨仁用手指在桌上写着几个字,杨伦看不清楚,只能勉强辨认出“取”、“之”。 取而代之! 杨伦不觉浑身一冷。 杨仁道:“若太子有失德之行,彼可取而代之。” 杨伦的额头冒出大滴大滴的冷汗,原本冰凉的全身又立刻灼热起来,像是被架在猛火上炙烤,他抗拒地在椅子上挣扎起来,却被两名侍卫牢牢按在原地。 他感觉自己连牙齿都在颤抖,磕碰着发出刺耳的声音。 杨仁见到此情此景,不由得大笑起来,“七弟啊,莫怕,三哥不会把你怎么样的,毕竟咱们从现在在起,就都在一条船上了。” 杨仁抬手轻轻地拨一拨杨伦瘦削的下巴,看定了他的脸。 “我不会谋反的,皇兄。”杨伦顶着他如蛇蝎一般的目光艰难地说道,“我也没有能力帮你,皇兄,请你放过我。” 杨伦已经明白,从杨仁找到他开始,他就无法避免地注定走入陷阱。 杨仁似乎特别有耐心,“我也知道你胆子小,害怕俊阳君的事情被捅出去。你也知道,三哥我一向是公平公正,想要我手上的东西,你就得拿其他东西来换。” 杨伦简短地说:“什么东西?” “武家还有不少将领在十四卫府兵之中,我只要七弟你去说几句话。” 杨伦大惊失色。 武宜之还深受圣眷时,武惠妃拉了大量人马到京中任职,其中就有不少武家子弟在十四卫府兵中当了官。岐山一战后,府兵全数崩溃,不成建制,杨佑回京之后接手重建。他不计前嫌,不管曾经是谁家的人,只要能带兵,品格没有大毛病,也没有犯什么大错的话,就可以在新建的府兵中官复原职甚至升职。 别说武氏一门仗着圣宠才得了高官厚禄,事实上,如果族人没有本事,武宜之也不敢向皇帝要那么多官职。 毕竟杨庭也不是傻子。 直到现在还有三位武氏将领在府军中,守卫京城。 府军兵符都在皇帝手中,如今一切都移交太子处理,没有兵符不得擅动。杨仁没办法从兵符上打主意,便转变心思从人下手。 “皇兄,我嘴笨,不会说话,怕是要让你失望了。”杨伦不敢答应。 “我说老七啊,你怎么就想不明白呢?”杨仁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武氏出身利州,在西南经营多年,可是你看看,现在西南还有你们武氏的立足之地吗?杨佑是铁了心地不用武家,他当了皇帝,会给武家好果子吃吗?” 杨伦依旧摇头,“我先是皇子,然后才是武家的外孙,太子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 “你是铁了心不帮我?”杨仁的笑容有些僵硬,“你难道就不想想你的家人?” “别用王妃来威胁我,”杨伦冷汗直流,最后无奈地说,“皇兄,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样,你放我回去,给我三天时间好不好?我一定不会说出去的。三天之后我就能想明白了。” 杨仁笑着摇头。 杨伦道:“那这样,皇兄你也不用放我回去,就让我待在这里,让我好好考虑几天……” 杨仁抚掌,赞赏地说,“你一定以为,如果你失踪,王妃很快就会找你。找不到你就会向中书令求助,中书令又会向杨佑求助,只要杨佑知道了,你就安全了。而我一是需要你帮忙,二怕被别人查到,三怕担上杀害皇子的罪名,所以不敢杀了你。你想和我拖延时间,对吗?” 杨伦的打算被看穿,紧张地看着杨仁不敢说话。 “可惜啊,”杨仁说,“这间民宅是有名的暗娼坊,我的人已经告诉王妃了。王妃知道你来找暗娼,好像对你很失望,最后决定不管你了。