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朗朗背诵诗句,惊异在柳竹秋胸中敲击出铿锵之音。 她十八岁那年,鞑靼部落头领率军入侵河套,占据了银川以北全部土地。宁夏卫的守将贪生畏战,致使我军先头部队被围,十四万大军全军覆没。京中的大臣们主张求和苟安,庆德帝也倾向纳币修和,向敌方捐输大量钱帛,达成停战协议,河套地区就此为鞑靼控制,笼罩在西北边陲的战争阴云越发浓密了。 有识之士皆视本次和谈为奇耻,柳竹秋也愤恨难平,假如身做男子,她定会赴边关从军杀敌。 一次京中士子聚会,众人慷慨议论此事,提议联诗抒发感受。她抱着壮怀难遣的苦闷当众写下这首《从军行》,不料会被太子知晓。 “我太、祖马上得天下,太宗五次御驾亲征,讨伐北元,立下天子守边关的国策。孤王自幼敬奉二位先祖,勤练骑射武艺,就是想有朝一日能像他们那样挥师北进,驱逐胡虏,荡平狼烟,还黎民一个太平安定的天下。听说温霄寒是个文武双全的才子,又看了这首诗,就想此人或许能堪辅佐之任,结果却是空欢喜一场。” 朱昀曦眺望苍茫天地,明净的眼眸里似乎映射着边塞浩瀚的大漠,无垠的草原,以及若隐若现的遗憾。 柳竹秋被那遗憾深深刺痛,忘却礼数近前急切申辩:“殿下,臣女虽非男儿,可臣女的学识武功都是真的,报国安邦的志向也是真的。臣女也能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⑧。只要殿下给臣女机会,臣女定会替殿下身先士卒,哪怕血染疆场,埋骨黄沙也虽死犹荣!” 这番话说得云杉等人两两呆望,朱昀曦愣了愣,笑道:“你真是个疯女人,这种事根本就不可能嘛。” 失落感山一样压向柳竹秋,身心都不堪重负地作痛,这痛楚是她早已熟悉的。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⑨ 人生之困顿莫过于拥有强壮丰满的羽翼,振翅冲天的宏愿,却难以高飞。古代那些不得志的能人多多少少受自身性格限制或者时运不济,还有补救余地。囚禁她的却是坚不可摧的世俗,世道不变,她就永无出头之日。 她眼中闪出屈辱的泪花,这表情朱昀曦不曾看过,正欲动问,左侧飞来一支冷箭,射落他的皮帽。 “有刺客!”
附近守卫的侍从高声呐喊,同时混杂着厮杀和惨叫声,宁静的山林顿时杀云密布。 单仲游等人急忙护送朱昀曦撤离,柳竹秋粘好胡子,背起弓箭,拔出佩剑准备参与护驾,一名浑身血迹的侍卫仓皇奔来。 “殿下,山坡下来了好多刺客,现在只能从南面走!” 朱昀曦是偷跑出宫的,身边仅带了四十几名亲兵,据说刺客人数至少是他们的两三倍,方才偷袭时已杀死多人。 单仲游命那侍卫带人断后,抽出五六个身手精悍地保护太子离开,柳竹秋听那密集的箭矢声和叫喊声,判断敌人追赶甚急,恐怕很难平安逃出包围。 生死攸关时,她体内与生俱来的冒险精神被激活了。 常言道富贵险中求,若能成功救驾,太子定会对我另眼相待。况且我刚在他面前表露建功立业的决心,不如做点实绩出来,免得他以为我在夸海口。 他们逃到南面的坡下,七八个侍从已骑马赶到,让出马匹,请朱昀曦和云杉等亲随先走。 朱昀曦叫柳竹秋也上马,柳竹秋突然拉住他的袖子请求:“殿下,请跟草民交换外衣,由草民来引开他们!” 朱昀曦震愕,呵斥她胡说。 “草民是认真的,刺客人多势众,若不调虎离山,难保殿下安危。” “那让其他人去!” “不,草民经常在这一带游猎,熟悉地形,比军爷们更适合当诱饵。时间紧迫,还请殿下应允!” 她不光嘴说,已脱下自己的外衣,动手去解朱昀曦的衣袍。侍从们知她用心良苦,听朱昀曦下令也没强行阻拦她。 朱昀曦被她硬生生扒下外袍,耳听喊杀声逼近,不得不优先自保,抓住她的手正色叮嘱:“你若能活着回来,孤王可以赏你任何东西。” “谢殿下隆恩!” 朱昀曦指派两名侍卫保护柳竹秋,其余人簇拥他逃离。柳竹秋穿上太子的大红锦袍,带着那两名侍卫朝反方向狂奔。 红色扎眼,刺客们又事先认准了目标,转眼三四十骑从后追赶而至,马蹄蹴踏,拖出一股雪烟滚滚的风暴,还不停放箭射杀他们。 柳竹秋俯身左右腾挪,同时夹住马肚仰身射箭还击,接连射落四人。 奔出六七里,那两名侍卫已中箭落马。前方风狂雪急,后方虎吼狼嚎,性命已是投入沸水的冰棱,消融只在弹指间。 改变逃生路线才有希望活命。 她在一处弯道果断跃离马鞍,奋力跳向右侧朝下的林坡,抱紧头颅,忍受枝丫抽打剐蹭,飞速滑向林莽深处。 作者有话说: ①风闻言事:古时御史等任监察职务的官员可以根据传闻进谏或弹劾官吏,也泛指据传闻向上检举官吏。 ②出自黎靖德《朱子语类》 ③出自《春秋·僖公三十三年》根据自己的实力而采取行动,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避免祸患。 ④出自班固《汉书·贾谊传》忠于国家而忘掉自家,一心为公不谋私利,见利不随便谋取,见害不苟且逃避。 ⑤出自申居郧《西岩赘语》为事情操之过急就会失败,经过深思熟虑再去处理就会有收获。 ⑥内帑:这里指太子的私房钱 ⑦繁若:古良弓名。 ⑧出自陆游《观大散关图有感》 ⑨出自李白《临终歌》
第二十九章 刺客们进入密林追赶,于黑白世界中窥见一点鲜红,认定是穿红袍的太子,立刻乱箭齐发。满拟将目标射成了刺猬,跑到近处见那已成褴褛的红袍在矮树枝上摇曳,人已来了个金蝉脱壳。 “追!” 数十人犹如猎犬挺进林中,陆续在两处陡坡下发现一件豆绿色的长衫和竹青色的小袄。 他们判断不出太子逃往了哪个方向,只得分队搜寻,人数被稀释成了几股。 柳竹秋只穿着白色的窄袖中衣逃生,在裸露的石头和草地上跳跃前进,尽量不让敌人发现足印。 中途用守株待兔的方式隐蔽,悄悄杀死两个紧密追踪的刺客。一个是放箭射杀的,距离远还不觉什么,另一个就十分刺激了。 当时她见那人穷追不舍,趁奔入对方视线死角时埋伏在灌木丛里。等他靠近,猝然从身后扑出,一手捂嘴一手举起匕首狠命割断他的喉管。 那人临死前的抽搐,以及溅在她皮肤上鲜血的温度无不纤毫毕现。 头一次杀人当然会怕。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抑制住颤抖,切身体会到敌我交战,你死我活的规则。 欲成大事,以后少不了类似经历,这是成长必须的实践。 她继续与群狼周旋了一个多时辰,由于形势太不利,在穿越一处缺少植被的洼地时,她被八个歹徒包围了。 “这人不是点子①!” 刺客们看她的形容,意识到太子使了李代桃僵计,暴怒地准备杀死替身。 柳竹秋拔剑在手,冷硬剑柄深深嵌入冻僵的手心,如同难以掌控的命运。 