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刻间,街旁房屋中毫无征兆地冲出一群持刀军士,长街尽头更有骑兵追赶而来,暴雨中疾如无数黑色溪流,唰地拧成一股磅礴洪水,向潮州营奔涌而去! 数十粮车已入城关,不少将士还要拉车撤退。萧恒拔出环首刀大声喝道:“弃粮!立即撤退!” 他身侧李寒快速抽响马鞭,耳边只有砰然砸落的大雨和如雷的追赶之声。一把声音在身后高声叫道:“关闭城门,活捉逆贼!” 那声音有些耳熟,他却来不及思索到底是谁,抬头冲城头厉声喊道:“蓝衣!” 城头人影如同蓝鸟,在城头翩然闪动。铁链绞动声一停,坠落的城门陡然一卡,趁这个空隙,潮州营飞快刺向那即将合拢的兽口! 不住喝马中,李寒喉中已溢出铁锈气,马蹄声紧咬身后,战马鼻中的湿热水汽似乎已经喷上脖颈。李寒双眼紧盯城门,大脑紧绷之际,仍能听到一道极锐利的风声破雨而来—— 他后领一紧,被一只手提到白马背上。 同时,一支利箭刺破雨幕,砰然裂断他的衣袖。 萧恒松开他衣襟时,云追高鸣一声飞速刺出城门。城头之上,梅道然手握鈎锁纵身跃下,一匹青马闻哨而来,将他接在背上。 城门坠落前,李寒若有所感,突然转头而望。 大雨中,那人放下弓箭,动作如同割袍。 *** 潮州营有过殊死之战,有过力不能及,但从没有过仓皇而逃。 帅帐中,梅道然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松山其实不缺粮食?可早在皇帝发兵前它粮荒就闹起来了,还有不少人跑到潮州安家落户的。这事假不了啊?” 萧恒道:“那就是现在收到了赈济,引而不发,要我们钻这个套。” 梅道然眉头紧皱,“但将军,抢占松山的事算是咱们军中机密,还是军师出的法子。朝中上下,有哪个能猜透他的脑筋?而且咱们是临时改变主意,在第二次送粮时大举入城,就是要打他们个措手不及,结果一步两步全在人家意料之中……” 萧恒沉思片刻,“你的意思是,有内应?” 梅道然刚要开口,就被冲入帐中的探哨打断:“将军,北边出现大批人马,雨下得太大看不清人头,但无论如何也有数万!” 沉默一夜的李寒腾地起身。 今时今日,径直南下的大军只有许淩云一处。 他怎么来得这样快? 萧恒进取松山的行动极其隐秘,潮州营更是走山路于暗中潜行。按理说许淩云要拿萧恒,本该直取潮州本营,如今却径入松山…… 竟像早对他的计画瞭如指掌。 现如今,萧恒竟被夹在中间,进退不能。 萧恒沉眉思索片刻,转头看向李寒,“渡白,你觉得朝中何人……” 他被李寒神色骇了一跳。 萧恒刚要出口宽慰,又一个传令兵冲入帅帐,将一物递过头顶,“松山送出的帖子,指名要军师亲启。” 李寒一把抢过,目光一触,嘴唇剧烈颤抖起来。 那封信没有落款,是和他如出一辙的字迹。 一手地地道道的飞白。 从背后刺来的那支箭,在这一刻把他射中了。
第349章 一一五 声东 郦丛芳直至深夜才赶回公廨,斗篷卸下,这位松山长史俨然淋成落汤鸡。他却喜形于色,“恒逆丢卸粮食足有两万石,下官已再设粥棚为百姓发放,加上之前的粮草,可暂解数日之困!” 他向一人揖手,“仰赖青公料事如神,小郑将军英明神武。” 郦丛芳所拜方向,郑素未着甲胄,将一把檀弓放下,也对他抱拳,“郦长史过誉。” 他神色淡淡,郦丛芳却不由想起今日他快马逐赶之状。 大雨倾盆,万马如洪。 雨汽蒸腾里,甲胄燎起一层白雾气焰,这位少年将军浑身戾气便如实化。他在极速蹄声中振臂摘弓,冲一个青衣背影引弓及彀—— 听闻小郑与李寒曾是同门,便有情谊;后来李寒叛离青门,二人便结下仇怨;如此本该恨之入骨,但传闻李寒险些命殒宫中,又是小郑出手相援;按理说应当已经冰释前嫌,这次郑素偏又射出这样狠毒的一箭。 “青门与李寒早已恩断义绝。”郑素似乎察他所想,“不然陛下也不会叫我舅甥赶赴松山。” 郦丛芳忙道:“是,若非青公,只怕满朝都猜不出李寒竟会让大军撤出潮州,直奔松山。更别说叫许狄二帅十万大军做幌子——这样一招险棋,也是青公预先想好的?” 郑素请他入座,自己也在弓架旁坐下,“李寒精明,凡空子无有不钻。十万大军若一举南下,所费时日颇多,这段时间他不会干坐着,肯定要‘抢占先机’。只有做这个‘人和’出来,他才会宕机立断,鼓动萧恒进军松山。” 郦丛芳道:“不瞒将军说,青公说萧恒大军不日南下,下官就日日忧心。得知青公只率数千部众快马赶来,心中也犯过嘀咕。却不料萧恒果真不曾强取,而是以恩相买,与青公所言不差分毫。” 郑素道:“萧恒起家,就是一个人望当先,若直接率兵攻占松山,便是给出一个残暴不仁的话柄。更何况,他还有那么一个军师。” 他一句话戛然而止,郦丛芳从他脸上却看不出分毫异样,又想起一事,“下官还有一事,想请教将军。” “长史请讲。” “萧恒和下官约定,先分两次送一万石粮食,显然要打探城中虚实,下官也就以为这两次之后他才会率军入城。