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愿意和温将军和离,皇上您心里的石头也落地了。”赵公公笑了笑。 “是啊,咳咳……”皇上说着,咳起来。 “皇上您慢点儿。”赵公公给皇上倒了一杯茶。 皇上接过喝了,叹口气说:“唉,朕这身子骨,愈发不中用了,要不是皇太孙年纪太小,温将军又过于势大,朕怕皇太孙继位,到时候朝政都要被这几个重臣把持,若是温将军真的有了野心,皇太孙一个孩子,能救得了靖国吗?” “皇上思虑得是。”赵公公替皇上抚着后背顺气。 “朕也是迫不得已,朕知道温将军替靖国打了不少胜仗,可是靖国又不是只有他一个将军,年轻人里也不乏佼佼者。当初,没了一个周将军,就有了个温将军,如今,没了个温将军,也会有别的人取而代之,朕这次派去青州的领军的那位朱隐,就是个好料子。” “皇上说的是。” “赵公公,扶我起来,朕有些乏了。”萧惋的做法顺他心意,精神上一放松,身体就感觉到疲惫,但是皇上起身后又看到桌案上一摞摞奏折,叹口气说,“让人把这些折子到搬到朕的寝宫去。” * 夜里,萧惋久久未眠。 “夫人,来了。”问雪在门口说。 今日子时,会有温顾的人来送信,为了掩人耳目,萧惋和往常一样熄了灯,只是她并未睡着,一直在等温顾的消息。 寿康宫南墙左数第二排砖有个缺口,信就是从这里送来的。 “送信的人,你可看见了?”萧惋问。 问雪摇了摇头,“没看见,来人只是把信塞进来,立刻就走了。” 萧惋打开信,到窗下迎着月光读。 上面确实是温顾的字迹。 “三日后到京,届时稳住皇上。” 和离书已经给皇上看了,如今皇上是真的相信她与温顾和离,她稳住皇上倒是不难。
不过,温顾这是要做什么? 不会真的要造反吧? 萧惋将纸张烧了,看着盆中火光一点点小下去,心想:“造反就造反吧,也算是给父亲报仇了。” 只是,温顾并没有造反,三日后,南部边境传来急报,南齐二皇子率军压境,正式对靖国宣战。 皇上看了战报,一拍桌子,气得咳出一口血来。 “南齐为何,为何……” 靖国与南齐早些年间虽有战事,可是这几年一直相安无事,好好的,怎么南齐又对靖国宣战了。 “启禀皇上,南齐二皇子说,他有一胞妹,自幼走失,流浪靖国,后来阴差阳错进了宫,就是当年的……当年的张美人。”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谁能想到,当年被文武百官斥为妖孽的张美人,竟然是靖国失踪多年的公主呢。 “快,派军南下迎敌!”皇上大手一挥。 众位朝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说话。 敌人来犯,当然要派军迎敌,只是,这领兵的人是谁呢? 皇上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派温将军,可是转瞬又想到,温将军正“畏罪潜逃”,便改口说:“命王将军率领十万大军南下!” “启禀皇上,王将军年事已高,今日头疼不已,连早朝都告了假,领兵一事,怕是有心无力啊。”丞相上前一步说。 皇上手紧攥成拳。 难不成,没了温顾,靖国就打不了仗了? 面对南齐这个劲敌,皇上还没想出个对策,又一口血咳出来,人直接晕过去了。 “来人,传太医!”赵公公高呼,招手命四个小太监把皇上抬回寝宫。 早朝上了一半,皇上晕了,只能退朝,朝臣们各自回家。 * 晚上,萧惋来到皇上寝宫外。 “赵公公,皇上怎样了?”萧惋问门口的赵公公。 “太医已经瞧过了,皇上这是被睿王气出来的毛病。”赵公公说着摇摇头,叹口气,“这次情形甚是危急,皇上恐怕要……” 说着,一个小太监端着一碗药过来。 “这是给皇上的?给我吧,正好我有事要和皇上谈。” 小太监看了赵公公一眼,见赵公公没说什么,便把汤药给了萧惋。 萧惋蹲着药进了寝宫,让宫内的宫女和太监都出去,到了床边,萧惋行礼,“长安给皇上请安。” 皇上躺在床上,听到声音侧了侧头,只看了萧惋一眼便合上眼皮,像是连睁眼都要费很大的力气。 “长安来了。”皇上声音微弱。 “皇上,这是太医开的药,趁热喝了吧。”萧惋舀了勺药,喂到皇上嘴边,有一部分药汁顺着皇上嘴角留下来,萧惋忙取了帕子给皇上擦拭干净。 “之前,朕生病,元阳也是这般喂朕喝药。”皇上睁开眼睛,倒像是忽然有了精神。 “长安记得,那是元阳出嫁之前,皇上染了风寒头疼,元阳说自己即将远嫁,来尽尽孝心。”萧惋说着,继续给皇上喂药。 “是啊,那时候元阳才十五岁。”皇上目光落在床幔上,陷入回忆中。 “可惜了,你最疼爱的女儿,死在北羌,死的时候,腹中还有七个月大的胎儿。”萧惋声音忽然就冷了下去。 皇上眨了下眼睛,看向萧惋,“你说什么?” “不知元阳的棺椁运回来之后,皇上可曾开棺看过?也是,棺椁在路上走了两个多月,就算是开棺,估计元阳的尸身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说着,又一勺药下去。 皇上呛了喉咙,咳了两声,瞪着眼问:“北羌先皇已死,元阳怎么会怀上孩子?” 萧惋看着皇上笑了两声,“皇上,这么大的事,您竟然不知道?杨明不是您亲自选□□的心腹吗,难道他没告诉您,是元阳公主委身于北羌新帝,北羌才退兵的?” 皇上当然不知道了,他一直以为是杨明年轻有为,才让北羌退兵的。 “不可能!”皇上颤抖着抬起手,指着萧惋说,“你胡说!” “皇上别生气,先把药喝了,别气坏了身子。”萧惋再一次喂一勺药过去。 皇上偏过头躲过。 “皇上,您不喝药,病怎么好起来呢?” “朕不喝你送的药,叫赵公公来。”皇上费力地说。 “皇上,长安只是实话实说而已,元阳死得凄惨,您是元阳的父亲,理应知道真相。” 皇上不相信萧惋的话,“是你在骗朕,你心里恨朕,这药有问题。” 事已至此,皇上算是明白了,也许萧惋早就是在伪装,装作相信他没有害她的父亲,装作与温顾和离。 “皇上明鉴,这药真的是太医开的药,没有任何问题,长安也是真的希望皇上早日好起来,就算不能好起来,也要再撑几日,昭告天下,温将军是清白的,要不然,皇上派谁领兵去与南齐抗衡呢?”