耳旁风声凄凄,恍如呜咽,莫非在为她吟唱挽歌? 到了这田地,一切念想都是多余,决定豪赌的人是她,就该有愿赌服输的觉悟,背水一战,至少要轰轰烈烈。 她瞅准西边二人中间的空隙较大,尝试从那里突围,刺客们也蓄势待发,然而一只躲在暗处的黄雀先出手了。 柳竹秋听见左边杀来的刺客脑袋发出头骨爆裂的脆响,一团硕大的血雾高高腾起,化作帷幕缓缓覆盖在那人的尸体上。 她正和众匪一道愣神,左臂被什么东西箍住,身体腾空,眨眼落到了包围圈以外,身旁多了个戴关公面具的黑衣人。 这人身高与她相仿,体型敦实,滚圆的腰身粗如吊桶,站在那儿仿佛一根能承万斤的立柱。 刺客们以为她来了帮手,举刀挥剑杀过来。 黑衣人抬手示意柳竹秋勿动,轻烟似地窜向敌阵。 他快如蝴蝶穿花,猛如毒蛇吐信,出掌开山裂石,几乎一招毙一命,须臾偃旗息鼓,给鬼差拉了七笔生意。 柳竹秋从眼花缭乱到目瞪口呆,直到黑衣人自怀中掏出一件细小的物品扔到其中一具死尸上,她停摆的脑子才恢复运作。 那是一根干枯的迎春花枝。 这标志令她心潮澎湃,上前揖拜:“阁下可是万里春万大侠?” 黑衣人微微拱手还礼,承认了身份。 “小生久仰大侠英名,今日幸蒙搭救,请先受我一拜!” 柳竹秋跪地拜礼,她自幼崇敬古代的侠客义士,万里春的事迹称得上当世豪侠,能当面拜会顿生梦想成真之喜。 万里春不答话,挑了个身上没沾血的刺客,剥下他的灰鼠袍扔给她御寒,再以手势示意她跟进。 柳竹秋说:“这些人行刺太子,我想搜一搜他们的身,看能不能找出些线索。” 万里春摇头,指一指她来时的方向。 柳竹秋会意:“那些人快追来了吗?明白了,那我们走吧。” 万里春转身向西,他的人品还有什么好质疑的,柳竹秋像吃了定心丸,忧恐焦急一股脑全散尽了,尾随他钻进树林。 万里春领着她迤逦行进,他轻功卓越,总比她领先七八丈,可能不愿被人近距离观察体貌。但当地势险峻难行时,他又会停下等待,眼见她平安通过再继续往前。路上还扔了一包干粮给她充饥,恰好是她喜欢的芝香斋的肉末烧饼。等她吃完,又扔来一只水袋,里面装的也是她爱喝的茉莉蜂蜜水。 这大侠不止武功高强,侠肝义胆,还很细致体贴,心态身手都不是年轻后生修炼得到的,柳竹秋推测对方年纪当在三十开外,至少能做她的长辈。 她很想追上去和他说说话,但逃命中最忌出声,看万里春的表现也不愿和她做过多交流,还是别造次为好。 赶了半天路,等到天色昏黑,他们终于走出森林来到官道旁,柳竹秋认得路,再往前不远就是德胜门了。 万里春随即朝她拱手作别,不等她开口,已闪身隐入丛林。 以前许应元就说是万里春指点他去找温霄寒的,今天万大侠更现身解救,说明他一直在暗中关注温霄寒,来日定会再见。 柳竹秋打起精神向城里走去,时刻提防再遇上那伙刺客。每当听到马蹄声响就提前躲到路边的树丛里。 走出两里地,后面来了辆马车,她认得驾车的是萧其臻的老仆郭四,欣喜得冲到路边拦截。 郭四也认出她,忙向车内禀报:“大人,是温孝廉。” 萧其臻掀开门帘,见柳竹秋背弓佩剑站在车前,头上没戴巾帽,发髻蓬松,身上穿着不合身的衣袍,一双皂靴裹满雪泥,像是吃了大苦头。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06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