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徐玮,乃掖县苏峻之长史,奉我家主公之命前来求见朱文先生以及商社的几位头目首领。”徐玮来到大厅中央站定,深施一礼道。 卫朔冲朱文使了个眼色,朱文会意,出言问道:“不知长史来我崂山有何见教?” “回禀朱先生,我等是求援来了,前日逆贼曹嶷欲招降我家主公,任命其为掖县县令。但我家主公心怀故国,怎能接受匈奴夷狄之国的任命?故一口回绝了曹嶷,不料曹嶷恼羞成怒之下,欲遣大军取我掖县。” “我家主公自知不敌,想要借道海上撤离青州,前往江东投靠琅琊王去。但我家主公苦于缺乏船只不能成行,才命在下前来求助崂山上下。望朱先生看在我等皆是华夏苗裔的份上,派出水军援助一二。” 哦,原来如此!坐在上位的卫朔等人,总算搞清楚苏峻的意图了,原来想借助崂山水军撤退啊!这苏峻果然不简单,怪不得能在东晋初年搅风搅雨。卫朔一边在心里权衡利弊,一边暗暗打量来人。
第90章 初见苏峻 朱文眼珠子一转道:“徐长史,贵方欲借我水军一用,倒也不是不行,只是……” “请朱先生放心,我家主公再三叮嘱,绝不让崂山水军白忙活,事成之后必有酬谢。” “欸,徐长史误会了,朱某并非贪图所谓的钱财,是有点小事需要你家主公帮忙一二。” 徐玮闻言不禁一愣,忙问道:“请朱先生直言,若我家主公帮得上忙,定不会推辞。” “其实也没什么,朱某想着日后你家主公子高大人到了江东,必会受琅琊王重用。将来我崂山商队到了江东,若受到了刁难,希望你家大人看在今日之恩上,能相助一二。” 徐玮闻言长出了一口气,原来是这样的小事啊,他满脸笑容道:“请朱先生放心,日后崂山商贾到了江东,出了事只管找我家主公就是,到时一定鼎力相助。” “如此就多谢,多谢啊!” “朱先生客气了!” 在朱、徐二人就约定了启程的日期后,徐玮就提出了告辞,他要尽快赶回去将这个好像告诉给苏峻。朱文显然非常理解对方的心思,故也没留他吃饭,把臂送出了大厅。 …… “卫兄弟,我们真的要帮一下那个苏峻吗?为什么不能说服对方留下与我们一同对抗曹嶷呢?”张大郎对卫朔的决定有些不解。 卫朔看着徐玮二人的背影说:“无论苏峻是否留下,眼下都不足以改变我们与曹嶷之间的强弱之势。而且苏峻明显有了南下之意,我等又何必自取烦恼?不如做个顺水人情送他去江东,日后见面还能有点香火情。” 其实卫朔十分清楚,面对曹嶷的十余万大军,就苏峻手中那几千人,留不留下都不足以改变青州大局。既然人家心已不在此,还不如痛痛快快将其送走。 正在这时,朱文从外面走了进来,只见他满脸笑容道:“主公,七日后,苏峻将亲率乡党来我崂山,到时主公不妨与其见上一面。” 如果卫朔没有想起苏峻是何人倒也罢了,可他已知道眼前的苏峻就是历史上那个从功臣变成叛将的那个苏峻,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听得朱文建议,卫朔不由得点点头道:“是要好好见见这个苏子高!” 苏峻,是历史上东晋著名将领。曾经在平定王敦之乱中立下战功,因此进使持节、冠军将军、历阳内史,拥劲卒数万,是东晋的江北屏障。坐拥强藩日久之后,苏峻慢慢滋生出骄横之心,暗中招纳流亡,对于朝廷稍有不满就恶言怒骂,因而和朝廷渐生间隙。 后来苏峻与当时东晋执掌朝政的庾亮之间,存有不可调和之矛盾,终于酿发了苏峻、祖约叛乱。一开始苏峻的叛军就占据了上风,甚至一度攻占了东晋的都城建康。但很讽刺的是,就在苏峻占据上风之时,因为喝酒后仓促上阵,晕头转向之下竟被晋军士兵围住扎成了刺猬。 就这样轰动一时的苏峻、祖约叛乱因苏峻意外身亡,导致叛军崩溃,很快就被平定了。俗话说帅不离位,如果苏峻当初不轻离帅位,也没喝酒就单骑突阵,历史的走向也许会被改写。 七日后,崂山上下戒备森严,苏峻如约而来。卫朔带着朱文、张大郎二人亲自来迎,他远远看到一威武大汉在徐玮的陪同下缓缓走来,近了才发现其眉宇间自有一股桀骜之色。 “想必,这位就是盐田使卫大人了,在下苏峻,久闻卫大人之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苏峻远远站定,拱手道。 “哈哈哈,苏主簿客气了,卫某不敢当啊!”说完,卫朔主动上前挽住苏峻的臂膀,与其把臂而行,其他人紧随其后。 苏峻看着海边忙忙碌碌的人群,不由得感慨道:“崂山果然尽得渔盐之利!” “呵呵,苏主簿言重了,我崂山如何尽得渔盐之利,不过侥幸赚了些辛苦钱罢了。谁不知天下各行各业,唯有煮盐业最是辛苦。”身后的朱文忙开口解释道。 不过,苏峻等人显然不认同朱文的解释,如今整个青州谁不知崂山青盐的大名?若他们还叫赚个辛苦钱,那其他商贾不得羞愧而死啊! “苏主簿,不知此次共有多少人追随阁下前往江东?” 苏峻面色一黯答道:“倒也不多,大概有一千来人吧。” 提起这个苏峻就分外不爽,本来他以为凭借着自己在掖县的威望,一定会有大批人与他前往江东,谁知却大失所望,绝大部分人还是舍不得抛家舍业,远赴江东。后来经过苏峻再三劝说,才有近一千人答应一同与他前往江东。 “那剩下的人怎么办?他们不怕曹嶷来了报复吗?”卫朔闻言心中一动问道。 苏峻撇撇嘴道:“就算曹嶷要报复,我又有什么办法?是他们自己不愿走的!江东虽说远隔千里,但毕竟有宗室亲王、朝廷重臣坐镇,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守在一个小小的掖县怎能实现报效朝廷的夙愿!” 