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收时节,甭管男女老少,往往是全家齐上阵。不知事的孩子没人照看,也得跟去地里, 随便找处树荫,让他们自己玩着就是。 抓紧吃过早饭, 一行人带上家伙事,还有饼子和凉水,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彼时太阳将将冒出泛红的毛边, 地里却已有不少人。不停地弯腰挥舞镰刀,一簇簇金黄的麦穗被拦腰割断,堆放在一起,身后只余光秃秃的麦茬。 “你们这么早就下地?饭都没吃吧。” “老李今年又丰收了!” “好个赖皮货,那大一条界看不清?眼瘸就去治。” 有寒暄,有欢喜,也有争吵,清晨的田野充满生气。 终于到何家的麦地,大伙儿没磨蹭,每个人都拿上镰刀,分开了站在田头,弯腰开始干活。 除了谢知云和三个小萝卜头。 张玉梅原话是这么说的:“这么多人,不差你一个,帮忙看着点儿那几个皮猴就行。” 谢知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坚持,领着几个孩子去田边的树荫下。 二黑许久没下山,撒欢儿似地跑在最前面,一身绒毛被带起的风吹得乱七八糟。几个小孩嘻嘻哈哈追在它后面,你追我赶,好不快活。 谢知云谨记自己的职责,不由也跑起来,还要提醒孩子们慢些。可惜收效甚微,最后只能改唤二黑。 二黑已能分辨它的名字,听到呼喊,急急调转回头,用更快的速度冲过来,飞扑到谢知云腿上。摇着尾巴昂起头,不停哈气。 “一身的灰。”嘴上这么说,手却是揉了揉二黑毛茸茸的头,被舔上一口也没变脸色。 二黑乖乖走在谢知云身旁,孩子失了撵狗的乐趣,终于渐渐慢下来。 到了树荫下,孩子们很快找到新的玩法。四处搜寻石片、野菜、小花,准备开店做饭,二黑荣幸成为他们的贵客。 孩子虽然调皮,心却不坏,并不会欺负二黑,谢知云就由着他们去了。 只是小孩心性向来多变,没多久就厌倦这项游戏,嚷嚷着要去沟里摸虾。 谢知云没带过孩子,被吵得头疼,实在拗不过他们,只得败下阵来。 “要先问问你们爹娘。” 好久没下雨,沟里的水并不大,张玉梅等人没多想就答应,还提醒谢知云带上背篓、箩筐。 水沟离麦田不远,往下走几步就到。比山间那条溪流小得多,不过四五尺宽。 光滑的石块大片裸露在外,被晒得发白,只有一股细流从底部缓缓流淌。 谢知云不觉得这样几近干涸的地方会有虾蟹。 孩子们明显比他经验丰富,蹦蹦跳跳沿着沟边的小路一直往下。 苇草越发丰茂,头顶的树枝也更加密集。炙热的阳光被层叠的绿叶遮挡,只有丝丝缕缕透过缝隙打下来,在地上形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光斑。 一股舒爽的凉气扑面而来,沟里的水也越来越多,清清亮亮积在一起,底下的卵石和鱼虾一览无余。 两侧的黑石湿漉漉的,布满苔藓,轻轻一压便能渗出水来。 孩子们早把草鞋甩到一旁,卷起裤腿跳进沟里,一阵乱踩,顿时水花四溅。 “云哥哥,你也下来玩儿呀,好凉快的。”唯一一个小姑娘扭头看向坐在大石块上的谢知云。 谢知云何曾像他们这样肆意玩耍,闻言很是心动。四处看看,并没有其他人在,便学着孩子们,也赤脚淌进水中。 没怎么晒过太阳,水依旧带着凉意,在如此热辣的天气最是适宜。脚底的石子也是圆润饱满,并不会很硌,踩着踩着还挺舒服。 难怪几个小孩闹着要来这儿玩。 谢知云觉得有趣,也像他们那样在水里使劲儿踩了几下。将将牵起嘴角,就听“扑通”一声,巨大的水花高高溅起,将对面三个小孩淋得满脸都是。 谢知云稍微好点儿,只衣裳湿了一块。 始作俑者毫无所觉,还在兴奋地摆头,水珠顺着毛尖甩向四周,吓得一大三小纷纷远离。 二黑歪歪头,“汪”了一声,似乎不解为什么它一下来,就都不玩儿了。 没得到回应的小狗努力划动四条短而肥的腿,朝着谢知云游过去。 谢知云拧一把衣角,哭笑不得的看着二黑,最后也只是点点它的鼻头。 玩闹嬉戏好一会儿,他们总算记起来最初的目的,开始翻石块找螃蟹。 “好大一只!哎呀,跑云哥哥那儿了,快抓住它!”圆头圆脑的小虎子急得直拍大腿。 谢知云低下头,瞪大双眼顺着小虎子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到一只掌心大的黄壳螃蟹。 他面上一喜,伸长手就要去捉。感受到威胁的螃蟹耀武扬威般举起钳子,谢知云连忙往后缩了缩,就是这一迟疑,螃蟹倒腾着几条腿,快速爬向别处。 小虎子嫌弃道:“哥哥好笨。” 谢知云脸一热,撸撸袖子,暗下决心今儿定要逮住这只螃蟹。 不想有道身影比他更快,一个猛扑砸进水里,两只前爪向前按住,汪汪声中满是得意。 “是不是抓住了?” 小虎子最先回过神,扔下手里的石头小跑而来,带动潭水哗哗,另外两个小孩紧随其后。 谢知云个高,离得又近,三两步就到二黑身旁。透过震动的水面,果见黑色肉垫下尤在挣扎的大螃蟹。 