这几天也不会有其他人来找你。谁愿意打扰王爷的好事呢?你就是在这里死了,别人也只会说你是马上风(死在床上),和我杨仁没有半点关系。最后问你一遍,你帮不帮我?” 两把明晃晃的尖刀摆在了杨伦的脖子上,将他挣扎的机会掐断。 杨伦咽了咽口水,乞求道,“皇兄,你让我考虑一下,你让我考虑一下。” 杨仁看他惊慌失措,也知道该松一松绳子,让侍卫放下刀,他拍了拍杨伦的脸颊,“你就好好在这待一晚上,明天跟着我去见人,懂吗?” 杨伦心惊胆战地点头。 杨仁打了个响指,侍卫退到两边,有人从门外带来两个绝美女子,应该就是房子原本的主人。 杨仁指着杨伦道:“她们都是些可人儿,七弟可要珍惜良宵。”
第134章 政事堂中,杨佑与杨休坐在一起,刘慧和崔珏坐在两人身后,商洛和其他百官坐在杨佑左手边,安静地听着杨遇春讲述西北局势和战略。 杨遇春来之前显然是做好了明显的准备,一反在西南的强攻作风,提出要在西北屯兵,以长城为依仗,先防御恢复民生,然后再图反攻。 一番陈述下来,众人因为突厥将来而皱起的眉头送了几分。 杨佑看着他,心中升起一种奇怪的预感。 尽管杨遇春现在还十分年轻,所有的战功都只在西南一隅展现,但他日后一定会成为支撑天下的中流砥柱。 “未来五年内,不,可能十年内,齐国都不会选择和突厥展开大战,但也不意味着让人随意欺负。”杨佑评点道,眼神十分郑重,“我把这个分寸交给你掌控。你只管放手去做。” 杨遇春单膝跪下,缓缓点头。 刘颇叹道,“兵将已齐,依殿下看,什么时候出征最合适?” 杨佑看了看历表,以极低的声音说道:“越早越好,不如就给你两天时间吧,兵马都提前从西南调过去了。” 他抱歉地看着杨遇春,“辛苦你了,年也不能好好过。” 杨遇春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大丈夫以天下为家,哪里不能过年?” 商洛开始主持商议粮草等安排事项,杨佑不太懂这些东西,只等商洛他们商量好了之后便拍板决定。 好不容易遇见个晴天,杨休等朝事商议完毕,请杨佑和他一起在宫城里走走。 皇帝病后,杨佑暗中增加了宫里的守卫,以防有人趁机搅弄局势。 杨休和他并肩而行,肩上披着火红的狐裘大衣,红色的细绒衬得他肌肤胜雪,眉眼风流,他看看天色,问道:“你继位之后想做什么?” 杨佑低眉温柔地笑着,“我和老师商量过了,我要变法。” 杨休的步子顿了顿,“你要变什么?” “有很多,”杨佑掰起手指数着,“明黜陟,绝举荐,清冗政,惩贪污,抑世家,收藩镇,修武备,减徭役,改赋税,均田地。” 杨佑列出来的事项几乎针对了齐国所有的弊病,这下杨休是真的觉得他在痴人说梦了,“你不可能以一己之力清扫所有的障碍,你想改变的东西越多,得到的阻力也就越大。” “我知道,”杨佑也不是傻子,历代改革少有成功,即使成功也是流尽了许多鲜血,“我不是一个人,也不准备制造一场疾风骤雨的改革。” 他抬头,敖宸不知什么时候站在路中间朝他走来。 杨佑的右手动了动,敖宸过来牵住,走在他身边对着他笑了笑。 两人十指相扣地走在青石板上。 杨休没有说话,一阵静谧之中,敖宸突然说道,“过几天会更冷。” “嗯?”杨佑侧脸看他。 敖宸指了指天色,“乍暖还寒,是这样说吗?皇帝说不定就这么几天好活了。” 杨佑的脸色暗了暗。 杨休注意到他脸色的变化,关心地问道:“太子殿下?” “没事,”杨佑勉强牵了牵嘴角,抓紧敖宸的手,“这几天抽空多看看父皇吧。