卫朔若有所思,不由得暗道:“不知能不能将苏峻留下的人收服过来,如果能将掖县占领了,崂山差不多就将整个长广郡纳入旗下。” 虽然卫朔私下里心思乱转,但面上却不露丝毫,只见他爽朗一笑道:“那就预祝苏主簿日后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呵呵,多谢,多谢啦!敢问卫大人,不知我们需要多久才能抵达江东?” “从此处坐船前往建邺,快的话往返一趟大概需要十日左右。苏主簿莫急,等水军的儿郎们做好了准备,卫某就让他们送诸位下江东。眼下还有些时间,不如到我崂山上坐一坐如何?” “这……好吧!”苏峻略一犹豫,就应了下来,其实他对神秘的崂山充满了好奇,只是一开始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少有往来,今日难道有机会一窥崂山真容,由不得他不动心。 踏上上山的路,苏峻无心领略四周的风景,只顾盯着两边精壮的护卫们看个不停,显然崂山护卫队的战斗力远远超出了苏峻的预料。直到此时,苏峻才明白,为何四周势力会眼睁睁看着崂山坐大却不敢出手,若他有这般虎贲之士,也定不会被曹嶷逼的南逃江东。 “世间多有传闻,说崂山护卫队乃一等一的虎贲,对此苏某本嗤之以鼻,可今日一看才知,是我孤陋寡闻了。”苏峻面露欣赏之色道。 卫朔摇摇头却谦虚道:“苏主簿过奖了,他们当不得如此盛赞!这些人离真正的虎贲之士差得远,必须经历一场生死之战,方可算一名合格的士兵。” 来到大厅上,奉上茶水。不料,炒茶特有的清香再次吸引了苏峻等人。只见他端着茶盏细细查看了一会儿,然后又凑近闻了闻,闭目回味了一下,似乎像吃了什么仙丹灵药,只觉得五脏六腑舒服得不行。 苏峻不由得开口叫道:“好茶!真是好茶!” 看到苏峻的表现,卫朔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奸笑,看来鱼儿上钩了! 坐在苏峻下手的徐玮满是好奇地问道:“卫大人,你们这茶是从哪里得来的?怎会如此清香?” 只见卫朔笑道:“不满诸位,我这茶乃是崂山特有的炒茶,与往日的煮茶份外不同。喝时只需用开水冲一下即可,不用加入盐、姜等作料。若苏主簿喜欢,等下我送些与你。” “这怎么好意思?”苏峻有些不好意思道。 “苏主簿客气了,一点儿茶叶而已,日后我崂山商贾还得靠苏大人照顾呢。” “呵呵,小事,小事而已,如此苏某就却之不恭了!”
第91章 曹嶷邀请 “大郎,子文,我们的水军还是很弱小啊,必须尽快扩充舰队规模!”卫朔看着海面上逐渐远去的舰队,扭头对身边的朱文、张大郎感慨道。 “主公,莫急,等再过两年当我们的造船厂投产后,我们的水军就将迎来大发展。” “对了,说起造船厂,还有一件事忘了提醒二位。前段时间我从江东招募过来的造船师傅们都安置好了吗?他们可是我费尽心机才从江东弄来的人才,你们可得给照顾妥当了。” “请卫兄弟放心,那些船师都安置在山上新建的房子里,每个月给的工钱也不少,足以让他们安家落户。不少船师看到咱们山上竟然有座书院,还愿意接纳船工子弟入学,让他们各个感恩戴德。” “这都是主公的功劳啊,当初若不是主公力排众议坚持开办书院,怕是也不会有今天这等盛景。如今书院共有六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孩童、少年三百二十一人,负责教书的先生也扩充到了二十人。” 卫朔听了张大郎、朱文二人的汇报,满意的点点头说:“嗯,不错,这段时间你们二人做的很好,不但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还将崂山的影响力向四周进行了稳固扩张。那些教书先生都没问题吧?” “那些教书先生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的读书人,大多数都是随流民逃难至此,后来见我崂山乃世外桃源,反而都选择了留了下来做了教书先生。咱们崂山的教书先生不但活计轻松,薪水还丰厚,而且还深受崂山上下敬重。”朱文一脸自豪地解释道。 卫朔不是好大喜功之人,不会只听喜不让报忧,故三人说了一会儿闲话后,他很认真地看着二人道:“嗯,不错,不错,不过二位也不要自满,还须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啊!行了,好的一面我们也说了不少,你们也该自曝家丑了,看看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说出来我们一起商议一下。” 朱文、张大郎对视一眼道:“主公,我等还真有一件急事需主公帮忙想个办法,如今随着崂四周人口急剧扩张,不但给崂山带来巨大的负担,还让崂山存在一定的隐患。其中最大的隐患就是瘟疫,虽然有主公交代下来的消毒、防瘟疫办法,但该法只能预防,却不能诊治。” “眼下整个崂山上聚集了数万人,可懂医术的大夫才寥寥十数人,而且大多数还是医术平庸之辈,有那么几个人虽然医术不错,可也不过是中人之姿。真正的顶级医者,我们崂山竟然一个没有。”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53 首页 上一页 59 60 61 62 63 64 下一页 尾页
|