最后由胆子最大的小虎子将螃蟹成功转移到背篓里,每个人都很高兴。 二黑蹲坐一旁,头昂得更高。 谢知云忍不住俯身捏捏它软乎乎的耳朵,笑眯眯道:“我们二黑怎么这么厉害。” 才两个月,就会抓螃蟹了。 得到表扬的二黑接下来更加卖力,时不时来个飞扑猛跳。不过再没那样的好运气,除了弄得满身是水,一无所获。 水沟很长,他们在一个地方待腻,就继续往下走。虾米、小鱼、螃蟹,都捉了些许,装进背篓浸在水里,一时半会儿也没死没臭。 不知在沟里玩了多久,隐隐听见熟悉的呼喊声,由远及近。 “来了!”谢知云应道,催促几个小孩穿好鞋子上岸。 走了没一会儿,就看见穿着短褂的齐山。 “衣裳怎么湿了?” “他们非要拉着我玩水,”谢知云将背篓一偏,“你看,抓了好多螃蟹。” 小哥儿眉眼弯弯,看不出半点儿勉强。 齐山笑了笑,没拆穿他,伸手欲接过背篓,“个头挺大,说起来山上应该也有,等回去可以看看。” “嗯,”谢知云避开他的手,站直身子,“这个又不重,你歇歇。上面都割完了?” “刚结束,正收拾家伙准备回去。” “幸好人多,还蛮快的。” 说完,他看向男人汗津津的脸,从怀里掏出帕子,“反正也不急这一会儿,不如洗洗,凉快凉快。” 麦芒划过皮肤,再被汗水浸透的滋味确实不好受。齐山没推拒,跑到水沟,仔仔细细洗了脸,又将帕子搓洗一番,才追上几人,一同往回走。 割下的麦穗一捆一捆运回去,堆在院子里,接着便不用那么多人帮忙。 担心留在家里的大花和鸡鸭,两人谢绝吃晚饭的邀请,先行离去。 寻到的鱼虾螃蟹谢知云也出了力,自然分得一部分。离开水,这些小玩意儿早就咽气,担心发臭,一到家,齐山就将其收拾出来。 几个孩子闹着玩,能有多大收获。本就只分到几只,再剔除不能吃的部分,还不够塞牙缝的。 如今白日偏长,一通忙活,太阳还挂在天边。 齐山甩甩手,问喂鸡回来的谢知云:“趁还早,再去逮些螃蟹回来,凑一顿?” 谢知云自是想的,不过—— “你不累吗?过几日再去也是一样的。” “又不费力气,全当玩耍了。” 山上没有什么鱼,但螃蟹、虾米这些还是不少的。两人拎着木桶在浅水处搜寻,直到日薄西山,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忙活一天,肚子也饿了。两人没精力再折腾别的,只专心准备晚饭。 虾蟹、小鱼都没什么肉,炒菜熬汤太过浪费。干脆淘洗干净,撒盐腌过,再裹上一层薄薄的面糊,下油锅炸至金黄酥脆。 东拼西凑,最后也弄出满满一大盘,随便晃动都能听见细微的“咔嚓”声。 油炸之后,不用吐刺,无需去壳,都能吃进肚子。嚼在嘴里嘎嘣脆,既有菜籽油的清香,又不失肉质的清甜,配着白米粥和小菜,足够两人吃得饱饱的。 齐山只帮何家割了一天的麦子,再就窝在山上做家具。河源村的村民却是结结实实忙了十天半月,交完夏税才得以喘息。 作为答谢,何天明送了两斤麦子给他们尝鲜。二人没客套,不过收下后,又花钱另外在村里收回一百斤的新麦子。 麦子连筛都没筛,里面还有秕子和草茎,因此价格也便宜,只三文钱一斤。 之前拆下的几张草席派上用场,铺在院子里,正好可以晒麦子。 就是总有麻雀和斑鸠飞来偷吃,但二黑很尽责,一旦发现便吠叫着将其赶跑。 趁着太阳好,日晒夜露几天,麦子逐渐变得干燥,这才装进麻袋,存放在屋里。只留出少许,送到村里的碾坊,借用石碾磨成白面。 当天,两人就用新磨出的白面蒸了一笼荠菜包子。包子又白又软,嚼着还能品出淡淡的甜味,没放肉也照样好吃。 就连大花和鸡鸭也跟着改善伙食,吃上秕子和麦麸拌的草碎,别提那吃食的速度有多快。 日子在忙碌中溜走,山间绿意越发浓重,知了成天不知疲倦地鸣叫,聒噪不已。 山上树木繁茂,太阳照射时间没那么长,相应的,比山下平地凉快一些。但晌午太阳正烈那会儿,依然热得人心烦。 这时就显出山洞的好来,厚厚的石壁怎么也晒不透,内里始终带着舒爽的凉意。谢知云也将编东西用的棕叶、竹篾搬来这边,成品才放回屋里妥善保管。 齐山还抽空用竹子另搭了张矮塌安放在山洞一觉,犯困时可以趴上面躺会儿。连二黑也在这里拥有专属小窝——谢知云给他编了浅口竹筐,底下垫着松针和苇草。 木门没关,一股热风从洞口吹进来,谢知云翻个身,陡然惊醒。 起来伸个懒腰,发现天边不知什么时候起了云,遮住刺眼的阳光。 洞里只有二黑在打呼,没看见齐山的身影。 他打着哈欠走出去,一连喝完两杯凉水,终于看见从林子里走出的齐山。 一手扛着截木头,一手提个绿叶包,看不出来里面是什么东西。 齐山没让他疑惑太久,扔下木头,在水池边冲洗冲洗,就双手捧着叶子,大步走上前。 皱皱巴巴的叶片上躺着许多鲜红的小果子,由细小的颗粒紧簇在一起组成,内里中空,散发着似有若无的香甜。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63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