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话是笑着说的,可到底还年轻,根本骗不了太皇太妃。 一老一小的各怀心事,却也因说着有趣的事情传来阵阵笑声,太皇太妃让齐嬷嬷做了点她喜欢吃的点心,她陪着太皇太妃吃了午膳,又看着她喝了药。 没躺多久便就看着乏了,她没再多话,看着太皇太妃睡着了她才从寝殿里出来。 齐嬷嬷在门口低声询问:“郡主可还要再用点膳,老奴瞧郡主刚才吃得少。” 她摇了摇头,“不用了,我吃饱了。” 齐嬷嬷迟疑了片刻,“王爷也没有用,郡主不用怕麻烦,一起吧。” 她笑了笑,转过身便看到屏风后面霍砚徵的身影,他坐在火盆边,正对着她这个方向,看不清是何神色。 他在这里坐着,那她便只能出去走走。 “不用,我出去走一走消消食儿。” 说着便走了出来,眼睛望着前方,像是大殿之内无人存在一般,径自无声的走了出去。 霍砚徵看着她迎面走来,脸上的浓妆都掩盖不了她憔悴的气色,无温冰冷的眼神让他陌生,他以为小孩儿会哭闹,会耍赖,但也会很快的就变好。 这些天他希望她变好又怕她彻底的走出他的生活,他以为不好的话她应该就会回来,可今日一看,她一点都不好,却已经在努力学着适应没有他的生活。 他紧紧的端着茶盏,手不受控制的颤抖着,看她踏出了大门,他手中的茶盏砰然碎裂,残片掉到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茶水洒在了衣裳上。 刚踏出门槛的穆陶陶听到屋内像是茶盏碎裂落地的声音,她顿了一下,便听到齐嬷嬷的声音传出来。 “王爷!要不要让太医过来包扎一下?” “不用。”他的声音阴沉中带着些沙哑。 她还站在原地,便听到屋内的霍砚徵说道:“传午膳吧。” 闻言后,她没再继续停顿,迅速的朝回廊尽头走去,她走得有些快,她不想霍砚徵出门后还能在回廊里看到她。 如她所愿,霍砚徵踏出屋门四处张望只看到了她消失在拐角的裙摆。 霍砚徵去换了身衣裳并没有直接去膳厅,而是寻着她离开的方向找了过去。 她其实并没有什么心情逛,只是想避一避霍砚徵而已,穿过回廊,看着前方有凉亭,她便进了凉亭在冰冷的长椅上坐了下来,呆呆的望着庭院中的雪景,脑中思绪放空。 听说堃城天气热,就连冬日里都不用烧地龙,更不会下雪,等这场雪过后她去了堃城,再见这样的雪景怕是难了。 霍砚徵走到了回廊尽头抬眼便看到了坐在亭子里的身影,他慢步走了过去,直至走近亭子走到她跟前,她才收回了思绪,有些惊愕的望向他。 也不过是转瞬间,她便调整了情绪,缓缓起身见礼,唤了一声:“摄政王。” 他望着她,有无数的话想说,但最后只是淡淡道:“回去吃饭。” 她缓缓的朝后退了一步,颔了颔首:“刚才已陪老祖宗用过了,现在还不饿,多谢摄政王。” 霍砚徵放开了紧攥着的手,伸手去拉她的手腕,她皱着眉眼眸中露出了厌恶的神色,朝后退了一大步,避开了他。 那神色刺痛了他,他的手悬空着,人也僵在了那里。 “男女有别,还请摄政王自重。” 她的声音冷清,与这冰天雪地融为一体,让人彻骨寒。 他缓缓的收回了手,沉默了许久幽幽道:“我与陶陶之间,是不是无了男女之情便就是陌生人了?” 穆陶陶知道他这话是什么意思?替身也好,有目的也罢,他在她对什么都懵懂不知的时候,照顾了她,养着她,护着她,其实便是无了男女之情,也是有相互之谊的,她懂。 “若只因不能有男女之情,陶陶便这样一口一句冷冰冰的摄政王,也真是让皇叔伤心。” 他声音低沉,穆陶陶缓缓的抬眸望向他,他也瘦了些,虽然神色一如既往的冷,但脸色暗沉,眼眸上蔓着红血丝,像是多夜未眠的样子。 望着望着,她的眼眶里便溢满了泪水,眼睛一眨,泪珠顺着脸颊滚落。 “抱歉,让您伤心了,还请您给我一些时间,待我自己调整好了心情,能心无波澜的把您当长辈了,我会继续唤您一声皇叔的,在这之前,还请您看在自己大我十几岁的份上,不要太计较。” 她没有撒娇,没有耍赖,落了泪却还能直言告诉他,她正在努力调整心情,正努力从少时的这份感情里走出来。 心无波澜的把他当长辈,再唤他一声皇叔? 还让他不要太计较。 可大了十几岁又如何?怪他桃花开得晚? “陶陶这话没有道理,纵然我比你大了十几岁,但在感情上与陶陶也是一样的。” 听着他这话,她垂着的眼缓缓地笑了起来,这笑连着唇瓣脸颊都颤了起来,慢慢的笑声越来越大,她人却抖得像筛子似的。 看着她这样,霍砚徵的脸色瞬间就沉了下去,眉心紧蹙。 过了许久,她才缓缓抬眸望向他,讥讽道:“原来摄政王欺我年幼,哄着我骗着我玩,如今还要继续吗?” “我何时欺你年幼?哄你骗你?” 看着他一副不解的模样,她冷声道:“从头到尾!” “你在感情上怎么会和我一样?真真假假你做的游刃有余,而我呢,说好听点何是单纯天真,其实就是傻,只有傻子才辨不清真情假意!