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福书网
站内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古代架空

种田的遇上个全家被流放的

时间:2025-01-08 14:00:12  状态:完结  作者:是个倒霉蛋

  “这,我们知晓了,今日便去换些回来将你的给你还上。”

  官二想了想接过话:“但是我们该拿什么去换又怎么个换法,有人愿意换?”

  “除了村长家,就我兄长家能有富余的盐了,得用粮食换,其他怕是别人不缺,一斤青稞面换二两盐。”沈逸想着没什么好隐瞒便接着说:“我兄嫂难缠,跟他们换落不了好,跟村长换添点都吃不了亏。”并非他想在兄弟两面前诋毁什么,着实是啥他那兄嫂落井下石。

  兄弟两得了话,点了点头,便回杂物间瓦面粉去了。

  他转身回到檐下背起一个背篓,里面装了一背篓带泥的芋头,很沉,他起身并不容易。

  突然背上一轻,他也就顺势起身,转头一看是官二帮他抬着背篓。

  客气的笑了笑就步履维艰的背着背篓走出去了。

  官二楞在原地,耳根子红了一片,过了会儿吶吶道:“那背篓把肩背都要压塌了……”

  路上难免湿滑不平,一步一步走的很小心,他要到捉鱼的沟渠里去把芋头外衣的泥洗净,在家洗得浪费一大缸子水,还得把木盆底弄上厚厚的泥。

  走到勾底便把背篓放下,找了处水没不过背篓的浅水,双手拖着背篓顺着水慢慢沉底,便找来那根木鱼叉,从上到下顺着一个方向搅拌。

  用鱼叉搅拌了一会儿,就弓腰双手扶着背篓用些力气来回颠簸,这样更快,但要控制点劲儿,把芋头外衣磕破了回去晾干了也不好储存了,会烂掉。

  等把芋头洗得差不多了,便把背篓端起来放在岸边石头上沥干水分。

  忙活这一阵鞋子和衣袖难免打湿,鞋子穿的是放牧才穿的草藤鞋,打湿了也不怕。

  忙出一脑门子汗,他也不管,顺着沟渠往上爬,芋头放在那沥水,他要去他的青稞地里看看去。

  祖屋里杂物间做衣物缝棉被的女眷们,裹着厚皮子坐在草窝子里,时不时放下去破瓦罐上方烤烤手,瓦罐里放着木炭,做针线难免手冰拿不住针。

  官礼娘亲用针搔了搔头对着官夫人轻声说:“夫人,麻袋里少了起码一背篓芋头,那青稞面儿袋子外还撒了好些粉,看样子也少了好几碗。”

  “是啊,燕姐,青稞面粉是少爷们拿去置换食盐去了,这芋头……”官安的娘亲故意拖沓着。

  官家大嫂瞥了眼她侧身对官夫人说道:“娘,晨食前就没了的,不是外贼。”她笃定是那个小哥儿家贼。

  官夫人抬了抬眉头,她这大儿媳出身世家,不笃定的事情不会多言。

  但这无依无靠,无处落脚,兄嫂磋磨的小哥儿何故犯下众怒,偷走吃食。

  再说她见得人多了去了,这沈家小哥儿做人做事都不像藏了坏心。

  她故作思考,暂时没出声,没得为了给外人辩白一句让大儿媳起了心思的。

  见娘不说话她才温温软软的继续开口道:“我猜想是不是澜弟许了他,让他拿去接济兄嫂去了,要是没许,不问自取可是……”说着还掩唇低眉故作惊讶。


第十五章

  官夫人打量了一眼她这大儿媳,在京城各住着一个院儿,早晨请安平时近前伺候没出过大错,这才来到这不堪教化之地几天,尽学舌小门小户的口舌是非。

  她再看着那两个姨娘,平日里低眉顺眼老实本分,其实经此一役还能活到现在的都是心里有些坚实的,现在多嘴这些不过是怕粮食少了,自己和孩子口食被克扣罢了。

  这好一出祸水东引让我儿媳在我跟前犯蠢,我还没法当面训导,由着我儿媳去揣度一个不甚重要的哥儿会不会跟她做妯娌,真是可笑极了。

  这哑巴亏她是吃不下去的,所以她提了提嘴角对儿媳说:“得了澜儿允许那便是有正用,他兄嫂磋磨他的厉害,断不会帮衬回去,且安心。”先告诉儿媳我儿也是你小叔子不会如此唐突。

