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小声问嬴稷:“大王,臣妇可以去阿括身边吗?” 嬴稷答道:“小仙女随意。” 白起攥住婷婷皓腕,俊朗的脸上呈现出莫可名状的为难之色。 婷婷莞尔道:“老白,你得处理军务,我一个人去就行了。我们离得不远,随时能够照应,你无需担忧。” 白起愁容不改,默默点首。 蔡牧引领婷婷走进安置赵括的营帐,只见帐内中央放着一口梓木制成的棺柩,徐飞和六名寺人站在一旁,恭敬的朝婷婷行礼。 婷婷文雅的回礼,轻声道:“有劳诸位。” 她将随身携带的帅旗和一个针线匣搁在案上,而后来到棺柩边看视。 赵括静静躺在棺内,面庞上的血污尘垢已被擦净,那抹凝固的笑容更显明朗俊俏。他的头发也被重新梳理整齐,在头顶束成简洁英气的髻子。他贴身穿着崭新的纯白汗衣,汗衣外是一袭深红底色、绀青衣襟、袖管精绣云纹猛虎图案的锦袍,锦袍之外罩着闪亮的银甲。他左侧腰间悬着诸犍宝剑,左手扶着银辉熠熠的头盔,右手按着寒芒凌厉的鸾凤双刃矛。 他依然是威风凛凛、英俊潇洒的将军模样,只是他已不能再领导千军万马、慷慨激昂的驰骋疆场。 “阿括……阿括……”婷婷柔声呼喊着,泪珠扑簌滴洒。她从自己发间取下一根竹节形的玉簪,小心翼翼的插在赵括的发髻上。 徐飞捧来一个托盘,盘里放着两枝箭镞为三棱锥形制的□□,摇头叹道:“唉,赵括将军身上的银甲,本也属上等防具,但我军的箭矢非常锐利,配以劲弩,可谓无坚不摧,所以这身银甲到底没能为赵括将军挡住此祸。” 蔡牧也捧来一个托盘,盘内是一件折叠平整的锦袍。“武安君夫人,这是小的们遵照您的指示,替赵将军换下来的。”蔡牧说道,“小的已让人把衣物洗净烘干了。” 婷婷向徐飞和蔡牧致谢,又泪汪汪的凝望赵括一会儿,方接了蔡牧捧着的锦袍,坐到案边,打开针线匣,穿针引线。 昔裁新衣,心有所期,今修故衣,心事何倚? 婷婷乌眸迷蒙,一双巧手频频发抖,锐利的细针数次戳破纤嫩的玉指,她却浑然不觉。 不多时,希儿与小葵、小鹃也匆匆赶来,帐中众人皆向希儿施礼。 希儿挽住婷婷一臂,美目噙泪,道:“怎的半夜忽然发生这等大事……” 婷婷呜咽道:“我……我也不曾料着……” 希儿道:“我整晚睡着,全然不晓外间之事,今晨才有听闻,这便过来了。我该早点来的!” 蔡牧慰道:“希夫人,您的锦帐离这儿远,晚间自然听不到这儿的动静。而且这一晚发生的毕竟是战事,您就算来了,也做不了什么啊。” 希儿长长的唏嘘一声,缓步走到赵括棺柩前,屈身鞠了一躬,以表哀悼之意。她虽从未见过赵括,亦不在乎赵括生平的功业声望,但她与婷婷亲如姐妹,赵括是婷婷极为珍重的徒弟,她爱屋及乌,因而心底对赵括也存有些许关怀之情。 “他真是个漂亮的孩子啊。”希儿慨然道,回首看着婷婷,“他长得很清秀,风致温雅飘逸,真有几分像小仙女呢,难怪小仙女那么喜欢他。”