对了,最近三哥那边有没有什么消息?” “没什么,三哥倒是一直挺安静的。就是老七几天前去了暗娼馆,回来和王妃闹了两天,他自己不痛快,就去找武家亲戚说了说话。小夫妻嘛,床头吵架床尾和,我看这几天他们好像和好了。”杨休道。 杨仁越是风平浪静,杨佑就越担心他在暗中谋划着什么,眼下要防卫突厥进攻,赈济雪灾,还可能要处理国丧,杨仁真闹起来,杨佑未必吃得消。 “不管如何,先稳住他,”杨佑答道,“京城一乱,杨遇春在西北没办法做事。” “你们没看到不代表他没有做,万一他有先手呢?”敖宸突然说,“在皇帝生病之前,甚至在你进京之前。” “什么先手?”杨佑看着敖宸问道。 “你说什么?”杨休探头在杨佑周围看了看,“你为什么一直朝右边看,有什么东西吗?” 杨佑暗道不好,转过头来对着杨休笑了笑,“没什么了,他说,不我说,万一三哥在我们之前就做好了准备,留着先手怎么办?” 杨休不以为然地笑着说,:“他要真有先手,怎么不提前用了,还等到现在?饭都快煮熟了。” 敖宸和杨休辩论起来,虽然杨休对此毫无察觉,“你之前有兵有将,后来商洛上位,他还没来得及施展拳脚就丢了机会。如今杨遇春和你带来的许多将领都要去突厥,皇上病重又是一个好时机,你们肯定不会有太多精力去限制他。” 敖宸可以用自己的能力探知京城的事务,但杨佑以前担心他龙气不够,也不喜欢这种手段,便不准他使用了。但人间的争斗敖宸看得太多,他担心地说道:“皇帝病中之前刚好和你闹过一场,说不定会有人把皇帝的病推到你身上。” “让我想想。”杨佑的思路有些乱了,他放下敖宸的手走到路旁的石阶上坐着。 杨休莫名其妙地看着他,“三哥哪里有什么先手,是你杞人忧天……” 杨休的声音越来越小,杨佑抬起头来和他四目相对。 他们都想到了一个问题。 杨佑咽了咽口水,“你还记得,当初回京时,崔珏明明找了羽林军商量好了一切,最后驻防的却是河丰军。后来通过你,父皇才进了宫。” 杨休点点头,“虽说当时换防乃是无意之举。可河丰军是狄飞专门拨出来加入京城防卫的,后来狄飞撤军也没有把河丰军调走。后来府军缺人,河丰军将领和狄飞关系也不是很近,兵部就把河丰军编入了府军中。” “到底也是狄家出来的人。”杨佑叹了口气,心中突然十分慌乱,但也只有那么一瞬,他平静了下来,“我去找崔珏,让他加派城防人手,再派一千人守卫宫城,注意河丰军的动向。” 杨佑说走就走,“再不行也要让他慢慢把河丰军打散,不能让他们聚在一团。” 杨休也跟着他动起来,“我马上去找人去查河丰军的动向。” 两日后,杨佑亲率百官送杨遇春出征。 天边最远的地方是看不清的一条黑线,杨遇春穿着一身银甲,在马上朝杨佑挥了挥手。 杨佑拿过旗兵手中的龙气胡乱举起来摇了摇。 商洛放心不下地说着,“也不知能不能守住今冬,昨天便又上报,在广武关外百里出现了突厥人的踪迹。” 杨佑心里也没底,但不能露怯,“杨遇春和廖襄都身经百战,放眼朝中,也只有他们能和突厥一战了。” 商洛眉头深锁,“臣眼见几位圣人蹉跎岁月,朝政一年不如一年,如今竟然连打仗的人都拉不出来了。”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6 首页 上一页 97 98 99 100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