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月最喜欢用小饼卷合菜和肘子肉吃,配上自家酿的石榴酒也能放得开在桌子上讲些听来的故事。 梅阿娘酿的酒好喝,对自家人又大方,开了坛足有五六年的葡萄酒给所有人都倒上了。连晓沄也分了个碗底。 但晓沄不爱喝,只爱啃那只鸡,边吐骨头边问后事如何。秦朗月故作高深就是不告诉她,晓沄就给她小哥斟酒求求他。 秦朗月绕了七八个弯子才说出好人好报,恶人恶报。全家被哄得一愣一愣,方知城外奇谭。 梅阿爹阿娘倒是能猜出结局,但是主角过程坎坷,总能变化非常,也慢慢的听进去了。 这些故事半真半假,全是秦朗月二叔年轻时出门做木匠经历的,听来的。一有空就跟孩子们讲一讲,故事海了去了。 他从小听这些怪怪的故事长大,早就被腌入味了,简直信口拈来。 在远离繁华喧嚣的乡镇上,在那沃野炊烟的地方,带着喧闹的鞭炮声的村庄显露开来,清晨无风,白雪皑皑。新年的第一天就此展开。 穿新衣,梳新装,年前新扯得布,新打的棉花终于被穿在了身上。 秦朗月依旧爱穿黄的,不过在新衣裳上绣了偏淡色的飞仙花,头上戴的是梅时淮特意打的银簪子和飞仙花样式的木头花,上了些黄色,混着木头的纹理倒真像是飞天的仙女了。 晓沄年纪小,梅阿娘用红色飞仙花把她的裙装染成了大粉色,头发用丝布竖着,带的是晒干的飞仙花。 梅阿爹阿娘头上也别了飞仙花,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了,别上干花后也不显滑稽,倒显慈爱。 在飞鹤镇,不管男女老少一年要带两次飞仙花,一次是花开时,一次是过年时。 飞仙花是养活他们的来源,百姓们表达感激就愿意把它们戴在头上,缝在衣袖上,到哪儿都带着。 梅时淮成亲了但还年轻,不能大咧咧的戴花了,秦朗月便在他的发带上,衣袖上绣了一丛又一丛。 小娃娃们戴的穿的都最鲜亮,三两结伴着去各家各户讨糕点吃,每家阿婆找出家里最小的干花给他们戴上。每到回家时,不光手上嘴里是满满的,连头上都是一丛一丛,缀满了星星。 今日下了雪,是个好兆头,孩子们蹦跶着跑过来爷爷奶奶叫的亲热,老人们一边训斥他们跑慢一些一边给糕点吃。 梅家给的是栗子糕,放了足足的糖,栗子也煮的开花后才混进去,吃上一口香甜软糯,嘴馋的小子们都不愿意走。 还是梅阿娘又拿了一盘分了才高高兴兴的去别家。 秦朗月小时候跟他们一样最喜欢吃齁甜的栗子糕,如今长大了倒觉得腻了,自己没吃多少都给了村里的娃娃们。 早饭是醪糟鸡蛋汤,甜甜喝上一碗就去拜年串门。 和爷爷那边闹掰了也就不去了,但其他叔伯家要去看一眼。 梅阿爹阿娘算是村里辈分大的,要等人来拜,晓沄还小,没成婚。 因此,出门的只有小两口。 秦朗月是刚过门的新夫郎,给他的红包都很大,沉甸甸的,全被梅时淮装着。 春条婶子家是最后一户,两人就多坐了一会儿,春条婶子炒的花生好吃,梅时淮剥了好几把给秦朗月吃。 剥好的花生一把一把,秦朗月被塞的满嘴香,怎么和婶子说话? 秦朗月偷着给了他一拳,面上还是笑着和婶娘唠家常。 正巧春条婶子夸秦朗月性格好,温良大方。 梅时淮没忍住笑,又挨了一巴掌,老实了。 “你少犯点皮脸,以后再这样还打你。”两人从春条婶子家出来后后秦朗月对着梅时淮道。 梅时淮亲亲热热的挨着他,半点不放在心里,拉着夫郎的小手美滋滋的说:“好夫郎,别打我,别打我。都是我的错,我听话。” 这怎么能忍,秦朗月挣开他的禁锢,气呼呼的往前走。 刚刚就警告他了,就是不听。非在大街上拉拉扯扯,像什么样子! 后者只能颠颠的追上往家走,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哄,梅时淮还是怕的。 到家时来拜年的人已经走了,梅阿娘正收拾桌子上的狼藉,重新泡了壶热茶。 秦朗月给阿娘打了声招呼被梅时淮撵的院子里乱转:“你别跟着我了。” “我下次再也不这么腻乎了,你别生气了。” …… 梅阿娘也被转的头晕,不好干预两人相处,便带着秦朗月进屋去了,给塞了个大红包,足有一两银子。 秦朗月赶紧摆手说不要,又把红包还回去了。 梅阿娘劝了半天才让他收下了,两个人一起去忙活午饭。 谁也没理窗户外边偷听的梅时淮。 昨天的剩菜还有,热一热,又给冻白菜焯了水,炸了酱。 午饭吃完还是有剩,晚上还一顿。不过还是很好吃,全家也没有怨言。 明天初二要回门,又宰了鸡鸭鹅,打算给明天带过去。 