  再转向两个姨娘正色道:“虽历经磨难来了此地,也别太失了身份,当初老爷看上咱们姐妹几人的是背后的娘家,学舌小门小户,作践自己个儿干甚。”是敲打也是诘问,更是借着两个姨娘给她这儿媳敲个醒。

  官家大儿媳不是个蠢的,当然知其弦音,讨好的笑了笑道:“娘说的是,澜弟是个稳重的,这一路上可见其心智,是我这个当大嫂的眼皮子浅了。”

  两位姨娘也被敲打住了,不再出声。

  沈逸走到青稞地里的时候,山腰上的风卷着沙粒,迷眼。泡过水的手脚被风刮的生疼,仿佛不是自己个儿的了。

  踏出的每一步都是木的,草鞋还是湿哒哒的走出咯吱咯吱水声。

  日前种下的青稞苗儿有长出一尺多高的,也有稀稀拉拉枯死的,还有一些半死不活的。

  先把枯死的拔了,再埋到健壮些的窝边上,等腐化了就是养料。

  其实这边青稞地能挺到来年收成的绝不会超过二成,本来就是反着季节种的。

  一来如果运气好今年雪不不厚不会压塌秧苗就能有点收成,也能多几日口粮。

  二来则是刚开荒出来的土地,需要跟农作物互相适应,寒季就算全冻死在了土里,也会成为来年庄稼的养分。

  但往往没有人会明知道没有收成还这么做,无疑是白白浪费种子。

  但沈逸却很高兴,家里养了羊,等秧苗再高些完全可以割了喂羊,剩下半截根茎烂在土里也可以肥土。

  这么想着手下的动作就更快了,一个时辰过去了他都没抬起过腰,一直不停的拔掉坏苗再埋到好苗窝边。

  等把地里全部收拾整齐后,才站起身舒展了下身躯,才一边反手捶着腰背一边动身往沟里走,该去把那背篓芋头背回去了。

  路上用镰刀割了两片宽大肥厚的芭蕉叶,等下用来垫在背篓和背之间阻隔下背篓还未干的水汽。

  不一会儿就见沈逸手里拄着那根鱼叉,弓着脊背从沟里往上走,那大大的背篓把他衬的更是瘦弱纤细。

  背着芋头往上爬着爬着躯体开始发热,手脚也慢慢热起来,不再觉得冰冷刺骨的麻,但也不太好受,冻疮会发痒,总想伸爪子去抓痒。

  但得生生忍住了,等抓破了会流血破口,有了伤口再碰生冷水会很难过,来年也会增添一道又一道丑丑的冻痂。

  怎么会有小哥儿姑娘家的不爱惜自己的发肤手足呢。

  官家兄弟也早早地去村长家换了盐晶,还带着九个村民回来帮他们修房。

  这九位村民都是家里劳力足能走得开的,官二用粮食换他们来帮工,大家各取所需,也都对彼此十分客气。

  沈逸背着芋头回来的时候,祖屋原先乱糟糟的废墟处已经被整理出了两间屋子大小的地基,齐齐整整的。

  两个大叔在和泥胚,两位在刨木板木梁,还有两位在地基上丈量后撒石灰粉标记,还有三位在帮忙来来回回抗木头。

  这些木头都是家家户户备着多余的,被官二用粮食换来,这些木头来之不易,换来也需要不少的代价,一麻袋青稞面空了四分之三也不够付,剩下的村长作证买了粮再还上。

  总之是花尽了所有能用的物力,准备修上两间不大不小的泥胚茅草房。

  官家兄弟两也没闲着,官二也在来回抗木头,官恒在地基这边来回打打下手跑杂端端水,顺手递一递什么的。

  沈逸背着芋头来到檐下把芋头倒出一个一个的整齐散开,等风晾干芋头外壳。

  沈逸一回来女眷们就能从杂物间的窗洞上看去,看着他背了个比自己宽了两倍有余的背篓,走近一看背篓里是洗净了的芋头。

  彼此都默契的粉饰太平,两个姨娘还悄悄庆幸。心想着,果然还是官二有城府,刚来就找到了这么个任劳任怨的苦劳力,为奴为婢的伺候着一大家子。要让她们这大冷天的手脚泡在冰水里那可真不是人能过得。