青公却在他第二次运粮前就命人埋伏,竟……” 竟还料得分毫不差。 郑素笑一笑:“依长史之意,若擒萧恒,何时是最佳时机?” “当然是一万石粮运完之后,他入关之时。” “的确,但萧恒的幕僚是李渡白。咱们都明白的道理,这厮能想不通吗?” 郑素冷笑一声:“李寒其人最过狡诈。他明着用一万石粮食打探两遭,让长史觉得他预备二次分粮之后便叫萧恒入关,不过是他的障眼法而已。长史想想,如果想要在萧恒入城时将其一举拿下,前两次粮食入城一定不能有半分异常,才能叫他放下心中戒备。那这两次运粮之时才是最安全的进城之机。但李寒谨慎,第一回肯定要进城看个虚实。第一回未知风险,第三回定藏弓箭,只有第二次风险最小。所以他才会立时变卦,突然让萧恒在今日迳入城关。” 如此缜密心计。 郦丛芳听他剖析完毕,冷汗吓出一身,“若非青公快马带粮及时赶到……胜负岂非早已翻转!” “论胜负为时过早。”郑素道,“我虽未同萧恒交过手,但他军中事迹却早有耳闻。此人征战骁勇,城府深沉,是当世难逢的将才。至于李寒……竖子更是刁钻刻薄,和他对弈绝非易事。” 郦丛芳道:“好在许帅十万大军就要到了,荡平逆贼,不过翻覆之间。” 援军马上赶到,胜算何止倍增。 但郦丛芳却觉得,郑素并没有那么高兴。 他斟酌片刻,往窗外看看,“雨下大了,青公还在城中清点造册,下官请他回来歇息吧。” 郑素道:“家舅看似温和,实则执拗,他不亲眼瞧瞧,定然不会放心。叫我陪长史坐,就是要解长史之惑,我的话就是他的话。” “下官岂有质疑青公之意?如此大恩,松山上下非死不能报!”郦丛芳苦笑道,“不瞒将军讲,松山断粮足有月余,木头都沤烂了,吃都吃不得。使君不在,下官几次三番向朝廷请求赈济,皆被搪塞下来,说下官是越权办事,不肯受理……” 郦丛芳深吸口气:“下官本以为要率满城百姓活活饿死,没想到、没想到竟等来青公的赈济之粮!” “赈济”二字一出,郑素目光骤暗。 郦丛芳一把鼻涕一把泪,尚未知觉,拂面叹道:“要是没有青公的粮食,萧恒再以粮相挟,下官真不知道自己会作何决断。或者他率兵围城,叫满城百姓活活饿死……” “他不会。” 郑素道:“他是从潮州出来的人。” 郦丛芳一时默然。 郑素看向那把长弓,“其实家舅亦有遗策之处。” “我们以为萧恒只是用粮食叩开关门,不料他要取松山是真,要捐粮救人亦是真。” 窗外夜雨骤紧,郑素语气终于有所松动:“是个好的,只可惜。” 他没再说下去。 *** 萧恒营帐中灯火昏暗。 梅道然快步赶入帐中,看了看李寒,还是对萧恒道:“打听清楚了,的确是青公。” 他又唏嘘:“我说呢,青公舅甥助军师逃脱长安,这么一桩大过皇帝竟没有问罪,原来是好钢用刀刃,派来将功赎罪了。” “未必是坏事。”李寒神色已然平复,“知己知彼,总比一个全然陌生的对手要好些。” 他见萧恒仍蹙额不语,问:“将军怎么想?” 萧恒道:“青公并非徇私之人,亦非贪生之辈,当初他肯叫郑素接应送你出宫,说明他认可你所行之事。如今却又肯率军坐镇……” 他和李寒对视,在对方眼中看出相同的疑惑。 皇帝给出的条件是什么? 李寒道:“这事儿得面谈。” 梅道然叹口气:“军师,面不面谈还两说。如今松山不缺粮,就是一堵墙,许淩云大兵已至,这是把咱们堵在墙底下打。为今之计是先想个脱困之法。” 李寒道:“松山攻不动,就去踢那不是一块的铁板。” 梅道然摸摸下巴,“你是指……许淩云和狄皓关?这两家有旧怨不假,可许淩云带兵老练,听闻狄皓关也非鼠目寸光之辈,要用祖辈私事来挑拨……难。” 李寒片刻不语,突然转身面向萧恒,后退几步,俯首大拜,“陷将军于如此绝境,在下百死莫赎。但请将军再信我一次,寒当为将军……拚死一谋!” 萧恒没有扶他。 萧恒在他对面撩袍跪下。 李寒急忙拉他,被萧恒死死按住。他盯紧李寒眼睛,道:“渡白,你只是个军师,没有那么大的权柄。你的职责是提供建议,但到底采不采取,是我这个主帅来拿主意。若胜,获利最大的是我不是你;所以,此战若败,只会有一个罪魁祸首。” 李寒深吸口气,急声道:“将军!” 萧恒握紧他双臂,“我们还不到走投无路。” 下一刻萧恒扶他起身,看向梅道然, “蓝衣,请全部将领入帐议事。” 接着,他转身迈向案边,手捧一物走回来。 一方军印。 他将大印托到李寒面前,掷地有声:“一切听从军师号令!” *** 雨声如雷,帐内众将齐聚。 李寒叫道:“梅道然。” “末将在!”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28 首页 上一页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