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顾尧还是挺记仇的一个人,看着田婶子上蹿下跳,一副让他当夫子,她就不把家里的孩子送学堂的样子,这夫子他还就当定了。 村长轻斥了一声儿,“从外面请夫子月银没有五两银子哪里能请的来?!再说了,又不是学了要去考功名,能识字,出去做工不也能找个轻省的活儿。” “那顾尧和周凌做夫子,月银多少?” “一两银子,好了,我就在这儿拍板了,村学明儿开始修建,要报名的人家等会儿回家商量好,来我家记名,笔墨纸砚那些自家备好,书本像三字经那些也自家买好。” “一两银子也不少了。” “是啊,笔墨纸砚那些东西老贵了,哪里能买得起。” “书本还得自家买,哪里有这么多钱啊?!” 说实话,那些东西也确实是贵,但他们也就是哭哭穷,家里但凡地多的,宅基地多的哪家没靠着养猪和新传来的西瓜玉米之类的挣到些银钱的。 顾尧也没说啥,其实在沙堆里也能学字,但后面还是得有毛笔纸张给到学生练字使,如今他若是开了口,到时再让他们出钱买就难了。 村里人散了,回家商讨去了,戚莳抱着二宝走在路上,听顾尧开口道:“你不是在家无聊吗?我想了想,干脆你就在家卖豆腐好了,豆腐脑儿也行。” “卖豆腐?”顾尧若是不说他都给忘了这茬儿了,刚开始忙着照顾小孩,如今是理所当然的自家做来自家吃,村里只田婶子一家卖,家里也有其他的挣钱门路,气头过了真是没想过再和他们家抢生意了。 顾尧抱着大宝点了点头,“两天卖一回就行。” 戚莳想到在谷场上就数田婶子不同意的声音最大了,哭笑不得道:“卖豆腐也行,也是个收入,补贴下家用。” 村学开始建了,顾家也开始卖豆腐了,和顾尧相熟的人家都跑到顾家买豆腐,想巴结顾尧的人家也不去田家买了,田家的豆腐生意生生冷了一大半儿。 大家伙儿也不傻,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到,为啥两年多了,顾家一直没啥卖豆腐的动静,田婶子刚在谷场撅了顾尧没多久就开始了。 田家,门可罗雀,田老汉气的摔了烟斗,差点儿晚年家暴老妻,指着田婶子的鼻子骂道:“就你嘴能,一天天叭叭叭叭,去,去顾家门口叭叭去!” 儿媳妇儿也在一旁添油加醋,“娘,你也是,眼看顾家都忘了那事儿了,你这一嘴,顾尧可不就又想起来了,又不是啥大事儿,大不了不送牛蛋去村学便是了,你看这闹的。” 田婶子能被田老汉骂,还能被自家儿媳妇儿给说嘴吗?闻言气道:“闭嘴,哪有你说话的份?!” 田家儿媳撇了撇嘴,掐了把田家大儿子,大儿子立马道:“娘,这本就是你做的不对。” 田婶子闻言往地上一坐,哭骂道:“这日子真是没法活了啊,儿子儿子不孝,只听他那贱媳妇儿的,家里的汉子也只会冲我这个老太婆发脾气,有能耐你们找顾尧说理去啊!” 田家的汉子还真是不敢,田老汉瞅了一眼坐地撒泼的田婶子,气的直接出门,不愿搭理她了。 戚莳这两年做豆腐手艺练的夸张点儿说是炉火纯青的,用料好,吃着也鲜美,渐渐的,看在顾尧的面子上来买豆腐的大家伙儿如今都是看在豆腐来的了。 “莳哥儿,这豆腐脑可真是好吃,比镇上卖的还嫩滑些。” “就是,这咸口儿的卤子可真香。” “我更喜欢甜口儿的,放点儿糖,我和我家娃儿都爱吃。”𝙓ᒐ 戚莳的豆腐摊摆在了顾家大门口儿的空地上,空地刚好有棵大槐树, 戚游很支持自家四弟的豆腐事业,趁着休假做了五张桌子二十只凳子送过来,这会儿子这块儿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 戚莳也似是找到了自我价值般,整个人都比以往更精神了,笑眯眯招呼着来买豆腐和豆腐脑的村里人,大宝二宝坐在他们舅舅专门给他俩做的小桌子上,乖乖的吃豆腐脑儿。 二宝有时还帮着自家小爹收铜板,五文一碗豆腐脑,三文一块儿豆腐,小小年纪都快学会数数儿了。 去山里捡柴路过的田婶子恨恨的骂了一声儿,家里都这么有钱了还和她家抢生意,银钱都给他家挣了得了,真真是不要脸,我呸。
第127章 顾夫子 齐羽在家看孩子,绣绣绣坊那边戚游带过来的活计,家里地界儿小,虽也养了些鸡鸭,种了些蔬菜,鸡蛋鸭蛋攒些日子,连带着蔬菜能让顾尧帮着一起卖了,收入还不如他绣几张帕子来的高。 不过蚊子腿再小也是肉,能挣些就挣些,还得攒芮哥儿的嫁妆钱呢。 村学盖得快,村里闲在家的汉子都去帮忙了,很快便盖了起来,顾尧说的《小儿书》,《千字文》,村长也让报名的那四十几户人家去镇上买了回来。 村学的桌椅板凳,村长都交给了戚游,给了十两银子,毕竟是自家亲戚,村长再怎么公正,有好处的事儿还是会想到自家人。 村里的另外一个木匠心里虽有些不服,但谁让村长不是他大伯父呢,也只能忍着,好在戚游除了顾家和戚家那边,基本不做村里其他人家的活儿,他心里还好受一些。 等忙完麦收,村学正式开学,收到新书的孩子们,个个爱惜的不行,整日里往村学那边跑,恨不能立马开学,肉疼的只有给他们买书和笔墨纸砚的长辈了。 