第78章 七十八枝 “你, 你竟敢威胁朕!”皇上怒急,大口喘着气。 “皇上别生气,如今南齐大军压境, 能领兵的人还没选出来,说不准南齐什么时候就打过来了, 大臣们还有全靖国的百姓,都等着皇上拿主意呢。”萧惋笑意吟吟的,看着皇上痛苦的样子,并不觉得心中多畅快。 “你和温顾串通谋反!萧惋, 你姓萧!”皇上瞪着眼说。 萧惋冷笑一声, “皇上,您这是谎言说得多了, 把自己也骗了吧, 温将军到底有没有谋反, 您心里不清楚吗?我爹当年是不是下错了命令, 以至于六万将士中了敌军埋伏, 您忘了吗?” “你, 你都知道了?”皇上泄了气,此时也不想再做戏了。 “是啊, 我早就知道了, 从青州回来就知道了。”萧惋将手中有点凉了的药放到一边。 “那你这几日,都是装的?”皇上难以置信。 他派人在平南王府监视了一个多月,萧惋整日不是出去看戏,就是去别家赏花叙话, 若是她真的知道自己父亲战死的真相, 怎么会这样坦然地玩乐,难道他做了这么多年皇上, 被一个晚辈骗得团团转? “皇上,您觉得长安装得像吗?” “你,你简直和你母亲一样,冥顽不灵,只知道向着外人,你们身上流着的是皇室血脉,应该为靖国着想!”皇上用手捶床。 萧惋深呼吸口气,说:“皇上,难道您以为,残害忠良,就是为了靖国着想?我爹一心为国,温将军战功无数,他们什么都没做错,就是因为帝王之心的猜忌,就要无辜丧命,难道您身为一个帝王,要靠着谋害臣子来稳固江山社稷吗?” 皇上被萧惋气得说不出话,萧惋继续说:“好在,皇太孙年纪还小,不会从您身上学到那套谋害臣子的手段。皇上放心,等您到了地下,丞相和太傅,还有温将军,会好好教授皇太孙如何做好一个帝王。皇上,您下一道圣旨,说温顾没有谋逆之心,恢复温顾的名誉,让温顾领兵南下抵御外敌,靖国的江山,长安保证,绝不会损失一分一毫。” 皇上翻了个白眼没说话,应当是没答应。 “皇上,就算您不下这道圣旨,朝中无人能领兵,文武百官也不会等着南齐打上门来,到时候,他们还不是要请温将军回来领兵,那个时候,你这个皇上当得又有什么意思呢?”萧惋收敛了表情,看着皇上说。 皇上眼底的光渐渐熄灭,无神地看着上空,过了一会儿,忽地笑了一声,“过了这次,温顾还能效忠于靖国,效忠于朕吗?” “皇上莫要以己之心揣度他人,毕竟,时至今日,您给温顾安了谋反这个莫须有的罪名,他也并没真的谋反。”萧惋说完,起身,“长安想说的话已经说完了,这道圣旨下不下,皇上自己考虑考虑,长安这就告退了。” 出门后,萧惋对赵公公说:“皇上药喝了一半,剩下一半凉了,拿去热热吧。” 第二日一早,皇上便下了一道旨意,说明温顾乃是被人陷害,并非有意谋反,始作俑者乃是青州知州,命人将青州知州捉捕归案。 此道旨意一下,温顾百官无不说一声“皇上圣明”。 寿康宫再次收到纸条,温顾已经到了京城,皇上的圣旨一昭告天下,温顾便现身进宫,皇上又下旨命温顾率领十万大军南下御敌。 “臣领旨。”温顾跪着接旨,而后又说,“臣听闻臣的夫人一直住在宫中,不知臣可否接其回家团圆。” 皇上还是对温顾心有芥蒂,不过大敌压境,他不放萧惋走也不行,只得答应下来。 萧惋已经在宫里住了半月有余,听闻温顾进宫的消息,便知今日他定是回来接她出宫的,是以温顾人到寿康宫的时候,萧惋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5 首页 上一页 70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