婷婷垂下双眸,道:“阿括是个好孩子,是我的好徒弟,我非常非常喜欢阿括……可是他受苦之时,我没能照顾他,他遇难之时,我也没法救护他,我不是一个好师父……” 希儿回到婷婷身畔,轻拍她的肩背,温婉的宽慰她。 婷婷流泪续道:“那一年,义渠国的尔祺王子、尔瑞王子、小鸢公主、芽王妃尽皆遇害,我很悲伤,但彼时我远在咸阳,确实鞭长不及……可这一次,阿括近在咫尺,他就在我的眼前啊,为什么我还是没能保住他的性命啊!” 希儿潸然泪下,小鹃和小葵也以袖拂泪,就连徐飞、蔡牧等人亦眼涵泪光。 蔡牧带着哭腔道:“武安君夫人,这一次是国家战争,太过凶险,您……您已经尽力了……” 婷婷摇一摇头,道:“我不知道我是否尽力了,我也不知道我该怎么尽力……我跟随老白征战三十余年,我不止一次构想过最悲惨的情形,但我从没为此困惑彷徨,因我心里很清楚,我始终会和老白在一起,不管是生,还是死。可是对于阿括,我做不到和他同生共死,那我还能为他做些什么呢……”她的神色愈发凄苦,缓缓坐回案边,纤纤素手重新拈起针线,“到头来,我只能为阿括做些琐事而已……” 希儿坐到婷婷身旁,目光瞥见赵括的帅旗,发现旗面略有破损。她又留意到婷婷的左手已被针头刺伤多处、血迹殷殷,心下甚是怜惜,却不便劝婷婷歇工,遂说道:“小仙女,这面旗帜就交由我来缝补吧,我也想为赵括将军尽一份心意。” 婷婷轻轻点首,道:“多谢希姐姐。” 此时在大帐中,王龁军团的信使已至,报道:“我军击退赵军”。 白起命信使传令王龁预备攻战,又命张唐率六万兵马开赴长平镇。 众人领命而去,帐中只剩白起、嬴稷、张禄三人。 嬴稷脸色渐变阴郁,沉声道:“白卿家,你当年真不该容让赵括接近小仙女!虽然你说过,若发生异事,你会竭尽所能的照拂小仙女,但现在赵括真的死了,小仙女痛彻心扉了,你竭尽所能的照拂又有什么用?你根本抚平不了小仙女的伤痛!” 白起默然不语,剑眉深锁。 其实他内心早就充斥着各种自咎自责之感,无须嬴稷出言指谪。 嬴稷恼怒了片时,忽然又仰首长叹一声,惆怅道:“寡人当年也未力阻赵括,寡人也有不是!如今却将奈何!”
第188章 第一百八十八章,请降 赵军第六次突围失败,四路残兵陆续退回长平镇。 季攸的兵队归来最迟,他一到长平镇,立刻奔进主帅大帐,喊道:“大哥!”嗓音嘶哑,语气带着三分疲惫、三分愧疚,另有三分一如既往的亲热。 然而大帐中仅有季攸一人,并无别人。那放置武器与帅旗的木架上亦是空空如也。 季攸心口“怦怦”乱跳起来,连忙冲出大帐,骋目四顾。 赵卒大多委顿在地,或坐或躺,每人脸上都挂满泪痕。 这般景况虽是近期常见,但今天将士们的颓丧悲切之状却明显甚于前日。阵阵大风吹过,十数杆军旗披靡,竟无人前去扶起。 一瞬间,季攸似想到了什么,不禁浑身打颤、双腿麻软,躯体直要往地上瘫倒。可他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用力深吸了几口气,两眼仍向各处张望,只盼视野中能突然出现赵括的身影。 便在这时,三名都尉哭丧着脸走过来,躬身一揖,道:“下官参见季将军。” 季攸脸色铁青,唇角眉梢微微抽搐,道:“你们三个是跟随马服君去黄土岭的,马服君这会儿在哪里?快领我去见他!” 三名都尉低下头,谁也不回应季攸,亦没人给季攸引路。 季攸的双目登即红了,勃然喝道:“马服君在哪里!我大哥在哪里!” 三名都尉“噗通”跪地,大放悲声,其中一人答道:“马服君……身负箭伤、陷于敌阵,只怕是……凶多吉少了……” “混蛋!”季攸一脚踢倒那都尉,“主帅负伤陷于敌阵,你们不设法营救,却自己先逃回来了!你们心中可有军法军纪!你们还配做军士吗!” 