顾尧和周凌正打扫着学堂,看了眼屋外探头探脑的小孩,笑了笑,“一看就是没有上过学的孩子啊。” 周凌认同的点了点头,村里在大王村上学的或者跟着秀才读书的孩子,都没有报名清水村的村学,有些人家不信任顾尧和周凌两人,还是把孩子放大王村学了。 等顾尧回到家,戚莳正笑眯眯的坐在炕上数他这一个月的收入,大宝二宝坐在一旁跟着数,“一,二,三,一,二,三。” 戚莳笑了笑,两小只如今只能数到三,也还不错了,见顾尧进来,笑道:“你猜我这一个月挣了多少?” 顾尧坐到炕边,笑了笑,“三两银子?” 戚莳摇了摇头,“哪能有这么多呀,又不是每日都卖,刨去糖油乱七八糟的钱,还有豆子本身能卖的银钱,九百七十文。” 顾尧抱起大宝,“不错了,快一两银子了。” 戚莳笑着点了点头,“快麦收了,刚好割几斤肉回来。” 今年麦收,顾尧真是前所未有过的轻松,家里五个长工,加上他,也不用招短工来,割麦,打麦,晾麦,后面他们五个就能忙的过来了。 空出来的旱田种上豆子,小麦晒好,顾尧分好给五个人吃的麦子,每人二百斤,留了五石在家,剩下的拉去镇上卖了。 如今家里一年的收入,刨去吃喝还有给长工的银钱,大差不差,每年都能有个一百六十两的银钱是能存起来的,还能余八九十两的家用。 卖粮食和牲畜家禽所得的银钱占了大头,菜蛋有季节限制,春时和夏时每日能卖九百多文,两个季节也能挣近五十五两的银子,秋时挣的加起来大概二十两左右,不买太贵重的东西,是足够家里的花销了。 如今戚莳偶尔卖豆腐挣点儿小钱,也真可以说是打发下时间而已。 每回卖完粮食,清水村家家户户都像是过年一般,家家户户飘起了肉香味儿,戚莳割了三十斤肉回来,给家里的长工一人发了五斤猪五花,剩下的他中午的时候做成红烧肉,满满一大盆。 “你怎的都做了。”顾尧扶饿道,“这得吃到秋天去了。” “说什么话,两天就吃完了,今儿开心,庆祝你过两日便去学堂任夫子了。” 顾尧笑了笑,点了点正在大口吃红烧肉的大宝,“再过两年,你就能跟着我一起去村学了。” 戚莳夹了筷儿软烂的红烧肉放到二宝的小碗里,闻言道:“你有空也教教二宝。” 戚莳不想自家小哥儿长大后和他一样,大字不识一个。 顾尧笑道:“放心,等我和周凌在学堂站稳脚跟,到时再和村长说说,开一间专门给哥儿和女子学的学堂。” 戚莳闻言,喜不自禁,“哥儿也能去学,若是如此,我也要去。” 顾尧点了点头,“你在家也能学,我抽空教你。” 麦收过去没多久,村学如期开学,顾尧手下安排了二十五个学生,五到二十岁的都有,大多数都是五到九岁的孩子,只有几个已成年的汉子,想多认几个字,以后出门也能找个好活儿不是。 顾尧开学先点了点名儿,便开始教识字儿了,每个人先学会的是自已的名字,顾尧按照手册上的名单一个一个教,每个人都学的很认真。 学堂里传来了孩子们读字的声音,路过的村民眉眼含笑,自已的下一代不会和自已一样了,这是希望发芽的声音。 村学开学后,夫夫俩各有各的小事业,戚莳的豆腐生意几乎把田家的都抢了过来,田婶子敢怒不敢言,恨得牙痒痒。 “哈哈哈,你是没看到田婶儿刚的脸色。”李淼刚被准许出来放风,就来找戚莳了,乐滋滋的在一旁帮着收铜板。 戚莳笑道:“你小点儿声。” 护夫李淼无所谓道:“谁让她说我家阿凌教书不行的,该。” 戚莳无奈道:“她没说你家相公,说的是阿尧,我都没那么气。” 李淼接过铜板,“说顾大哥不就是说我家阿凌,都在村子里教学,这叫什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戚莳笑了笑,“看来你在家这段时日没少学。” 一旁等着豆腐脑的夫郎接嘴道:“这家里人有学问就是好,淼哥儿也识字了,我家娃送去村学没几天,如今也会写自个儿的名儿了,昨儿还给我和他爹显摆呢。” “是啊,我家豆豆,哎呦,如今一副小夫子样儿,端起小架子,可把我和他爹乐坏了。” 如今顾家大门口的空地,成了村里人闲话的新去处,拿上碗,点上一碗豆腐脑,边吃边唠,回去还能拎一块儿豆腐,别提多热闹了。 村里人来的多,有的人家也会带着自家孩子,大宝二宝如今也有了可以玩耍的小伙伴,坐在顾尧给他俩编好的竹席上,乖乖的和同龄的娃娃坐在一旁玩耍。 戚莳颇觉省心。
第128章 齐羽生气 村学办的顺顺利利,来求学的孩子们从一开始的兴致勃勃,再到如今的抓耳挠腮,也只过了三天而已。 “呜呜呜,学认字真是太难了。” “昨儿我和我娘说不想来学堂了,我爹和我娘一人揍了一顿,到现在屁股还疼呢。” “能有顾夫子用戒尺打手板疼?!” 那小汉子点了点头,“比那疼多了。” 顾尧哭笑不得的站在课堂上闲聊的两个小汉子身后,笑道:“有这空在这儿聊,都学了两字了。”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09 首页 上一页 72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