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第27章 莹石眼人
寂灵不由自主的后退半步,仔细看他们的眼睛,没有眼珠,而是像两块泛着微光的莹石,森冷诡异的镶嵌在脸上。 “别慌,慢慢退出去。”李殊文让她们别慌,却控制不住自己微微颤抖的声音,这种时候怎么可能不慌。 三人背靠背慢慢退出街道,短短的距离却像走了十个钟头,那些莹石眼人的脑袋就随着三人的移动而转动。 本就不宽的巷子,经过时离那些莹石眼人不过一米左右的距离。那压迫感就别提有多重了,害怕他们随时会扑上来。 好在他们除了头部转动,没有什么别的动静。等走到街道口,三人的身上单衣都已被冷汗湿透。 还没等三人暗喜侥幸,李殊文压低声音道:“不好!” 只见在巷口外不远处,疏疏密密围了百十个人,虽然黑灯瞎火看不分明,但那些黑暗中微微晃动的一对对莹光,都说明大事不妙。 寂灵气恼的说道:“难怪放我们出来,原来是要包抄!” 再回头看,果然巷子内那些莹石眼人,也悄声无息的开始往外走。 李殊文忽然对寂灵说道:“你丫别掉队,每次都是你拖后腿。” “什么!”寂灵莫名其妙,怒道:“我哪有……” 话还没说完被李殊文打断,“我们冲回道观。” 袁惜本来已经做好准备,只待李殊文发令,忽然顿住身形问:“道观?那是死路啊。” 李殊文伸手在她背上一推,一边跑一边解释:“之前推测错了,那驱邪圈不是阻止什么出来,而是阻止什么进去。” “你能不能行啊?猜错我们就死定了!”寂灵说着也只有赶紧跟上。 那些莹石眼人渐渐由走变跑包围上来,冲在最前面的袁惜已经打上遭遇战,李殊文也没时间再解释。 缩小圈子聚拢起来的莹石眼人简直里三层外三层,要想冲出去绝不是容易事。 转眼,袁惜已经陷在当中,只能看见她露出来的后脑勺。好在莹石眼人身体僵硬,争先恐后的想要扑上来撕咬,一时互相簇拥着谁也下不去嘴。 李殊文这时又将金冰剑分成两把在手,身体连旋带转把双剑舞成了一圈圈金光。 在靠近袁惜的包围圈时,往前一跃而起,然后在空中一百八十度转身,从圈内向外反攻,一脚踢在一个莹石眼人的面门。 李殊文一向都穿硬底鞋,这一脚踢得莹石眼人脑袋上鲜血迸射,往后仰去。正好被李殊文当做踏脚石,单脚踩着他的胸口落地,造成了一个缺口,好让寂灵跟上。 袁惜听见身后两人已经跟上,猛然沉下身子,双手握刀从离地十公分处横扫半圈。互相拥搡的莹石眼人,少说七八个都被砍断双脚成了残废。袁惜顺势用肩背撞过去,顿时向外倒了一大片。 三人抓紧机会连踩带跳的赶紧跃出包围圈,脚不落地,头也不敢回,闷声就是一阵狂奔。 寂灵与追兵几乎就是前后脚,被李殊文连拖带拉的滚进驱邪圈。现在赌的就是李殊文猜的对,否则想逃脱就真的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莹石眼人在围在驱邪圈外,有的试探着伸出脚,踩上驱邪圈后立刻嚎叫不止,双手捱住那条腿,像害怕什么东西从脚上爬上来。 不一会儿就能看见他暴露在衣服外面的皮肤上爬满了交错鲜红的血丝,眼睛内莹石的光芒也渐渐褪去。周围的莹石眼人像发现异类一样将他扑倒,围在当中。随后只能听见肌肉撕裂的声音,看见渗进泥土中蔓延的鲜血。 寂灵滚进驱邪圈后,还没来得及往后退,被喷了一脸血。 这样看来,李殊文的猜测是对的,总算是确定暂时安全。 寂灵这才敢大口喘气,发现刚才奔跑时太过发力,这时腿都软了,想怕起来却又一屁股坐回地上。转头看见袁惜呼吸一丝不乱,忿忿的说:“自从认识你,就是一直在逃跑。” 袁惜嗤之以鼻的说道:“体力差就体力差,你也可以不跑啊,要不我和李殊文在这坚守,你从后面迂回过去,来个前后包抄,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包抄你妹,三个人前后包抄三百个?” 虽然暂时的安全让三人心底稍稍稳住,但毕竟疑心不是长久之计。李殊文分析了当下的情况,列出了两种方案。 第一,抓一个莹石眼人进来,找到弱点,看他们怕什么。 这个方案几乎立刻被寂灵否决。虽然莹石眼人不能踏过驱邪圈,但能不能悬空经过这个驱邪圈却是未知数。最重要是,不知道他们的智力水平如何,如果看到可以悬空安全通过,余下的全部立定跳远进来,三人就聪明反被聪明误,欲哭无泪了。 寂灵道:“大姐,你能想个靠谱点的主意么,我们现在哪有条件做实验?现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成功,一条是死。” “有。”李殊文点点头,“这个道观内就算没有破解的方法,也至少有线索,我们再进去找一找。” 这个办法看上去没什么直接的帮助,却是她们现在唯一能做的事。 这回既然怀疑道观是个锲机,再检查时候更加细致。 李殊文拿起刚才就已看见的青花瓷茶壶,底足上有款写着“大明宣德年制”双行楷书。 寂灵凑上来看到款问道:“是真的么?还是官窑?看来真是为皇室卖命的道士。” 李殊文细细摩挲着看了会说道:“明宣德绝大部分都有款,不过看这制作工艺和精细程度,应该是官窑。很奇怪这么贵重的就这么放着,居然没有遗失。” “很贵重吗?”