另一名都尉道:“季将军,下官们获晓马服君遇险,当然是要去营救的,可当时黄土岭大雾弥漫,秦军的弩阵又凶狠,下官们的兵队实在无法前进,无法赶到马服君身边啊!下官们不忍兵队全军覆没,不得已先行撤退,请季将军明鉴!” 季攸吼道:“借口!通通都是借口!你们分明是贪生怕死、舍弃主帅以求自保,论罪当斩!” 三名都尉哭道:“下官们自知渎职,愧对马服君、愧对赵军、愧对母国!现既已带残众归营、交付于季将军,下官们便当领罪受死!”说罢纷纷抽出腰间佩剑,白光一闪,三把剑切入三人颈项。 季攸原本十分恼怒,此时见三人自刎谢罪,他吃惊之余,心里又感惋惜,沉重的喟叹一声:“同袍同泽,何至于此……”命士卒将三人安葬。 季攸登上长平镇西面的壁垒,翘首眺望远方,半晌过去,始终未见东归人影。 季攸悲不自胜,又回到主帅大帐,跪在赵括的书案前,低头痛哭:“大哥,难道你也要丢下我吗?……我们兄弟四人,就只剩下我一个了吗?……” 少顷,有斥候回长平镇报讯:“秦贼攻来了!” 营地顿时陷入恐慌,负责守卫的军官忙令士卒登垒备战,但士卒们却个个手酥股栗、连兵器都拿捏不住。 十名都尉到大帐寻季攸,请季攸暂代赵括督师。 季攸虽为赵括而悲伤,却牢记赵括前夜叮嘱的事宜,深知自己此刻责无旁贷。然赵军困窘已极、战力衰敝,洵是大厦将倾之态,若赵括仍在军中,兴许尚可激励士气,令全军奋战御敌,而今军队失去赵括指挥,斗志益发消沉,季攸的兵略和威望远逊于赵括,又如何能力挽狂澜、扶危持颠? “负隅顽抗,也不过是白白喂了秦贼的屠刀罢了。”季攸沮索的道。 众都尉道:“长平镇仍有十六万士卒,请季将军仔细想一个应敌之策!” 季攸叹道:“十六万士卒中有近半是伤员,余众又饥疲交迫,怎应付得了来势汹汹的秦贼啊……” 正焦灼苦恼之际,他脑中蓦然闪过一个念头。 那是他曾经向赵括提议的“诈降”计策,彼时遭到赵括严厉驳斥。但眼下赵军已无其他出路,“诈降”似乎是唯一的生机所在,赵军甚至还有可能扭转局势,何不冒险一试? 于是季攸将“诈降”之计说与众都尉听,都尉们掂掇一番,道:“降敌有辱国体军威,非大丈夫所为,可此计若能成功,倒也是回天壮举。只是秦贼可会接受我军投降、中此奇计?” 季攸道:“如果秦贼拒绝纳降,我们便另做筹谋。你们先各自与下属说明此计,务必团结部众,不可使军心离散。” 都尉们应诺,退出大帐行事。 季攸转过身,两眼望着赵括的书案,泪水又连串滚落。 日西时分,秦军兵临长平镇。 王龁原有两万部卒,为这次攻战,他又从王陵和蹇百里的军队分别抽调一万弩手,加上张唐带来的六万兵马,秦军共有十万人。 王龁不急于进攻,而是先派人向长平镇的赵军公布赵括的死讯,打击赵军士气。 果然赵军闻讯皆悲,那些最为敬仰赵括的将士更是忍不住嚎啕大哭、如丧父母。 季攸目睹此番情状,施行“诈降”之计的决心愈加坚定,咬牙吞下眼泪,登上垒顶,朝远处的王龁喊道:“我军既失主帅,又绝粮草,无以为战。请王将军转告武安君,我军残众十六万人,愿向武安君投降!”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64 首页 上一页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