  在他们眼里,寄居官家的沈逸活的像个牲口,每天天不亮就得忙碌这忙碌那不得闲,晚上还得帮着哄闹觉的圆圆,自己睡的那张破旧皮子还得紧着小五,把小孩儿裹得严严实实的。

  她们不会领情也不会替他惋惜个甚,只是会庆幸,庆幸有这么个牲口,免去了太多本该落到她们头上的活计。

  想想看,二公子都在牛喘气的一趟又一趟的抗木头,大公子忙里忙外端茶递水像个小厮。

  她们这做妾的还能跟两个正室夫人齐坐着烘着火炭磨着佯工,岂不快哉妙哉?这一日两餐虽吃的差些勉强果腹,但好歹不用她们去愁也不用她们动手去做不是。

  官二断不会想到都这步田地了,还不同一条心。要是让他看出来了,他是个男丁,内宅的事还得看他母亲。

  其实就算知道了她们心中所想也只会把她们送走,他从不屑于欺压哥儿妇女的,更不会动手,但也容不下偷奸耍滑不安好心的人。

  只盼她们能老实本分,分担些轻省的活计,有点眼力劲别挑事,和大家一起齐心抗过这个寒季就好。


第十六章

  洗净的芋头放在廊下晾干水汽,单独挑出些外壳有破损的放在一边,这些不经放得赶紧吃掉。

  沈逸疾走进厨房,炉里的火星子都快看不见了,赶忙抓了把松针进去引火。

  对着炉子吹了好一会儿气,才把火救燃。往瓦罐里加了半瓢水,才去草铺上拿起件麻衣去茅房侧角换上。

  背篓里装着湿芋头,即使拿芭蕉叶隔上了一层还是打湿了些,为了避免风寒,还是得换下来。

  打湿的外衣和外裤都放在脏衣盆里,下午拿去溪边洗。

  回到炉前,有炉火暖着手脚,才觉得缓过劲儿来。

  瓦罐里水滚了后先盛出了一木碗,双手捧着,端到女眷们做衣服的杂物间去。

  “干娘,嫂嫂,二位婶子,都喝点热水缓缓,做一上午针线活手该僵了罢。”沈逸把木碗搁在一旁就转身出去了。

  官家儿媳一脸的难为情,她刚刚才说过人的怪话……

  官家夫人神色如常,没把这点子小事放在眼里,也没多看沈逸一眼。

  官家两个姨娘对视了一眼挑了挑眉头,看着转身出去的沈逸脚下踩着半湿的草鞋,石灰地上还留着轻浅的湿印,都下意识搓了搓胳膊上的鸡皮疙瘩。

  这冷的天……

  沈逸又把剩下的滚水全倒进水囊里,拿出去递给官大,他做不了重活,只能帮着递个水,做些跑腿的活儿。

  官二双肩扛着木头回来,刚踏进院子就看见穿着草鞋的沈逸,他眉头皱了皱,却不好多言。

  来的九个大叔都是逸哥儿的长辈,要是他多嘴说了些什么坏了逸哥儿清誉就不好了。

  倒是正在喝水的阿兹老汉,瞅了眼逸哥儿的手脚还有身上那层薄薄的麻衣,撇了撇嘴。

  心里纳罕,这逸哥儿如今的日子当真是过得凄楚。

  九位大叔里只有阿兹大叔是当地原住名族,塔塔族人。其余几位大叔都是汉族,只是来当地的时间各不一样,有的是驻扎官兵的遗孤,有的是流犯的血脉,有的甚至是前几年才到此地的流犯。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 假少爷回村后喜水木的已完结现代都市小说《假少爷回村后》,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

  • 他人真好海底见月的已完结现代都市小说《他人真好》,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

  • 不要当omega的玩物长生君的已完结玄幻灵异小说《不要当omega的玩物》,是一本情节与

  • 渡劫后穿成赘婿似梦似幻的时光的已完结穿越重生小说《渡劫后穿成赘婿》,是一本情

  • 热岛张佩奇的已完结现代都市小说《热岛》,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耽美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自愿赞赏网站0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