袁惜回头问道。 “嗯,故宫里就有一个明宣德青花瓷茶壶。” “宣德?”寂灵忽然想到,“宣德是明早期,你刚说上面的棺材应该是明晚清初吧?” 李殊文说:“那也很正常,也许这里从明初到清初一直都有人。年代推测本来就是很模糊的一个概念。” “来看,这是什么?”袁惜站在一张桃木桌前唤道。 一个巴掌大的正方形木盒子,中间嵌着一个圆形瓷器,这瓷器的造型很奇怪,中间部分凹进去,和外圈同心,像一个烟灰缸。木盒子上还有密密麻麻刻着字图,依稀分辨应该是方向刻度还有四方神兽。 “这是水浮司南。”李殊文看了一会伸手从瓷器凹槽中取出一根铁针,比现在用的家用针要稍稍粗一点。 “水浮司南?司南不应该是勺形的吗?”寂灵问。 李殊文把这水浮司南四面都看仔细,才将针轻轻放回去说:“那是后人根据文字描述还原的,是错误的,但人们的意识印象已经成形无法改变了。” 虽然知道想在这种地方找出一星半点的文字记载,是件几率太低的事,但三人还是抱着一线希望。 二楼蒲垫被老鼠咬的七零八落,那些法器,年代久远锈不堪用,有的木质一碰就散开。 “怎么办?开棺?”袁惜惦记着那个棺材,“这道士肯定死后把好东西一起带走了,难怪棺材那么大。” 李殊文也很犹豫,但还是否决了袁惜的建议:“不行,先不说开不开。这一天下来体力消耗太大,再万一开出什么不好的东西……还是先休整。” 被李殊文这么一说三人才觉得饥肠辘辘,天色这时也显得特别黑,看看时间也四点多,天快亮了。 从窗子上看下去,那些莹石眼人还包围在附近,李殊文感觉数量好像少了一些,但又不是很确定。 李殊文今天特别关注,却依旧没看到启明星。在天色露出微光之前,莹石眼人梦游般散去,顷刻走的一个也不剩。 启明星在日出前后出现时为晨星,黄昏时分出现时为昏星。 现在这个时节正应该是它作为晨星出现的时候,如果连这最基本的观星都出错,李殊文觉得自己就可以早点收拾包袱回家了。 回头看寂灵已经靠在袁惜肩上睡着了,李殊文走过去叫醒了她。 当光明占据这个小镇时,根本看不出这里和普通城镇有什么不同,仿佛昨晚只是三人的一场噩梦。 “现在怎么办?”寂灵伸个懒腰问道。 三人的意见再次出现了分歧。 袁惜的主张是先开棺,真找不到线索再找路。 寂灵则是坚决反对。怎么说这道观昨晚给了她们一个安栖之地,人家祖师爷庇佑了咱们,咱们还去开人家棺材,缺德不缺德,以后天都不佑你。要知道很多时候,好运天佑比能力水准更能保命。
李殊文觉得夜晚的钟声与其说是诡异,倒更像是提醒她们未发现的危险。因此也对支持寂灵的看法,而且心中对出路也心有打算。 道观在朝阳的映衬下更显得破败,大门背后也有朱砂画的符咒,只是时间久远,磨损的大部分都不清晰。 这个地区少雨,且附近并没有水源,而道观驱邪圈外却有几株低矮的柳树桩。 这个道观内外几乎没有一样不和驱邪有关,桃木柳树辟邪,降香黄檀的香味是清灵心神,不为邪魔所惑,驱邪圈驱邪咒就更不用说了。 这个镇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作者有话要说:
第28章 茫茫无涯
准备出发的时候,三人心有余悸步步为营,却见路上的行人全都神色寻常,看来这小镇白天应不会有危险。 为了节约时间,李殊文安排分头行动,自己与寂灵从另一条路走,而袁惜则重复昨天三人走过的那条大路。 对于寂灵和袁惜的不解,李殊文解释到,现在困住她们的不知是人为力量还是自然力量。 如果先假设是一种人为力,江户川乱步有一篇《石榴之迷》,里面说到,当拿到一个迷题时,首先会证明它,这是一般人。而聪明的人会推翻证明,再反证它,通常能做到这一步就已经是非常厉害了。但更高一筹的人会推翻反证,再反证。 这样做也可以验证,困住她们的是人为力还是自然力。 李殊文不断叮嘱袁惜,如果发现回到小镇,就停在这旅店门口,联系另一方。如果有路能出去,更是皆大欢喜。 几个小时后,李殊文和寂灵先回到起点。这条路虽然依旧绕回小镇,但是距离比第一条路要短。 寂灵蹲在路边无奈的托着脑袋说道:“别人被困都是密道,撑死百把米,我们倒好,困在鬼镇,就算找到路也已经累个半死。”看李殊文沉默不语,抬头又看见那间旅店,寂灵努努嘴说:“要是今晚出不去,你有没有胆子住在这里。” 李殊文沉默着没有回答。 没一会功夫,袁惜也回到旅店门口。 寂灵怀疑李殊文对于自然力的判断,仅仅用这个作为验证太武断。 李殊文则道不然,只要是局就有解。人为的局有可以通过逻辑局限思维和随机思维这两个相对的特性来解。自然力就更是有它的规律性。所以现在的情况有三个可能,一是人为随机思维,二是人为逻辑局限思维,三是自然规律。现在我们能否定的一条就是逻辑局限思维,那么只剩下一和三,解随机思维需要对这个人的思维模式和特性非常了解,才有可能来揣测,这一点现在是完全没法去做的,所以如果按随机思维去解,弄不好还会误入绝境。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1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