过年前买的糕饼也用红纸装好了,就等明天出发。 初二大哥晓澜也会带着回来丈夫和文儿回来,他们一家在镇上,来回时间长,秦朗月打算明天早点回来。 初八河尾村秦家开猪,也能回去一趟,不差初二这一天。 早在睡觉前计划好,两口子有商有量,和和气气的也没有因为白天的事闹别扭。 但是秦朗月还是不让梅时淮碰,也不和他一个被子睡了,反正他半夜也会摸索过来。 梅时淮面上不显,心里想的可多。灯一吹就钻进被窝里去了,把人紧紧抱住,根本脱不开身。 秦朗月香香的,不光小孩子喜欢,梅时淮这个耍贱的更喜欢。 虽然抱着夫郎道歉,但还是没个正形,这里闻闻哪里嗅嗅。 梅时淮太喜欢了,无论是他安静温柔的样子,还是闹别扭生气的样子他都觉得好看,都觉得夫郎香。 他无法克制住自己表达,只能用亲亲抱抱来彰显他的内心。 屋里暗暗的,秦朗月听着梅时淮剖心的话入睡。 梦里香甜,不光硕果累累,还有家人平安。 第14章 开春 到了阳春三月,飞鹤镇终于绿起来了。 山上的绿叶发了芽,地上的野菜冒了头,河水重新哗啦啦的流,白背鱼带着孩子们回到了北方。 今日清晨,山雾缭绕,河头村的人都动起来了。三月小麦返青,是要浇一回水的,身强体壮的男人们去下地,去浇灌新一年的希望。 山上可是绿了不少,野菜多的数不清,姑娘小哥儿们成群结队去山上寻找采摘。 梅家果园就占着后山,倒不用跑那么远,秦朗月和晓沄,还有三叔家时沣哥的夫郎夏小哥儿一起上了山。 山路陡峭,胜在路边便有不少的新鲜菜,三人照看彼此,一路上山倒是砍了不少。 半框的荠菜,半框的灰灰菜,半框的香椿,还有不少的蘑菇。三个人也不贪多,觉得今天的够吃了就下了山。 “飞鹤~有山~,春渐渐~......” 下山的路上总是高高兴兴的,秦朗月唱起了小时候听阿娘唱过的山歌,歌声飘扬在群山之中,与春雾交汇在一同,鸟声缠绵不绝,回响天地。 晓沄不知道为什么要唱飞鹤,也不知道为什么镇子要叫飞鹤,她从来没有在这片土地上见过鹤。 秦朗月解释道:“飞鹤镇山多,大大小小的把飞鹤镇围起来,围成个鹤形,就像仙鹤展翅,更有诗人为它作诗,这才叫飞鹤镇。 晓沄煞有其事的点点头,终于明白镇里人少的原因了,原来是别人进不来。看吧,飞鹤镇就是世外桃源。 秦朗月和夏小水不知道晓沄在沉思什么,小丫头心事还挺多,也没有打扰她,只不过下山的时候两人默契十足,把晓沄护到了中间防止她踩到滑石摔了跤。 在家中把新采的野菜都分成两份,夏小水背了一大筐又一个篮子才勉强装得下,晓沄帮着夏小哥儿运回家去,秦朗月独自在家收拾。 阿爹阿娘和二淮都下地去了,虽然家里的地不多,但还是要忙活一阵的,而且春日水冷,等回来怕不是手凉脚凉。 想到这里,秦朗月也不洗荠菜了,赶紧进厨房烧了锅姜水,还放了不少红糖。 趁着熬红糖水姜水的功夫,赶紧把肉馅剁了,中午吃酸汤荠菜饺子。 农家人吃肉要吃肥的,所以肥瘦都是对半开,做的油不油腻,好不好吃那就得看个人手艺了。 秦朗月娘家里就是干屠户的,怎么做肉,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肥肉要剁的碎碎的,瘦肉要大一点,放葱姜水的时候不能直接倒,事先煮一煮反而能更香,盐要适量糖要少,芝麻香油最后提香。 肉馅搅和匀后才能放荠菜,可是荠菜还没洗出来,还没切红糖水就煮好了。 秦朗月觉得时辰还早,不着急做饭,拿陶罐盛了汤先送去地里了。 梅家住在村尾,但是地却在村头的前山前头的平地上,一来一回免不了从村里经过,可是村里搭话的人多,等送到地里,汤早就凉了。 秦朗月绕了村外的小道,算起来倒比村里的大路近。 走到一半,听到争执拉扯的声音,秦朗月放下篮子,打算去看一眼,听着声音像是梅癞子和小霜。 梅癞子是村里游手好闲欺软怕硬的烂东西,经常不干人事,调戏家里没有人看顾没有兄弟的姑娘和小哥儿,听说还去镇上吃喝嫖赌,但是人家早死的爹对村里有贡献,所以没人赶了他出去。 他寡夫爹也不是个善茬,钱都被儿子当了,就开始在村里偷鸡摸狗。 这小霜是个可怜人,爹娘早死,剩下重病奶奶和尚小的弟弟,秦朗月可怜他,给了他几件衣服穿。 随着秦朗月越来越靠近,两人的对话也越来越清晰。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5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