我以为是喜欢,而我在你的心里,不过是别人的替身,是你无聊时消遣的玩意罢了。” “这怎么会一样呢?” 什么真情假意,无聊消遣,霍砚徵的眼眸越来越冷,替身二字他听得尤其清楚。 “穆径微告诉你的?” 他冷声问,穆陶陶自嘲的笑着,淡淡道:“谁告诉我的重要吗?难不成还能瞒一辈子不成?” “是不能。” “但别人说的,也不见得就是事情的真相。” “那什么是真相?当年太/祖爷爷要给穆望秋和先帝赐婚,不是你从中阻拦吗?不是你告诉所有人,你此生非我小姑不娶吗?难道你想告诉我,你不喜欢她?这么做只是闲得无聊吗?” 霍砚徵紧咬着后槽牙,腮绷子紧绷着,面对她的声声质问,他沉默了良久才说道:“我确实不喜欢她。” 穆陶陶笑着垂下了眼眸,她抬手擦去眼角的泪渍,定定的望向他:“传言摄政王狠辣无情,从不会做无利之事,怎么就发了善心将我带回了王府?这满京城有无数人给你送过女人,怎就一个秋月入了府?” “这是因为什么呀?谁敢不信你深爱着穆望秋?” 霍砚徵向来只有他问得别人哑口无言,还无人能让他如此,但此时穆陶陶的一字一句,都让他解释不清。 “霍砚徵,我知道你不喜欢我,那便算了,我不强求。”
第43章 报应 想要解下来还给他,想要泾渭分明…… 寒冬里的天空阴沉沉的, 或许又是要降雪了,乌云黑压压的盖了下来,刮起了冷风。 冷风从衣领袖口灌进去, 她打了个冷颤, 卷了一下宽大的衣袖, 抱紧了胳膊。 她的话已经随着刮过的冷风散去,却也深深的留在了霍砚徵的心中,他心口绞着却无言以对。 瞧见她的抱臂的动作,霍砚徵格外熟练的解下身上的白色氅衣, 便就要往她身上披过来。 穆陶陶稍微移了一步错开了, 他双手撑着却晾在了原地, 她微微福身,垂眸间却看到了霍砚徵手掌上被茶盏碎片划破的伤口,伤口有点长未上药也未包扎, 就这么晾着。 她的眼神顿了顿,不过须臾间他已经将那狐狸毛的氅衣裹到了她身上, 后在胸前系了一个规整的蝴蝶结, 又将衣帽拉起来给她带上。 她与他的身形悬殊, 这氅衣她披着很大,整个人都罩得严严实实,帽子一盖,便是那张小巧的脸也遮住了大半。 刚从他身上解下来,上面还留着暖意,扑入鼻尖的都是熟悉的气味, 她半是依恋半是恼意,不该看他手上有伤口便失神,不该让他有可趁之机把这氅衣披到她身上。 想要解下来还给他, 想要泾渭分明,却又觉得那般格外幼稚。 她垂眸看着胸前这个蝴蝶结,想起那年杖毙的康嫔的那个晚上,他百般无聊扯开了她袖口的蝴蝶结,又系上,折腾了一晚上也没系好。 不知道是何时练的,竟系得比她系得还好了。 霍砚徵捉到了她看着他手上的伤口失神的模样,此刻又垂着头沉默着,不知在想什么,他淡淡开口:“无事,只是皮外伤。” 穆陶陶蹙了蹙眉,心中想的是皮外伤也需要包扎一下,可她抿了抿唇没再说话。 独自走出了亭子。 霍砚徵跟在她身后,她走得慢,他也走得很慢,似乎便是跟定了她。 她不理会,迅速的回屋里,他没再跟进来,倒是春晓在屋门候着,她一进屋便将那氅衣脱下来递给了春晓,走向烧得通红的在火盆边。 春晓接过氅衣,跟着她走了过去。 此时太皇太妃在寝殿睡着了,齐嬷嬷也没在屋内,偌大的大殿只有她和春晓二人。 春晓还是一如既往的话不多,只是在旁边陪着。 但她其实还是有挺多关于霍砚徵的话想告诉穆陶陶的,但穆陶陶不问,她便也不好去说。 思忖了许久她才柔声开口问道:“郡主什么时候回来?因为郡主不在,那两只鹦鹉都没往日活泼了,每天像两只鹌鹑似的。” 闻言,穆陶陶想起了那两只鹦鹉,顺着便想起了沁园,想起了王府里的点点滴滴。 她及时止住了思绪,望向春晓。 “不回去了。” 她的声音很轻,春晓听后抿了抿唇,“郡主这些日子还好吗?” “挺好的。” “在郡主没有来王府之前,王爷最讨厌叽叽喳喳的鸟,最不喜有人上他的塌,最是讨厌吵闹,偌大的王府数十年如一日冷冰冰的,而王爷自己呢,戾气横生,我们这些为奴婢的,每日都提心吊胆不敢有片刻的松懈。” “后来郡主来了,王爷亲自去买了鹦鹉回来给郡主也养,郡主不敢一个人睡便分走了王爷的一半位置,便是静姝公主与王爷这般好,长乐郡主她们到王府了都规规矩矩的不敢造次,只有郡主,可以肆无忌惮的,想要如何便如何。” “奴婢在王爷身边很多年,第一次见王爷对一个女子这么好过。” “那天郡主走后,王爷好像又变回以前的样子了。” 春晓絮絮叨叨的说了一串,听得她心里难受,深吸了一口气淡淡的问道:“春晓姑娘与我说这些做什么?” 她这一问,问得春晓愣在了原地。 看着春晓戛然而止的神色,她皱了皱眉,“我知道这两年来摄政王对我的好,不管这个好是因为什么,我都会记住他对我的爱护之情。” “除了喜欢郡主,王爷他还能因何而对郡主好呢?”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55 首页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